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苦夏不苦,時下最好的伏天養生招

苦夏不苦,時下最好的伏天養生招

眼下正是中伏天。對於有些人而言,渾身乏力、食慾不佳、精神不振、頭暈迷糊……所有這些不適癥狀統統襲來。這就是令人望而生畏,卻又不得不去面對的苦夏。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苦夏是伏天暑濕之氣旺盛,對人體造成種種影響的總稱。人們雖然不能改變自然環境,但是可以適當改善自身的內環境,從而讓身體更好地適應自然。正因如此,記者採訪多位專家,幫讀者收集改善內環境的辦法。

「吃」掉苦夏 吃豆養脾緩解消化不良

人們之所以有苦夏的癥狀,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心累,其二是脾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欲不振、身體消瘦、四肢乏力、消化不良等癥狀,都和脾累有一定關係。因此,養脾是緩解苦夏的重要方法。

人們在當前應多吃一些豆類食物,如綠豆、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荷蘭豆、豌豆、黑豆等。它們都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此外,伏天氣候濕熱,濕邪困脾的現象時有發生。每當此時,人們就會感覺噁心、頭重、不想吃飯。一旦如此,人們還可以多吃點薄荷或者生薑。中藥陳皮、佩蘭、藿香等也是除濕醒脾的「高手」,可以拿來泡水喝。藿香正氣水、香砂養胃丸等中成藥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平時身體瘦弱的中老年人還可能會出現肛門墜重、尿失禁、子宮下垂的現象,這也和盛夏脾氣虛弱有關,用3到5克党參燉肉吃或者服用能緩解這一問題。

「走」掉苦夏 適當健步走特有精神頭

悶熱的天氣里,如果能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改善身體各項機能,優化多個系統的供氧狀態,緩解各類不適。對於一般人而言,每天堅持30分鐘到1小時,或累計走5000到6000步,一周鍛煉2到4次即可。日後如果體力有所增加,運動量可逐漸上調。鑒於天氣炎熱,人們一定要控制好心率。運動後心率計算公式應為170減年齡。例如,一個60歲的人鍛煉後每分鐘心率保持在110次(170-60)左右是比較安全的。

不過,伏天健步走最好在傍晚,切不可在午後或者其他高溫時段進行。否則,人大量出汗,使體液和血容量減少,血液濃度增高,血液黏度也隨之升高,容易引發急性心肌梗死或腦血栓。此外,人在氣壓低的情況下進行體育活動,還可增加心臟和大腦的耗氧量,也會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

伏天陽光強烈,外出健身應注意防晒。應配備遮陽物品,如防紫外線傘、遮陽帽、墨鏡等。行走過程中不宜貪吃冷飲,以免引起體內功能紊亂,誘發或加重疾病。

「喝」掉苦夏 雙花茶讓你不上火

說起苦夏,人們感覺最難受的就是上火。人們在這個時候可以喝藥茶來去火。其中,金銀花茶就是不錯的選擇。金銀花茶又叫做雙花茶。金銀花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味苦,性微寒,歸心經和胃經,因此對於去胃火和心火特別有效。入伏之後感覺心煩、睡不著覺、口舌生瘡的人,就適合喝它。金銀花本身還有減肥、降低血脂的作用,因此適合肥胖人士和三高人士服用。泡金銀花茶的時候,只要取5朵金銀花就可以。如果時間來得及,就將金銀花稍微煮一下服用。不然的話,用開水沖泡趁熱喝也可以。

除了金銀花,梔子花也是適合當前服用的藥材。梔子花可以清熱、解毒、去除暑氣,味道甘,微微有些苦味。準備干梔子花四朵,用開水浸泡,待水溫後加入25克蜂蜜調味即可服用。梔子花的去火功能非常顯著。夏天喜歡吃燒烤、吃火鍋的人,如果一邊吃肉一邊喝梔子花茶,能有效預防上火。

吃馬齒莧是伏天去火的另一個妙招。中醫認為馬齒莧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馬齒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可以保護人的胃黏膜、呼吸道黏膜和腸黏膜,因此對提高免疫力大有益處。夏季如果患上濕疹或者腳氣,將搗爛的馬齒莧外敷於患處,可以很好地緩解癥狀。

