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自然》封面:腫瘤轉移灶活檢應受重視,治療腫瘤的策略該更新了

《自然》封面:腫瘤轉移灶活檢應受重視,治療腫瘤的策略該更新了

密歇根大學轉移病理中心、MET500項目的主要研究者,圖片來自mcancer.org

撰文 | 葉水送

責編 | 徐 可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癌」被稱為細胞的疾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高達1200萬(2012年數據),僅2015年就有880萬人因癌症而死亡。癌症亦是我國居民的主要疾病負擔,2011年新增癌症病例高達337.2萬。

腫瘤轉移被認為是導致腫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大約90%的腫瘤患者死亡,因腫瘤轉移造成。

最近,密歇根大學轉移病理中心主任Arul Chinnaiyan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對500名腫瘤患者、共計22個組織器官的轉移灶進行全外顯子和轉錄組測序(簡稱MET500),與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目前最大的癌症基因資料庫)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發現轉移瘤與原發瘤在基因突變頻率、腫瘤微環境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這項研究可為今後腫瘤轉移後的精準用藥,提供建設性的指導作用。該項目也是首個有關腫瘤轉移組織DNA和RNA深度測序的綜合性隊列研究,相關文章登上近期Nature雜誌的封面。

MET500項目於2010年創立,全稱為Michigan Oncology Sequencing (MI-ONCOSEQ),旨在通過TCGA的有關原發灶腫瘤外顯子和轉錄組數據,與轉移灶組織細胞的外顯子和轉錄組的測序數據進行整合對比,從而能夠更好地指導腫瘤的精準治療。

惡性腫瘤的6大特徵,改編自Hanahan & Weinberg, 2011

所謂腫瘤轉移,是指腫瘤細胞從原發位置,通過各種途徑進行轉運,在非原生部位的器官、組織繼續生長,重新形成同樣性質腫瘤的過程。腫瘤轉移主要通過血液轉移、淋巴管轉移以及種植性轉移來完成。有關腫瘤轉移的前沿研究,去年《科學》雜誌(Science)曾出過一本特刊,詳細請看知識分子的解讀。

通過MET500與TCGA的數據進行比較發現,不同腫瘤的突變頻率有所差異,圖片來自Robinson et al. 2017

研究者發現,在人體常見的20種癌症中,腫瘤轉移灶的基因突變比例比原發灶的突變比例普遍較高。由此可見,如果僅參照TCGA中的數據進行指導用藥,顯然會出現部分患者無應答的情況。

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組中不同基因的突變頻率,圖片來自Robinson et al. 2017

通過對腫瘤的致癌基因以及抑癌基因進行分析,研究者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長尾效應」(long tail effect),即在所有的腫瘤細胞從高頻的基因突變到低頻的基因突變呈現一個變化譜,逐漸遞減。在腫瘤治療過程中,通常人們只是關心那些高頻的基因突變,對症下藥,但是細胞中的低頻突變,同樣需要重視,或許它是產生腫瘤耐葯的關鍵。

不同類型的腫瘤組織的免疫細胞浸潤,圖片來自Robinson et al. 2017

研究者發現,相比於腫瘤的原發灶,轉移後的腫瘤組織異質性更強。通過對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的RNA數據分析發現,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更強,腫瘤細胞代謝更加活躍。

「我們的結果展示了多維度分析的價值」,密歇根轉化病理學中心主任Arul Chinnaiyan表示,「這項研究也強調了對轉移性腫瘤進行活檢的重視,由於腫瘤在不斷地發展,我們需要對腫瘤的轉移組織進行活檢,從而及時提出治療意見,而不是僅僅參照原發灶的數據。」當然對於很多腫瘤患者來說,要想取出其轉移灶的組織細胞,也並非易事。

參考文獻

Robinson et al. Integrative clinical genomics of metastatic cancer.2017. Nature. doi:10.1038/nature23306.

製版編輯:常春藤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蘇州將建國際一流腦成像工廠;印度科學大遊行,抗議科研投入少 | 每周播報
普惠中拔尖:計算機精英本科教育的北大模式
【報名】探索者·2017年度創新大會
王曉東實驗室揭開雄性生殖系統衰老之謎 | 前沿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穿刺活檢會致癌症轉移?對腫瘤患者極常見,安全活檢三點不能忘
腫瘤複發或肺部轉移後該如何治療
「背包葯」可以促進實體腫瘤的免疫治療,癌症治療更有效
腫瘤專家:不想癌症複發轉移,改變身體內環境才是關鍵!
腫瘤的免疫治療是什麼?帶你看看肺癌治療領域的最新進展
腫瘤放射免疫聯合治療新策略有望抑制轉移
最新發現:腫瘤突變負荷,可精準預測癌症免疫治療效果
腫瘤患者的希望,「新的治療性凝膠」有望消滅癌症
脊髓灰質炎病毒可能是最致命的腦腫瘤的重要治療方法
什麼才是癌症治療的終極殺手嗎?腫瘤醫生:它能「徹底」消滅癌症
殺死「腫瘤君」,創新療法欲改變腫瘤治療格局
脊髓腫瘤治療的相關問題
腫瘤的寡轉移
癌症患者「生死劫」:感染比腫瘤複發轉移更容易被忽視……
我國科學家找到調節抗腫瘤免疫應答的關鍵分子,為癌症治療提供新策略
乳腺癌患者有救了?治癌新葯直接針對腫瘤,多數受試者病情好轉
腫瘤專家根據抗癌成功案例總結:不想癌症複發轉移,就照著這些做!
治療胃腸腫瘤,最流行方法竟然是它
穿刺活檢會讓腫瘤細胞轉移嗎?
腫瘤標誌物呈陽性,就是癌症複發轉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