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記憶中的鄉村美食,一直忘不了,現在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
油渣
小時候,物質平乏,我父母就自己餵豬,宰殺後會把肥膘和豬板油留著炸油炒菜,每次炸油後會剩下一些油渣,撒些鹽拌勻,給我們當零食,吃起來很香啊!後來隨著各種植物調和油大批上市供應,多數家庭都不用肥膘做油了,怕長肉肉。油渣也很少有機會能吃到了。
燒紅薯
感覺自己腎需要補,對自己時間和長度都不滿意,加微:字母zztn數字120,科學延時
在我們農村家家戶戶都有火塘,小時候燒火煮飯時,我會趁機用火鉗在火塘里扒出一些熱炭火灰,把紅薯埋進火灰里,上面再鋪些火炭進行燜烤。
大約半個小時後,迫不及待的掏開火灰,夾起紅薯,吹去薯皮上的灰。再用手剝皮,紅或白的薯肉就映入眼帘,剛出爐的紅薯握在手上好燙,不住的在左右手上換來換去也不肯放下,熱氣騰騰的香味撲鼻誘人,忍不住咬上一口,燙的不停的吐舌頭!
苕片(紅薯片)
就是把紅薯蒸熟後,搗成泥,用薄鐵片刮在在特製磨具上,取下,晒乾成型。可以生吃,也可以油炸,或者在鍋里炒熟。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口味是生吃,現在多年沒吃過了,不過偶爾走在大街上還見過老奶奶挑著扁擔在賣。
炒南瓜子
圖片來自網路
在鄉下,幾乎家家戶戶屋前屋後到處種的都是南瓜,吃南瓜時候,媽媽會把南瓜子留下。洗乾淨後放在筲箕里晒乾,一般天氣好,曬三五天就可以了。
想吃的時候,先把鍋在爐子上加熱,然後在鍋里放上粗鹽和南瓜子,不停地翻炒,炒的時候,瓜子會發出「噼啪噼啪」的聲音,用大火炒大約五分鐘,沒有劈啪的聲音了,就用事先準備的一碗鹽水,用手指蘸了均勻灑到瓜子上,再用中火炒一會,等南瓜子幹了,裝在濾盆里,鹽就會漏掉,把南瓜子放到盤子里涼透就可以吃了。磕一顆南瓜子,又香又脆,帶著微微的鹹味,後味甜甜,比超市買的好吃多了。
米棍
也叫米拋,這是我們這個年代小時候吃的最多的零食,那時候大人都是拿著大米專門去賣米拋的店裡去換。我們最喜歡十個手指每個手指上塞一根,每吃一口就覺得滿足的不得了。
爆米花
小時候的爆米花和現在電影院吃的爆米花不一樣,用大米和糖精打出來的,不是經常有,隔一段時間就會遇到一個人搖著碩大的機器,裡面添加柴火,有個很長的筒子,大米烤的差不多了出爐前總會「砰 」的一聲巨響,每次烤好之前我們都掩著耳朵躲得遠遠的,熱乎乎的爆米花好想好想,其實剛出爐的並不好吃,要隔一會涼了才嚼的脆脆的。現在在赤壁街上也經常有人賣,10塊錢好大一袋。可是再也沒有小時候那種迫不及待要吃的心情了。
腐乳
床上如同戰場,怎麼可以提前繳械投降?關注zztn跟上數120的朋友圈,讓你在戰場戰至最後一刻?
腐乳又稱豆腐乳,我們叫霉豆腐。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特色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老百姓喜愛,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肴。
辣椒粉子
辣椒粉子是用新鮮的辣椒和粗(粘、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滲合一起,攪拌均勻後放入小口罈子中,經過在壇里封存發酵一段時間就可以呈現出美味的菜肴,而且這個保管好後放上一年沒問題,一直吃到來年。
罈子酸菜
酸菜是咱老百姓最愛吃的一種開胃菜,菜市場里、超市裡都能看到不少水靈靈的酸菜,有的人還喜歡自己在家腌制酸菜,而大大小小的飯館餐廳也都應時應景地推出了不少酸菜菜肴。不過酸菜雖好,但也不能多吃,更不要吃沒腌透的酸菜,否則還會有中毒的危險。
有記憶以來,似乎所有的腌菜都是源於節約資源而誕生的,不過現在物資這麼豐富,而腌菜的種類層出不窮顯然是它的風味吸引者大眾,不管走到哪裡冰箱里都放著一瓶腐乳,不過現在超市有很多賣的,味道也不錯。
雪棗
圖片來自網路
雪棗是小孩最愛吃的小零嘴,又甜又脆,一吃一個「嘎嘣脆」,雪棗並非棗,而是用糯米、麵粉、蜂蜜原料等做成的小零食,因其形狀似棗而得名。小時候只有過年才有的吃啊!
