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主編們激辯:論文發在中文雜誌是自信還是狹隘民族主義?

主編們激辯:論文發在中文雜誌是自信還是狹隘民族主義?

圖片來源:pixabay.com

編者按:

中國科技論文發表數量已經躋身世界大國行列,然而中國的科技期刊則處於國際出版的最底層。

8月5日,「第十三期中國科協科技期刊主編(社長)沙龍」在科學出版社召開,「重拾辦好中文科學期刊的『文化自信』」的主題,引起與會者熱烈討論。會後,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胡升華在自己的科學網博客記錄了本次沙龍,美國田納西大學植物科學系教授、Horticulture Research 主編程宗明和中國激光雜誌社總編輯王曉峰相繼發表不同看法。

有沒有必要要求科研成果發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上?是否會影響國際學術交流?辦好中文科技期刊與「文化自信」是何關係?《知識分子》經相關作者授權,發表相關討論,也期待各位讀者的參與。

撰文|程宗明 王曉峰 胡升華 寧筆

責編|程莉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從何來

撰文|程宗明(田納西大學植物科學系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兼職教授,Horticulture Research雜誌主編)

近100年前,德國科技期刊消失,是因為在科技論文發表語言的戰爭中,德國(還有其他非英語國家)輸給了英美,所以現在西歐乃至全世界的有影響的科技刊物幾乎都是英文的。

胡升華老師的置頂博文《已講三遍:重拾辦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把學術出版上升到「文化自信」的理論高度,我想說說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一是應不應該有自信;二是自信的基礎是什麼;三是如何才能建立這種自信。以及中國在學術出版生物鏈四個級別中的地位:最低一級:單篇學術論文;中級:學術期刊;高級:出版社/商;最高級:學術期刊聲譽評價。

應不應該有自信?

毫無疑問,要有自信。

中國除了18-19世紀的那200多年,歷史上幾乎一直很有自信。1979年改革開放後,我們才發現中國和國際的差距實在太大了,於是學西方,全盤西化的風潮在中國流行。當時我們很多留學生更覺得如此,各種研討班、討論會一個接一個,主題就是如何才能趕上西方發達國家,找回這種自信。通過30多年的努力,經過了非常痛苦的過程,中國方方面面都在追趕世界先進水平。 現在中國很多方面趕上了,自然就比30年前變得更自信了。一個沒有自信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倒是這些年,美國的自信似乎在緩慢失去。

自信的基礎是什麼?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一個報告稱,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和印度發表的科技論文差不多,但近30年來,特別是近15年來,中印的差別遠遠比GDP的差別大得多,而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看看今天中國和印度在國際科技界的影響力,如果沒有排名第二的SCI總論文數和相對較高的均引用數,如果這些論文大多數都是用中文發表的話,恐怕中國的「國家影響力」是要大打折扣的。中國科學家恐怕也沒有那麼高的科學自信,所以自信是要有物質基礎的。

20-30年前,對絕大多數國內科學家來說,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現在至少對相當一部分科學家已經不算什麼問題了。在學術出版的生物鏈中的最低一級(論文發表),我們已經獲得了相當高的自信,而這個自信又是建立期刊一級自信的基礎。

現在來看看國內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期刊。全世界被SCI和SCIE收錄的期刊將近10000本,而中國「擁有」的刊大約200本,佔了大約5%,SSCI收錄的期刊大約有3000多本,國內的就更少了,藝術類的期刊更不用說了。在這個層次,中國還不夠不夠自信,因為實力還不夠。

如何建立起自信?

但是,近些年來,國內通過艱難的努力,已經出現了一些水平很高的期刊。如上海生科院的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上海植生所的Molecular Plant(分子植物),清華大學的好幾本刊,南京農業大學的Horticulture Research(園藝研究)都達到了國際知名水平,學科頂尖水平。但從整體數量和水平看,差距仍然非常大。而做出一個一流,甚至稍有影響的學術期刊,至少也要5-10年的時間,而且這個過程基本不能人為加速。

不管怎樣,國內有一些學者一直在朝這個目標奮進。李黨生前兩年又開始做Cell Discovery(細胞發現或細胞探索),清華有一系列的工程相關的刊,四川大學和華西醫院的Bone Research和其它一些刊,都在努力,做成系列刊,或擴大出版範圍。這是一個系統、長期的工程。

