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VR電影:電影行業的敘事革命

VR電影:電影行業的敘事革命

GIF/2K

8月5/20號刊

封面故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3D、4K、前所未有的每秒120格播放速率拍攝,再一次將電影技術的話題推入觀眾的視線。然而,不論是幀率還是解析度的提升,觀眾看到的始終是矩形畫面,是導演想讓觀眾看到的場景的一部分。

斯皮爾伯格導演在2013年曾對喬治·盧卡斯說:「只通過一塊方形的電影或電腦屏幕,我們始終不能讓觀眾完全沉浸其中。我們需要把觀眾帶到故事中,讓觀眾看四周能感受到自己處在的是一個三維空間,這才是未來。

戴上VR頭顯,觀眾的視角不再受到約束,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視角,移動觀看的位置,從不同方向觀察整個場景。觀眾彷彿置身於拍攝現場,在視覺和聽覺上完全浸潤於影片的內容。或是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站在角色的旁邊,共同參與到電影「遊戲空間」的互動。

與此同時,可以介入故事發展,自創影片版本的可玩性,正是VR電影的最大賣點。藉助VR頭顯和座位按鈕的感測器等,通過對觀眾頭、眼睛、手等部位動作的捕捉,VR電影可以隨時調整影像的呈現,繼而形成人景互動。換言之,觀眾擁有劇情的選擇權,尤其是關鍵情節和人物命運的掌控權。基於不同選擇的差異性,每位觀眾都會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影片。

VR電影的出現,不僅在顯示方式上徹底顛覆了傳統觀影體驗,作為創作者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即製作方式和藝術語言的全新探索。Oculus旗下VR電影工作室Story Studio的負責人薩什卡·恩塞德曾發表這樣的觀點:當前主流的電影藝術語言已經不適用於VR影像創作。

從技術的角度看,VR電影並不是傳統電影的技術升級,而應當被看作電影敘事手法的一次革命。首先從編劇開始,就要改編成適合VR表現形式的劇本。更加「極端」的觀點甚至認為:「VR是不可編劇的,因為這兩者互相對立。對劇本來說,要求觀眾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VR則要求觀眾進行積極的參與。」

VR影視拍攝對導演和整個劇組的考驗更是前所未有:從機位、布景、燈光、演員表演,360度取景拍攝的VR電影,要求以全新的導演邏輯、鏡頭語言、拍攝設備進行創作。

獲得奧斯卡提名的VR動畫短片《珍珠》

後期製作時,甚至催生了全新的工種:縫合。剪輯師像進入了《盜夢空間》,必須創造出多個平行的空間,給觀眾任意選擇和進入的可能性。在VR電影世界裡,發展了100多年的影視創作手法在虛擬世界中可能要重頭梳理,甚至完全推翻。

業界似乎也對這場電影敘事的革命具有較高的認同:Story Studio發布第二部虛擬現實電影《亨利》不久, 就一舉拿下艾美獎。第89屆奧斯卡獎上,由派瑞克·奧斯本執導的VR動畫短片《珍珠》成功打入榜單,成為首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VR電影作品。

多焦點的劇本創作

讓觀眾隨意選擇視角,在虛構的故事場景中通過變換位置進行移動,360度的視覺呈現,這是VR電影的基本體驗。所以VR劇本強化對場景的感知,即觀眾在某個特定場景中會做什麼、如何感受和思考、下意識地做出哪種反應。在電影《亨利》中,只有參與者看著正確的方向,故事才會開始,主人公刺蝟亨利會看著你的眼睛。

獲得艾美獎的VR電影《亨利》

如果說傳統劇本更依靠對文字敏感的創作者,那麼VR影視劇本則需要能夠把空間視覺化的藝術家;傳統劇本強調鏡頭的切換,VR劇本則更多考慮場景與場景之間的銜接。

例如以VR的方式重溫《侏羅紀世界》時,除了能夠以主角的視角欣賞侏羅紀主題公園外,當恐龍出現時,觀眾可以通過陀螺儀的作用,扭轉頭部來對恐龍進行全方位地觀察,這就意味著恐龍既有可能從觀眾的身邊走過,也有可能從頭頂掠過。當看到地上的爪印時,觀眾甚至可以去測量爪印的長度。

