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TAXⅡ研究——最新經皮冠狀動脈血管重建術對原發性三支血管病變臨床結果發布
ESC2017
Barcelona
巴塞羅那當地時間8月26日,來自西班牙聖卡洛斯臨床醫院Javier Escaned教授代表SYNTAX Ⅱ研究小組,於ESC 2017會議上Late-Breaking Science in PCI 1專場公布了SYNTAX Ⅱ研究結果。
一、研究背景
目前,ESC指南針對三支血管病變的治療方案主要是基於SYNTAX研究結果。但自SYNTAX研究發表以來,PCI治療技術各方面取得了許多重大進步,例如新的危險分層工具和二代DES支架的出現、血管內影像學檢查技術以及CTO病變PCI治療技術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二、研究目的
STNTAX Ⅱ研究目的旨在評估冠狀動脈疾病三支血管病變患者,通過SYNTAX Ⅱ評分評估患者風險、三支血管病變通過iFR/FFR評估PCI治療策略,應用二代DES支架(支架更薄、生物可降解多聚物、EES)的治療結果,以及使用IVUS優化的PCI治療和CTO病變PCI治療的有效性。
三、研究設計
1. 試驗方法
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前瞻性、開放標籤臨床試驗。入組患者為三支血管病變但無左主幹病變的患者。基於SYNTAX Ⅱ評分對患者4年死亡率的評估,患者接受PCI或CABG均可的治療策略。從歐洲22個中心共入組450例患者(90%患者以壓倒性的優勢證明二代EES比PES作用效果更佳)。對照組設置為由SYNTAX Ⅱ評分對4年的死亡率結果評估為接受PCI或CABG均可的三支血管病變患者。
2. 手術流程
患者進入導管室後,首先使用iFR對三支病變血管進行功能評估。如果iFR評估結果<0.86,則為患者置入SYNERGY EES支架,在IVUS指導下性優化PCI治療。如果iFR值>0.93,不予以支架植入。如果患者處於中間地帶,則為其行FFR檢查。如果FFR≤0.80,則為患者置入SYNERGYEES支架;反之,患者僅接受保守治療。
3. 主要終點
SYNTAX Ⅱ研究的主要終點是1年期MACCE(主要心腦血管不良事件),定義為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心梗或者再次血運重建的複合終點,預設值(Comparator)為基於SYNTAX Ⅰ研究,基線為CABG與PCI 4年期死亡率相當則預定義為PCI組(n=315);探索性終點為1年期MACCE,預設值為基於SYNTAX Ⅰ研究,基線為CABG與PCI 4年期死亡率相當則定義為PCI組(n=334)。
4. 基線特徵
分析患者基線數據發現,SYNTAX Ⅱ研究與SYNTAX Ⅰ-PCI組相比,在患者年齡、性別、BMI、DM、吸煙史、高血壓、高脂血方面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心梗史(12.5% vs. 28.7%,P<0.001)、卒中史(5.6% vs. 1.9%,P=0.010)及臨床表徵(無癥狀性心肌缺氧、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方面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01)。
四、研究結果
1. SYNTAX Ⅱ研究 vs. SYNTAX Ⅰ-PCI組
SYNTAX Ⅱ研究主要終點為1年期MACCE,SYNTAX Ⅰ-PCI組事件發生率為17.4%,SYNTAX Ⅱ組為10.6%,HR0.58(95%CI0.39-0.85),P=0.006,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圖1)。全因死亡率方面,SYNTAX Ⅰ-PCI組為2.9%,SYNTAX Ⅱ組為2.0%,HR0.69(95%CI0.27-1.73),P=0.43,無統計學差異(圖2)。
圖1. 主要終點
圖2. 全因死亡率