西方出版的學術期刊,很多都有上百年歷史,而且堅持高標準。但是很多百年老刊也正受到「新興」期刊的衝擊,讓他們變得不那麼自信了。不是用什麼語種發表的困惑,而是受到影響因子和出版模式的衝擊。與時俱進的期刊和開源出版模式的期刊就發展得快,而一些僵化的刊生存也受到威脅。所以中國要想在期刊水平具有自信和獲得自信,必須創刊一大批高水平期刊,至少1000-2000種被SCI、SCIE、SSCI和AHCI收錄的英文期刊,注意,不是中文期刊。有了這個實力,自信自然就有了。

在學術生物鏈的四個等級競爭

1、論文層次:沒有必要用中文發表論文

至於要不要用中文發表,我個人認為,根本沒有必要。作為科學家,要在科研和論文水平上進行國際競爭並得到認可,除了用英語發表論文,恐怕沒有其他任何選擇,況且也基本沒有困難。特別是再過5-15年,新一代的中國科研人,不會英文寫作,還做什麼科研?特別是具有國際影響的科研。

2、期刊層次:引進優秀辦刊學者

創辦新的學術期刊,也不應該有問題,辦刊又不是特別高精尖的工程,需要的是有一批志在辦刊的學者。國內已有很多成功創刊的案列,現在也有相當多的學者在國際期刊任副主編和編輯,這是一筆巨大的資源。全球的主編人才很多,國內也有一些學者擔任主編和聯合主編。儘管我不太同意這個會中的很多觀點,但很同意劉忠范院士的呼籲:為什麼不能引進一批(像李黨生)這樣的一流、專業的學術編輯和辦刊學者?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 Horticulture Research都是這麼辦成功的。如果啟動這個大工程,10年,中國就可以有幾百種優秀期刊,但這是個慢活,想要讓現任領導看到效果,當然不太可能。

中國現在已有5000多種中文刊,業界人士應該很清楚問題在哪兒,有多嚴重。沒有國際影響,再怎麼吆喝,也沒有優秀稿件。所以要做好中文期刊,還是要先練好內功。雖然網路上暴露的中文刊的很多問題也許是少數,但影響很不好。即使是每個學科列出10個中文期刊用於科學家學術評估,也不會有大的改變。而且,一旦這些中文刊被選上,就不需要再擔心內容,互相之間也不用競爭。但這些刊,在國際上有多大影響,還真不好說。

3、出版商層次:打破國際學術出版壟斷

再說學術出版的第三個層次:出版商。出版商或出版社,和期刊一樣,是一個無碳產業。中國自稱發明了現代印刷術,但學術出版的「龍頭」、「羊頭」、「豬頭」幾乎全被西方國家和學會壟斷。雖然德語和荷蘭語的期刊基本被消滅了,但卻有世界一流的出版商(如Springer和Elsvier)。近些年來的新興出版商,BMC,PloS,Hidawi,MDPI等等創刊了一大批開源型學術期刊群,特別要提到的是Hidawi,幾個埃及搞計算機的人利用國際學術界資源幾乎無成本地創建了一個大型出版社。

中國有那麼多資源,花大量資金引進人才,為什麼做不出這樣的大事?我們的教育出版社、農業出版社、科技出版社在幹什麼?中國的電商網路非常發達,建一個英文網路平台,彙集英文學術期刊,不能說是小菜一碟,至少也不是太難的事。為什麼沒有人去做?利潤太低?結果呢,中國所有的英文刊幾乎都是和國外的大型出版商合作,所謂「借船出海」。所以我覺得科協、各大國有壟斷社可以做很多事,應該有所作為。

4、期刊信譽評價層次:塑造中國學術期刊聲譽評價體系

最高端的一級,學術期刊的聲譽評估,是對原始數據的再分析,有更高附加值。Web of Science的JCR幾乎是一家獨大,作為龍頭老大,自己不擁有一本刊,賺的錢似乎卻不比別人少。獨立評估是它的原則,憑數據說話。評估機構和雜誌沒有任何直接利益關係,做出來的評估讓人心服口服。除了IF,Scopus資料庫也開始做期刊評價,發表Cite Scores,但它是Elsvier的一部分,自己是出版商,又做期刊評估,有利益衝突的嫌疑。當然還有其他的如谷歌學術評價雜誌的H5,能不能成為主流,拭目以待。國內擠進去希望不大。要讓大家把好的論文發到中文期刊,中文期刊必須重塑並保持學術信譽,才能贏回學者的信任。

