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嗎?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嗎?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列強宰割嗎?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嗎?


首先,我沒有任何藐視清朝的意思,只是最近對明朝比較感興趣。 不帶有民族色彩地單純做個假設,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列強宰割嗎?能與否兩個原因如下,大家評論看看哪個更有說服力。


崇禎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論干支則為甲申年。這一年,在遙遠的西方,英國正在爆發內戰,議會軍與保皇軍在英格蘭的土地上正在為了資產階級革命浴血奮戰,一個新興的主宰社會的力量正在以嶄新的姿態踏過英格蘭古舊的土壤。在中國,歷史學家把這一年叫做甲申國變,曾經獨霸東亞的大明帝國在滔天巨變之中轟然倒塌。這一年中國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內亂,外患,饑荒,瘟疫,吳三桂降清,農民軍作戰失利,滿清入關......局勢瞬息萬變,種種因素交織著現實。


第一種說法:能夠避免被西方列強宰割


1.為什麼工業革命最早發生於英國?

時間上,從1300年代義大利手工業繁榮,到175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歐洲在長達450年的時間裡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全面戰爭。和平穩定的社會政治局面,對於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只有這樣,技術積累才能得到傳承,經商者的財富才能得到累積,投資規模才能不斷擴大,社會分工才能不斷實現專業化,實現從手工業向工廠制度的轉變。


戰爭,殺戮,蠻族入侵,對一個地區經濟的傷害和文明中斷的影響,在歷史上比比皆是。(說明一下的是:蠻族入侵,這是一個歷史名詞,並不是我的發明,也不是我要歧視少數民族朋友,我對現在的滿族朋友沒有惡意的。之所以要用蠻族入侵,而不用異族入侵,因為在歷史上,落後民族對先進文明的征服,與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殖民入侵,所帶來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沒有阿拉伯人的入侵,就不會導致兩河流域和埃及文明的中斷。沒有北歐蠻族的入侵,就不會導致古羅馬文明的中斷,歐洲陷入中世紀長達一千年的黑暗時代。沒有中亞蠻族雅利安人的入侵,就不會導致遠古印度文明的中斷,並且引髮禁錮千年的枷鎖-種姓制度。沒有五胡十六國的蠻族入侵,就不會導致漢文明在晉之後三百年的黑暗和中原地區的從此衰落。


自有人類文明以來,戰爭和入侵,導致了多少先進文明的衰落甚至中斷。而那些位居文明大陸的邊緣,既相對獨立,能夠免受戰爭傷害,又能夠得到文明知識的傳播的地區,無疑是十分幸運的。英國,就是這樣的幸運兒。地理上,英國位於歐洲和美洲大西洋航線的必經之路,自從新大陸發現以後,就取代了地中海的義大利,成為世界的貿易中心。這使得英國的商品交易和知識交流頻繁,成為了當時世界經濟水平最高的地區。


自古以來,文明的進步,就是得益於技術的交流,商品的交易,由此進一步出現工商業的社會分工專業化和社會思想文化的開放。因此,商業貿易中心,從來就是地區文明的最高水平的所在。古今中外,開封洛陽,揚州蘇州,紐約香港,新加坡迪拜,古希臘今荷蘭,莫不如是。在經濟水平,社會分工和技術積累達到臨界點的情況下,工業革命就爆發了。這是一個看似必然,實則偶然的結果。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嗎?


——工業革命並不是多麼偉大的科技突變,無論是瓦特改良蒸汽機,還是珍妮紡紗機的發明,都僅僅是針對原有手工業技術的微創新,僅僅憑藉工匠的經驗積累即可。即使沒有瓦特,也會有另外一個工匠去完成這項改良。


——如果沒有新大陸的發現,工業革命在技術積累成熟的情況下,同樣會發生,只不過就是在東西方貿易主通道的南歐地區了。


——如果歐洲在這段歷史中間遭遇了蠻族入侵,文明再一次遭到毀滅性打擊,工業革命的誕生必將大大推遲,或者就被別的地區搶先了。


——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還有一個重要的政治變數:那就是16世紀的伊麗莎白女王一世上台執政(1559-1603)。

伊麗莎白女王一世被普遍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在她當政的45年期間,英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日益轉變為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強國,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業革命奠定了社會基礎。伊麗莎白做了哪些事情?