而傳統的戲劇和電影,則是一個主動乃至強制入夢的過程,你的眼睛基本不會離開屏幕和舞台。編劇極力使用各種手法吸引、限制觀眾的注意力,讓他們的注意力落到某一個點上。但在VR編劇中,觀眾可以隨時打開演員背後的門,離開那個場景,去看看別的地方。「你看完了整部《侏羅紀世界》,卻發現自己一隻恐龍都沒有看見的情況,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除此之外,VR電影並非由單一的故事組成,而是由一系列故事線索串聯在一起。就好比那些選劇情分支的小說,小說的劇情是通過讀者根據提示條件進行不同選擇,翻到不同的頁數來進行不同的發展。你只需沉浸在故事中,而忘記了劇情的發展其實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VR電影的劇本創作模式和浸沒式戲劇也非常類似。風靡世界的浸沒式戲劇《今夜無眠》中,整部戲的演出空間是一棟擁有五層樓近百個房間的酒店,350名入住的觀眾在進入電梯時會得到一張白色鬼魅面具,並依照抽到的撲克牌面被隨機投放在酒店的不同空間,繼而開始了自己的探索。戴上面具的觀眾如同幽靈一般在劇場內自由穿梭,或是零距離地觀看錶演,或是隨意翻看那些泛黃的書信,觸摸老舊的古董,甚至遠離人群,坐在古堡豪華的大床上發獃,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說話。

演出從晚上7點多到9點多結束,整個劇情在各個空間進行,共有超過10條故事線多達106個小故事在這裡演繹,幾條重要的情節線都會重複循環三遍。選擇不同的路線,會看到完全不同的表演和劇情。你可能錯失某個重要的段落,也可能會在一個重要場景前駐足兩次。

風靡世界的浸沒式戲劇《今夜無眠》,VR電影的劇本創作模式和它非常類似

VR電影與此有頗多共同之處:編劇可以充分利用這種自由,進行多焦點的嘗試,可以同時有不止一個故事推動情節的發展——每個觀眾看到的作品都有可能是不一樣的,徹底實現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編劇的作用只是在劇本中特定的時刻,設置好敘事的引導點,這就像鬥牛士手中揮舞的紅布一樣,引導觀眾轉向主要故事線發展的空間,比如弄出一些聲音,打開一扇門,或是出現一個路人等等。

在BBC拍攝的VR動畫片《旋轉的森林》里,無論是背後怪物的喊叫,還是遠處兒童的嬉戲,都讓觀眾主動探索聲音源頭的方向,各自進入某個可能的故事情節。BBC研發部門的執行總監奇拉·沃森表示:「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這是從聲音開始進行設計,使用最先進的音頻技術,把人們傳送到一個神奇的世界中。」

谷歌的首席VR電影製片傑西卡·布里爾哈特認為:「VR電影的編劇不是講故事的人,而觀眾是玩遊戲的人。創作者唯一可以實現的事情,是為每個觀眾構建最好的體驗世界,當這個人結束體驗時,他的記憶里構建起了一個深刻而有力的故事。如果他在情感和精神上與創作者所希望的一致時,對創作者來說,這就是一個額外的獎勵。

導演:我該站哪兒

不過看完VR電影,也會有觀眾抱怨,「碎片化的事件難以消化理解,想跟蹤一組演員看下去也跑到累死,看完出來也不見得弄明白。」對此,著名導演賈樟柯認為:「當你戴上VR眼鏡沉浸在電影世界時,你可以自主選擇時空,但這個世界同時又是導演創造的,兩者之間需要微妙的平衡。這帶來了一系列導演手法的改變,要充分調動聲音、攝影機和演員視線等元素。」

據不完全統計,好萊塢已經有10多位導演開始嘗試VR電影的製作,面世的作品已經達到50多部,包括斯皮爾伯格、斯科特這類殿堂級導演以及羅素兄弟等。幾乎每個導演在初次接觸VR電影拍攝時,都會提出的問題是:「我該站在哪兒指揮?」

每個新手導演,都需要面臨導演監看、美術設置、一鏡到底和燈光穿幫等問題。

與傳統的導演躲在監視器背後指揮迥然不同的是,VR電影要求的360度環拍讓每個導演經年累積的拍攝經驗幾乎一無是處。在VR拍攝環境里,導演不能躲在攝影機背後,他必須意識到自己「身處在一個房間,房間得完全清空」。這種情況下,導演通常藏在桌子這樣的隱蔽物底下,拿著至少三台監視器,分別觀看前後、左右、上下的象限,然後給出指點。

傳統影視拍攝,導演只需考慮鏡頭前的那片空間,而在VR電影的拍攝環境中,將空間劃分成為前、後、左、右、上、下六個象限。每個象限發生的故事都要在劇本中記錄,並且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平行空間中所發生的故事。導演要根據顏色的不同,朝不同的方向看,才會方便對攝影進行指導,並且體驗畫面。