學術出版和文化自信之間的直接關係應該是實力。 虛的自信可以說,但真正的自信一定是靠實力,而實力是靠自己苦練和掙來的。中國科學家在發SCI論文層次已經很自信了,但只是在出版的最底層。學術期刊這些年已有很大進展,有一批優秀期刊,但這是個慢活,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積累,但國家如果採取的措施到位到點,還是可以加快推進的。擠進這個中段市場還是有希望的,但毫無疑問應該是英文為載體的。這個自信正在緩慢建立。建立整個自己的英文出版社平台,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各大出版社為什麼拱手讓位,應該從自身找原因。學術期刊評價層次,中國科研界可以相信WoS和Scopus,學習國際期刊評價體系,建立和完善中文期刊的評價體系是重塑中文學術期刊的重大任務。

小 結

讓大家把最好的,甚至一般較好的文章都發到中文刊上,我認為短期內是不可能的,而且沒有必要,也是沒有希望的(希望我的預言是錯的)。那些希望建立世界影響的中國科學家和建設雙一流大學的高校,必須到世界擂台代表中國打擂,那就是用英文發表世界頂級論文, 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學術期刊級的自信也會在未來競爭中緩慢獲得。出版商這個高端平台是需要國家意志的,教育部、中科院可以做的事不少,但真正懂學術出版的人在哪裡?體制的限制如何突破?對制度自信,就應該稍稍鬆綁,特別是自然科學的學術期刊。失去用中文發表頂級論文的「文化自信」是因為中文期刊自廢自己的學術信譽。

中國80年代的電冰箱、電視、洗衣機等等行業,都是在沒有基礎,或者是在被完全打趴下後,置於死地而後生的。瘋狂的國際競爭沒有導致這些企業的滅亡,相反越競爭,發展越快,自信越強。或許,中文刊也得經過這樣極其痛苦的過程?這個問題應該由中文刊的主編們去思考,去解決。練好內功,像乒乓球和美式足球一樣,提高質量,重樹信譽,我相信中文期刊會回到自己的春天,找回自己的市場和讀者。想把最好的文章發到中文期刊上,就像想讓貝克漢姆加入中國足球隊,可以的,只有當中國足球隊的水平達到英超冠軍的水平時。

中文科技期刊作用有沒有被高估?

撰文|王曉峰(中國激光雜誌社總編輯)

最近科學界與期刊界討論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又在網上引起了一些關注。這不是第一次關注中文科技期刊,也不是最後一次。

基於在編輯部工作的多年經驗,我感覺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絕大多數科學家的最優秀成果依然是投向Nature,Science等明星期刊,包括參會的人;教育部、科技部、基金委、大學等管理部門在人才評估、課題評價時依然以重要學術期刊的成果為主要依據;多數高校研究生畢業的要求還是以在SCI期刊上發表論文為主要依據;中文科技期刊還會以目前的狀態生存很多年。

雖然短時間內情況不會有什麼變化,但不妨礙我們繼續討論中文科技期刊這個話題。

需要澄清的一點就是:科技期刊除了發表研究成果的學術期刊外,還有技術類的科技期刊(有時科普也算是科技期刊裡面),並不是此次討論的重點。所以此次討論的應該是中文學術期刊。

首先,要求科研成果發表在中文學術期刊上,會嚴重影響國際學術交流,並不可取。當下中國正在全面崛起的過程中,學術影響力越來越大,以中文發表研究成果不符合國際潮流。以中文發表研究成果,將會把中國學術界與世界隔離開來,其壞處一目了然。試想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會議上拿一篇XX學報的中文論文給大家看,會是什麼情況?

其次,如果中文學術期刊不能滿足科研人員學術交流的需求,一味要求在中文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是一個本末倒置的問題。辦刊是為了學術,學術為主,期刊為輔,不能要求學術配合期刊。

第三,靠管理部門也救不了中文學術期刊。基金委、中科院等都要求課題結題、評院士等需要一定量的中文論文,但大家都清楚的很,這也只是裝飾而已。中文論文需要有,但只有中文論文肯定不行。

而且,除去語言層面的問題不談,中文科技期刊辦刊水平總體不高,學術期刊經常做不到學術第一。例如,有多少所長、院長、校長在當著期刊的「榮譽」主編、編委,卻從不主動為期刊做事?

