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楊詠橘:這是給家國的情詩

楊詠橘:這是給家國的情詩

「從一寸黃土為始,我的擔子里便挑著我的山河,從此一路壯麗。」這是楊詠橘剛剛出版的詩歌集《寫在十五的月亮上》中第一首詩中的字句。來往於法中之間,作為報人,楊詠橘30餘年主筆政,帶領《歐洲時報》不斷前行,始終致力於弘揚中華文化、服務華僑華人、連結法中友誼的工作。而作為詩人的她,則經常表現出自己豐富的想像力並用充滿激情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事業和對祖籍國的情感。已過古稀之年的她「不知道這種一分為二的感情將來如何團圓」,於是將她近40年全部的足跡和感情凝集在《寫在十五的月亮上》,想通過這本詩集「送你十五的月亮,送你我的晴朗」。

楊詠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望月寄情 把對家國的依戀寫上十五的月亮

你是我足下的一寸黃土,

終究是我生命的全部歸宿。

一寸黃河壺口,

一寸長江風流,

一寸房前屋後,

一寸月光與日頭。

曾在一寸的壟上牽手,

曾在雨後的季節里醉酒,

曾在一寸的劍鋒上行走,

曾在橙紅的時節豐收。

你是我足下的一寸黃土,

終究是我信仰的全部歸宿。

長城萬里,

千重的寒露,

冰雪嶺上,

銜香幾度?

你是我足下的一寸黃土,

終究是我愛情全部的歸宿。

一寸的堅持,

一寸的守候,

一寸的貧窮,

一寸的富有。

都是我的

全部的血肉。

(——摘自《一寸黃土》)

「《一寸黃土》是我這本詩集的第一首詩歌。從一寸黃土為始,我的擔子里便挑著我的山河,從此一路壯麗。」拿著剛剛由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詩歌集《寫在十五的月亮上》,楊詠橘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作為《歐洲時報》的老社長,楊詠橘從1983年起,始終致力於弘揚中華文化、服務華僑華人、連結法中友誼的工作,並於2007年榮獲由法國時任總統希拉克頒發的法國榮譽騎士勳章,以表彰她對中法友誼及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貢獻。

「在我70年的人生跋涉中,無論是痛苦的淚還是幸福的淚,都一串串地匯成了我血脈的江河,並且始終熱烈著、忠誠著、奔騰著。」楊詠橘說,特別是30多年在海外漂泊的生活將她的鄉愁凝結成詩歌。她將這些集結成冊,才有了這部與月亮有關的詩歌集。

書的封面以天藍色為底,一輪明亮的圓月高懸,下方印刻著中文和法文的「寫在十五的月亮上」。全書共13.4萬字,通過「一寸黃土」、「漂泊的紅手鐲」、「千古的叮嚀」和「巴黎的月亮」等四輯,收錄了楊詠橘在30載春秋中寫就的210餘首詩歌。

「書名是我自己取的。」一半的生命在法國讓楊詠橘這位海外遊子格外地思念家鄉。而自古以來,華夏兒女彷彿都喜歡遙望月亮來表達對家國的依戀。楊詠橘也想把這份思鄉之情找個地方安放。於是詩歌就成了寄情最好的文學方式。

茹苦含辛 在艱難困苦中鑄造生命的底色

我又在歌中唱著你了,

我思念著的昭烏達。

風來雨去三十年,

與你總在夢中見。

我在塞納河邊為你唱歌,

星斗為譜,水為弦。

輕輕地唱一句,

太陽升起的地方呦,

昭烏達,你可聽見?

——(摘自《我歌中的昭烏達》)

在法國的歲月中,最讓楊詠橘記掛的是位於內蒙古赤峰的昭烏達盟。她在蒙古語中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

抗日戰爭前夕,楊詠橘出生在延安的窯洞里。在北京、南京、上海接受小學和中學教育之後,楊詠橘於1965年進入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學習。在文化大革命中,楊詠橘被安排到唐山軍墾農場接受再教育,又於1970年被分配到內蒙古赤峰的昭烏達盟教書。