由於VR電影的拍攝主要基於場景,因此劇組美術組的壓力會更大。傳統環境攝影時,美術只需要在布景時著重鏡頭前的場景。而由於360度視角的問題,大多數VR電影需要重新布景,無論從前期搭建還是後期處理都要顧及。最終,不僅前景要美,後景也不能出現格格不入的物體,才能完成拼接。為了防止穿幫鏡頭的出現,傳統電影中出現的工具在VR電影的拍攝中都是不能出現的,如錄音的麥克風、導演的監視器以及現場設備的走線等。

由於需要360度無死角,為了拍攝時不穿幫,攝製組所有成員都要學會隱蔽和偽裝。例如在野外環境下,水溝、巨石、灌木等都是很好的掩體,不能穿鮮艷的衣服,開機後攝影助理要學會迅速逃逸。室內環境下的掩護則更加困難,只能盡量隱蔽在道具或是牆體後面,或是穿著與布景幾乎同色的服裝,後期當作綠幕摳掉。

360度的拍攝對導演的敘事能力也充滿挑戰:在90度的視角範圍內,視覺元素足夠少, 會讓觀眾思考每個元素背後的寓意。而在360度的範圍內,觀眾分不清哪些應該被關注,哪些不該被關注,分散了注意力,也削弱了敘事的質量。由於每個人捕捉到的元素是不同的,對同一個故事的理解也會產生巨大差異。

在拍攝傳統的影視時,鏡頭可以分切,拍一條近景,之後再拍一條遠景。但VR影視往往是一條不間歇地直接拍下來,演員在表演期間不能有失誤,然後選擇其中的一個全景鏡頭。由於採用這樣「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VR影視的拍攝往往是需要演員在一個獨自的空間進行表演,導演以及攝像在另外的房間進行指導。在四五分鐘的時長里,出現演員忘詞,或者錯過標記的情況,都會前功盡棄。

演員的表演能力也就變得更加重要——導演更傾向於選擇可以拍攝長鏡頭的演員,他們通常具有傳統劇院背景,可以直接面對攝影機,對著鏡頭說話,好像房間裡面還有一個人。不僅如此,他們的表演節奏要控制到位,要有層次,這樣才能夠帶動觀眾。表演時長不能太長,否則容易齣戲;過短的話,觀眾在觀看時沉浸感又會變弱。

在VR電影的拍攝過程中,燈光穿幫也是最難處理的環節之一,片場的燈光布置等原本已經不是問題的問題,在360度的布景情況下,立馬又回到了原點。燈光師有很大的困擾:影視的拍攝不可能不打燈,但如何才能沒有痕迹地把燈光表現出來?尤其遇見夜拍,對燈光擺放的要求更高。

為此,燈光師找到的解決方法是,為了減少光線變化對室外場景的干擾,不得不快速拍攝,否則光線超過5分鐘的變化就會增加畫面縫合的難度。而室內的場景,燈光師必須把攝影棚做成頂部開放式,燈光放置在頂架上,後期再通過動畫CG技術將頂棚做成屋頂。

後期縫合

與傳統影視後期不同的是,在拍攝完成以後,VR電影還需要進行素材拼接、縫合等特有的後期工作。

谷歌VR動作短片《救命》

《救命》是谷歌嘗試拍攝的第一部VR動作短片, 由谷歌、影視特效公司The Mill及製作公司Bullitt聯合製作,採用了業界頂尖的技術,被譽為VR電影技術標杆。《救命》一個機位同時採用4台Red Dragon攝影機進行4K拍攝,而且The Mill還專門開發了一款將4台攝影機畫面拼合的軟體,首先實現了導演能360度實時監看畫面的能力。

《救命》拍攝時在一個機位同時採用四台Red Dragon攝像機進行4k拍攝

在此之前,由於缺乏初步縫合影像的圖傳系統,導演和攝影師在現場根本無法判斷拍攝效果,連監視器都沒有,只能憑藉經驗,就像50年前的膠片攝影師。改進拍攝效果的唯一方法就是多拍幾條,但仍然有全部拍砸了的可能性。加上機器同步拍攝的數據量太過龐大,VR電影只能白天拍攝、晚上導出數據進行粗略的拼接,才能看到最終畫面大概是什麼樣子。

傳統影視的後期也會用到CG修圖,工作量相對不多,而短短5分鐘的《救命》除了真人和真實場景的拍攝,進行了大量的CG加工,全部工作由 81個人耗時13個月才完成,共拍攝了200TB的素材,完成了1500萬幀的渲染。基本上所有鏡頭都需要利用特效進行確認,對於穿幫的鏡頭進行修補。