最後一點,中文學術期刊真不是花大錢請個主編就都辦好的事。國內有不少中文期刊的主編是院士(水平絕對高),也有不少真心想為期刊做事的,但效果卻並不盡如人意。中國高影響因子的英文期刊是花了大錢的。但不管怎麼說,還算掙一點影響因子的面子,但如果投到中文學術期刊,這點面子也掙不到。

說到這裡,中文科技期刊好像沒有什麼前途了,實際情況也許是中國真的不需要近5000種中文的科技期刊。其實,發展空間還是有的,只要放下幻想,用心經營,專註於學術的中文科技期刊,不要試圖與英文學術期刊競爭影響因子。一是SCI資料庫根本就不再接收新的中文期刊,二是兩種期刊作用不同。例如,中文學術期刊可以綜述前沿學術成果為主,幫助新入門的研究生實現從中文課本知識到英文文獻的過渡,並為科研管理人員提供了解世界前沿做參考。或者發表少量研究論文,特別是針對國內首次但國際上已經實現的工作,為中國同行提供參考。當然這一點也許有疑議,需要討論。

應鼓勵研究生把成果寫成英文發表,儘早與國際同行競爭;中國期刊辦的好不好,他們不是責任人。

除了學術期刊,技術類、科普類、教學類期刊面向中國大市場,發展空間還是大的。這些類型的期刊,不能靠國家補貼,而是面向市場,在市場中求發展。

我們需要中文科技期刊,其作用還包括用中文記錄世界與中國的科技發展、規範科學專有名詞、引導大眾科技水平的提高等。但拿中文科技期刊與Nature,Science相比就不對了,青蒿素、人工牛胰島素的論文也證明不了這一點。

中文科技期刊真的需要改變了。

為什麼做科研?為誰做科研?

撰文|胡升華(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

博文《已講三遍:重拾辦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在科學網發表後引起了不少討論和爭議,在博文的評論互動環節,我們表達了幾層意思:

當今科學已經不單純是科學共同體內部的事情,而是國家戰略,重視中文發表論文是國家戰略的體現,支持中文期刊、中國期刊是中國學者的責任。

中文期刊並不影響學術成果的優先權,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中文期刊對中國學者取得學術優先權不僅沒有根本影響,而且有先天的有利條件。

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的決定(從2019年起,要求院士候選人10篇代表作中,至少有一篇發表在中國優秀期刊上)是促進民族科學體系完善的制度安排,特定歷史時期需要特定的制度安排。

當下的科研評價體系和學術環境造成了故意排斥中文刊、中國刊,故意不引用、不投稿、不評審的不正常狀況,這是亟待改進的。

看到程宗明老師、王曉峰老師的文章,筆者感到意猶未盡,試做進一步闡發,並就教於專家學者。

為誰做科研?

科學職業化是最近100多年發生的事,此前,科學是貴族的一種業餘遊戲,玩這個遊戲的人是需要有閑、有錢的。他玩他自己的閑錢,怎麼玩別人管不著。這裡不贅述科學變成一個職業的過程,重點談談作為一個「職業」怎麼才能玩得轉。

既然是一種職業,就需要成本和投入,有投入就要有產出,這裡的產品是科學成果、科學知識,論文是產品的一種體現形式。把產品賣給「消費者」,形成投入—回報機制,這個「職業」才能玩下去。

問題來了,這個產品賣給誰?價值誰來確定?顯然,這個價值不可能由科學共同體自己坐地起價(所謂「業內承認」),需要買家認可(所謂「社會承認」)[1]。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科學工作者必須去向公眾解釋、宣傳,求得認可和支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鄰居日本要由政府出馬,搞一個「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以實現科技創新立國為目標,促進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全過程的研究開發;營造包括促進科技信息流通在內的科技振興所必需的基礎環境」[2],整體規劃科技發展,協調科技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讓科技落地。

看來,相當一部分中國學者在為什麼做科研、為誰做科研這個問題上還不甚了了。也就是說,我們的科研職業化還沒有完全走上正道。中國的納稅人肯定不會苛求科研工作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方向正確應該是基本要求。但目前相當一部分科研工作恐怕並不能得到納稅人的認可。說得嚴重一些,有些科研文章其實只是鑽了科研體制的空子,成為混飯吃的飯票。從SCI換到的飯票面值高、好使,科研工作者便有趨之若鶩的勢頭。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發表在中國期刊上、用在中國社會建設中是一個中國學者不能質疑的聲音,我們的「消費者」不認可,我們的職業就玩不下去。立志攻克國際難題是少數人的事,解決國內重大需求是大部分人的事,也應該是大部分人做科研的出發點。

科研的價值怎麼判斷?