「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的低潮,可現在回想起來卻極美。」記得到昭烏達盟的第一天,楊詠橘剛下火車就遇到了風沙。風沙大得什麼都看不見。她任教的學校準備了一輛驢車去接她。她就跟在驢車後面,背著學生行囊「雄赳赳氣昂昂」地開始走。誰知道從天明一直走到傍晚。「走到那個小村子裡時,我餓得要死。」

走進學校,一位老校工蹲在教室的門檻上「吧嗒吧嗒」抽著旱煙。教室里點著一盞小煤油燈,搖晃的火苗依稀能照亮孩子們的臉。一屋子的小孩臉頰都凍得通紅,垂著的鼻涕結成了冰,帽檐都是耷拉著的,兩隻手揣在衣服里。可那些孩子們的小眼睛像珠子一樣盯著她。楊詠橘說那場景彷彿油畫一般至今刻在她的腦海里。

老校工爬到房樑上,從一隻掛著的籃子里取下兩個黝黑、圓圓的東西,拿去熱後遞給她。「我當時就傻了,這兩個東西怎麼吃?黑不溜秋的。咬了一口,又酸又臭。」這時旁邊一個孩子說,「且(客)來了,這老劉頭把過年的豆包都給拿下來了。」她聽到孩子這麼一說才知道,這是人家過年攢在那裡的,等她來了才拿下來給她吃。而孩子們就在煤油燈下欣賞她吃那兩個豆包。

「我在文革前後曾勞動鍛煉了10年。這樣的生活越多,我的記憶就越深。」她記得她上課時孩子們總是耷拉著腦袋打瞌睡,以為孩子們不喜歡她講的課,只好開口問「你們是不是覺得我講得不好?」孩子們搖了搖頭,「我們白天上完課就得幹活,晚上還要去偷煤」。楊詠橘才知道,昭烏達盟有個小煤礦,他們晚上不弄點煤來燒都要被凍死。

她記得她好心組織孩子們跳舞,可孩子們對她說,「老師,我們沒吃飽,跳不動的」。她記得那時候「吃青相當於犯罪」,老鄉們都捨不得吃剛熟的莊稼。在她吃不飽飯暈過去時,每家每戶給她送來的都是最珍貴最糯的玉米。

「上山下鄉是一種很艱苦、很生硬的方式,可人民和土地接受了我。不要把艱難困苦唱成悲劇,要從中吸取力量,走向陽光。我在上山下鄉時學到了很多。如果沒有這十年,就沒有後來的《歐洲時報》,因為我根本挑不動那樣的擔子。」也是這些印刻在楊詠橘腦海中的一幕幕,讓她體悟到每一段人生都是有益的鑄造。

楊詠橘近日出版的詩歌集《寫在十五的月亮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言泉會流 傳承幾代人心中的山河

「塞納河」,

你是法蘭西最美好的姑娘……

俊秀的「塞納河」姑娘,

讓我如何對你講?

你對我一往情深,

把愛與戀傾注在我身上。

你細細的水波,

為我彈琴。

小小的浪花,

為我思鄉。

我的心卻不能改變,

一直在念著開闊的揚子江……

忘不了她那寬大宏浩的胸懷,

忘不了江面上初升的朝陽。

忘不了她含羞的深沉,

忘不了漁民們幸福的晚唱。

……

美麗的「塞納河」姑娘,

請你體諒我的相思。

愛情只能有一個,

我已把它獻給了揚子江!

——(摘自《塞納河》)

在詩集的跋中,社會學家、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鄧偉志特意寫了這麼一段:說桔子「言泉會流」是因為她曾生活在太平洋之東,又長期工作在大西洋之西。她的詩歌既表達了東方的深情,也探索了西方的浪漫。

退休後久居中國的楊詠橘說,除了昭烏達盟、唐山軍墾、廣州黃埔等許多的祖國大地,縈繞在她腦海里的還有法蘭西。「到法國去就會想中國,可我現在跑回中國又開始想法國了。」巴黎的小巷子、大街上、塞納河邊、農村裡的景色就這樣一番一番地在楊詠橘的腦海里流淌。「我才發現那些東西我曾經好像都沒有仔細地看過。」