VR影視的後期,還衍生了一個全新的工種——縫合。視頻縫合在傳統影視中是不存在的,卻是VR影視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由於360度拍攝,只有在多個鏡頭採集的圖像縫合之後,才能進行剪輯工作。整體團隊,從導演、編劇到現場拍攝人員,從一開始就必須有拼接意識的存在。這就好像只有擁有了一張完整的披薩餅皮,特效、剪輯師和調色師才能分別在上面按照自己的意圖,去放上芝士、橄欖和羅勒葉。

VR影視後期衍生的全新工種縫合

音效師在VR電影后期製作中的作用也超出了傳統影視,為了讓觀眾獲得身臨其境的虛擬現實空間的沉寂感,需要配合這一感受的聲音製作三維環繞聲格式,使其最大限度接近人們在現實中的聽音體驗,這也決定了場景是否能夠產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除了與傳統電影相類似的聲音設計和錄音、編輯、混錄之外,虛擬現實電影的聲音製作在工藝流程上要考慮如何拾取三維聲場里的聲音,如何讓聲音和畫面取得同步,聲音如何跟隨觀影視角而發生變化,如何處理聲音的空間感等等複雜問題。

從平面到VR的進化,剪輯師面對的挑戰同樣複雜,尤其是剪輯速度的處理是重中之重。VR電影中觀眾感受到的速度與傳統影視有較大差異:例如在《珍珠》中,導演奧斯本不得不通過手機屏幕來取景,決定需要哪些鏡頭以及如何剪輯。「在VR版本里,你不能剪得太快,但如果在普通影片版本使用這個剪輯速度,觀眾會覺得很悶。」

此外,剪輯師和導演一樣,也決定了影片能否講好一個故事的能力。傑西卡·布里爾哈特在製作她執導的第一部VR電影《世界之旅》時,還為剪輯師繪製了一個圖表,她認為VR電影的剪輯師必須放棄傳統的線性思路,按照平行的、多層故事的發展邏輯進行。

在她看來,遊戲設計師似乎更加勝任VR電影剪輯師的工作:因為這種技巧在遊戲上的應用比電影更加成熟。他們自己在為故事線索創造一個鏈接中心,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想法,而不是直接一對一的故事。玩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發現和體驗故事。

布里爾哈特建議,VR電影製作者應該向建築設計師看齊,通過多用途、多空間、整體化的有機結構的搭建,來與觀眾進行互動。她提醒那些希望進入VR電影行業的導演和特效人員,重新審視採用VR技術的必要性:「很多電影人都試圖進入VR,將其當作另外一種媒介,比如創造另外一種方式來講故事並且推進敘事的整體概念。在製作VR時,製作者應該要搞清楚, VR真的能幫你發揮出故事的潛力嗎?」

不管是VR電影,還是傳統影視,目標都是通過對現有感官的理解,來操縱觀眾的知覺,從而嘗試影響他們的行為、印象、情緒、主觀性、人格等所有構成對「自我」和對「現實」的理解與體驗。當觀眾在電影中的參與方式從被動轉變為自主,怎麼樣的敘事才是合適的,可能會成為VR電影技術探索過程中,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討論話題。

本期封面故事:

(藍色標題文章點擊即可進入)

《VR電影:電影行業的敘事革命》

《VR電影:虛擬與現實的悖論》

《VR電影:什麼樣的題材才最適合VR?》

《VR電影:技術帶來電影院的新篇章》

《VR電影:電影節的新物種》

作者 陳婧

微信編輯 李昊原

原文發表於《IT經理世界》,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經理世界 的精彩文章:

美國城市郊區的興衰
首席數據官的重大使命:構建數據文化

TAG:IT經理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紅海行動》成中國軍事電影里程碑 專業電影人讚歎:在國際電影舞台上也不失禮
電影中的懸疑敘事
那些關於電影的電影
電影《紅海行動》一部電影界的奇作!
一鍵拍齣電影感 視頻編輯與拍攝的利器——VUE
LEON電影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LEON電影劇情介紹
DC和漫威的電影發展
VR電影推薦,「拯救,治癒,放生,以及鼓勵」經典的勵志電影
中國內地電影十大外國電影票房排行,好萊塢系列電影威力無窮
電影背後的故事!
一個用「生命」去拍電影的電影人—王家衛!
中國第一塊LED電影屏啟用 影院設備將被「革命」?
科普系列:漫威漫改電影和DC漫改電影的區別!
資本漸熱 VR能否掀起新一輪電影革命?
中國VR電影《微觀巨獸》征服國際的背後故事
韓國女導演性侵女性同僚?電影獎項被剝奪,宣稱不再從事電影行業
日本電影《戀愛迴旋》以運動題材的電影 即將上映國內影院
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電影發行的兩種形式和宣傳工作
電影《紅海行動》背後的資本故事
重新認識故事、劇本、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