第一,確立聖公教為英國國教,解決了尖銳的宗教矛盾,使得全國上下凝聚在女王為核心的領導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大力推動改革開放。


第二,大力發展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為英國日益發展的海上貿易保駕護航。


第三,大力支持非洲-美洲的奴隸貿易,這項不道德的貿易使得英國的海外利潤急劇增加,漸漸成為歐洲商業貿易中心。

第四,推動社會寬容和開放,湧現出培根、莎士比亞這樣的早期思想家、藝術家,為後來的資本主義思想大解放、科技大繁榮奠定基礎。


可以說,沒有伊麗莎白女王對英國的工商業的大力支持,就沒有後來的工業革命、光榮革命等一系列事件在英國的最早發生,也沒有英國殖民者在美洲的移民,和美國迅速成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強國的歷史。一隻蝴蝶震動的翅膀徹底改變了世界文明的進程。那麼,作為一個封建磚制君主,為什麼伊麗莎白一世要對工商業支持呢?因為,這些政策的推動,能為他的家族增加財富。人類從來就是利益的動物,只要有利益,今日你我可以是敵人,明日就可以握手言和結為夥伴。


因為利益,朱元璋可以從無鏟階級轉變為地主階級的代表,袁世凱可以從資產階級的敵人轉變為推翻帝制的共和總統,佛朗哥可以從法西斯分子轉變為西班牙工業革命的推動者,蔣驚國可以從一個獨財者轉變為磚制的掘墓人,戈爾巴巧婦可以從一個共鏟主義者轉變為一個民煮擁護者,從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觀念,只有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眼光與戰略抉擇,在不斷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在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封建統治階層的王室相信國民財富的增加,並不會威脅自己的統治地位,反而可以增強國家競爭實力,增加國庫收入,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種信任感,是異族統治的清朝不會有的。


2.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在其他地區快速傳播開來,以致被西方宰割?


地理上,工業革命的傳播是從中心英國向四周擴散的,那些距離英國較近的西歐國家當然率先受益。不管原先的農業經濟多麼封閉,不管原先的文化、制度差異有多麼大,歐洲大陸國家離英國越近,工業發展速度越快。由於工業革命的傳播,臨近的國家很快就富強起來,實力與英國的差距並不大,自然也不會受到英國的欺負。當離英國工業革命地理距離比較遠的國家,相對於英國自然發展緩慢。經過一個世紀的文明差距拉大,英國相對於亞非拉的實力差距已經十分遙遠,於是對他們實行軍事征服,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軍事征服,本質上是實力對比問題,讓先進者有機可乘。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嗎?



舉例來說,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幾十號人就征服了幾百萬人的帝國,完全是文明差距在千年以上的原因。英國征服印度,因為印度恰好舊帝國崩潰,新帝國還沒有建立,讓英國有機可乘。英國征服非洲,北美,地廣人稀,幾乎沒有像樣的文明,自然很容易就佔領了。但是,英國在18世紀雖然工業革命率先發展,然而深度不廣,實力並沒有大幅超越法國,到19世紀,法國的工業革命也已經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英國想宰割法國也有心無力了。當英國經過二戰,實力受損,被統治的殖民地經過幾十年工業化的傳播,實力上升,差距縮小,英國就無力統治,無奈的選擇讓殖民地紛紛獨立了。


現在我們轉入亞洲。


3.為什麼日本在亞洲第一個進入工業革命?