國際學術交流、國際影響力這種說辭很像是一塊遮羞布,似乎也是唯一一塊能用的遮羞布。

2016年中國製造期刊論文數已經接近100萬篇,SCI論文也達到30萬篇的規模,論文數量穩居世界第一,SCI論文數也已經坐二望一,其中化學、物理、材料學科的文章數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試問,我們是學術強國了嗎?我們開創學科方向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又有多少?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工作已經過去了40年,下一個諾貝爾獎在哪裡?

要以SCI指標判斷,我們蠻可以沾沾自喜,論文數與高被引論文數都同步增長,穩居世界第二把交椅,但中國的科技水平真的到了坐二望一的境界?我們的能源、環境、健康、高端製造等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科技領域是不是都處於世界第二的位置了?答案恐怕並不樂觀。

佔領國際學術制高點永遠是少部分人的事,攀登科學高峰不是打群架,從來不是人數的比拼、不是文章數量的堆積。其他因素姑且不論,我們總得承認天賦的差異,大部分人生來就不應該被趕鴨子上架,去攀什麼國際科學高峰,最終橫屍成為墊腳石,而是應該在國民經濟主戰場發揮力所能及、利國利民的作用。

很清楚,我們科研的「消費者」是中國納稅人,不是愛思唯爾、不是斯普林格、不是PLoS、不是SCI。現階段那麼多人自己花錢為國外期刊、資料庫、服務商打工,事出無奈,情有可原,但如果還振振有詞就匪夷所思了。在SCI發論文的的自信似乎並不值得炫耀。我們有不少學者在討論社會治理時經常會提納稅人的意願,事情到了自己身上應該持同樣的態度。

在科研評價方面,我們還可以考察研究日本的科研評價體系:日本的科研評價已經成為統一價值觀後的一種職業行為,而不是假手他人。

誰來填這道溝?

2014年6月,李亞棟院士等向中國科學院建議,「創建『科技文獻中文摘要(CAST)』促進企業自主創新」。信中寫道:實現科學技術新成果的轉化是體現科技創新的關鍵環節。歐美髮達國家因英文文獻的原因,在科技成果推動科技創新和工業發展方面形成了特殊的優勢,我國雖然科技論文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成果在促進企業新技術發展方面收效甚微,這與我國絕大多數科研創新成果以英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不無關係。建議還說,由多部門合作,共同創建「科技文獻中文摘要(CAST)」在線服務平台,方便我國企業界廣大科技人員和行業能工巧匠及時、方便地吸收國際科技新發現、發明新成果,加快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李亞棟院士在信中對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果操作都有很好的意見。

認為英文發文章天經地義的學者對中小企業技術人員難以及時、便利地獲取研究成果的尷尬狀態應該不是有意漠不關心,只是並不了解實際情況吧。

根據科學院領導的要求,科學出版社組織隊伍認真研究了CAST工作方案,由於工作涉及面廣、人力物力投入大、工作內容複雜,這項工作還有待進一步落實,恐怕也非一個單位、一個部門能夠勝任,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夠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在科研工作接地氣方面,我們已經遠遠落後於我們的鄰居日本。首先,對於科研選題的價值取向,日本學者能夠做到「以我為主」,而我們還有嚴重的跟風行為,我們經常不是從國計民生需要、「消費者」需求去設計選題,而是習慣於在外國人的文章中去尋找選題、去拾遺補缺或錦上添花,在科研的初級階段,這樣的模式還情有可原。事實上,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科研工作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但時至今日,我們都已經以科研成果的「老二」自居了,再這麼做情何以堪?坊間有說法,中國開國際學術會議外國專家要三請四邀才來,而日本人開國際會議,外國人常常不請自到,很耐人尋味。

其次,類似李亞棟等人建議的CAST項目,日本人早已經做得有過之而無不及。JST開發的日本科學技術信息集成系統J-STAGE除了向全世界即時發布日本科學技術研究的傑出成果外,還組織日本國內語言專家與各學科專家合作,高質量地將世界最新科技文獻即時翻譯為日語,使得不通曉他國語言的科技工作者也能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相關領域的最新動態,促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

顯然,日本從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從研究人員到工程技術人員、從研究機構到工程企業之間有著協調機制和互動機制,而我們在研究機構與工程企業之間的鴻溝尚待各界齊心合力,加速填平。比如可不可以從簡單的做起,我們的英文刊也加個中文文摘?

