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为何偏爱杜甫?因为李白让你高攀不起!
在唐诗高高的山峰背后,宋人实在有太多的无奈,“仿佛好句尽被唐人道尽矣”。
搔首至发落 方有一句得 检点旧书册 已入古人歌!
而在唐诗这座大山上,李白与杜甫绝对是并立的两座奇峰。太白诗代表了唐诗飘逸风格的最高水平,才气澎湃到让后人无法企及,美句佳篇,信手拈来,奇瑰雄伟,想象难及。
可杜诗不同,杜甫自称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格律、对仗、用典上苦下功夫,虽然也达到了另一个角度的最高水平。但比起李白,杜甫这样的高峰似乎让人觉得亲切一些,因为格律、对仗、用典这些东西毕竟有道可循,虽然到不了杜甫的水平,但按部就班地学写出来的诗,似乎也不会太差。
就像红楼梦里香菱学诗,林妹妹就说了: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因而宋人是更爱杜甫的。自宋之后,“李杜优劣论”始终是许多文人在著作中表态过的一个问题,而毫无疑问,宋人是更爱杜甫的,不,是最爱杜甫,没有之一。
因为杜甫的诗给他们树立了典范,也指导了几乎整个宋代诗歌的创作,杜诗的风格也是宋诗的主流。苦、病、痛、离别、岁月消逝,还有那几乎让人心醉又心碎的胸襟——家国天下和离恨别愁,都装进那个瘦弱的身躯里,迫使着诗人老去。
一句话说法杜甫可以学,李白你是学不会!


※当爱已成为一种奢望,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爱你,可我还能怎么样?你的心事无人知!
※没有诗的年代,我们似乎什么都有?
※当诗人有了相思病,除却心上人,哪个能治?
TAG:诗词天地 |
※李白杜甫詩才本在伯仲之間,為何杜甫一官難求,李白卻是御用文人
※安史之亂對文人們有何影響?高適富貴,李白入獄,杜甫又如何?
※為何李白能夠不羈放縱愛自由?只因生在大唐盛世,文人效應!
※紀曉嵐為何仇視蒲松齡?不是因為文人相輕!
※宋代文人是如何煉成的?
※趙匡胤最看不起文人,卻又讓文人雞犬升天
※同為文人且同朝為官,王安石、蘇軾、司馬光為何互相瞧不起?
※乾隆憑什麼被古代文人歌頌,還開創「康乾盛世」?因為他做了一件,歷代君王沒做到的事
※同為一代文人,鄭板橋與吳敬梓,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宋代為何被認為是文人的黃金時代?
※李敖:當代李白,最擅長罵戰的文人去了
※為什麼古代文人偏愛三寸金蓮?纏足到底是如何做的?
※張愛玲談楊絳,與楊絳談張愛玲,風格相去甚遠,或許是因文人相輕
※魯迅出殯,大多文人都去了,為何郭沫若裝不知道?說了你別不信!
※宋朝文人是怎麼爬到武將頭上去的?趙匡胤總結的教訓使宋朝變弱?
※魏晉文人瀟洒飄逸,是什麼造成了魏晉時期文人,不問蒼生問杜康
※為何唐宋文人大多熱衷戰爭?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要大興文字獄,禁錮文人們的思想?
※曾志偉和無線鬧翻?陳奕迅冬天愛運動?曹曦文人緣差?李誕資源?
※文人天子——看宋高宗如何玩轉書畫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