——時間上,日本在唐朝文化傳入後,歷經了長達一千多年的和平獨立發展(期間有150年左右的短暫戰國時期),沒有受到蠻族入侵,知識積累得到傳承,到清朝時經濟發展水平已經追上亞洲文明中心的中國,文化自信,更願意接受外來技術和文明成果。


——地理上,和英國一樣,日本也是一個海島國家,對外貿易交流頻繁,西方知識和技術的傳播相對比較容易;作為亞洲最東方的國家,離美國地理最近,容易受到美國的經濟和技術傳播影響(美國在美洲之外第一個欺負的國家就是日本)。


——制度上,本土民族政權,幕府統治相對沒那麼嚴密,由下而上的反抗比較容易獲得成功。


結果就是,離西方地理更近,本土經濟和平發展時間較長的日本地方勢力坐大,幕府統治控制力相對較弱,實力接近的情況下,更了解西方技術的地方勢力打敗了中央派,成為新的統治力量,並且和新天皇明治結成利益同盟,全力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日本雖然是亞洲的第一個工業化國家,但是其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和歐洲各國的轉變路徑是一致的,並不具有特殊性。


和亞洲文明其他地區相比,僅僅是其離西方文明(美國)更近的地理位置和交流歷史所致。如果非要扯到文化上,只能說是海洋國家,貿易為本,保持了相對開放與交流的社會風氣,但這些仍然是地理位置所培育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是日本成為亞洲工業化的領先者,而不是亞洲最西端的接近歐洲的土耳其和中東地區呢?答案和中國是一樣的,因為蠻族入侵。在整個近代史,因為沙漠阿拉伯人的崛起,中亞奧斯曼土耳其的鐵蹄摧毀,曾經輝煌的領先於人類幾千年歷史的新月谷地文明,就像被惡魔下了詛咒一般,從此暗淡無光,陷入黑暗之中。


4.為什麼清朝的洋務運動失敗了?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嗎?



——推動洋務運動的是清朝地方實力派,中央並不支持。


正如前文的分析,因為清朝的中央實際統治者,是滿族人,他們唯一在乎的是維持自己的統治,對地方漢族人存在深深的不信任感。正是這種不信任感,甚至是恐懼感,使得滿清統治的三百年,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控制最嚴密,文字獄頻繁,文化暗淡,與世界隔絕,工商業難以得到發展的三百年。即使是所謂的滿清的鼎盛時期,康熙雍正乾隆的百年盛世,也僅僅是農業的平穩發展,帝國疆土的大幅擴張。而資本主義的根本,工商業和科技文化的發展,是受到嚴厲打壓的。三百年的文明史,留給後世可堪閱讀的只有一部紅樓夢,這是何等的黑暗。在滿清所有的禁錮中,又以對工商業的抑制政策最為根本。畢竟現代文明的基礎是工商業,沒有工商業的繁榮滋養,一切科技和文化的發展都是無源之木,無水之魚。滿清到底給工商業施了哪些魔咒呢?


第一,除了有限的幾個國營礦場,禁止民間礦業開採。


第二,鹽場、漁場、手工作坊,只要是勞動者聚集之地,莫不嚴加防範,禁止做大。


第三,開設官辦織造局、鑄錢局、御窯廠等,用各種手段,將私營業者擠壓出市場,杜絕發展空間。


第四,禁止東南沿海的海上貿易,杜絕與外國的一切交流。


6.如果是明朝挺過了1644年呢?


明朝時期,全國人口達到了近兩億,佔全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中國的的城市化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在十六世紀的歐洲,一個擁有兩萬之三萬的城市,就能稱為大城市了。而明朝,幾十萬或者上百萬的城市有很多,幾萬的城市更是比比皆是。163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已達到了8%,比清代的7.4%都要高。


政治上。明朝中後期之後,皇帝已經基本不理朝政,由大學士主持政局。事實上,這相當於一種知識分子的專業治國,結果當然要比平庸的皇帝親政要好得多。所以我們看到,明朝中後期的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文化繁榮,都是歷史上僅次於宋朝的。在1600年前後,徐階、高拱、張居正等內閣大學士當政治理帝國時期,明朝的文明發展重新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個時期的西方,正是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時期,兩者比較,中國的文明發展程度仍然是世界第一流的。


