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繫辭易經》講記98:中國文化的生命奇蹟

《繫辭易經》講記98:中國文化的生命奇蹟

中國文化的生命奇蹟

《繫辭》第五章中的文句,是《易經》裡面流傳最廣、名言警句最多,甚至連普通老百姓都很熟悉、經常會隨口引用的。下面的這一句「生生之謂易」更是如此,可以說是名言中的名言、警句中的警句,也可說是《易經》的核心思想和核心理念,體現了易道生機勃勃、永不停歇的一種精神。

「生生之謂易」,在乾卦的《大象辭》裡面體現得非常充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就把「生生之謂易」的易道精神,真正落實到了我們的人道、落實到君子之道當中了。這句話對中國文化、對中國人的精神可以說影響非常巨大,對中國人的人格塑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華文化相對於世界上其它文化來說,最提勁、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生生不息的易道精神。我們看地球上的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華文明以外,從法老時代的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底格理斯河)的古巴比倫文明、雅利安人入侵以前的古印度文明,這些文明到現在是什麼樣子的呢?僅僅只剩下了一些文明的遺迹供後人憑弔、研究,而且,創造這些輝煌文明的民族也早已消失殆盡了。現在的埃及是阿拉伯人的世界,與古埃及人是毫不相干的。古巴比倫時代的人和現在的人不一樣了,古印度的人種問題更複雜,和現代印度的人種也不一樣。我們從印度文化裡面,能看到的典籍也就是《奧義書》和《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兩大史詩這些,這些書的神話色彩非常重,用現代思維去理解、去描述,都有點說不清楚的。當然,大量的佛教典籍中保存了許多古印度文明的信息,但是就說這大量的佛教經典,在印度本土也早就消失了,還是靠漢文、藏文等外族文字,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近代歐洲人進入印度去考古、研究,要想復原古印度的歷史,最後還要從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裡面找依據。

對中國人來說,玄奘大師所在的唐代歷史,事迹是很清楚的,唐詩大多數都已經被稱為「近體詩」了,但是同期的古代印度,歷史可以說是一塌糊塗。如果沒有以玄奘大師為代表的赴印度取經僧人們的記錄,如果沒有後來的考古發掘證據,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釋迦牟尼這個人?有沒有後來的那爛陀寺、菩提伽耶這些偉大的佛教中心?那誰也說不清楚了。

但是在中華文明裡面,從古到今一直貫穿著「生生之謂易」的這種承前啟後和繼往開來的精神。我們的民族在歷史上經歷了無窮無盡的苦難和危急時刻,仍然以頑強的生命力延續到今天。中國人的性格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有柔韌性、最具有忍耐力的,當然,這被有些人說成是軟弱的性格,實際並不如此。我們學《道德經》就知道什麼叫「曲則全、枉則直」,這些都能從我們的性格中體現出來。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改朝換代的時候,兩三百年就是個輪迴,但是不管哪朝哪代,都離不開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時代的這些主流文化。雖然每一朝代剛開始的時候,文化方針都會有偏頗過激之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穩定,以儒學為代表的中華文化主流,依然會在社會文化思想中佔據主導地位。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時候,雖然帶來了他們的文化和思想,最後卻總會融入到中華文化的大家庭中,成為這個多民族國家中的一員。從文化上來說,這些少數民族文化也為中華主流文化提供了一些新鮮的血液和元素,最後還是會被包容進來。歷史上,往往經過了一些大的民族碰撞、文化衝突之後,中華文化就會產生新一輪的復興和輝煌。這就是易道生生不息的精神體現。

歷史上的外來文化,比如蒙古人、滿人的文化,還有過去歷史上的五胡亂華、五代十國這些時候,感覺上是一種比較落後的民族文化與中華主流文化相碰撞,當然沒有構成大的威脅,只是融入其中而已。但是,對於像印度佛教這種高度發達、高度完整的文化,在與中華主流文化進行碰撞、交流過程中,也同樣像鹽溶於水一樣,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知行合一 從容中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范學苑 的精彩文章:

《繫辭易經》講記71:風水,和諧人居的學問

TAG:弘范學苑 |

您可能感興趣

《易經》的遺韻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易經》與中醫
楊振寧:《易經》與中華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慧能及其《壇經》
課本中的傳統文化經典:《左傳》《戰國策》《史記》的語言及其它
《易經》—中華文化的瑰寶!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作為文化生產的場域》(2011)
詩經中的玉文化(2)
《道德經》,中華文化的璀璨
中國傳統文化·司馬遷及其《史記》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老子及其《道德經》
中華文化筆記4,中國地圖小史
《易經》里的八句精華,讀懂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
宋政隆老師:《易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華文化筆記5,中國數學小史
《相貓經》,中國傳統文化
王寧先生:漢字與中國文化
中華文化筆記19,《墨子》科學思想的繼承與衰敗
「禮」:中華文化文明的生命密碼
十二生肖文化——中國神話故事042
中國歷史上的文化浩劫——我釋《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