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冠儒履釋袈裟:中國古文人的精神追尋

道冠儒履釋袈裟:中國古文人的精神追尋

向敬之


我曾固執地認為,嶽麓山雖為南嶽七十二峰末,但站在嶽麓之巔,所見要比祝融頂上看得遠。此言自地理上看來,有井蛙矜誇之嫌,然從人文的角度來看,嶽麓可謂儒釋道融合的中和大美:下有千年學府修學儲能,中是佛門古剎始建魏晉,上為雲麓福地道法自然。三教共榮,和諧發展,走出了王船山、陶澍、曾國藩、黃興、毛澤東等時代大才,也引來了朱熹、吳澄、真德秀、王陽明等學界名宿來此傳道。此中很多情景,無疑在諸子爭鳴、三教爭衡的中國傳統文化史上,都是最美的一座勝境,決非三山五嶽所能超越。


中國古代文人,雖有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學說爭持、人生使命,因客觀的、主觀的意識,或隱逸於江湖嘯傲自許,或疲命在朝堂掙扎經濟,然都是一種明道證己的方式。但因特殊的意識形態而有不同選擇,其精神世界卻不免印證「道冠儒履釋袈裟」的選擇與洒脫。久居嶽麓的張松輝,沉潛於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史中怡然自得,得出一本解味學術卻通俗耐讀的《道冠儒履釋袈裟》,意在滿是現代化陷阱的經濟社會,重溫中國古代文人也是他謹終如始的精神世界與思想真義。

人生儒釋道是一種境界。明顯的或潛在地接受儒釋道者,大都進退有據、左右逢源,也有進退維谷者常在矛盾博弈中遍體鱗傷。這些人性格使然,人生釋然,無所畏懼,大有古希臘西緒福斯的鬥士精神。西緒弗斯不倦地輪迴推動巨石,長年累月,不屈不撓,增添了不少凝重的色彩。有人喜歡把他看作執著的榜樣,然他始終沒有感受到選擇的樂趣。楚國的屈原大夫也是這樣的信念之人,自任滿腹經綸,獨清於天下,到頭來只帶著經濟雄圖和睿智,獨赴水府同汨水清月長作伴。



道冠儒履釋袈裟:中國古文人的精神追尋



西緒弗斯和屈原,因為執著,出了煌煌大名。而對他們自身而言,面對的只有艱難和死亡。他們也有許多追隨者,懷握個性張揚於名利場,打開牢籠,掙脫韁繩,不是接連遭遇坎坷,就是不斷面對磕碰。他們是否真的活得稱心如意,難有一個真實的答案。哪怕是滿面春意的美女奇才,還是一生布衣的壯士豪客,在他們留下的、我們讀到的詩文辭章中,總會有不少失意落寞的痕迹。

這不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學術書,但探微那些古人的卓越才華、敏銳思想與醇厚情趣,讓人窺知他們的學風三味與七情六慾:什麼是孔孟之道,哪些有老莊風格,也不忘記蘇軾越貶越遠的積極心態和曾國藩屢敗屢戰的激越情懷。至於佛家有雲、菩提無恨的偈語,默念幾回也覺清心……讓我讀到了想來想去但沒有想清楚的內容,輕鬆、平靜而憂樂,激勵去發現儒釋道的人生,實在的生活與人性。


或憂樂,或隱逸,或出世,或入世,莊嚴不屈,桀驁不馴。張松輝抓住了古人之魂。儒釋道的人生觀各有特色,儒家追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道家為「逍遙適意」而「鑄造天梯」,佛教「磨磚成鏡」自我普度眾生。「道冠儒履釋迦裟」,寥寥數字,已把古文人的心態勾畫了了。儒家講求修齊治平,佛門慈悲普度欲色,道學痴迷修鍊逍遙,各自獨立,又有著幾分相似。三教之間的鬥爭與融合,方便張松輝有著學習、生活、養心、世事和處世諸篇中的真實理解。