明末封建專制制度正在走向解體和衰亡,特別是宋明理學暴露出扼殺人性的弊端和生機勃勃的市民文化形成激烈衝突。有識之士在各方面都發現了封建制度的弊病,正在探索一條新的道路。新思想,新觀念不斷湧現,西方的先進優秀的文化科技正在引進,正如同西方社會經歷的文藝復興前夜。明末清初正是思想界啟蒙的時代,明代的大思想家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都看到了封建社會的弊病特別是宋明理學的危害,在他們的著作中人本主義,民主主義的光芒在閃耀。黃宗羲的《原君》批判君主專制,打響了近代民主思想的第一炮,明末思想界對整個封建意識形態從哲學到倫理,從治國到治學都開始反思和批判。戲曲小說都以市民喜好為標準,反映了市民意識的覺醒,這是對封建禮教壓抑人性的反叛。西方的天主教在南方廣為傳播,特別受到明末先進士大夫的歡迎,他們試圖將西方傳來的宗教和儒學結合,洋教中國化。東林黨人和天主教徒密切結合,湧現出大批傑出人物。比如徐光啟、李之藻、瞿式耜等都是天主教徒,象王徵、孫元化、李天經、張燾、瞿式耜、陳於階等形成一個「西學集團」。 南明天主教也在宮中傳播,后妃們普遍信仰天主教,這必將影響到最高統治集團。西方宗教宣傳的人人平等思想有利於人本主義,民主思想的傳播,也有利於科技引進、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乃至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嗎?



經濟上。明朝在制鐵、造船、紡織、瓷器、印刷等工商業方面,產量佔全世界的2/3,民間手工業不斷壯大,在市場上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而官營卻不斷萎縮。明代中後期,農產品已經能維持國家所有的內需,所以農產品呈現了大片的商業化,甚者遠銷海外,其他領域,鐵、造船、建築,還有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方面的產量,甚至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二,既然超過了農產品的產量。晚明期間,私營手工業不斷壯大,逐漸民營手工業成為 國家的主要支柱,而且民間的經濟力量遠比同期的西方,強大了太多。中國民間私營經濟的力量遠比同期西方強大,當英國商人手工場業主擁有幾萬英鎊已算巨富時,明朝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經濟實力達到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當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在商業都市的發展規模、人口城市化狀況和市場化程度方面,16世紀的歐洲城市規模較小,1519年至1558年時期,擁有2萬至3萬人口即可稱為「大城市」。從城市規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國的城市化程度更高。據曹樹基的估計,1630年時中國城市化率已達到8%,南京、北京、蘇州、杭州、揚州、開封、西安、廣州、成都,都是當時人口幾十萬的大城市。


很明顯,與清朝相比,明朝的政策,是重農而不抑商的,與伊麗莎白女王時期的英國相比,除了海上貿易有所不及,其餘方面幾乎秒殺。值得說明的是,明朝早期曾經有過海禁和抑商政策,但在中後期已經基本放開。這和清朝持續300年的禁錮是完全不一樣的,不要混為一談。


文化上。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四大名著為代表的小說藝術達到了近代歷史的最高成就。湯顯祖的《牡丹亭》戲曲可與莎士比亞戲曲媲美。唐伯虎、徐文長為代表的畫家放浪形骸,自由奔放。這個時期在文學水平和思想價值上,能夠與西遊記、金瓶梅這樣的長篇自由主義小說媲美的歐洲作品,也僅有《唐吉可德》一部而已。


思想上。王陽明提出「心學」之說,強調人的主動性地位,李贄進一步肯定「人慾」的價值,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男女平等、君臣平等的人類平等觀念,倡導「天之立君,本以為民」的政治主張。到晚明之時,更湧現出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一批啟蒙思想家,要求提高商人地位,「工商皆本」,反對君主磚制,以「眾治」取代「獨治」,主張通過學校和實行法治來監督君權,設立類似於議會的代議機構,「政有缺失,公其是非」。