「父教育,母實業」,歸根到底,教育和實業才是國家富強的根本道路。期待我們的文章影響力能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綜合國力。

最後,再引述一次歐陽鍾燦院士在「第十三期中國科協科技期刊主編(社長)沙龍」上的呼籲:「改變科研評估規則,真的是時候了!」。

補記:

1. 中文期刊的種種弊端是另一個問題,需要專題討論。

2. 在期刊出版的規劃、布局、整合、集約化經營上,我們放任太久,欠賬太多,亟待多方合力突破困局。

參考文獻

[1] 參見:李正風. 產權制度創新——科學是如何職業化的,科學與社會,2015年第2期

[2] 參見:程永明. 日本科技中介機構的運行機制及其啟示——以JST為例.日本問題研究,2007年第1期

再談中文期刊與「文化自信」

撰文|程宗明(田納西大學植物科學系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兼職教授,Horticulture Research雜誌主編)

胡老師提出了幾個重要問題,我也是意猶未盡,再發此文,和胡老師以及在三篇博文下留言討論的人一起再討論並請教。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做科研」?「為誰做科研」?

衍生的問題是為什麼要用英文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

中國科學家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一樣,科研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富強,為了自己國家和百姓的福祉,惠及到全人類。我在南京農業大學兼職,看到周圍的同事,絕大部分都在為解決中國產業界的問題作出努力,設法解決產業問題。他們都是站在農業科研第一線的人,他們的口頭禪一直是:「怎麼解決農民的問題」。在其他各界,我想也是一樣。

中國科學家做科研,包括世界各國科學家做科研,當然有科學家發表的論文體現不出短期經濟效果的現象,有些科研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的。但是做研究出來的結果,有沒有意義,是不是嚴謹可靠?有沒有造假?是不是解決了問題?首先就是要發論文,需要同行評審,必須要同行評審。試圖逃避同行評審的科研成果都是不能接受的。通過同行評審,確定其可靠性,再評判其不同的「價值」,發到不同的期刊。所以不能說中國的科學家做了科研就是為了發論文,就是為了給PlosOne,Sci Rep交版面費,而是SCI國際期刊的嚴苛評審和學術論文的質量保證,保證和保障了科研成果的嚴肅性和認可度。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是這樣,中國不是例外,也不能例外。這不是崇洋媚外,這是全球的通用規則。

中國的科學家,或者說知識分子,一直有一種「憂國愛國」情懷,即使在今天「大家向錢看」的大環境下,絕大多數科學家還是有基本良心的。發表論文是對科研可靠性的檢驗,而不是目的。因為整體中文刊物沒有國際影響,評價又有很大人情,整體不被認可;而國際期刊整體來講,特別是頂級期刊,整體講評審非常嚴格,大家願意讓他們做評委。所以在這個層次,中國要參與,要做合格的論文評審人,那就是,要發展中國擁有的國際期刊,不是反過來,把好的論文發到中文期刊上。

回到用英文發表國際期刊論文的必要性和自信。強者很少會同情弱者的,弱,不是問題,沒有實力才是問題,自己有問題自己不解決,沒有「自信」競爭,還怪別人,才是問題。中國的中文期刊業,不是求科學家把好文章投到問題多多的中文刊,而且這些問題很多是自己不爭氣造成的。我主編的Horticulture Research (園藝研究),前三年,80%的稿件來自西方國家,國內學者不願投稿,因為沒有影響因子。今年有了,中國的稿件像洪水一樣湧來,為什麼?因為我們排到園藝學科36本刊的第二名,大家願意讓我們做評判。

從長遠來講,既然中國科學就是世界科學的一部分,要把中國科學通報辦成世界級的,比肩Science、Nature的刊,「Chinese」就是一個盲腸,就應該去掉,勇敢地去和Science和Nature競爭,有那麼多壟斷中國科研頂端資源的院士們做後盾,還怕做不出來?

