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基於太極陰陽「天人合一」的人體結構與功能模式圖解!

基於太極陰陽「天人合一」的人體結構與功能模式圖解!

基於太極陰陽「天人合一」的人體結構與功能模式圖解!

道教(ID:daoismcn)

《易經》太極陰陽圖「陰陽互根」的結構模式和「陰陽互用」的運動模式是自然界結構與功能的理論模型。在自然界,太陽和地球這個陰陽對立統一體存在著陰陽互根的結構模式和陰陽互用的運動模式。在人體,命門與五臟這個陰陽對立統一體也存在著陰陽互根的結構模式和陰陽互用的運動模式。在胚胎卵細胞的演變過程中,則存在著太極八卦的演變模式。

《易經》太極陰陽圖;

天地太極 陰陽圖;

人體太極陰陽圖;

胚泡太極八卦圖 ;

天人合一

一、《易經》太極陰陽圖

《易經》認為:太極為天地萬物之始, 即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相錯, 變在其中。 在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這一演變過程中,兩儀的生成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兩儀即陰陽,陰陽分則天地立,由是陰陽二氣上下升降,就可造化出萬事萬物來。所以審視兩儀的基本原理,是認識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基本點。

對於太極生兩儀的基本過程,張景岳的論述較詳,他說:「太極本無極,無極即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也」(《醫易義》)。這一過程如圖1~圖3所示。兩儀生四象,再籍以太陽太陰少陽少陰之說,便可得出太極圖解,如圖4所示。

因為按照陰陽法則,以定位言,則陽在上,陰在下;以升降言,則陽下降,陰上升;以道路言,則左為陽降之道,右為陰升之路。由此言之,所以太陽在上主天,太陰在下主地;太陽從左以降,是天陽下降於地,而陰中之陽為少陽,故而少陽在下(地);太陰從右以升,是地陰上升於天,而陽中之陰為少陰,故而少陰在上(天)。其中原理,正如張景岳所言:「天本陽也,然陽中有陰,地本陰也,然陰中有陽,此陰陽互藏之道??唯陽中有陰,故天氣得以下降,陰中有陽,故地氣得以上升」(《類經·運氣類》)。

「天本陽也,然陽中有陰,地本陰也,然陰中有陽」是太極陰陽圖的結構模式,是指其內部陰陽互為其根以使得「陽氣生化無窮,陰氣泉源不竭」的陰陽互根互藏之道,「陰陽互藏」就是指互為其根,即陰陽魚的魚眼;「唯陽中有陰,故天氣得以下降,陰中有陽,故地氣得以上升」則是太極陰陽圖的運動模式,是指其外部陰陽相互為用以使得「天氣得以下降……地氣得以上升」從而天地一體的運動模式,即陰陽魚的魚尾(少陰和少陽)。所以張景岳所講的前者是陰陽互根互藏,後者是陰陽互用。

互為其根的「陰陽互藏之道」是太極陰陽圖的結構模式,相互為用的「天氣得以下降……地氣得以上升」是太極陰陽圖的運動模式。陰陽互用的運動模式實際上就是指陰陽相互為用的升降運動,如《內經》:「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由圖2可見,太極在一動一靜分陰分陽的初始階段,就蘊藏著陽中含陰,陰中有陽的機理。兩儀分立時,在太陽的重心有一黑色的陰,在太陰的重心有一白色的陽,此正是「天本陽也,然陽中有陰,地本陰也,然陰中有陽,此陰陽互藏之道」,也是「陰陽之精,互藏其宅」(《運氣類》)的陰陽互根之道。

水火為陰陽之根,以水火論之,則此正是火外明而內暗,水外暗而內明之證。張景岳說:「陰者宜暗,水則外暗而內明;陽體宜明,火則外明而內暗」,這是因為「陰無陽不生,陽無陰不成」(《類經圖翼·陰陽體象》)。火中有水,陽中有陰,乃為生化之本,方可生機不息,亦即「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之道。「陽得陰助」一定是內助的陰方可使其生化無窮,它是內在的物質基礎,外助的陰是不能使其生化無窮的。水中有火,陰中有陽,乃為泉源之溫,方可孕育萬物,亦即「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之道。「陰得陽升」一定是內在的陽方可使其泉源不竭,是內在的動力,是泉源之溫,外部的陽是不能使其泉源不竭的。

陰陽互為其根,火不息必以水為其本,水不寒必以火為其溫,水火陰陽相互包含以相互資生,在其各自的內部就蘊藏著可以相互轉化的物質基礎和動力,如此才能火不息而水不寒。只有不息之火才能使其陽氣生化無窮,只有不寒之水才能使其陰氣泉源不竭,這是由其各自的內部因素所決定,這就是太極陰陽圖「陰陽互藏之道」的結構原理。

