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別擔心兒童讀不懂古詩文

別擔心兒童讀不懂古詩文

  作者:唐曉敏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

  語文「部編本」教材大大增減了古詩文的比例,對此,有部分網友擔憂,文言文比例增長後會增加小學生背誦課文的壓力,而低齡年級學生又難以理解古詩文的涵義。這種擔憂過慮了。少年兒童完全可以讀古詩文,這種閱讀並非機械地讀,也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與文化感受。

  明代王士禛7歲入家塾,學《詩經》,已能領會詩情。他在《池北偶談》中說:「予七歲始入鄉塾,受《詩》,誦至《燕燕》、《綠裳》等篇,便覺棖觸欲啼,亦不知其所以然。稍長,遂頗悟興、觀、群、怨之旨。」 王士禛七歲讀《詩經》,雖不能懂得《詩經》的「興、觀、群、怨之旨」,卻有強烈的感受。

  顧頡剛7歲時讀《詩經》和《左轉》。對於前者,他在回憶錄《走在歷史的路上》中說,《詩經》「句子的輕妙,態度的溫柔,這種美感也深深地打入了心坎。」 對於後者,他回憶說,「我的父親命我讀《左傳》,取其文理在《五經》中最易解,要我先打好根底然後再讀深的。我讀著非常感興趣,彷彿已置身於春秋時的社會中了。從此魯隱公和鄭莊公一班人的影子長在我的腦海里活躍。」

  詩人臧克家童年時喜歡聽祖父讀詩,他在「我怎樣成為一個詩人」中說:「有時,他突然放開心頭的鐵閘,用湍流的熱情,洪亮的嗓音朗誦起《長恨歌》來,接著又是《琵琶行》,他的聲音使我莫名其妙地感動」。

  作家張恨水9歲時對《孟子》發生了興趣。他在「我最初的寫作經歷」一文中回憶說:「我7歲才入蒙學,那時是前清光緒年間,當然念的是『三、百、千』。……念過《上下論》,念過《孟子》……有一天,先生和較大的兩個學生講書,講的是《孟子》齊人章。我很偶然地在一旁聽下去,覺得這書不是也很有味嗎?這簡直是一個故事呀。於是我對書開始找到了一點縫隙,這是9歲多的事。」

  學者梁從誡在回憶文章「小耗子,上燈台」中說:「啟蒙我欣賞中國文字的老師,是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親。我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在我六七歲的時候,母親怎樣把《唐雎不辱使命》一篇教給我和姐姐。我剛上小學,識字不多,母親是通過朗誦來教的。首先是她自己對文章的欣賞感染我們。有過演員經歷的她,幾乎是邊讀邊表演,聲音抑揚頓挫。當她讀到唐雎正告秦王『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剣而起』時,那激越昂揚的聲調,和隨後「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時的聲調和表情,我至今不忘。這大概是我學習欣賞古文的開始。」

  7、8歲以及10來歲的孩子,對古詩文自然不能有理性的認識,但他們是有感受的;這種感受,也可以說是兒童的「懂」。文學家金克木曾提出,為了了解中國文化,有一些書是必讀的,如「五經」和《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和《荀子》。他的《書讀完了》一文中分析說:這些書,除《易》、《老》以外,「大半是十來歲的孩子所能懂得的,其中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枯燥部分可以滑過去。我國古人並不喜歡『抽象思維』,說的道理常很切實,用語也往往風趣,稍加註解即可閱讀原文。一部書通讀了,讀通了,接下去越來越容易,並不那麼可怕。從前的孩子們就是這樣讀的。主要還是要引起興趣。孩子有他們的理解方式,不能照大人的方式去理解,特別是不能摳字句,講道理。大人難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

  大人難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這是很深刻的見解,也是「過來人」的經驗總結,值得重視。「從前的孩子們」能做到的,今天的孩子也能做到。筆者在批研究生試卷的作文題時,有一考生寫的是初遇《論語》的感受:「我依稀記得,當我翻開《論語》時,僅僅上小學的我便被其中簡短卻又複雜深刻的句句箴言所吸引。雖然並不懂其中的奧義,但它有力和緩、抑揚頓挫的韻腳語調,磅礴大氣或內斂平實的語言氛圍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兒童完全可以讀古詩文,而且會有自己的感受。兒童讀古詩文產生感受的過程,即是激發情感和產生豐富的聯想、想像的過程,這本身就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家庭及語文教育,都應要認識到兒童的心理特點,對孩子的「懂」有正確的理解,並給予兒童必要的指導。

  自然,兒童對古詩文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感受強,有點孩子感受弱一些,這也沒有關係。孩子們只要是認真讀了古詩文,將這些優美的文字記的心中,隨著自身的成長,終究是會有感受的。(唐曉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九零後女孩寫的古詩詞,有水平
人生十六件賞心樂事 你做過幾件?
簡筆畫記古詩,好有意思(1)
這首詩像一組誓言,又像一篇討伐詞,還像一紙辯護詞,聚訟紛紜
跟著古詩游金華之蘭溪篇(四十三)

TAG:古詩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樣讀書給孩子聽,再也不擔心孩子不愛閱讀啦!
總擔心孩子不能理解古詩詞 聽聽人家是怎麼給孩子啟蒙國學的
那些超美的古詩詞歌曲……再也不用擔心古詩詞背不過啦
記住這三個關鍵詞,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古詩學習!
悅讀|擔心孩子遊戲成癮?不妨試試這樣做
《有話非要說》強勢母親責備女兒朝三暮四 古風女孩痴迷古琴惹父擔心
眼影不小心摔碎了?別擔心還可以這樣修復!
《我家那小子》欣然一句話讓大家替其擔心,女孩子何必活得太卑微
別擔心孩子不給摸不禮貌 遇陌生人逗小孩要這樣做
皇帝擔心傻太子不懂生育,讓愛妃去親身指導,誰知生下一子
皇帝擔心兒子不懂男女之事,竟派自己的妃子去教!結果令人無語
讀完此文,你肯定不再擔心孩子玩手機了
英明皇帝荒唐事,擔心太子不懂夫妻之事,竟派自己愛妃親身示範!
家長擔心孩子不聰明?多吃這幾類食物,孩子想不機靈都難
春季美容護膚小知識 讓你不再擔心這些問題
哪種子宮疼痛才需要擔心?
莫對「遊戲成癮是精神病」太擔心
為何兒科醫生一般不推薦孩子補鈣?如果擔心孩子缺鈣的話,吃哪些食物比較好?
房子採光不好別擔心,七大技巧教你破
擔心兒子太傻不會生孩子,就讓自己的妃子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