這些思想家的學說,是伴隨著近代工商業發展的需求而形成的,與17世紀英國的資本主義思想家彌爾頓倡導言論自由的觀點基本相同,如果得以繼續發展下去,一套現代政治理論體系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科技上。明朝科技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頂尖之一,在造船、天文、醫學、數學及農學等,均對世界莫大貢獻。明朝初期承繼了宋元的科技優勢,其造船科技更是首屈一指的。明朝建造的船設計精良,裝備齊全,最大的船能夠長約147米,闊約60米,能夠容納1,000名船員,且最大的船能有9個桅杆。在明朝中期,中國人一度航海到新大陸(今美洲),是最早的一批移民,在加勒比海上,明朝移民艦隊曾一度和葡萄牙皇家馬德里艦隊發生了大海戰,最後以明朝全勝告終。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嗎?



鄭和下西洋,造船技術上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火藥開礦、製造火炮、地雷等軍事武器,日益先進。程大位發明了珠算數學體系,已可實現開平方和立方的珠算記法。宋應星提出了聲音通過空氣震動來傳播的現代物理學理念,方以智做了小孔成像實驗,提出光的「氣光波動學說」,將近代物理學進一步豐富。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科學著作,對鉛、銅、汞、硫等化學物質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化學元素的概念。吳游性完成《瘟疫論》,是中國首部研究急性傳染病的著作。建成了中國第一部天文望遠鏡和官方天文台,徐光啟與利瑪竇合作,翻譯了西方的哥白尼學說,將幾何學和世界地理學引入中國。所有這些近代科學技術,在1600年前後,明朝都是處於世界一流位置的,即使是有所缺失的部分,比如幾何學、地理學和天文學,在明朝禮部尚書徐光啟將大量西方著作翻譯進來以後,很快也得到了完善。


軍事上。明朝在軍事科技方面也做了不少改進,例如明初已經普遍裝備了火銃槍,還出現威力巨大的火炮。明中葉時,已經裝備當時最先進的兵器佛朗機炮和火繩槍,到了明末,最先進的武器就成了紅夷大炮了,明朝於1621年引入紅夷大炮,於1625年開始使用,於1630年大量生產。到了1670年,明朝皇家製造局興建了大量工廠,專門製造現代槍炮,明朝大學士趙士禎所研發的雙龍無限機關槍,採用後裝遂髮式,可連續發射1000梭子彈,射程可達3000米,美國直到19世紀中期才開發出的馬克沁機關槍就是仿照雙龍無限機關槍的樣式仿造。


明朝主要對外戰爭:


明朝水師在廣東屯門和西草灣接連重創葡萄牙水軍,葡萄牙軍隊損失慘重,之後漸漸改變了對中國的政策,轉而以欺詐手段騙取了澳門。此戰對明軍的影響在於,明朝的戰船和火炮都在此戰後吸取歐洲的技術得到了改良和革新。



如果明朝挺過去1644,中國能避免被西方宰割嗎?



明朝中後期,倭寇橫行,名將戚繼光等致力於平倭戰爭,奮戰數十年後終於平定倭寇。


明朝抗倭援朝戰爭,歷時七年打敗日本,不但確保了國土的平安,更使日本龜縮於島中不敢擴張達300年。


明朝的經濟、政治、軍事、科技、文化都達到了巔峰,於此同時的西方,經過文藝復興等因素,才慢慢的發展起來,但是他們都是在學習中國的文化慢慢的進步。而明朝也是積極的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理論,使中國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總結:如果沒有滿清的入侵,中國這麼幅員廣闊的國土,龐大的人口和市場,文明的發展起碼可以進步一百年,遭遇西方宰割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種說法:不能避免被西方列強宰割


其實這是一個無限接近於「如果明朝沒有滅亡,中國會不會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滿清的閉關鎖國已經無需贅述。如果按照明朝的制度和模式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中國的所謂資本主義萌芽,會不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呢?