「唯陽中有陰,故天氣得以下降」,不息之火使其陽氣下降需有來自外部陰氣的作用(少陰);「陰中有陽,故地氣得以上升」,不寒之水使其陰氣上升需有來自外部陽氣的作用(少陽)。地陰之氣要上升而不能自升,必得陽氣(少陽)之助而後升,地之陽,即天下降之陽(少陽),以陽助陰升;天陽之氣要下降而不能虛降,必得陰氣(少陰)之助而後降,天之陰,即地上升之陰(少陰),以陰助陽降。只有陽氣下降陰氣才能上升,只有陰氣上昇陽氣才能下降,二者一升一降,相互為用,才能升降不已,並由此將對立的雙方連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這是由其各自的外部因素所決定,這就是太極陰陽圖「陰陽互用」的升降運動。

所以,陰陽互根是指陰陽各自內部所藏納著可以轉化的物質基礎(陽中有陰)和內源性動力(陰中有陽),以使其陽氣能生化無窮和陰氣能泉源不竭,也就是「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的結構原理,即陰陽魚的魚眼;陰陽互用是指對立的陰陽雙方相互消長進退的外部條件,陰陽相互吸引以使陽能降而陰能升,也就是「天氣得以下降,地氣得以上升」的「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的升降運動原理,即陰陽魚的魚尾(少陽和少陰)。前者是「陰陽之精,互藏其宅」,是陰陽相互轉化的物質基礎,是陰陽的核心,是「陰陽互根互藏」的結構之道;後者是「陰陽之氣,相互吸引」,是「陰陽互用」的升降之道。

只有陰陽互為其根,陽才能生化無窮,陰才能泉源不竭;只有陰陽升降相互為用,對立的雙方才能鏈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前者是內部因素,後者是外部因素。根為本,用為標,陰陽不能互為其根,陽便會息滅,陰便會寒凝,也就談不上陰陽互用的升降運動,事物便會消亡。

《格致餘論》:「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無有窮已,故生意存焉」。陽能降而陰能升,一升一降陰陽相互為用方可變生萬物。只有陰陽互為其根,又相互為用,事物才會發展,這就是太極陰陽圖「陰陽互根」的結構原理和「陰陽互用」的運動原理所在。

任何事物都有結構(體)與功能(用)兩個方面,太極圖也不例外,從整體上看,陰陽互根是太極圖的結構模式,是靜態,為體,陰陽互用是太極圖的運動模式,是動態,為用。「陰陽互根」的結構模式和「陰陽互用」的運動模式是太極陰陽圖最直白的兩大基本特徵。

太極陰陽圖的這兩大特徵是自然界及人體結構與功能的理論模型。四象則是分解了兩儀, 以太陽少陽太陰少陰之說, 它只是用以具體闡明「陽中有陰(少陰), 故天氣得以下降;陰中有陽(少陽),故地氣得以上升」的陰陽相互為用的升降運動原理。八卦則是表示了天地陰陽二氣在升降運動的消長進退過程中所發生的量的變化,如圖5 所示。 而這不同的量變相互組合就會構成不同種類事物的質變, 如(乾)與( 坤)、(兌)與(艮)、(離)與(坎)、(震)與(巽) ,如此八卦相錯,其基因(陽爻陰爻)不斷的組合,由三爻的八卦組合變化為六爻的六十四卦。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六十四卦的六爻再組合變化時也就產生了三極之道的天、地、人之質的飛躍,也就有了自然界事物的千姿百態和無限多樣品類的質變。六爻六十四卦是最高卦,也就是基因的最高組合。

二、天地太極陰陽圖

太極陰陽圖原稱為「天地自然之圖」,所以它應是自然界天地結構和運動原理的理論模型。按照太極陰陽對立統一的基本法則,我們設對立統一關係的太陽為天,地球為地,即太陽和地球應具有太極陰陽圖「陰陽互根」和「陰陽互用」的兩大基本特徵:

太陽的內部主要可以分為三層:核心區、輻射區和對流區(見圖6)。太陽的核心區域雖然很小,半徑只是太陽半徑的1/4,但卻是太陽那巨大能量的真正源頭。太陽核心的溫度極高,達1500萬℃,壓力也極大,使得由氫聚變為氦的熱核反應得以發生,從而釋放出極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再通過輻射層和對流層中物質的傳遞,才得以傳送到達太陽光球的底部,並通過光球向外輻射到太陽的大氣層。

換言之,太陽的核心區無疑是太陽巨大能量的物質基礎,太陽沒有這個由氫聚變為氦的熱核反應的發生,亦即沒有這個物質基礎的轉換,太陽就不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太陽的核心區是物質基礎屬於陰,太陽的輻射區、對流區及太陽的大氣層是其功能的體現屬於陽。

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其結構(體)與功能(用)兩方面,體陰用陽,體在內,用在外,這兩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太陽也不例外。陰陽是相對而言的,雖然太陽表面的溫度是6000℃,而其核心區是1500萬℃,但從物質(體)與功能(用)這個角度來看,太陽核心區產生的熱核反應為太陽表面的光輝提供了物質基礎屬於陰,其輻射區、對流區體現了功能屬於陽,相對而言,二者是物質與功能、體與用的陰陽關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以虛實言,虛為陽,實為陰,太陽的外圍為虛(用)為陽,太陽的核心區壓力極大為實(體)為陰。再者,太陽的表面光芒萬丈屬於陽,而太陽的內部是不透明的,其內核深不可見屬於陰。所以從陰陽相對而言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就是「陽中有陰」的結構格局,也就是張景岳的「天本陽也,然陽中有陰」之道。而且從圖6來看,其核心區也極相似太極陰陽圖「陽中有陰」的結構特徵,即魚眼。「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顯然,這一定是太陽內部的陰,外部的陰是不會使其生化無窮的。陽中有陰方可生化無窮,否則為無根之火!