心肌梗死方面,SYNTAX Ⅰ-PCI組事件發生率為4.8%,SYNTAX Ⅱ組為1.4%,HR0.27(95%CI0.11-0.70),P=0.007,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卒中方面SYNTAX Ⅰ-PCI組事件發生率為0.7%,SYNTAX Ⅱ組為0.4%,HR0.69(95%CI0.10-4.89),P=0.71,無統計學差異;任意形式血運重建方面,SYNTAX Ⅰ-PCI組事件發生率為13.7%,SYNTAX Ⅱ組為8.2%,HR0.57(95%CI0.37-0.90),P=0.015,具有統計學差異。明確的支架內血栓方面,SYNTAX Ⅰ-PCI組事件發生率為2.7%,SYNTAX Ⅱ組為0.7%,HR0.26(95%CI0.07-0.97),P=0.045,具有統計學差異。
2. SYNTAX Ⅱ組 vs. CABG組
探索性主要終點方面,比較SYNTAX Ⅰ-CABG組與SYNTAX Ⅱ組MACCE事件發生率,SYNTAX Ⅰ-CABG組MACCE事件發生率為11.2%,SYNTAX Ⅱ組為10.6%,HR0.91(95%CI0.59-1.41),P=0.684,無統計學差異。比較SYNTAX Ⅰ-CABG組、SYNTAX Ⅰ-PCI組與SYNTAX Ⅱ組MACCE事件發生率,SYNTAX Ⅰ-PCI組為17.4%,SYNTAX Ⅰ-CABG組為11.2%,SYNTAX Ⅱ組為10.6%。
總 結
對於三支血管病變患者,相較SYNTAX Ⅰ研究,SYNTAX Ⅱ研究1年期臨床預後效果更佳。該探索性研究比較SYNTAX Ⅱ研究與SYNTAX Ⅰ-CABG組發現,SYNTAX Ⅰ-PCI組具有非劣效性。與SYNTAX Ⅰ相比,使用SYNTAX Ⅱ評分進行治療決策,並在iFR/FFR和IVUS指導下進行多支血管PCI治療,可降低主要心腦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任意形式血運重建以及和確定的支架內血栓事件發生率。SYNTAX Ⅱ評分>22的患者行PCI,與SYNTAX Ⅱ評分≤22患者一年期臨床預後一致。
END
本文內容為《門診》雜誌原創內容轉載須經授權並請註明出處。
門診新視野|微信號:ClinicMZ
《門診》雜誌官方微信


※這些能凈化血管的食物,你知道幾種?
※血管一老,人就老了
※這些食物中的「清道夫」,血管再也不堵塞
※中日醫院於炎冰:顯微血管減壓如何做到術中「不出血」 團隊已積累近4萬台手術經驗
※4歲男童血管如8旬老人 只因家長忽略一個細節
TAG:血管 |
※JAMA N:靜脈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對多發性硬化的療效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最新國際爭議
※Eur Heart J: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負荷劑量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SEXTANT Ⅱ經皮椎弓根螺釘系統
※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在特殊人群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治療中的應用
※盤州市首例肝癌經皮肝動脈介入灌注化療栓塞術在盤江總醫院成功實施
※我院骨一科為九旬老人成功實施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
※經皮肝穿胃冠狀靜脈栓塞術
※「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治療新辦法——經皮穿刺微球囊壓迫術
※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的規範化操作
※腹腔鏡輔助經皮內鏡下胃造口術的臨床評價
※B超引導經皮穿刺腎造瘺術的護理
※指骨骨折經皮穿刺壓縮螺釘骨縫合術:手術技術,適應症和結果
※Circulation:新一代超薄藥物洗脫支架可明顯提高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一年內的臨床預後
※傷筋動骨不用一百天——渭南市中心醫院骨科脊柱微創手術經皮椎體成形術療效顯著
※OCT會成為指導經皮冠脈介入的標準影像工具嗎?
※超聲內鏡引導下膽囊引流與經皮膽囊造口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對比分析
※縱隔氣腫:經皮腎鏡取石術的罕見併發症
※骨盆骨折經皮內固定技術又上新台階
※華中地區首例,經皮肺動脈支架置入術在華中阜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