打糖
很多的人可能沒看過打糖,在我們這兒其實叫熬糖,是用米,通過烝煮,內去渣把糖份留下,再在鍋里用小火熬制,一邊熬,一邊要用專做的木鏟攪拌,直到糖能在鏟上掛起絲絲如白色的漂帶。然後,再讓其冷卻到一定溫度,再把糖一頭掛在一端木上,另一頭也掛在木棒上,用手抱著來來回回的扯,不知要多少回,待糖由黑轉白,且脆時才算把糖熬成了。吃的時候,扯是扯不斷的,非得要敲打。
柴火鍋巴
床上如同戰場,怎麼可以提前繳械投降?關注zztn跟上數120的朋友圈,讓你在戰場戰至最後一刻?
小時候,一到吃飯時間,我就和哥哥搶先去盛飯,因為盛飯之際,我們能搶到最愛的「鍋巴」。媽媽都是用柴火灶煮飯,蒸飯時灶內炭火餘溫將米飯慢慢炙烤,在鍋底形成一層略焦而不炭化的鍋巴,其味脆而香。
如果能取到整塊的,那是相當幸運的,輕輕地咬一口,那感覺脆脆的,香香的!泡點菜湯,味道更美!
糯米發糕
發糕是以糯米蒸煮製成,其味清香,是一種大眾喜愛食物。成品色澤潔白、孔細似針、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其最大的特色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適量糯米酒發酵而成,營養豐富,尤其適合老年人、兒童食用。
老冰棍
圖片來自網路
又是一年炎炎夏日,看到大街上人們手中五花八門的冰棍、雪糕、冰淇淋,心裡感到一種久違的清涼,不禁想起了童年時自己吃到的第一根老冰棍。
兒時記憶里的美食,一直還在惦記在,為啥怎麼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也許是因為兒時對一種新鮮食物的感受和對世界上其他陌生事物一樣,是人生的第一次嘗試,所以充滿了純粹的好奇,當感到好吃時,心中又會生出一種純粹的喜悅,這喜悅往往讓人終生難忘。很多時候大家吃再也吃不到那種味道的,食物本身沒有變,變的是你這個人。
點擊展開全文


TAG:琳琳看生活 |
※兒時的美食集錦,有的再也吃不到,有的再也吃不出那個味道了
※異鄉漂泊的90後:再貴的月餅,也吃不出童年回憶里媽媽的味道
※燉羊肉時,不要直接下鍋,多做一步,羊肉吃不出來一點膻味兒
※吃飯時最討厭的這幾種人,面對他們簡直再美味都吃不出來!
※魚還能這樣做?比蒸魚好吃10倍,一點腥味都吃不出來,還不帶刺!
※現在吃北京小吃,為何吃不出原來的味道?
※「減脂」我只吃這道菜,每天吃一次,還怕吃不出好身材!
※我們吃遍了常德超市裡的湯圓,照著這份報告去買,好吃不出錯!
※有的人吃泡麵永遠吃不出精髓,但他們煮出來的泡麵你只能看著流口水
※減脂我只吃這道菜!每天吃一次,還怕吃不出好身材!
※苦瓜去苦味的小妙招,這樣簡單處理一下,一點苦味都吃不出來
※為何70年代豬肉這麼香,現在卻吃不出香味?老人一語說出答案
※「假牛肉」為啥有的吃不出來,它是怎樣製作出來的?看完長見識了
※同樣1碗的拌飯,卻吃不出韓國「女主角」的樣子,現在總算知道了
※吃了十八年的辣條,為啥裡邊吃不出頭髮,在衛龍的工廠找到答案
※這野草生活中隨處可見,烤肉沒它吃不出味,很多人卻不認識
※同樣1碗的拌飯,卻吃不出韓國「女主角」的感覺,如今真相大白
※這道素菜口味香脆酸甜,大部分人都吃不出是什麼食材,不試後悔
※蘋果不光能當水果吃,換換小花樣,保證你吃不出來是蘋果
※「假牛肉」是怎麼製作的?別隨便吃牛排,看完過程:難怪吃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