不談政治術語,只要觀察明朝,無論文化有多麼的燦爛、商業多麼繁榮,但你永遠繞不開士大夫這個階層。兩漢以降,中國社會階層的流動性始終是基本能夠保持平衡的,直到明朝依然是如此。即使是所謂的工商階層的上升軌跡也很難逃脫置業—置地—形成家族網路—步入/依附官場這樣一條路線,他們中大多數的目的還是與前朝地主們無別。明代正是因為所謂的」資本萌芽「,使得這一體系愈發完善與強力,以至形成了有明一代士大夫與皇權相結合的政治生態。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是基於西歐的封建社會基礎的,而這樣的封建社會很難與是時的中國相較。西方的近代化萌芽的實質是小封建主向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向王室、國王向教會這樣相互之間的利益爭奪的背景下產生的。為什麼要君主立憲?那是利益爭奪下的妥協,這種妥協是建立在走出中古下的利益再分配。而中國,或者說那時候的明代,存在這樣的狀況嗎?顯然沒有。明代的工商階層當選擇了結合成士大夫這一階層之時,就註定了他們走向了另一種利益的妥協。


大明王朝大廈傾覆,是在公元1644年。有一位歷史學者曾經說道,這個帝國滅亡的命運,早在60多年前的1587年就已經註定了。1587年,既是歷史上非常平凡的一年,又是驚濤駭浪的一年。就在這一年,明帝國的頹勢已經不可挽回。這位學者是美籍華裔歷史教授黃仁宇。他在《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已經給明朝蓋棺定論:「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這些因果關係究竟是什麼呢?


1587年,為西班牙無敵艦隊全部出動征伐英國的一年。當然,勝負的結果還未可知,但是這無疑體現了歐洲國家的航海技術正在蒸蒸日上,從東方傳過來的火器也經過了數代的改良。這些發展與衝突在之後的幾十年帶來的歐洲格局的巨大轉變,是雄踞在遙遠東方的大明所無法體會的。


1587年,也是鄭和下西洋整整停止154個年頭的一年。也是龍江水師造船廠荒廢整整100個年頭的一年。一百多年前的大明本來有著傲視全球的造船技術,可如今,昔日世界上最龐大的海船隻剩下孤零零的甲板還在蘇州海岸上停留。昔日輝煌先進的造船廠,如今人去樓空,不見往日高大的桅杆和龍船下水時的歡呼,只是滿處破敗的房屋和茂盛的野草。


1587年,歐洲的文藝復興已經持續了將近百年,宗教改革已經趨於完善,各個國家在陸續走出「上帝」的謊言後,經濟活動出現空前繁榮,積極的對外擴張已讓歐洲人開拓了世界,誕生了近代科學。


1587年,大明帝國繁複的禮儀,每月三次的經筵,耗神耗時的早朝,日復一日的重演,好像一個永遠在綵排而不會被上演的話劇,永遠都是固定的劇本,固定的台詞,固定的演員和導演。即使所有的人都已經感到厭倦,卻無力改變這個現實。死氣沉沉的朝廷,渾渾噩噩的官員,苦不堪言的百姓。禮儀,道德,這些原本是讓這個帝國更美好的遺產現在已經悄然變成了發展的掣肘。這個帝國沒有活力,沒有技術,所有的一切行政,改革,爭議,反抗,都是在為了維護這個落後而龐大的帝國。這樣的發展會磨平所有人的稜角,磨盡所有人當初滿腔澎湃的理想。磨滅所有人的青春年華為制度埋葬。也許正如黃仁宇教授所說:「以道德代替法律,政令的實施,理論上就算是再完美,也不過是空中樓閣。我們的帝國既無崇尚武功的趨向,也沒有改造社會、提高生活質量的宏遠。它的宗旨,只是在於使大批人民不為饑荒所窘迫,以最低限度保障人民的生活的標準以維持長治久安。」


關於明代不存在資本主義萌芽的實證研究,代表作有黃仁宇的《二十一世紀與資本主義》、黃宗智的《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和農村發展》。黃宗智在書中提到:


