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雕刻作品价值的衡量——基本审美问题
刚才遇到一个很让我啼笑皆非的事情,一个不太熟悉的朋友,发了一些雕件,然后我直言不讳的指出雕件雕刻水准欠佳,可能价值不高。朋友恼羞成怒,直接说材料是什么地方的雕刻名家,是多少钱买的,还质问说这个雕刻比你差吗...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很无奈。忠言逆耳,有时候实话实说并不是太好的选择,特别是在不具备太强的鉴赏力的情况下,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更难了。但由此也引发我的思考,到底应该如何评价雕件的价值。(为避免争议,得罪同行,就不好上具体的雕件图,基本上就是学徒工的堆砌)
其实之前也撰文了了很多崖柏根雕品鉴的标准,很多多年前提出的标准,现在已经成为业界朋友们作为参考的重要指标。但崖柏根雕,始终是雕刻艺术品,雕刻的水准,设计的巧妙程度,依旧是衡量雕件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一件作品,连基本的雕刻水准都达不到,那不管它本身的材料有多好,有多重,有多特别,都事实上糟蹋了材料,拉低了价值。
另外,作为创作者也好,作为欣赏收藏者也好,具备基本的审美,是一个硬指标。审美,必然要基于人的个人视野、经历和积累而形成的美学基础前提。并不是说大学教授就一定比工地工人人格上更高尚,而是彼此的学习经历,带来了侧重点和关注点的不同。但是如果真正喜欢艺术,不管是什么职业,经过不断的学习,看书,看博物馆,上手实物,多虚心听取意见等过程,总会形成自己的审美眼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整个收藏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始终会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美丑基本观念,一些基本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很可惜的是,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遇到类似以戴粗大金链子为美,以皮草堆身以为美,以炫富暴发以为美,以炫技堆砌为美,以材料足够粗重为美的情况,我们无法改变每一个人,但我们可以秉持一些基本的审美和修身标准。当争论成为无意义的交锋,那我选择退居穹庐,笔耕为记,写下就放下,然后做点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


※道阻且长——关于崖柏行业发展三个问题的思考
※威严与权势的象征——狮子王
※来自奥匈帝国的乌兹古兵传奇——奥匈贵族短剑
TAG:倦勤轩禅意雕刻 |
※以藝術性作為衡量作品的標準,吳冠中繪《美國大峽谷》
※衡量印章價值的九大法則
※衡量科研水平,看質量還是數量?
※如何衡量自己的文化水平
※滴滴的價值定位和利益衡量
※衡量青貯玉米的標準不要唯「糖」是問,這些因素都是衡量指標
※血脂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標
※幸福的準則與衡量
※高爾泰|衡量文學作品經典性的三個量度:思想性、表現性和獨創性
※衡量沉香的品質要看哪些因素?
※重要的度量標準:如何衡量企業安全計劃的有效性?
※人體尿酸濃度的變化,是衡量健康的一個尺度!兩種原因致尿酸偏高
※現代翡翠成品的價值衡量簡述 翡翠一時說
※肥胖的衡量標準以及測量方法
※如果用價錢來衡量中國藝術作畫的價值,哪些大師的畫作會上榜呢?
※衛生技術評估是衡量價值醫療的尺子
※古籍的文物收藏價值如何衡量
※天珠是藏傳文化的標誌物,具有歷史與藝術價值,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價值無法衡量盆景,美得無與倫比~
※風格是藝術史衡量與取捨藝術家及作品的第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