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仇醫心理既傷害醫生,也傷害患者

仇醫心理既傷害醫生,也傷害患者

多年前,有個老中醫招學徒,我慕名前往,希望能拜他為師,跟他學醫。

見他第一面的時候,他拿出一張刑事判決書給我看,告訴我他因為行醫時碰到醫療事故,整整遭受了十年的牢獄之災。

這位老師對我說,你如果決定學醫,就要有心理準備,也許有一天,你也會因為行醫而鋃鐺入獄。

那時候我的母親尚在世,正在為胃癌折磨著,因為救母心切,我沒有為他所述的職業風險嚇住,還是堅決的選擇了從醫的道路。

前兩年,我的一位師叔給一個老年患者針灸,患者出現氣胸後亡故,患者家屬對我的這位師叔窮追猛打,師叔把一輩子的積蓄都賠給了他們一家,仍然難以平息他們的怒火。

而在我的老家,我的堂哥正在當鄉村醫生,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們治點頭疼腦熱的小毛病。他在衛校的一個同學,也是我們那裡另一個村的鄉村醫生,前幾年因為一次輸液,造成了一個患者亡故,不但賠償賠得傾家蕩產,還挨了幾頓痛打,從此不再言醫。

有兩年,我的堂哥因為受這件事情的刺激,改行去工地上做小工了。

這件事情發生後,我們鎮上的鄉村醫生人人自危,好幾個改行了。這給當地的醫療衛生事業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鄉鎮上的幹部又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們從新回去當村醫。

我在北京的某家醫院上班時,跟了一個退休返聘的老中醫做臨床。

有一天病人走後,我的這位老師在診室里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不要隨便評價其他醫生的處方,無論人家處方開得多不好,在病人面前也要跟病人說,這方子開得很好。同仁同仁,天下醫生,都屬同仁,你若批評其他醫生開的處方,搞不好就會導致這個同行吃官司。」

閱事多後,我才體會到我的老師實在是菩薩心腸。而我當年對很多醫生的批評是少不更事之舉。我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可能會給這些醫生帶來麻煩,更沒有想到,社會上這樣的行為多了之後,整個醫療環境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今年暑假回家,我去我的一個高中老師家裡做客時,我的老師跟我說,現在我們那裡高分考生願意學醫的不是很少,而是沒有了,同一類別的大學中,醫學類的錄取分數線比其他院校要低不少。

我由衷的感到難過,醫療事業要後繼有人,是需要醫學院有高素質的生源的。

我在一家中美合資的醫院裡工作時,一個在美國行醫的醫生是我們的投資人之一,有一次他來中國,和我暢談了五六個小時,他說他在中國看到的醫療現狀令他感到很痛心。

他說美國都是一流的學生去學醫,而中國卻很少一流的學生願意學醫,中國的基礎醫學的發展很令人憂心。

我的一個老鄉,也是一個醫生,他從國外留學回來,現在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正在參與籌辦中國科學院醫學院。

有一次我去他的辦公室里和他聊天,他在惋惜,我們中國有那麼多的優秀人才,但是我們的醫學和人家發達國家的差距卻很大。雖然國家有意建設一家一流的醫學院,但是卻不得不面臨人才匱乏的局面。

醫療是高風險的事業,沒有一個醫生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把病人安全有效的治好。

由於醫療存在天然的不確定性,對甲患者有效的方案,對乙患者可能會是致命的。外科醫生的病人死在手術台上,內科醫生的病人死於葯,都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我年輕時,對醫生們的批評尤其多。等到我自己學醫和跟師行醫,親歷了醫療事業的複雜性後,不禁為自己年輕時的很多衝動的言行感到汗顏無地。

而如今,我看到的我們的媒體和自媒體上,煽動醫患對立的新聞報道幾乎每天都有,嚴重的醫患糾紛則是每周都會有報道,一些德高望重的資深醫師死於患者或患者家屬刀下,引來的是網友們壓倒性的喝彩聲。

我在醫院裡工作時,曾經從事過最高層的管理工作,需要對醫院的日常管理和發展負責,要處理醫院裡的各種突發事件,這是一段很難忘的工作經歷。

醫院是需要面對最苦最難的一個群體的地方,各種各樣的患者,都會有。窮病交加的,性情暴戾的,報復心很強的,這些我們都要面對,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也很令人操心。

所以那段日子,我患了應急性的胃潰瘍和反流性食管炎,辭職休息了一段時間後,不藥而癒。

本周有兩條關於醫生的新聞令我感到有不吐不快之感。

一條是某女士在微博上曝光一個退休返聘的老大夫,在診室里抽煙而且服務態度不好,她的微博引來不少的口誅筆伐。

後來大家才知道這位女士與這位老大夫發生衝突的原因是她看病不挂號而且插隊。但是網友們對該醫生的抽煙和態度不好不依不饒,各種詛罵不絕於耳。

醫生在診室內抽煙確實不對,但是我也跟我師父在基層醫院呆過,恕我直言,基層醫院在診室內抽煙的大夫真的不少。不止醫生,病人們也大多在診室里抽煙。我國的戒煙事業做得不夠好,很多醫生在當醫生前就有嚴重的煙癮,一輩子都戒不了。