圖6 太陽,陽中有陰

地球也主要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地核(地心)。地球上最熱的地方是地心,溫度高達6000度,呈熔融狀態(見圖7)。

圖7 地球,陰中有陽

科學家證實:「水覆蓋了地球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積,假如把陸地削平,填入海中,那麼整個地球就會被三千米左右深的水圈包圍起來。我們實際上居住在一個叫錯了名字的星球——水球上。除了地表水之外,在大氣圈裡也充滿了水,在離地面五公里的大氣層里所含水分佔整個大氣層水分的百分之九十,在地球總水量中僅佔十萬分之一的大氣水,在生物的生息繁衍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沒有大氣水同地表水之間的不息循環,生物將是很難生存的」。所以,水是地球之根本。地球雖然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所構成,但「萬物稟形非水不育」,所以水是地陰之根本。

水為陰,火為陽;寒為陰,熱為陽。相對而言,地球外表是水,其性寒,內里是火,其性熱,是「陰中有陽」的結構格局,也就是張介賓的「地本陰也,然陰中有陽」之道。而且從圖7來看,地心也極似太極陰陽圖「陰中有陽」的結構特徵,即魚眼。「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顯然,這一定是地球內部的陽,外部的陽是不會使其泉源不竭的。陰中有陽方可泉源不竭!否則為死水一潭。

明.張景岳說:天地「造化之權,全在水火」。又進一步說:「萬物之生者,亦惟此日也」(《類經附翼·求正錄·大寶論》),「萬物稟形,非水不育」(《景岳全書·雜證謨》)。日為太陽,是「陽中之陽」,乃為真陽之火;水為太陰,是「陰中之陰」(《大寶論》),乃為真陰之水,即太陽真火與太陰真水的上下升降運動有關乎萬物的造化,所以應是天地陰陽之根本。

「唯陽中有陰,故天氣得以下降」,這個「陽中有陰」一定是來自外部的地之陰氣;「陰中有陽,故地氣得以上升」,這個「陰中有陽」一定是來自外部的天之陽氣,這是「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的陰陽雙方相互為用的運動原理。只有相互為用(相互吸引)的升降運動才能使對立的雙方鏈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天地一體,所以「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無有窮已,故生意存焉」。

從整體上看,太陽陽中有陰,地球陰中有陽是太極陰陽圖陰陽互根的結構模式;而太陽火之陽氣下降於地,地球水之陰氣上升於天就是太極陰陽圖陰陽互用的運動模式。前者是結構,為體,後者是功能,為用,符合任何一個事物都有結構(體)與功能(用)的兩個方面。如果以水火論之,則太極陰陽圖如圖8所示,則此正是火外明而內暗,水外暗而內明之證。

圖8 水火太極陰陽圖(火外明而內暗,水外暗而內明)

太陽「陽中有陰」,地球「陰中有陽」符合太極陰陽圖陰陽互根的結構模式,其相當於太極陰陽魚的魚頭和魚眼。太陽火之陽氣與地球水之陰氣上下升降造化萬物的運動符合太極陰陽圖陰陽互用的運動模式,其相當於太極陰陽魚的魚身和魚尾(少陽和少陰)。所以,太陽與地球這個陰陽對立統一體或許就是太極陰陽圖的真正源頭。所以太極陰陽圖原叫「天地自然之圖」。

「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在天為風熱濕燥寒五氣,在地為木火土金水五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太陽和地球這個陰陽對立統一體既然為天地陰陽關係,就應具備形氣關係。緣何屬於地球大氣層變化範疇的風熱濕燥寒五氣為天?因為站在地球上來看,四時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太陽相對於地球的視運動所引起太陽火的光能和熱能對地球表面輻射量的相對變化的結果,即春夏秋冬四時是由於太陽火的強弱變化而產生的。四時(五季)的相推又使地球的大氣層產生了風熱濕燥寒五氣的變化,所以稱五氣為天。氣為陽,火是陽氣之根本,所以太陽火是五氣(天陽)之根本。只有太陽火強弱的正常變化,才能四時相推,五氣順布。

天為氣,地為形,氣為陽,形為陰。雖然天是由風熱濕燥寒五氣構成,但太陽火是五氣之根本。雖然地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構成,但水是地陰之根本。張景岳說「火之在地,為陰中之陽,非少陽呼?」地火只是陰中之火,陰中之火為「少陽」而非為太陽。地水有地火的氤氳才不致其寒凝而寂滅萬物,否則「水性本寒,使水中無火,則其寒必極,寒極則亡陽,而萬物寂滅矣」。