經營式農業已有的利潤率很難在有所增長。在既定的農業技術和生態環境下,它已是高強度運行。任何新的進展均有賴於對排灌工程的大量投資,或生產技術的質的改變,諸如使用化肥和機械動力。多數經營式農場不具備此等條件。同時,廉價勞動力的大量存在也有力阻礙了為了節省勞動力而資本化的進程;經營式農場甚至不願投入超過該地區自然條件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畜力,更不消說機械化了。因此,這些農場的利潤只能維持相當於以往的水平。


在既有的社會經濟體制下,經商和高利貸帶來的利潤高於農業經營,而讀書做官也不乏很大的利益。少數能經受住分家壓力的經營式農場,一旦發展到一定規模(通常不小於200畝),通常就會放棄直接經營,轉向上述追求。於是,多數成功的農場主常常成為土地出租、經商、發放高利貸三位一體的地主,並教育子孫讀書做官。


商品化過程既可促進、又可阻礙經營式農業的發展,他可帶來扣除生產開支後的較高的純收益,從而刺激了經營式農業的發展;它又會造成高地租和高工資率,從而阻礙了經營式農業的發展。


長江三角洲小農生產家庭化的充分發展,阻斷了通向經營式農業的發展道路;小農生產並沒有隨著商品化的生產而衰弱,反而在實際上成為商品生產的依託。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為什麼在經歷了幾個世紀的蓬勃的商品化過程後,小農生產仍能在中國占居壓倒的優勢。


這是一個依附於小農經濟、封建宗法制度的、一個強大的、反動的、落後的特權階層。他們的治政理念就是:把人口束縛在土地上,這樣才能用宗法制度管束起來。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原教旨主義思想所孜孜以求的「聖人垂拱而治」、「天下大同」的堯舜之治、周天子時代。這就是儒家「重農抑商」政策的由來。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時代,是一個靜止的時代。這種時代不會有屬於它的真空的環境。一旦它侵入了病毒,就會迅速患上疾病。除非給它吃一劑猛葯,否則它會慢慢地病入膏肓,直至死亡,腐爛。


1644年,如果沒有災荒,沒有瘟疫,沒有李自成,沒有滿清。大明也許還會是大明,江山還是漢人的江山。也許明朝的國祚會持續到1744年,甚至1844年。到那個時候,大明還是曾經的大明,禮儀,道德,制度,一往如昔。歐洲國家依然會滾滾而來,用堅船利炮轟開中國的大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 的精彩文章:

一百多年來,德國與日本的實力對比?太震撼?
三國中最強武將前5名排行榜,呂布竟也只能排第二?
孫悟空被壓的五百年里,西遊記里沒有寫到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全才人物,猜猜第一是誰?

TAG:野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明朝延續到19世紀,它能避免列強帶來的屈辱嗎?
如何避免把孩子寵壞,6-14個月太重要了!
無緣2017開門紅 尼克-楊:我們有拼勁,要避免崩盤
一華人炒外匯賠了1000萬…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如何避免?
中國蘇27為何吊艙不離身?可避免像蘇22一樣被美擊落
七夕節情侶都來秀恩愛,只要做到這3點,100%能避免被坑!
避免争吵的3个小方法 200对情侣亲测有效
中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癌症去世!到底怎样避免患癌?
女人在30歲前,需要明白這8件事,避免犯錯!
機構:英國「硬脫歐」或難避免,英鎊有望下探1.18
中國每年有250萬人因癌症去世!到底怎樣避免患癌?
避免卧推「斷頭台」,卧推300不是夢!
3年有望虧掉2.1億?若再被勇士擊敗,騎士隊崩潰已無法避免?
每年5600萬台人流手術,有這13 種避孕方式,可以避免傷害
過了30歲的人一定要注意了!避免這幾種行為,能讓你多活10年以上!
剛剛17:59分,該股迎來了炸彈性利空消息,明天避免踩雷
讓小腳丫受10000點傷害的涼鞋,注意這6點就能避免
該如何避免99.99%的人都會犯的思維錯誤?
6399:《絕地求生:大逃殺》如何避免落地被拳王乾死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