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穴位貼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穴位貼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中醫書友會第115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巴豆3粒(去皮),綠豆7粒,胡椒10粒,紅棗1枚(去核),番木鱉3個,母丁香24粒,黃酒少許,和葯為膏,貼於神闕、脾俞、天樞可療潰瘍性結腸炎。(編輯/張亞娟)



穴位貼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作者/孔令彬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直腸和結腸的慢性炎性疾病。臨床上以腹瀉粘液膿血便,腹痛和里急後重為其特點,屬於中醫虛寒痢的範疇。由於本病病程緩慢,纏綿難愈且常反覆發作,給患者治療和用藥帶來諸多不便,幾年來筆者採用穴位貼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數十例,均獲滿意療效。




藥物:巴豆3粒(去皮),綠豆7粒,胡椒10粒,紅棗1枚(去核),番木鱉3個,母丁香24粒,黃酒少許。



製法:諸葯混合,搗融如膏。




選穴:神闕、脾俞、天樞。



用法:取藥膏二分之一,分貼於三穴位上,用紗布蓋好,膠布固定,一日一換,7日為一療程,一般需貼2?3個療程即可痊癒。




注意事項



1.若下痢膿血,肛門灼熱,有發熱者不宜貼用。




2.貼葯前用肥皂水擦洗局部,貼葯後若皮膚起泡,對治療本病仍有較好效果,保持局部乾燥清潔,避免感染。




典型病例




李某某,男56歲,教師,患潰瘍性結腸炎兩年余。來診時症見:下痢稀薄,帶有白凍,時而赤白相加,日3?4次,食欲不振,食後脘悶,面色萎黃,精神倦怠,短氣懶言,四肢不溫,腰酸怕冷,腹中隱痛,喜暖喜按,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大便常規,呈粘液便,鏡檢:膿球++,潛血+,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結腸黏膜淺表潰瘍,表面附著粘液性滲出物。確診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認為是寒濕久羈,損傷中陽,脾失健運之故;予以上藥貼於神闕、脾俞、天樞,一日換一次,十四日而愈。再做結腸鏡檢査,可見結腸粘膜表面紅潤,無充血、水腫及滲液,黏膜下血管呈樹枝狀排列,表明病情已痊癒,隨訪一年,病情未見複發。




按:中醫學認為,本病病位雖在大腸,但與脾腎關係極為密切,脾為後天之本,生氣血之臟,脾虛中寒,健運失職,水谷不化精微,濕濁內生,混雜而下,發為本病。腎為元氣之根,主閉藏司二便,久瀉久痢無不傷腎,腎陽不足,命火衰微,火不生土,失於蒸化而致大便失調。所選俞穴神闕,溫暖下元而消寒積;脾俞調補中氣,以資生化源,大腸募穴天樞通調大腸腑氣,使氣調而濕化滯行。膏藥首選辛熱之巴豆以蕩滌胃腸沉寒痼冷,宿食積滯;伍以紅棗、綠豆健脾益氣並緩和巴豆之毒性;胡椒溫中行氣,除寒濕,止寒瀉;母丁香溫腎暖脾,壯陽散寒;番木鱉消腫生肌,化毒止痛;加入黃酒少許引葯直達病處,以助藥力。諸葯合用,貼於俞穴,共奏溫陽散寒,健脾益腎,化濕止瀉之功。








I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光明中醫雜誌》1996年第4期。作者/孔令彬。編輯/張亞娟,一校/霜石,二校/小熊、鄭宇。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全能搜索】解惑,【精選文章】授業,【經典誦讀】傳道,【臨證參考】實戰。歡迎下載靈蘭中醫App,給你的中醫「裝備」升級。請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下載,也可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靈蘭中醫】。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隔葯灸治潰瘍性結腸炎
分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治療
病案分析:大灸療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肉雞潰瘍性腸炎的防治
潰瘍性結腸炎吃什麼好,潰瘍性結腸炎的飲食禁忌
潰瘍性結腸炎合併癌變的早期診治策略
「腹瀉便血」小心潰瘍性結腸炎
艾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55例
潰瘍性結腸炎吃什麼好
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癥狀?
胃癌癥狀盤點:潰瘍性胃癌患者或嘔血
潰瘍性結腸炎注意飲食調理
潰瘍性結腸炎保健小常識
潰瘍性結腸炎的飲食注意事項
腹瀉、血便拉不停?台醫生:5招緩潰瘍性結腸炎
狂拉、出血誤認為痔瘡!竟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預警、病因、併發症及治療,24張圖帶你全面了解
克羅恩病 VS 潰瘍性結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