如果沒有地火的氤氳作用,地水便會寒凝不化而不能孕育萬物,這是內因。太陽火與太陰水是天地形氣之根本,所以(天地)陰陽升降,實質上是水火升降,(天地)形氣相感,實質上是水火相濟。所以天地「造化之權,全在水火」,是惟太陽火之陽氣與太陰水之陰氣上下升降而已。如果陽氣不能下降,陰氣不能上升,陰陽之氣不能相互為用,就不會有天地一體,也就不會有萬物的化生,這是外因。只有陰陽互根互用,內因外因共同作用,才會有萬物的化生。

三、人體太極陰陽圖

張景岳指出:「人身小天地」,「人是小乾坤」,「人道本乎天道」。即人體也應是天和地的對立統一體,應具有太極陰陽圖「陰陽互根」的結構模式和「陰陽互用」的運動模式。這也應是《內經》「天人相應」及「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的思想。

張景岳言:「五臟本皆屬陰」,又言「五臟之本,本在命門」,就像「地球之本,本在太陽」一樣。命火是一身陽氣的根本,而五臟本皆屬陰又本於命門,所以命門與五臟應是對立統一的陰陽關係。我們設命門為天,五臟為地:

命門為「元氣之所系」,又藏有元精。元氣為元精所化生,二者是功能與物質的關係。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其結構(體)與功能(用)兩方面,體陰用陽,結構為陰,功能為陽,體在內,用在外,這兩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輔相成。命門也不例外。陰陽是相對而言的,元氣為功能屬於陽,元精是物質屬於陰,二者同屬於命門(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元氣用在外需發布遠行,元精體在內需固守舍藏,體陰在內,用陽在外,抽象而言,可以認為這是「陽中有陰」的結構模式。這與太陽一樣,它的外面是光芒萬丈的陽氣(元氣),內里是產生熱核反應的物質(元精),太陽沒有內里的熱核反應(熱核反應相當於元精「化生」元氣的過程)就不會產生能夠溫煦到大地的天之陽氣(元陽之氣),命門沒有元精的生化作用(元精「化生」元氣的過程就相當於太陽內部的熱核反應)就不會產生能夠溫煦到五臟六腑的元陽之氣,二者的道理是一樣的。元氣又稱之為元陽之氣,亦稱之為命火,是人體一身陽氣之根本,這與太陽火是天之陽氣的根本同出一轍。所以命門是人體內的天,符合太極陰陽圖「陽中有陰」的結構特徵。

金木水火土「五臟本皆屬陰」(《求正錄》),是組成人體內地的內容,而腎水是五臟之陰的根本。木火土金水五形之火是地火,所以心火是陰中之火,為陰中之陽。抽象而言,可以認為這是「陰中有陽」的結構模式。實際上,心火主血脈的功能是推動五臟血液循環的根本動力,如果沒有心火主血脈的功能,臟腑就難以產生五臟六腑之精氣(陰氣),尤其是心火衰竭就會出現腎水不化的臨床病症,這是陰中無陽則其寒必極之證。與地球一樣,雖然地球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組成,但「萬物稟形非水不育」,所以水是地陰之根本。地火是陰中之火,為陰中有陽的結構模式,如果沒有地火氤氳這個內部因素,就不會有泉源之溫,地水也就會寒凝不化,這與心火衰竭首先表現的是腎水不化的病症相一致,所以可以認為心火是陰中有陽的結構格局,這也是「人道本乎天道」之證。五臟是人體內的地(陰),所以「五臟本皆屬陰」,五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心火是陰中之火,為地火,是陰中之陽,所以人體內的地(五臟)符合太極陰陽圖「陰中有陽」的結構特徵。

或者:五臟是形本屬陰,所以五臟陰中有陽也可認為是五臟其形質在外,而功能於內,如心主血脈、腎主水、脾主運化、肺主氣、肝主津液等,這些水、血液、食糜、氣、津液等物質的代謝過程均在臟器內部完成,是「陰中含陽」的格局;命門則不同,其形質(元精)在內,而功能(元氣)行於外,其元氣元神均至幽至微,杳然不可見,是「陽中含陰」的格局。

太極陰陽圖的另一個特徵是陰陽相互為用的升降運動,那麼命門與五臟也應存在著陰陽相互為用的升降機理。「五臟本皆屬陰」,腎水是陰中之陰,陰中之陰為太陰,所以腎應為太陰之臟。太陰為至盛之陰,所以腎亦稱為「至陰之臟」,而位於人體的下極。命火是陽中之陽,陽中之陽為太陽,所以命門應為太陽之臟。而太陽為「至盛之陽」,所以命門應為至陽之臟,位於人體的上極才是。命門為至陽之臟而居上,腎為至陰之臟而居下,二者位於人體的兩極,成上下對立升降之勢以陰陽相互為用,合乎天道。