無論比較漸修與頓悟、殺生與惜生、禁慾與縱慾、愛情與婚姻、大度與狹隘、自然與人工、人力與命運、內聖外王與不執著等人生命題,還是闡析不同思想流派、不同人生選擇的因和果、源與流,張松輝縷析分明,內容豐富,生髮出生活的情趣,沒有枯燥的學術氣息,對讀者知曉古人人生態度和幫助自身人生選擇,很有裨益。其中有對古代思想言論和詩文的通俗解讀,也有綜觀儒、釋、道不同文化體系的對比評說,對傳統的修養、處世、交際、婚姻等觀念提出獨特的見解。


莊子面對高官不喜,東坡連遭貶謫不悲,陶淵明自祭寫滿悲涼而不憂,袁枚、李贄狎妓斷袖而不恥,李白、白居易、韓愈煉丹吞葯想修仙長生,於今都是鮮活的影像。許多文人處世不喜不悲、不卑不亢,擇善學習,辨惡遠離,總會成就自己而不拘束的時機。在儒釋道多家思想之間走自己的路,定有柳暗花明,不會哀嘆什麼莫由追悔、無可如何。倘接受某流派思想,分外虔誠,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事過境遷,時不我待,不過扮演了一回在歧路的屈大夫、賈太傅的好學生。



道冠儒履釋袈裟:中國古文人的精神追尋


張松輝對袁枚之流的情感泛濫,沒有明確的批判。他推崇陶淵明有了束縛,就想逃到世外桃源。袁氏寧狎雛妓、同性戀而罔顧婚姻、夫妻、家庭的存在,在道德觀念下,未必有真操守。陶淵明種豆南山下,但只為自己,而缺失為民造福的官家責任。張松輝將自己人生的想法和傳統人生觀融合一體,自成特色,將中國古文人們曠達洒脫的風格與風範,伴隨著有鮮明主題的古代詩文掌故,清晰而清新地漫刻到我的記憶,輕輕鬆鬆,自自然然,有深沉和慰藉,也有樸實與信仰。


中國古代曾發生過多次不愉快的時段。孔子周遊列國宣揚仁政,「上則幹濟政治,下則主持教育」(錢穆語),但他始終沒有要求朝廷或諸侯將儒學奉為國學,強行獨尊。孔子死後,卻被帝制中國的統治者們繼往開來地推到「至聖先師」位置,不厭其煩地加謚封爵,長期為權勢者利用,受統治術擺布,如漢代獨尊儒術、隋唐科舉取士、明清八股求才,孔子和儒學都是專制統治術的工具。至唐代,儒釋道再次遭遇厚此薄彼,出現了家天下里對一種學術持不同的態度。早年玄奘西去天竺,求得佛經東歸,得到太宗禮遇甚隆。百餘年後,韓愈上表諫迎佛骨,觸怒憲宗,險被處死,貶黜出京。武宗崇信道教,下令廢佛,除長安、洛陽及諸道保留規定的少數佛寺外,其餘的寺院一律拆毀,毀廢寺院﹑廟宇數萬處,勒令僧尼二十餘萬眾還俗,解放寺院奴婢十五萬人,皆充兩稅戶,沒收寺院良田數千萬頃。一個以禮待佛,一個盲目信佛,一個瘋狂滅佛,這是不同階段對待學說與政治需要的和諧與矛盾。這是儒釋道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變遷的悲哀,也是特定政治利害關係的非理性選擇,更有宗法制社會士大夫結合政治實際的利益推崇。