「揉」掉苦夏 外揉風池穴讓你不中暑

天氣酷熱難耐的時候,人們走在戶外最擔心的就是中暑。人們可以用穴位按摩的辦法來預防中暑。

首先,可以刺激風池穴。人體風池穴位於頸部,枕骨之下。人們可以用右手的大魚際外擦右側風池穴,再用左手大魚際外擦左側風池穴,每側50下。這對於預防熱邪和長期使用空調導致的寒邪進入體內有重要意義。夏季長時間在戶外勞作,不時地揉擦風池穴,能有效避免中暑。尤其是在外部溫度環境突然變化的時候,這樣做能幫人避免出現暫時性的頭暈目眩。

其次,人們還可以刺激太陽穴。用大拇指揉太陽穴2分鐘左右即可。炎炎夏日,當久坐的人起身的時候,往往會覺得頭暈、不適。如果能在起身前揉按太陽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

此外,人們還可以敲打肺經。中醫認為肺經從肺系(氣管、喉嚨)橫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側,至肘中後再沿前臂橈側下行至寸口(橈動脈搏動處),又沿手掌大魚際外緣出拇指橈側端。

因此,適當拍打上臂前外側和前臂橈側,就能起到提振肺氣的作用。在中醫理論中,肺氣負責固外,因此肺氣旺盛能夠有效抵禦暑濕之邪進入體內。

「揪」掉苦夏 認準解暑穴揪痧去心火

中醫將「風、寒、暑、濕、燥、火」六邪歸納為致病的主要因素。其中,伏天最容易致病的就是暑邪。為此,人們應該記住幾個解暑的穴位,必要的時候用於急救。

人們一旦在伏天中暑,而且出現了頭暈迷糊、渾身乏力、噁心嘔吐的感覺,應該馬上沿風府穴到大椎穴進行揪痧,次數不限,直至出痧為止。風府穴位於後背正中線上,在頭髮的邊緣,用大拇指中間的關節在這個邊緣向上一橫指的位置就是。大椎穴位於頸後部,低頭時頸後部突起的最高點就是。在這兩個穴位之間揪痧,有去心火、清內熱的功效,是中暑的中醫急救療法。

此外,人們還可以用洗乾淨的硬幣來刮曲池穴。屈肘成直角,肘彎橫紋盡頭處就是曲池穴。曲池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在此處刮痧有清火、解毒的功效,因此也可以用來急救。另外,人們還可以在膝蓋後側腘窩正中處的委中穴進行揪痧,也可以去心火,除煩熱。

這些辦法都屬於中暑之後的急救措施,雖然有一定效果,但不適合所有的重症患者。一旦在夏季出現嚴重的心慌胸悶,頭暈迷糊,還是儘早到醫院進行急救較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一味中藥」—治療虛汗有特效

TAG:中醫技術殿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夏日炎熱吃不好睡不香?最家常的消暑養生菜!幫你緩解苦夏癥狀!
聰明養腎,苦夏不苦!
「以熱逼寒」的三伏天,用對一法,「苦夏」不苦,一整年陽氣滿滿
月季患了「苦夏」病,幾招,花苞冒不停!
孕媽在夏天吃不下、睡不著?這幾種方法,幫孕媽緩解「苦夏」
今日立夏,「一把火」燒來了苦夏,養生的規矩你必須知道
苦夏炎熱,養心正當時,寧心安神要多吃點「紅」
營養師:今日夏至,苦夏到來要吃「苦」,清熱瀉火、讓身體更輕鬆
夏天養月季,很容易就忽視「苦夏」的問題
苦夏,此菜不便宜,有錢沒錢都要多吃,滋陰養胃,祛火排濕!
「苦夏」吃「苦」有好處,但也是很有講究的
夏天這樣做既美味又開胃,苦夏的家人搶著吃,每周做五次都嫌少
芒種時節到!每天堅持都做2件事,平安度過苦夏,聰明人的做法
蒲公英號稱「天然的抗生素」,現在用它泡水喝,清熱解毒度過苦夏
芒種後,遠離3個習慣,昇陽氣、去濕氣,提前幫你度過苦夏
小暑節氣灸+伏前灸,效果加倍,讓您不再苦夏
熱熱熱!度「苦夏」,解疲乏,醫生說要這麼做……
夏季必吃的「千金菜」,讓孩子輕鬆度過苦夏!
夏季疲勞、身體衰弱,食慾缺乏,調養身心,苦夏不苦
苦夏難熬更要養心!中醫:喝這碗「二紅茶」養心健脾,解乏還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