命火之陽氣與腎水之陰氣是如何上下升降相互為用?首先得明確命門的部位,實際上《內經》的「命門者,目也」就是指命門的部位所在。明.張景岳在闡釋「命門者,目也」時指出:「睛明所夾之處,是為腦心,乃至命之處,故曰命門」。腦髓有間腦與大腦先後天之區分,兩睛明目系所夾之處正是腦髓的中心,腦髓的中心是間腦,所以張景岳所指的腦心就是間腦。人類胚胎早期,腦心的側壁外突,形成視目系,即《內經》的目睛命門與腦心在發生學上就有著淵源關係。目是腦心的門戶,腦心是《內經》的命門所藏納的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根本。命門通過目系與腦心相聯通,二者是生命之門與生命之室的關係,門與室是一體的,目系只是通道。生命之門就是儲藏生命物質的地方,生命之室(泥丸宮)就是腦心元精元神所舍藏之處(見圖9圖10圖11圖12)〔1、3〕。

腦心就是位於腦髓中央形似泥丸的間腦,間腦主宰著五臟六腑的生理活動,體現著元神的作用,是人體最重要、最核心的生命中樞,去掉大腦皮層生命尚可存在(植物狀態),去掉腦心生命不復存在。腦心是人體最至關重要的生命物質,它就是目睛命門所藏的先天之精,亦即元精。目睛命門因藏有腦心這個先天之精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內經》指出目就是命門,是藏有腦心這個非常重要物質的生命之門(見圖12)。

圖9

圖10

圖9圖10 腦髓有間腦與大腦先後天之區分。大腦有思有慮主宰著軀體視聽言行之心理活動,屬於後天識神;間腦形似泥丸位於整個腦髓的中心,稱之為腦心,腦心無思無慮主宰著五臟六腑內髒的生理活動,屬於先天元神。

圖11 睛明所夾之處是為腦心,兩睛明目系交叉像把鉗子夾著腦心。腦心就是目睛命門所藏的先天之精。

圖12

圖12 間腦形似泥丸是整個腦髓的腦心。人類胚胎早期間腦的側壁外突形成視目系(命門),目睛命門通過目系與腦心相聯通,其有著發生學上的淵源關係。足太陽之脈起於目睛命門(「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就必起源於腦心,這是由其發生學上的關係所決定的。

腦心元精化生的元氣隨起源於腦心泥丸宮生命之室的足太陽經運行通過目系出生命之門目(「氣出於腦」「陽氣出於目......循項下足太陽」),然後上額循項下入五臟六腑之俞,最後植入足少陰腎經的至陰穴,並唯腎而絡,以命門天火之陽氣溫煦人體內的地(五臟),這還是命門為「五臟六腑之本」和「其氣與腎通」的經絡學證據。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睛命門,就必上屬於腦心,這也是由其發生學上的淵源關係所決定的。這就是太極陰陽圖「天之陽氣下降於地,地之陰氣上升於天」在人體內陰陽相互為用的升降運動。

《內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人生先成之精就是先天之精,腦髓就是由先天之精而構成。但是腦髓有間腦和大腦先後天之分,大腦是間腦的自然延伸,是低級腦部位,間腦是腦髓的核心,是高級腦部位(見圖13),所以「精成而腦髓生」本質上應該是「精成而腦心(間腦)生」,腦心是由先天之精凝聚而成!再合參「命門者,目也」及目與腦心在發生學上的淵源關係,所以腦心就是生命之門目所藏的先天之精!命門藏先天之精是它最基本的功能,所以《內經》的這個命門目就是命門,它所藏的先天之精就是腦心,如同中醫的心肝脾肺腎五臟系統本身就包含了解剖學上的實質器官一樣,《內經》的命門也是有解剖學物質基礎的,因為沒有脫離物質而獨立存在的功能!

《內經》「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結:締結之結也,即足太陽經是締結於命門的一條經脈;結:植物長(zhǎng)出的果實或植物結出的果實,即足太陽是命門長(zhǎng)出的一條經脈或足太陽是結出於命門的一條經脈,所以說「太陽......結於命門」;結:系(jì)也,即足太陽是繫於命門的一條經脈,如同命門為「元氣之所系也」一樣。《內經》「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也是說足太陽是起於目睛命門的經脈。

足太陽之脈出自目睛命門就必源自腦心,這是目睛命門與腦心在發生學上的淵源關係所決定的。即足太陽之脈是起源於目睛命門腦心的經脈,它屬於目睛命門,這是《內經》所明確的。元氣就是「大盛之陽氣」,而足太陽經是運行大盛之陽氣的經脈,所以足太陽就是運行命門元陽之氣的經脈,二者是臟經相符的淵源關係,這應是《內經》其臟配其經的本意。命門腦心元精化生的元氣隨起源於腦心生命之室的足太陽經的運行通過目系出生命之門目(天)(「氣出於腦」「陽氣出於目......循項下足太陽」),然後上額循項下入五臟六腑之俞以溫煦人體內的地(五臟),這就是命門天之陽氣下降於地的經絡學證據(見圖12)。