如果我們在研究古代文人思想時,不去簡單地給那些畫出特定的圈圈,不難看見和喜歡那些還未曾熟悉的一面。在那些文人中,特別是後來的文人中,很難找到純粹的儒家人物,或道家人物,或其他各家人物。絕大多數文人,兼收並蓄地會通前輩思想,靈活運用,巧妙發展,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採用不同的思想來指導、調節自己的生活和心態。慢慢地,也就有了中國文化史、思想史上一個個著名的故事,這些都是偶然的,非常個體化的,但傳承下來,梳理清楚,卻會發現古代中國的儒、釋、道兼容的往事,雖已浸染在黃卷之中,但依然是實在的,讓張松輝讀到了意思與意義,讓他期盼中國能夠出現儒、釋、道三家鼎立的局面,使得中國文人在生活中進退自如,遊刃有餘,能在處處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道冠儒履釋袈裟:中國古文人的精神追尋


張松輝講求善待自然,熱愛自然,引人看清林林總總的激進與冷漠、感傷與蒼涼、溫柔與慰藉、鍾情與戀愛,還有儒釋道共生共容的人生。大自然不時出現的災害,如颱風、冰凍、旱災、地震、海嘯,總大面積、強威力,總讓人難以預防,倘不引為警覺,更難堪的事實也許就在和風細雨之後。同處一個地球村,共容之心態的營造,共生之生態的創造,以及尤為重要的時代意義與社會價值,使得心態和生態成為了人類文明始終存在的兩大問題。心態關乎共容,生態關乎共生,共容方能共存,共存方能共生,我們應當學會同他人共容,同自然共容。


《道冠儒履釋袈裟》勾出了看似中庸之道卻是和諧之路的發展歷程。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多姿多彩,無論儒釋道經典,還是其他思想,絕大多數都是以和諧作為存在的精魂,而且經久不衰、傳承不息。《禮記·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生儒釋道所顯示的即為一種中和思想,一種把和諧思想上升到自然的原則,在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的大環境中,尋找到了哲學的根源,這是具有更大的權威性與更強的說服力的。這是一種有核心價值的生活,而不是簡單的生存狀態,它包含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個人自身的心靈和諧。作者由此解讀古人的洒脫的精神思想,是在為逐步遠離自然、蠶食自然的人們敲警鐘。生存在現代工業社會日益發達、城鄉建設趨近一體化的時期,能有如此的認識和理解,不能不說是一種境界、一種追求、一種厚重。書中而沒有凌虛蹈空的掌故編造,但帶有突出的象徵性和隱喻性,尤其對古人淡泊名利、知足常樂、不存害人之心、良好心態對待逆境、正確看待衰老和死亡等心靈修鍊方法,都有獨特的看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敬之 的精彩文章:

譚延闓不娶宋美齡,蔣介石感謝讓妻,讓他過把元首癮
鮑鵬山解讀孔子,有著怎樣的新路徑?
從秦始皇到劉邦,秦漢易代背後有多少隱秘
大總統袁世凱忙稱帝時,副總統黎元洪在忙啥?
武力反袁的總司令,為何最後是袁世凱稱帝的急先鋒

TAG:向敬之 |

您可能感興趣

張岱年: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樓宇烈: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
中國古代的工匠精神
書法是中國人的精神氣象,山水是中國人的信仰
文化你應該知道的中國古代名人聖賢!
輿情:朝鮮「七大」 中國的暗示耐人尋味
中國的漢字是韓國的?
專訪《文化苦旅》出版人王國偉:如何拯救中國出版業
蒙古帝國在中國統治以及蒙古語對中文的影響
中國儒、釋、道之間的融合是舉世罕見的奇蹟
閻錫山與泰戈爾談哲學:中國「中道」精神在鄉村
中國神話歷史中的玉皇大帝
黃埔精神完勝武士道精神 崑崙關立國威 他把中國軍隊推向了國際
外國的匠人火了,中國的匠人精神你知道嗎?
那是錢穆的中國和中國文學史
爭議: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嗎?
岡田英弘:明朝復興的中國是蒙古化的中國
張敬偉:岸田文雄的中國秀難釋中日互疑
蔡駿:用懸疑小說書寫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說中國文化,人生大道,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