第二個問題:「科研的價值怎麼判斷?」

這也就自然引申到第二個問題:「科研的價值怎麼判斷?」胡老師說「科研成果的價值不可能由科學共同體自己坐地起價,也需要買家認可」。作為科研成果,誰去評判最合適?誰去定價?這個問題問得好!第一,科研成果是一種特殊的產品,代表了未來價值,好不好,首先要同行評價。是真正的同行評價,不是偽同行評價。發表論文的過程就是一個同行評審認定的過程。第二,這些論文對科學的貢獻是累加的,常常是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第三,有很多論文的價值是需要很多年後才被發現其價值的。

所以發論文,在國際期刊發論文,是國際科學家(科學共同體)的通用的科研價值的判斷和最高標準。國際交流是國際同行們討論研究成果的意義、可能的產業發展潛力、完善思路、研究方法、獲得嚴謹的結果(或成果)的方法。「國際學術交流、國際影響力這種說辭很像是一塊遮羞布」,這個說得有點難聽。但我恰恰認為,發表國際學術論文、進行國際交流不是一塊「遮羞布」,是科研成果得到國際同行評價和認可的必須過程。我認為,發表有國際影響力的論文不是「一塊遮羞布」,而是國家的「國旗」,代表了科學家的國家。好的成果一定要到國際舞台上去打擂。中國科學家這些年能夠在論文產出和均引次數上達到世界水平,靠的就是這種「用世界水平來衡量,用國際同行來評判」的成果,這才有了自信。如果這麼多論文都是發在僅有中國影響的中文刊上,就像中國的足球就在中國打打聯賽,誰理你啊?每個科學家心裡都有一個標杆,自己的科研在世界,在中國處於一個什麼水平,心裡都有數。有幾個人會好意思把發在中文期刊上的文章拿出來炫耀一下的?

毫無疑問,中國現在還不是學術強國,還沒有很多開創學科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除了屠呦呦外,還沒有第二個諾貝爾獎。反過來試問一下,把最好的論文投到中文期刊,就有了這些嗎?科學是需要積累的,從80年代開始,中國重新回到正常的科研軌道,這才30多年。大家都心急想吃熱豆腐,不成。中國的科研還需要積澱,至少十幾年時間?我在美國學習,在大學工作27年,近些年每年回去3-8次,從美國看中國,變化太快了,我們在美國現在感到壓力不僅來自美國,越來越多地來自中國。中國科學家,要有自信。

30年的時間,很多方面,我們基本追上了,有些也就是一步之遙,有些已經領跑了,足夠的自信也就建立起來了。中國科學家為中國的經濟科技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活得很累,做科研做得很苦,特別是青年科學家。那中國學術界有沒有問題?有!但不在本次討論範圍之內。

第三個問題,「誰來填平研究與產業之間的鴻溝?」

基礎研究是應用研究的基礎,而應用研究又是技術開發的基礎。從研究到技術的銜接,各國做得不一樣。在美國矽谷,基本是無縫對接,但並不是所有科研人員都下海去做產業,科學家對產業的助推有多種形式。中國也有各種創業渠道,產業園區、科技創業園區等等。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是成功的創業者,應讓想創業的好好創業,讓想做科研的人好好做科研。

用英文發表論文就制約了中國企業和產業發展?上世紀60-80年代的中國論文幾乎全是中文的,那時的中國產業領先世界了?當下,又有多少中文論文的成果轉化成產業了?恐怕更是寥寥無幾。新一代的企業科研人基本都能看懂英文論文,或許會慢一點。理解英文論文,不應該是問題,不應該制約英文論文的成果轉化。相反,如果英文論文能轉化,其價值可能更高,因為論文得到世界認可。

關於中國科研的「消費者」應該是中國納稅人的提法,我覺得有些狹隘了。如果中國科研的「消費者」僅是中國納稅人,那麼我們不是曾經免費消費了西方科研多少年?中國菜西方人不能吃?中國人也不能吃西餐?這種邏輯是不是怪怪的?是的,中國人為學術論文出版花了很多錢,美國政府、歐盟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所以他們要求政府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要open access出版,讓美國人和全世界的人都能受益。德國的研究機構也在和出版商對峙,要求降低資料庫收費。作為出版商,他們是資本家,賺錢是應該的,不是慈善產業,就像科學出版社一樣,那麼多人也是要養活的。關鍵是中國在期刊和出版商領域應該佔有自己應有的地位。當國際出版商在中國攻城掠地的時候,中國國有壟斷出版商沒有保衛中國學術出版的領地,而是拱手想讓,還積極配合--中國科協管轄下的學會發行的英文刊,幾乎都是通過Elsvier發行的。其實這很正常,國際競爭嘛,自己沒有競爭力,就好好向人家學習,學會了,再和人家比拼。