五臟(地)得到命門天陽之氣的溫煦後,便產生五臟地之陰氣以上升於天,但五臟地之陰氣如何上升於命門(天)?其途徑有二:一,《內經》「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上屬於腦」,目與腦心在發生學上有著淵源關係,上注於目睛命門就必抵達於腦心,所以五臟六腑之精氣(地之陰氣)皆上升於目睛命門腦心(天)。

五臟六腑之精氣是如何上升於目睛命門上屬於腦心的?《內經》沒有具體講,但間接的看,《內經》有「諸脈者,皆屬於目」「目者,宗脈之所聚」之說,「諸、宗」的字義是「眾、許多」的意思,即五臟六腑之精氣應是通過「諸脈、宗脈」等眾多經脈上升於目睛命門的,然後再通過目繫上屬於腦心,以地陰之氣上濟於天。二,《內經》曰:「腎生骨髓」。腎精主骨生髓通於腦。《內經》又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由於腎是五臟之陰的根本,所以是腎藏五臟六腑之精,即腎精攜帶著五臟六腑之精氣(地之陰氣)通過髓道抵達它的最高點——腦心命門,或者說腎水之精氣通過髓道上升至它的頂點——腦心(見圖13)。《靈樞.經脈》曰:足少陰「貫脊,屬腎」。《足臂十一脈灸經》曰:足少陰脈「循脊內」。《陰陽十一脈灸經》曰:足少陰脈「上穿脊之」。足少陰腎經與脊髓直接相通,即腎或是通過其上循脊內的足少陰腎經經過脊髓(髓道)上升至它的最高點——腦心命門。[3]

圖13

圖13 腦髓有腦心與大腦先後天之分,腦心的主要內容是丘腦。大腦是丘腦的自然延伸部分,是腦的低級部位,丘腦是腦的高級部位。無論從形態解剖學還是從生理學觀點看,腦心應是髓道的最高點,腎主骨生髓通於腦的最高點應是腦心,足少陰腎經上循脊內的頂點應是腦心。

如此命門居於人體的上極以其天火之陽氣下降於地,溫煦而不燔灼,蒸化而不幹戈,氣化適宜則水之陰氣由此而化而升;腎居於人體的下極以其地水之陰氣上升於天,相濟而不凌盛,奉養而不扼息,濡養有度則火之陽氣由此而生而降。此陰昇陽降水火相濟就是太極陰陽圖陰陽相互為用的升降運動。這也是命門「其氣與腎通」的《難經》本意。

《內經》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命門大盛之陽氣通過足太陽經的運行入十二臟之俞下降於五臟六腑,降者謂天,所以命門是人體內的天;五臟六腑之精氣通過諸脈、宗脈皆上升於目睛命門上屬於腦心,升者謂地,所以五臟是人體內的地。

命門足太陽經大盛之陽氣下降於五臟六腑,五臟六腑門足太陽經下降於五臟六腑之俞,並唯腎而絡,腎精主骨生髓直通於命門腦心,這就是「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無有窮已,故生意存焉」的天人相應觀。命門天之陽氣與五臟地之陰氣相互為用的升降運動將命門與五臟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使人體成為一個對立統一的之精氣(陰氣)皆上升於目睛命門,這就是「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的天人相應觀。命整體,所以「人身小天地」「人是小乾坤」。

從整體看,命門陽中有陰,五臟陰中有陽就是太極陰陽圖陰陽互根的結構模式;命門天之陽氣下降於五臟,五臟地之陰氣上升於命門就是太極陰陽圖陰陽互用的運動模式。前者是結構,為體,後者是功能,為用,符合任何一個事物都有結構(體)與功能(用)的兩個方面,也符合太極陰陽圖的兩大特徵。命門與五臟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生機不息,這就是《內經》的「天人合一」之道。

張介賓指出:「五臟之本,本之命門,神氣之本,本在元精」。五臟與命門是對立統一的天地陰陽關係,而陰以陽為主,地以天為主,所以「五臟之本,本在命門」,如同地球之本,本在太陽一樣,沒有太陽就沒有地球。命門元精化生元氣,元氣化生元神,所以命門元神元氣之「神氣之本,本在元精」,如同太陽的陽氣神明之本,本在太陽的核心區一樣,沒有元精就沒有神氣。可見,張介賓早已精闢的闡述了命門與五髒的關係,只是他沒有上升到對立統一的天地陰陽關係。

四、胚泡太極八卦圖

太極陰陽圖是自然界及人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理論模型,所以人體胚胎卵細胞的演變過程也存在著太極陰陽圖的演變原理。

人體從受精卵開始的卵裂分化形成胚泡的過程遵循著太極八卦的演變過程和規則。見圖14

A 2細胞期(太極生兩儀)

B 4細胞期(兩儀生四像)

C 8細胞期(四像生八卦.八卦相錯,左太陽少陽,右太陰少陰,變在其中)

