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恕我直言:職場上太低調不是裝,是愚蠢!

恕我直言:職場上太低調不是裝,是愚蠢!

最近去英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我深思的事情。

在火車站的一家櫃檯直接臨街的小鋪,我買了一瓶飲料,2.5英鎊。

喝著喝著,走了幾米,我發誓真的只是幾米!

走進了一個超市,超市貨架裡面的飲料琳琅滿目。我手上拿著的同一款飲料,在超市最不顯眼的一個貨架上,赫然標著1英鎊!還買一送一!

我不由得吐了一口老血,同樣一瓶甜兮兮的東西,放在不同的位置上,5倍的差異。

這就是所謂現實的殘酷。你我皆知,兩瓶售價不同的飲料沒有差異。差異僅僅是,你見不見得到它。

這同樣是職場上的鐵律:被不被當事人看見,站在怎樣的位置上,永遠決定了你的身價。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尤其是中國人受的教育,都是要禮讓低調、做好事不留名。孔融四歲就曉得讓梨,雷鋒一生都在做默默好事,誰邀功了,誰爭取了?

話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孔融就是因為讓梨這事兒紅了,後來還是爬上了相位;

雷鋒做好事,在膠捲時代也能留下了300多張照片,張張角度剛剛好拍到他在做好事,否則我們怎麼可能知道?

他們都是隱藏的邀功界的大牛,默默地當了網紅,還讓你覺得他低調樸實不留名。

在「只論功勞,不論苦勞」的職場上,更加如是。

要讓人看見自己牛逼閃閃的發光點,光埋頭苦幹是不行的。

老闆可不是你的爹,天天檢查你的功課還給你簽個字。你不在他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基本上過幾天連你的名字都叫不出來了。

讓自己能夠被老闆看見,這本來就是你工作的一部分。

我偏不信這話,所以我栽了。

以前在外企工作的時候,別的經理都特別流行做進度彙報的時候做PPT。

有人說,做PPT的人,一般都既沒有Power也沒有Point,我居然就信了這句鬼話。

當時我想著,反正進度彙報就是彙報,通過口述不行嗎?

為什麼非得把一句話說清楚的事兒做得正兒八經好像很高大上似的?

於是,在一次甲方是大型銀行的進度彙報會上,我愣是在Word上寫了一段話就上場了。

當我雄赳赳氣昂昂把Word展示在投影儀上,奇蹟發生了——當時客戶的總經理也在場聽,他居然站起來,徑直走到我的面前。

這是第一次有客戶的高層這麼熱情對待我的彙報工作,我心如鹿撞,我汗如雨滴啊。

他不是看了一眼就認可我的工作成果,打算過來和我握手吧?領導這麼熱情,我怎麼過意得去啊……

我還沒心猿意馬完,總經理就跟我說:你這字實在是太小了,我走近點看。

我當場就像泄了氣的皮球,草草把工作講完就溜下去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啊,接著做彙報的另一位經理上去後,一個漂亮整潔一目了然的PPT打了上去,然後……

我就看見總經理微笑著走回去他的位置了。

大概是一周之後,聽說總經理跟我們合伙人吃了個飯。並且有意提及了我們另外那位寫了PPT的經理,工作細緻,做事到位。

對於我,卻隻字不提。

你看,這栽得是不是冤?就算我跟另外一位經理一樣勤懇加班,細緻認真。在彙報一個環節栽了,就是徹底栽了。

在幕後做再偉大的英雄也是白搭。

淡泊名利,無欲無求那一套,固然高尚。做Loser的時候用來安慰一下自己也無妨。

但是要是用來在職場上做座右銘,很可能讓你一輩子勞碌在第一線,甚至還連累跟著你混的兄弟勞碌在第一線,而一無所獲。

職場就是個講結果的地方。你做了多少工作,就要呈現多少結果。

我栽得心服口服——讓別人看見你,認可你的努力,本來就是能力的一部分。

《奇葩說》第4季有一期辯題是:我們要不要在職場上做「邀功精」。

持方是「不要做」的陳銘論據就是,

老子曰: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水那麼有用,但從來不爭;山做成好產品就行了,雖不說話,但沒有人能忽視它。

這個道理,從根本上來說,沒毛病。

人的確必須踏踏實實做好手頭那些事,把自己做成了偉大的那座山,自然有人看到。

但是山也有珠穆朗瑪峰,和京郊八達嶺之分。

山那麼多,人們看到誰看不到誰,直接決定了你是「載入地理書的名山」還是「農家樂隔壁那座山」。

最近我操起老本行,閱讀了幾個大型互聯網公司的財報,發現營銷費用的上升趨勢非常可怕。

美國上市的歡聚時代(也就是俗稱的YY)營銷費用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70%以上,幾乎翻了倍;連以謹慎出名的網易,營銷費用也漲了45%。

我跟做互聯網的同行聊天,他們提及現在用廣告來為遊戲或者App獲取一個IOS系統的用戶,也就是俗稱「比較有錢的用戶」,已經接近200塊錢人民幣。

拿回來那個用戶還不一定付費!

