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從三國看劉備的仁義,仁義是把雙刃劍

從三國看劉備的仁義,仁義是把雙刃劍

劉備的仁義

——品《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的歌頌,則是以劉備為中心,主要體現在對劉備仁義的描寫上。在書中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劉備的仁義,使他成就了一番事業,也使他錯失了一些機遇。

孟子就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才,在爾虞我詐的三國顯得格外重要,可以說三國史就是一部鬥智斗勇的歷史,魏蜀吳三國為了得到得力的人才,都是煞費苦心。獲得人才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統治者本身的吸引力。吸引力越大,則越容易得人心。劉備,則是三國中最得人心的主帥。原因有很多,除了他是帝室之胄外,他的仁義佈於四海,他的仁義在幫助他獲得人才上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初次相遇時,劉備一番長嘆,道出了他欲破賊安民的遠大志向,張、關深為劉備憂國憂民之心感染,三人結為兄弟,拜劉備為大哥,三人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此次,因劉備的憂國憂民之心,得到關、張二臂,關羽、張飛兩人在劉備創立基業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三讓徐州,更讓劉備的仁義佈於天下。陶謙年邁,而且重病在身,不能視事;二子不才,不堪國家重任。見劉備儀錶軒昂,語言豁達,又是帝室之胄,德廣才高,因此,陶謙意將徐州讓給劉備。而劉備認為陶謙懷疑他有吞併之心,欲陷他於不義,堅決不肯接受,多次推讓。直到陶謙病死,眾軍舉哀畢,捧牌印交送劉備。劉備還是堅決推辭。第二天,徐州百姓,擁擠府前哭拜說:「劉使君若不領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關、張二公亦再三相勸,劉備才領徐州事。

劉備三讓徐州,不僅使徐州百姓大為感動,深為愛戴;更使他的德義佈於四海,天下皆知,為他以後逢凶化吉創造了條件。

三顧茅廬,以憂國憂民之心,感動了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為劉備確定三分天下的決策,使劉備頓開茅塞,如撥雲霧而睹青天。孔明見劉備其意甚誠,以天下蒼生為念,遂答應出山輔助劉備。諸葛亮,其才不可估量,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具有安定天下之才。諸葛亮,天下奇才,劉備得到他,如魚得水,是他創立基業不可缺少的砥柱力量。

曹操圍攻樊城,劉備因軍力不足,依軍師諸葛亮之意,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誓死跟隨劉備。又因不得進入襄陽,只得往江陵。所經途中,各個州縣,皆有百姓跟隨劉備而去。眾將都說,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擁民眾數萬,日行十餘里,似此幾時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劉備不忍心,哭著說:「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

當陽之敗,劉備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如此大仁大義。

建安十六年(211),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襄助自己對付張魯,法正、龐統因勸劉備圖取益州。劉備遂留諸葛亮、關羽等守荊州,自將數萬步卒入蜀,與劉璋會於涪。期間張松、法正、龐統皆勸劉備襲殺劉璋,劉備以事情太過倉猝,恐失人心拒絕。於是北到葭萌,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小說《三國演義》為塑造人物性格,將劉備描寫成極仁愛的君主,不願為爭天下而背叛別人,甚至有歇後語說:「劉備的天下——哭來的」。

然而,劉備的仁義也使他失去了很多的戰機,更致命的是,仁義使他完全毀掉了自己的事業。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為劉備確定了三分天下的決策,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劉備不忍奪之。最後,當曹操大兵圍困荊襄之地時,劉備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使得曹操一夜擁有荊襄之地。使得劉備只能四處逃竄,屯兵區區江夏彈丸之地,陷入了困境。

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不可與曹操爭鋒,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即使到了劉備佔據荊州之後,因龐統身故,孔明急回涪關,留下關羽守荊州的時候,諸葛亮告訴東和孫權,北拒曹操。也就是說,東吳是蜀國一支強大的依靠力量,是抵抗曹操唯一援軍。從劉備立業直到佔據荊州以及兩川之地,三分天下之時,東吳自始至終都是蜀國的援軍。劉備,以兄弟義氣為重,用劉備的話來說:「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而不知「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不聽諸葛亮、趙雲等眾文臣武將之諫,下令起兵伐吳;且發使往五溪,借番兵五萬,共相策應。蜀國的衰落,也正是在劉備伐吳開始的。張飛本來性暴如火,又因急著為二哥關羽報仇,怒斥下屬,被下屬所殺。張飛的死再一次堅定了劉備滅吳為兩位弟弟報仇的決心,統精兵七十餘萬,御駕親征。劉備大舉伐吳,確實不明智之舉。作為漢朝皇叔,今漢帝已被曹丕篡奪,不思剿除;卻為異姓之親,而屈萬乘之尊,大義而就小義。中原乃海內之地,兩都皆大漢創業之方,劉備不取,而但爭荊州:是棄重而取輕。天下皆知劉備即位,必興漢室,恢復山河;今劉備置魏不問,反欲伐吳,不分輕重大小之事。後有火燒連營七百里,七十萬大軍大敗,死降將領、士卒無數,敗退白帝城,無面目復回成都見群臣。為兄弟情義,劉備完全拋棄了諸葛亮隆中為他制定的光復漢室的計劃。蜀國的衰落,也正是在劉備大舉伐吳開始的。

雖然,劉備為了仁義只做出這一件錯事,但這次是致命的,直接導致了蜀國走向衰落。

其次,當陽之敗,劉備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攜眾渡江,所做之事,有些耽誤戰機,造成重大損失。

總之,劉備的仁義是一把雙刃劍,幫助他贏得了三分天下,也讓他失去了天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八卦 的精彩文章:

病來如山倒,防微杜漸,記住這些大病前的先兆
風水一術,內外兩般!四例風水隨筆!
聽過象牙念珠,見過人骨念珠嗎
白骨太極拳,胯是大拳頭!全身是手手非手!

TAG:太極八卦 |

您可能感興趣

劉備真的是仁義之君嗎?
三國中劉備表面下的仁義道德!
海賊王:淺談海軍大將藤虎,最乾淨的正義代表,既是「仁義正義」!甩赤犬幾條街!
該仁義的時候不仁義:宋襄公為什麼要殺鄫國的國君祭天?
劉備的仁義到底是真是假?在三人結義時就暴露劉備仁義的真相!
一向以仁義著稱的劉備,為何會重用不仁不義的馬超為五虎上將?
春秋三大仁義劍:一把助勾踐滅吳,一把伍子胥佩,一把齊名幹將劍
三國貨幣比較:劉備假仁,孫權假義,曹操真仁義!
三國機密:劉備比曹操仁義?其實連徐州都是劉備耍手段騙來的
為何後世評價宋襄公的「仁義」是「蠢豬似的仁義道德」?
曹操攻城就屠城,劉備逃跑還帶百姓,其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
劉備到底是「假仁假義」的小人,還是仁義之主?原因在這裡
劉備真的是仁義之輩嗎?比起曹操盜墓,劉備籌軍餉的做法更加卑鄙
隋末軍閥除了李淵都是壞人?其實竇建德也是仁義之君,有史為證!
仁義關雲長,霸世鬼奸雄,看關二爺如何義釋曹操!
三國:劉備手下名將如雲,又以仁義著稱,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
劉備真是仁義之輩嗎?相比於曹操盜墓,劉備籌軍餉的方式讓人齒寒
以仁義著稱的劉備是否真仁義,看看下面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表面看是滿臉的仁義道德,其實是一個勢利眼小人宋江
春秋戰國:「泓水之戰」宋襄公失敗的起因是因為「仁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