D 16細胞期(桑椹胚)

E 64細胞期(64卦)

F 胚泡期(內細胞群)

圖14 卵裂分化形成內細胞群的過程遵循著太極八卦的演變過程和規則

受精卵在30小時左右分裂為兩個細胞,大小不一,一個大卵裂球,一個小卵裂球,若以天地大小喻之,符合太陽大,地球小一大一小的原理。陰陽是相對而言的,大的為陽,小的為陰。每個細胞中都有一個內核,又符合「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結構格局(見圖12A)。在40小時左右卵裂成4個細胞,50小時左右分裂成8個細胞,在72小時,胚卵由8個細胞變成16個細胞形成了桑椹胚,8個細胞發生裂變形成16個細胞的桑椹胚是個節點,因為之前是細胞的卵裂,之後則是細胞的分化,說明由8個細胞裂變成16個細胞時其性質發生了變化,這與「八卦相錯、變在其中」是同一個節點。

第4天時,分化為64個細胞。第五天時,分化為100多個細胞的胚卵就由實心的細胞團變成囊狀的胚泡了,這時也就形成了內細胞群(見圖12F),內細胞群是一群具有全能分化功能的細胞,它們在胚胎的發育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分化為外胚層、內胚層和中胚層,並最終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構成一個完整的生物體。即64個細胞分化成100多個細胞時又發生了具有生命演繹的質的變化,這與64卦再演變時就可演繹出天地人三極之道的萬事萬物來是同一個節點。

換言之,受精卵裂變成2個大小不等的細胞時,是太極生兩儀,大的為陽,小的為陰,兩個細胞中又各有一個內核,此時也符合「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結構原理(見圖12A);2個細胞變成4個細胞時,是兩儀生四像,左上大的細胞為太陽,左下小的細胞為少陽,右下大的細胞為太陰,右上小的細胞為少陰(見圖12B);4個細胞變成8個細胞時,是四像生八卦;8個細胞是個節點,因為8個細胞變成16個細胞時形成了桑椹胚,桑椹胚之前是卵裂,之後則是分化,即8個細胞演變的結果發生了質的飛躍,這就是「八卦相錯,變在其中」的結果及節點。

當以幾何數分化至64個細胞,64個細胞再相錯分化時又發生了質的變化,形成了100多個具有全能分化功能的內細胞群,內細胞群最後將會發育成為胎兒的各個部位,這也就是太極陰陽圖的64卦再相錯時的量變就會發生具有生命演繹天地人三才之道質變的結果,所以64個細胞再演變時就孕育著無限生機,與64卦的演變是同一個道理。

組成卦的陰爻「- -」和陽爻「—」,實際上就是基因的片段及密碼符號,只要是三爻成卦就只有8卦、六爻成卦只可能是64卦。 陰陽爻按上中下次序任意排列,最多只會有8種結果,就是通常說的八卦 ,2*2*2=8 。按初、二、三、四、五、上次序任意排列,最多只會有64種結果,就是六十四卦,2*2*2*2*2*2=64。

所以,8個細胞裂變的下一步是桑椹胚,64個細胞分化的下一步是內細胞群,這兩步的結果都發生了質的飛躍,即16個細胞的桑椹胚本質發生了變化,因其之後是由卵裂變成了分化,其形態、結構和功能都發生了變化;100多個內細胞群的本質也發生了變化,因其之後將形成完整的生物體,功能上也發生了變化,這與太極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節點相一致,因為八卦和64卦演變的結果其意義是非凡的,這說明基因(陰爻陽爻)整合到三爻的八卦和六爻的64卦時就會發生質的飛躍,就會有非凡的意義。胚胎細胞的幾何變化到8和64個細胞為節點,與太極爻卦的幾何變化到8卦和64卦為節點的演繹不是偶然的巧合,它應是所有事物的演變規律,這也是《內經》「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觀點在胚胎細胞演變過程中的驗證。

三爻成八卦。在生物遺傳密碼中,DNA中的四種核苷酸A、G.、C、T每三個一組相聯構成三聯體遺傳密碼,可見周易的三爻卦蘊涵了生物三聯體遺傳密碼的原理(見圖15)。宇宙物質從無機界到生物界都遵循著三聯體結構形態,幾乎所有的生物體都使用同樣的三聯體遺傳密碼,可見「三聯體」(三爻)是宇宙物質形態的基本結構。「三聯體」結構是宇宙的一個「基態信息」,或者說是宇宙物質結構的「基因」。周易作者正是在掌握了這一宇宙「基因 」的前提下,以三爻卦創建了周易八卦,三爻就是周易的「基態信息」。由此可見,三爻八卦是個定數。