而在一年前,大概才是100塊。

真是接近瘋狂的節奏。

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

只說明了「被人看見的成本」,已經越來越高了。

但是,支付得起的那些大佬們,依然不惜成本,依然要被人看見。

被人看見這件事本身,有個很好聽學名,叫做曝光。

在生意場上,運營人員常常要費盡思量,才能把自己曝光在用戶面前;

在職場上,我們肯定也要付出點什麼,才能把自己曝光在那些改變我們工資、升遷和競爭力的人面前。

這些功夫,我數了數就下面這些:

/ 01 /

走「降維」路線

我有一個師弟,他是美國留學回來的博士後,專門研究人體器官3D列印項目。

聽著怎麼都是拿個千萬級投資的項目是吧?

但是,他說自己在美國這種項目太普通了,根本拿不到經費。

而他在美國做一個小小的研究員,每天就是上班做實驗,回家去釣魚。

在一堆美國人的科研機構里,想通過科研讓別人認識自己,不知道要做多少年實驗釣多少噸的魚,才有可能被風投認知,獲得成就。

他果斷選擇了放棄。通過廣被中國投資者看到的「國家千人計劃」回國,自主創業。現在已經擁有了估值十幾個億的公司。

在被人認識自己這件事上,一路埋頭狂奔是沒有意義的。

一定要及時抬頭,看看有沒有「降維」的路線,有沒有更可操作的途徑,把自己曝光在合適的人面前。

/ 02 /

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時間

我栽在PPT上那件事,無非就是栽在沒有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時間去鑽研「工作彙報」這件事。

記住,工作彙報,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有舍必有得。付出時間去做,一定是有回報的。千萬別只盯著眼前的小利益,或者小便捷。

/ 03 /

職業形象的經營

的確,絕對不是說,把自己打扮成妝容精緻、衣著得體的人,就一定是一個工作得力,幹練能幹的人。

但是,邋遢、隨意、休閑的職業形象,體現的卻是你對對方的不夠重視。

我們做互聯網的創作人有時真的特別的隨意。

有一次,一哥們帶著耳環,扎著辮子,留著小鬍鬚去給遊戲投資人做項目演示。

投資人本來還挺看好這個項目的,但最後投委會有個人問:

這種打扮的產品經理,會不會太藝術家思想,到最後不在意產品的商業化呢?

這句話如大石扔進平靜的湖水,剎那引起了投委會的深思。最後,項目居然沒過。

我只能說,既然曝光自己,就選擇最美好的一面吧。

能夠獲得高轉化率的曝光,才是真正有效的曝光。

一個人在職場成功與否,有非常多的因素。

就如同一個1塊錢的蘋果能賣出10萬塊,和它在哪裡賣,怎麼賣,被哪個名人摸過後,送上哪一部宇宙飛船之後再賣有莫大的關係。

但是這些能賣出去高價格的原因,一定要讓別人知道,才會有人埋單。

這時,過於保守低調絕對不代表高尚。

既然在講求商業和效益的職場,我們就不能太天真。

會開屏的孔雀,才可能聚焦別人的眼球。

作者簡介:維小維,做投資的明朗女子,有料的職場媽媽。兩度改行,混跡創投圈。專註解讀人生迷思,寫最有意思的深度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銷售與管理 的精彩文章:

陪你躺在星空看月亮,這家「長」在樹上的酒店探出空中酒店百億市場
別讓實習生幫你買咖啡
《猩球崛起3》簡直就是職場聖經啊,教你怎麼跟對BOSS?

TAG:銷售與管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在職場上,不是工作無聊而是你太佛性!
不懂得如何跟上司搞好關係,能力再強,你也是「混」不好職場的
在職場上,為什麼你升職不了,是因為你太簡單了
職場不是走秀場,而是斗獸場,比的不是誰更厲害,而是誰能生存下去!
你在職場上混的不好並不是因為你不優秀,而是你沒做好這一點!
職場上有一種痛叫:你不說,我怎麼知道?
你晉陞不了,是因為你不懂得,職場上這3個潛規則
職場上,你可以沒脾氣,但是不能丟失這4樣東西
職場中,這四句話都是套路,當真你就太傻了
職場上,拼的不是能力,而是這三種軟實力,如果沒有,就別犟
要想在職場「混」得好,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
你在職場上,為什麼得不到晉陞,原因是你的圈子
職場長久不能進步,不是你笨人緣差,可能是這些原因惹的禍!
職場中,有三件事,你做了之後,領導嘴上不說,但是心理很不爽
在職場上,不要瞎忙,你只需做對3件事,晉陞就不遠了
職場如戰場,混職場需要大智慧,如果你不懂這些,你永遠都是下層
韓世忠:職場上太過優秀是不是一種「錯」?
職場人,你消磨的不是時間,而是你的未來!
你的職場焦慮,不是因為窮
職場上,這3種同事,你不要惹,否則吃虧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