而且基層醫院很多患者走人情路線,見到醫生會遞煙,醫生不收不抽還被認為是不禮貌之舉。這是個中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似乎不必如此這般的糾纏著人家不放。

至於態度的問題,依中國現在的醫療現狀,一個醫生一上午最少要看幾十個患者,而患者們大多又是焦躁不安的,當醫生真的很難保證自己在碰到這種不講理的患者時態度還很友善。

我們總是羨慕人家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醫生態度如何如何之好,可是很少想過國外醫生高昂的診費,我有些患者去美國和日本治病回來告訴我,在美國和日本看一個專科醫生一次花費的診費基本在人民幣五千元以上,其他治療費用是不包含在內的。

我們中國的人均收入,尤其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裡的人均收入,現在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差距其實不大。

我去日本的時候,日本那邊的朋友告訴我,日本的人均收入基本上是每個月兩萬人民幣左右。北京和上海,達到這個收入水平的人不少。

但是在北京和上海哪個醫生敢收這麼昂貴的診費?不要說五千以上,收一兩千都會被罵得不行。每個病人真若有一兩千的診費,我相信絕大多數的醫生不會再需要灰色收入來養家。

所以歐美日等國的專科醫生,都是採取預約制,一個上午看幾個病人而已,醫生輕鬆,患者也滿意。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醫生也不是神仙,我們中國人現在出境求醫的很多,並沒有多少不治之症在國外被治好了。很多患者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治療後,最終還是病情發展,不治身亡。

這些差距我們應該看到,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外居民在醫療保險方面的支出佔據他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們國內花了很多錢買醫療保險的人,他們治病的花費在國內也是被報銷了的。

另一則新聞是山西某治療銀屑病的主任醫師,出了個奇怪的規定,病人住院需要先考試,考試通過才肯收治住院。考試的內容是他自己寫的四本銀屑病的專著里的內容。

結果國內的媒體一哄而上,對這位大夫口誅筆伐,認為這種奇葩的規定是這位大夫為自己賣書創收之舉。

據報道該大夫的四本著作共一百三十元,四本醫著一百三十元確實不貴,扣除出版印刷成本,這四本書的利潤不過幾十元。我相信這點利潤在該醫生的收入中不算什麼。

銀屑病是一種頑固的慢性病,我本人是專門研究癌症這類慢性病的。我深切的體會到,如果患者對癌症的了解很深,對他們的康復的作用是巨大的。

慢性病難治癒易複發,患者掌握自己所患疾病的專業知識有益無害,從長期來說可以為患者節約不少醫療開銷。

這位大夫的創舉也許有瑕疵,如果是印發的免費的資料供病人閱讀或者提供電子版內容供病人免費閱讀,再出這個規定的話,可能會更好,只是他可能並沒有精力來做這些。內行的醫生們應能看出,他的這種辦法對患者的幫助極大,但是媒體和網路上的跟帖卻一邊倒的口誅筆伐這位大夫。

僅從這位大夫有絡繹不絕的求診者,以至於他不得不設置門檻篩選患者來看,他在患者中的口碑不至於太差。為什麼我們社會要對這樣的一個醫生窮追不捨的討伐呢?

這樣的仇恨醫生的氛圍一經造就,所影響的就不僅僅只是醫生,受影響更大的其實是絕大多數的國民。

我國國民對醫生仇恨的情緒中有多少是理性的呢?行醫環境如此惡劣,還有多少醫生敢於行醫?又有多少優秀學子願意學醫從醫呢?那麼多的疑難雜症靠誰來解決?

作者微信公眾號:zhouzhiyuan360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志遠 的精彩文章:

TAG:周志遠 |

您可能感興趣

痛心!涇縣某醫院發生惡性傷醫事件,一名醫生不幸遇害
醫生給車禍感染艾滋病傷者手術:緊張、害怕、擔心,但……
癌症患者的受到疼痛困擾 國內醫生關注卻不夠
主治醫生的話讓人心痛!歐文膝傷很難恢復,恐影響職業生涯?
醫生治療的是患者還是患者的疾病?
醫生告誡:血管堵塞危害大!不要讓這4個習慣,傷害血管偷走健康
援非醫生的日常:診治中割傷害怕得艾滋,時刻面臨感染瘧疾的危險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如何處理與主治醫生的關係
主人無錢醫治患病貓咪,將其丟在醫院不管,醫生做法令人感動
化療葯那麼「毒」,醫生怎麼知道是不是「傷害」了我
醫生誤給美女注射福爾馬林還隱瞞不報,致其痛苦死亡
庸醫治死病人,患者無計可施——美國現行醫療制度讓瀆職醫生逃避懲罰
注意:醫生沒有危言聳聽,心臟病人感冒之後很危險
痛風傷骨又傷腎!醫生提醒:保護腎臟,這4點要謹記
醫生你好,疾病再見
頸椎疼痛難忍?消除頸椎病,醫生教你自我鍛煉恢復的好辦法!
消災延壽藥師佛的化身之一也是心理醫生!
蔡依林因腸胃炎的原因被病毒感染,醫生要求她立即住院
驚奇!孕婦隱瞞自己病情,導致接生的醫生中招,害人不淺為什麼?
這些食物傷身又傷心,醫生都不吃,你還當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