圖15 三爻卦與三聯體密碼在結構、表達和組合方式上是一樣的。

六爻成64卦。三爻八卦不是太極演變的終點,六爻64卦才是太極演變的最高點。周易除了三爻卦的八卦外,為何還有六爻卦的六十四卦呢?因為宇宙中萬事萬物及人類都不是孤立的、靜止不動的,而是相互影響、盤根錯節不停地運動變化著的,所以八卦也是相互影響、盤根錯節不停地運動變化著的。如A事物與 B事物相互作用,就成為兩兩相疊的A/B,同理八卦表示這種萬事萬物相互影響運動變化的形式自然是代表A事物的三爻卦與代表B 事物的三爻卦相互作用而成為兩個三爻卦相疊的六爻卦,組成一個信息整體。一爻二爻為地道,三爻四爻為人道,五爻六爻為天道,構成以天道推擬人道,以人道反映天道的「天人合一」的人天觀,以此揭示自然、社會中萬事萬物及人類的種種信息。

八卦兩兩相疊便組成六十四卦,且最多只能組成六十四卦。在生物遺傳中,DNA中的四種核苷酸A、G.、C、T每三個一組相聯,最多可排列成六十四種不同的三聯體,即三聯體遺傳密碼,所以生物共有六十四個遺傳密碼。這與周易陰陽爻三聯體組成八卦,三爻八卦兩兩相疊組成六爻六十四卦是相吻合的,即周易最高的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個密碼,胚泡64細胞期的六十四個密碼就是周易的六十四卦。

《易經》64卦與DNA64個密碼子有著驚人的對應關係(見圖16)。生物有六十四個三聯體遺傳密碼,周易有三聯體相疊的六十四卦,彼此以各自的表達方式高度統一於宇宙的「基因」——宇宙演化的六十四個密碼中,統一於宇宙全息的統一場中。由此可見,八卦卦爻演變的最高境界只能是64卦,64卦再演變就會產生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萬事萬物了。亦即8個細胞(8個密碼子)之後分化成的最高境界只能是64個細胞(64個密碼子),生物體的64個三聯體遺傳密碼應是蘊藏在64個細胞中,因為64個細胞的遺傳密碼肯定是各自不同的,相當於周易的六十四卦,所以胚泡64細胞期再演變就達到了這個過程的頂點而會發生質的變化——形成內細胞群。內細胞群自然而然會朝著既定的方向發展而形成完整的生物體。而且受精卵形成胚泡過程的2細胞期、4細胞期、8細胞期、64細胞期與太極形成兩儀四像八卦六十四卦都有著2密碼子4密碼子8密碼子64密碼子相同的演變過程和規則。

圖16 三聯體倆倆相疊組成的64個密碼子排列順序和伏羲八卦中的三爻倆倆相疊組成的64卦圖排列序相吻合(源自網路《64卦圖與生物密碼子的關係》)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這一句可謂一語道破了64卦演變的根本,因為從卦理來看,「六爻之動」抽象出來對應的是「三極之道」,「三極」為天、地、人,六爻之量變就會產生三極之道的質變,即64卦的六爻之變可演變出天、地、人之萬事萬物來。驗證之,胚泡64個細胞三聯體遺傳密碼演變的結果就會產生能夠形成完整生物體的內細胞群,由此進入另一個變化的周期了。完整生物體(人)可謂是三極之道的其中之一,這是「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在人體胚胎卵細胞演變結果的驗證。

可見,人體受精卵的演變過程和規則與太極八卦的演變過程和規則是一樣的。在幾千年前的古代,我們的祖先就能以太極八卦的演變模式準確的預演出受精卵的演變過程,這是《內經》「天人相應」「天人一理」及「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的思想在人體中的驗證,實屬偉大!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整理 | 青玄 編輯 | 青素 作者|賈耿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村裡有人開了天眼,可知生死斷禍福,百算百靈,卻不知大禍降臨!
求道人如何才能尋得真正之明師?
家中五代單傳,代代都是兒子,道長卻一眼看出家中皆不是人!
道長教你十七個非常實用的道教法術!
家裡隨手可得的五種辟邪物品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基於太極陰陽"天人合一"的人體結構與功能模式
解密精微能量:結構水與晶體
智能體張量融合,一種保持空間結構信息的軌跡預測方法
聊聊以太坊智能合約的結構?
人是一個能量體,從DNA的雙螺旋結構和太極雙魚圖說起,很有意思
速寫基礎之人體結構解剖
菱形的木質外立面,集結構、遮陽功能和自然通風於一體的辦公樓
手繪乾貨——服裝人體,你真的懂服裝效果圖人體結構比例嗎?
多功能新型磁性複合微球的結構調控與應用
非區塊鏈,不合作!股權結構合作即將成為歷史
基礎練好了,總會成大佬!超全人體結構姿勢圖等你來「撩」
貓小樂:阿衰潛心研究人體結構圖,為套褲不懈餘力了
什麼是漢字的形體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在於激發人性善良的一面!
人體結構軀幹畫法,一步一步擊破人體結構把
如何通過結構化智能體完成物理構造任務?
幹細胞分裂的結構和功能
結構性寬鬆能否治癒中國式錢荒?
為什麼結構性力量訓練能改善體態
塑化劑化學結構極似人體生殖激素,能直接影響人體生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