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團也玩共享充電 行業競爭加劇將倒逼企業創新?

美團也玩共享充電 行業競爭加劇將倒逼企業創新?

小明評測智能家居網訊:在共享經濟領域中,共享充電是一個被眾多資本看好的細分市場,聚美優品、騰訊、阿里都已陸續進入該領域,而一直以來向人們提供美食、電影、娛樂等服務的美團點評,也早已瞄準了這塊蛋糕,如今美團點評正式確認共享充電業務正在進行之中。

美團要進軍共享充電領域並不是今天才聽到的,早在今年5月就已經傳出此類消息,如今網路上一張「美團充電寶」圖片被各大網站轉載,這說明美團已經開始了共享充電業務,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美團僅在青島和石家莊等地展開測試,具體的發展計劃尚不清楚。

在許多人看來,作為一個知名的互聯網公司,美團要比聚美優品、騰訊等更有做共享充電的慾望,因為美團早已將外賣、餐飲、娛樂、購票等消費內容聯繫在一起,擁有6億用戶和450萬家商戶,日訂單量超過1800萬單,包含餐飲、外賣、酒店旅遊、麗人、休閑娛樂、親子等10多個業務條線,覆蓋2800多個城區縣,對於需要豐富場景支持的共享充電業務來說,美團無疑是一塊肥沃的土地。

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團做共享充電可以更好地發揮第三方平台的作用,讓共享充電與線下的各個店家展開深入合作,有利於在口碑的積累和推廣等方面大幅提升效率,對於美團來說,進軍共享充電也並沒有太高的門檻。

共享充電與共享單車一樣,同樣需要大規模的融資才能玩轉,至於盈利前景幾何,來電科技創始人袁炳松曾指出,來電科技的充電寶每台每天被借出0.7至0.8次,單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電寶成本在90元左右,循環使用次數約為800次,在不考慮充電寶櫃檯成本、場地費用外,一台充電寶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Hi電創始人劉文源也曾透露,桌面式充電寶成本大多在100元以內,在理想情況下,一個月即可回本。既然如此,那麼如果換成合作商更廣泛美團點評,那麼我想盈利能力應該會更強。

當然了,共享充電業務的盈利也不可能光靠租賃費用和押金再投資來實現,一旦共享充電設備的投放達到一定規模,那麼讓其成為廣告入口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這也是未來共享充電領域最主要的盈利方向。

與共享單車一樣,共享充電也被人看成是最容易獲得融資的行業,不管是充電寶還是充電櫃,只要是涉及了共享充電就可以快速吸引到投資方。該行業此前曾有過在短短40天內總融資額接近12億元的紀錄,另有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4年,我國移動電源市場規模分別為34億元、58億元、105億元、165億元,2016年移動電源行業規模達到約320億元,全球充電寶規模也已突破千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25.9%。對於任何一家互聯網企業來說,進入共享充電行業就意味著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融資,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共享充電是不是偽需求就無關緊要了,拿到更多的融資才是重中之重。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共享充電領域,未來市面上出現的共享充電寶、充電機櫃品牌和數量會越來越多,用戶的選擇自然也就越多,相應的,單一共享充電企業獲得的收入會被攤薄,很快就會有一些企業被市場淘汰,留下來的要麼是資金非常雄厚,要麼就是生態鏈較為完整,如美團這類的企業,所以說現在是共享充電行業的收割時期並沒有錯,但是被收割的對象應該很難輪到美團。

其實對於美團入局共享充電領域,大家是有所期待的,期待的是它能否給我們帶來打破常規的共享充電體驗。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媒體報道,租用充電寶會面臨被不法分子改造加裝病毒的風險,網上已經有移動充電寶被改裝成dao qu 用戶手機信息的工具,而一體式充電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眾所周知目前的共享充電就兩種模式,一個是比較常見的線機一體式,即固定場所充電;另一個是租用充電寶的形式。但不管哪一種模式都有比較明顯的弊端,如果美團要想從當前競爭已經十分激烈的共享充電領域中快速上位,那麼除了大手筆投資和布局之外,還需要在服務和運營模式上多加創新,以差異化和人性化的體驗來快速提升用戶的忠誠度。此外,美團的入局也會迫使其他共享充電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在安全性方面狠下功夫,從這個角度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居評測 的精彩文章:

紐約校園安裝飛行感測器 實時監控學生校園行為
攝像頭被直播 智能家居安全問題爆發
MIT推新AI技術 讓視頻不卡頓不模糊

TAG:家居評測 |

您可能感興趣

大件快遞崛起!家電企業布局物流或能提升行業競爭力
王盛: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中心
而在智能手機行業內創新則意味著品牌廠商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引領風尚
杭州鈄銘創新模式 凝聚家具行業差異化競爭力
車企競爭玩法升級,大眾對外開放電動化平台欲引領行業標準
TCL印度全品類攪動行業「春水」 家電競爭加劇
競爭加劇 彩護結合賦能行業增長
合眾新能源鄧凌:智能汽車行業競爭激烈,提供優質服務和產品是關鍵
中美貿易戰的實質是產業鏈的競爭,農業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企業網路推廣能夠迅速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智能化強化家居行業競爭力,大數據為地產帶來商業新場景
驅動銀行業形成新的競爭格局和經營業態
電池行業競爭加劇 只有抱團發展才能走得更遠
新商業時代,傢具板塊的競爭正在加劇
中國電池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應對日韓電池企業的競爭
設計也是競爭力!看科技+設計如何玩轉商業創新
餅乾行業競爭白熱化:外資品牌精準超脫玩法花樣 本土品牌併購加速營銷創新
行業競爭升級,服務機器人發展需要競合
產業互聯網時代,玩法創新將成核心競爭力
行業競爭太激烈,日本葯妝店開始「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