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與不見,愛就在那裡——扎西拉姆·多多的詩,倉央嘉措的心
倉央嘉措畫像
一篇疑似倉央嘉措的詩: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後來被證實,不是倉央嘉措,
是一位筆名扎西拉姆·多多的當代女詩人。
因為詩的風格極接近倉央嘉措,又因為倉央嘉措的傳奇一生,
而被人誤以為是倉央嘉措所作。
但我心底,仍覺得是倉央嘉措發出的愛的絮語:
見與不見,愛與不愛,我就在那裡,等你。
貴為西藏之王的倉央嘉措,卻有一顆不避世俗的心,嚮往自由、愛情、人世之樂。
他是佛的人,卻有一顆凡人的愛戀之心。
他愛世人,更愛自己愛的女子 。
他想要的,
是凡人的愛戀,
卻「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佛緣和情緣讓他迫不得已,難以兩全。
唯有遠遊,遁去。
我寧願相信他是遁去,而不是被掌權者殺害。
《見與不見》更像是承載了倉央嘉措的詩情愛意:
不被外物左右,只為兩情相悅。
扎西拉姆多多,作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對於倉央嘉措的理解,過於我們。
所以,這首詩,
我也寧願相信,
作者承接倉央嘉措的風格,
寫出這首《見與不見》
是對倉央嘉措的一種緬懷與喜愛。
而倉央嘉措,
在佛的世界裡,是一個「異類」,沉溺酒色,為教義所不容;
在人的世界裡,是一個凡胎肉體的情郎,為情所痴;
在藝術的世界裡,是一朵奇葩,留下至情至美的詩句,為世人所膜拜。
愛之深,唯有相愛的人明白,
情之切,唯有相離的人銘記。
見與不見,我就在這裡,
讀你。
註:《見與不見》原名:《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
倉央嘉措(1683—1706年),為第六世達賴喇嘛,門巴族人,西藏歷史上著名的人物。1683年(藏曆水豬年,康熙二十二年)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1705年被廢,1706年在押解途中圓寂。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採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情歌。最為經典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詞句優美,樸實生動,彙集了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的是「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扎西拉姆·多多原名談笑靜,漢族,出生地廣東肇慶,生於1978年。扎西拉姆多多是個廣州女孩。她是位虔誠的佛教徒。現追隨十七世噶瑪巴大寶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 自由職業人,從事廣告策劃、劇本創作等工作。
扎西拉姆·多多


※事實證明只要有紮實的基本功,粉筆畫都可以這麼美!
※掃盲篇: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原本就不是指愛情!
※龍泉刀劍——關公刀,大刀
※十張揭露世界可悲真相的圖片,看完你有什麼感想?
TAG:科技應用圈 |
※終於見到倉央嘉措《見與不見》的全文,太美了!
※倉央嘉措的「情詩」,從來都不是講小情小愛
※倉央嘉措的《見與不見》余秋雨的《我在等你》一起讀,不由淚沾襟
※你的倉央嘉措,那些能讓人一見鍾情的句子,為什麼如此難忘?
※倉央嘉措:牧放愛的地方,有我們未來生活的希望與暢想!
※倉央嘉措作為六世達賴,為什麼能寫下那麼多的詩歌
※這一朵夏蓮,不負光陰不負卿,是倉央嘉措眼中,凡塵最美的蓮!
※西藏一直那麼美,也許是因為倉央嘉措的庇佑吧
※還原真實的倉央嘉措,夾在康熙噶爾丹間的悲劇大師,令人唏噓!
※倉央嘉措的唯美詩詞,既有禪意又有情,哪句最戳你的心?
※倉央嘉措 | 這麼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倉央嘉措相思如狂的情詩,第二句很悲傷,眼看心愛的人嫁給了他人
※當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兩個人的是詩真的美哭了!
※經歷了,才懂,為什麼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第一最好不相見
※看過那麼多假的倉央嘉措,我還你一個真的
※倉央嘉措說「如果不曾相見,便不會相戀」,而我已深深的愛上她了
※倉央嘉措:或許世上有愛,才會有更大的慈悲
※倉央嘉措沒有告訴你的,西藏的那些前世今生
※為什麼很多人說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