為什麼中文刊的資料庫,在世界上賣不出高價錢?因為它們的價值有限。這就是目前國際學術出版鏈的現狀。當然,這些老牌出版商也正遭遇各種競爭壓力。

我不能理解,在SCI發論文的自信為什麼不值得炫耀?和國際同行處於同一競爭軌道代表了自己的實力,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難道用了納稅人的錢做了科研,還不能發到國際認可的雜誌上倒值得獎賞和鼓勵?做強中國的國際期刊,做強了中國的出版社出版商,正像中國正在研發的大飛機一樣,中國人應該有這個自信。

也許我的一些觀點比較激進,也不是瞧不起中文期刊,而是認為,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現在都是國際化競爭,「鴕鳥思維」不會讓中國獲得文化自信,不會被賞賜文化自信,更不用說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這些自信必須在國際化競爭博弈中拼搏取得。

SCI收錄的中文期刊的數據

撰文|寧筆(科睿唯安業務總監)

SCI資料庫收錄的中文期刊的數據經核實如下:

SCI目前收錄的中文期刊為18種,均來自中國大陸。這18種中,12種期刊多多少少也出版一些英文文章,實為MULTI-LANGUAGE。

JCR中標引的一本MULTI-LANGUAGE--CHINESEJOURNAL OF CATALYSIS(《催化學報》),已經調整為全英文出版。已經提交數據糾正。

JCR中標引為中文的還有4種,經核實也均為全英文出版了。這4種是: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和Rare Metals。已經提交數據糾正。

這18種期刊及其2010年以來的影響因子詳見下表:

基於這些數據的一些簡單分析:

近年來,一些SCI中文期刊調整為全英文出版,或部分英文出版。

這18種期刊的影響因子表現一般,部分期刊影響因子穩步下降。

上表中,有幾種期刊影響因子有些年份缺少數據,是因為自引率過高被「鎮壓」(JCR當年不公布影響因子)。當然這些期刊及時調整,很快又恢復正常了。

一點思考:如果SCI資料庫中已經收錄的中文期刊的影響因子等系列指標表現不佳,會很難說服SCI繼續收錄新的中文期刊。

(以上文章原文發表於科學網博客,經作者和《知識分子》編輯修改)

製版編輯:核桃林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張鋒、杜德納等獲阿爾伯尼獎 | 快訊
最新證明面臨質疑:P/NP問題為什麼這麼難?
大望遠鏡爭議之四:評審組長Anderson的回復|林潮的直白評論與陳建生最新回應
不談復甦,現在能夠完好凍存人體嗎:原理技術都不成熟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影向標:激辯《黑豹》的成功是否全靠政治正確
原創話劇《特赦》首演再現民國大案 情法激辯引人深思
聯合國大會激辯中東:誰該為中東亂局負責?
國話原創話劇《特赦》 情法激辯再現民國奇案
美國對華政策激辯:我們誤判了中國嗎?
薛蠻子蔡文勝等激辯區塊鏈:比特幣的終局是古董?
任志強最新「激辯」樓市,釋放了什麼房價信號?
美俄激辯「干擾大選」指控 美稱證據「無可辯駁」
日本政府內部反思對朝政策,激辯以協助朝鮮電力建設構建信賴
直擊「雙馬對話」:激辯AI威脅論、火星移民計劃
《人民的名義》被訴抄襲案二審 是否實質相似再引激辯
馬雲和馬斯克同台激辯:AI會否威脅人類,移民火星還是留在地球?
人工智慧激辯:如何使其更好的落地?
黑馬激辯實錄:新零售要重做還是輕做?
極寒鹽水還不是生命形成的理想條件,專家激辯火星發現液態湖
你們應該慶幸我沒有選擇用暴力的手段反抗一個不公正的法律-《激辯風雲》
德法下一代主戰坦克高調亮相 網友激辯99式能否與之匹敵
魏徵和封德彝激辯百姓教化,李世民實力打臉封德彝的歪論
菲利普建議巴黎放棄申辦世博會 引發法國政壇激辯
康熙皇帝有資格成為千古一帝嗎?正方兩方激辯,你支持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