如今已過古稀之年的楊詠橘擔心她的身體狀況很快就不能再支撐這種往來於中法兩國之間的生活。「不知道這種一分為二的感情將來如何團圓。」所以她在一年半的時間裡甄選、修改、聯絡出版社,又與責任編輯反覆商討,並前前後後將所有的詩歌審看了多遍。連責任編輯都感佩她的執著,稱「想不到你這麼頑強」。

「我做好了賣不出去幾本的準備。」楊詠橘說她儘管不追求於此,可還是希望年輕人能看看這本詩集,不僅是共同探索中國詩歌的傳承與吟唱,也能體會對於家國情感方式不同的表達。「我想表達給他們的是,和他們走在同一條路上的兩代人是一脈相承、生長在一棵樹上結出的果實。」

正如楊詠橘在自序中所述,「我的祖籍是安徽桐城的方家。我的高祖方宗誠與其族兄方東樹都是清季理學名家和桐城派的文學家。我的堂伯父方瑋德和九姑奶奶方令孺都是新月派的詩人,父親楊永直是我詩歌與散文的第一啟蒙人,是他們給了我一點傳承。」

出版時,楊詠橘在詩集的扉頁鄭重寫下了「給我親愛的女兒峰峰、兒子華華」。她說,這210餘首詩歌是她近40年全部的足跡和感情記錄,是她贈予子女最寶貴的精神財產。她不想看到如今的世界「買張票就可以去任何地方,但是卻買不到票回到自己的中國。」她說,想通過這本詩集「送你十五的月亮,送你我的晴朗。」

飛向法蘭西

登雲一萬米,

飛行一萬里,

匆匆地向著昨夜的夢,

展開了我思念的羽翼。

穿過朦朧的無言,

久違了湛藍的虹霓。

雲端上的揮灑,

描繪的天河

長歌當舞,奔騰而去。

這樣的雲朵

抱人間千般風韻,

嘆神仙冷卻的迷語。

一幕的詠嘆,

一幕的別離,

來不及收拾成雷雨。

不要總在數著,昨天的回憶,

不要總在對著月光,

看清自己的凋去,

且看雲後

又一場多彩的演繹。

待我按下雲頭

落在你的杯中,

與你竊竊私語....

2017年8月1日

——桔子寫於到達巴黎之日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楊柳北京報道)

編輯:東旭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洲時報內參 的精彩文章:

盛產溫泉和極光的國度,歐洲唯一一片未被破壞的荒野之境
巴黎棄屍案:可憐的女人「救回」了殺人魔鬼?
亞洲遊客連續兩晚香街遭搶
英法相繼宣布將禁售柴油車,而汽車巨頭們卻還想力挽狂瀾
法總理壞評不斷卻依然比總統更受人歡迎?

TAG:歐洲時報內參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朝詩歌界的扛把子,為什麼喜歡給男人寫情詩?
偉人毛澤東留下唯一的一首愛情詩竟是寫給她的
「推薦」沈從文的這首情詩竟是寫給她的,太美了!
中國的第一首情詩《塗山女歌》說了啥?
永生與活著,你選哪個?——《國王與抒情詩》
不是詩的小情詩
在民國的情詩里,找尋曾今的愛戀
陶淵明的《閑情賦》一反其一向的風格,它是愛情詩還是另有寄託?
此詩乃唐詩中的精品:讀起來像是一首情詩,實際上卻不是情詩
古今第一情詩,卻是由唐朝最花心的詩人寫出的
《唐詩三百首》中最純美的愛情詩:哪怕你看我一眼,也是一種幸福
誰說這是一首愛情詩?
唯美的英文愛情詩歌,每首都是故事
中國唯美的九首古老情詩:小軒窗,正梳妝!
朗誦:你的名字,是一首最美的情詩
和普京傳緋聞,與英國首相互通情詩?瑪麗蘇劇本都不敢這麼寫,厲害了我的鄧文迪!
《詩經》中的經典作品,聞一多說是情詩,郭沫若偏說是窮人在自嗨
杜甫最凄美一首情詩,浪漫深情,卻又包含著家國憂慮,不愧為詩聖
唐詩中的愛情:詩豪劉禹錫3首愛情詩,1首被譽為「神品」
白居易寫的《長恨歌》,你覺得它是一首愛情詩還是諷喻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