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覺知究竟是什麼(四) 有為法的迷惑

覺知究竟是什麼(四) 有為法的迷惑

8th


有為法的迷惑


如未了悟覺知的本體


就會迷惑於覺知的作用所產生的種種花樣現象。



我們說作用,就至少有兩個元素:

一個作用者,一個被作用者。


見性發揮作用,我們看到明暗,看到有無、看到種種色相


這就有了一個能見的(性能),一個所見的(物相)


這就是有能有所,有心有法的二元世界。


二元世界是有對立,有矛盾,需要不斷分別選擇的世界。


二元世界因為兩個相對元素的各種不同方式組合,


形成數不清花樣的現象。


好比有形物質和無形空間的各式各樣的組合,


能組成無窮盡花樣的建築;

而我們的心,就是在選擇好壞、善惡、美醜、鬧靜、苦樂、利弊中


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心智模式、性格,以及業力組合。


我們的這種二元世界裡的心,可以有無窮數的花樣。


這個心,是不斷變幻的妄心。並非如如不動的真心。

沒有了悟這些花樣的本源


就會迷失在這些花樣之中。



用一個比喻來說


覺知的本體比作是純粹的電源


而覺知的作用好比是電流在各種不同機器中產生的作用。


它在微波爐、電飯煲里可以產生微波、熱能,造成加熱食物的結果;


它在電車裡可以轉動車輪,造成車子前進的效果;


它在電腦里可以讓CPU運轉,而這形成種種複雜的運算;


它可以在燈泡里發光,造成照明的現象;


它可以在警棍里電擊身體,造成身體暈倒的效果,等等


電的作用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沒有電,這些作用就不可能顯現,


就像沒有電,燈就不會亮,電飯煲就不會燒飯一樣。


但加熱食物、燈泡發亮、車輪轉動的現象


並非就是電本身,只是電幻化出的現象。




電本身潛在無限可能性,


但它並非任何一個化現的可能性


電的作用實現,需要一些基本的條件


沒有特定的程序、晶元和機器,


電就不會發生特定的作用。


但電本身的存在並不依賴任何條件。


覺知本體與覺知作用的關係類似於此。


覺知作用在不同條件和因緣中發揮作用


造成了花樣萬千的結果,


這些結果又作為新的條件造成新的結果


而在這一切條件、作用、結果變幻的過程中


覺知的本體仍然是無形無相,不生不滅,從未絲毫變過。



因為條件而不斷變幻的作用,屬於有為法。


有為法,有能所,有方法,有所得。


覺知的本體才是無為法的依據:


無所得,無所依。


無所得得菩提,無所依是真依,無所知是真知。



[當然,電跟覺知的不同是,


覺知無形無相無法言說,


絕對無依,絕對無一法可得,絕對想不到。


而電仍然有能量相,仍然依賴一些因素才能存在、儲存。


也可以想得到,感知的到(可以作為感知對象)]




9th 智慧之路



在這種認知之中,修行是如何進行的?


修行成了一條智慧之路,或者破除迷惑之路。



首先,學人要通過不斷體會覺知的作用而體悟:


覺知能了知一切現象及其變化,卻不不隨著現象改變。



比如,見性能看到一切物象,卻不不因任何物象改變。


您上班的路上,看到那麼多的車和人來來往往,變化著,消失了,


但你能能看的能力真的沒變過。


您一輩子聽到那麼多種聲音,風聲雨聲讀書聲,讚美聲,辱罵聲


但您能聽的能力一輩子都沒變過。


無論我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只能改變我們的心態,只能改變我們的感受(意識、情緒)


但改變不了這個能見、能聽的能力。



能見性不變,所見相變化


能聞性不變,所聞聲變化


能覺性不變,所覺觸變化


...


如此體會下去,我們就能漸漸破除對於一切外相的執著和迷惑


慢慢體會到,無論我們做什麼,看到、聽到什麼,


產生了什麼感受和想法,引起了什麼樣的行動


這些都只能改變下次我們看到、聽到什麼,


並不能絲毫影響見性、聞性也就是我們的覺知。


慢慢地,我們的意識,就會在這種體會中被覺知「磁化」


慢慢從偏執、任性、狂妄、迷惑的狀態變成


平等、圓融、真實、無住的狀態。



這是智慧修行的第一步。




這種智慧的修行並不讓人得到什麼或者放棄什麼


它只是讓人認識到得到什麼、失去什麼並不能觸碰到生命的本質


從而不再執著於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身和物沒問題,事情也沒問題,世間也沒問題


不需要放棄


要放下的只是執著和迷惑



而這種智慧之路的下一步


就是體會覺知這個靈光光無形相的性質


到底源於何處,本體如何?


從而明了這個所謂的我,也是覺知作用顯現的現象


「我」這個現象,


和我所見、所聽、所感知的其它現象


也是平等的虛幻,都是那個本源幻化的現象。


從而徹底破除對於我和對於修行的執著與迷惑(我執、法執)


明了一切,不執著一切,善用一切,無住一切


明了這是真正覺知本有的性質。


從而開始,自在、智慧、而又質直、平凡的生活


並在生活中分享這些。



這種智慧的修行,最終並未得到什麼,也不失去什麼


而是究竟明白真覺真知不可能得到什麼或者失去什麼


它不是任何高深的境界,


也不是什麼深奧的道理,


也不是善良的心行


高深的境界和深奧的道理也不過是它作用幻化的結果


也是如同其它被幻化出來的現象一樣,


總歸要生生滅滅中輪迴。


高深的境界、深奧的道理、善良的心行


仍然是有所得的有為法


雖然能搞改善我們輪迴的狀況,帶來福報


卻終究是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那什麼才是真實的?



說得也打三十棒


說不得也打三十棒



或者您問問虛空


看它作何回答。





10th


究竟無說方便說



上面的文字,講述了很多道理。


但佛法究竟不是道理。


既然佛法究竟不是道理,為什麼還要講道理?


三藏十二部,講了那麼多道理,究竟為什麼?



溈仰宗(禪宗的一宗)的兩位祖師,


溈山禪師和仰山禪師


曾有一段對話


甚是圓妙。



師徒兩個在討論一段公案


說的之前的祖師們如何傳法


仰山問溈山:您自己怎麼樣?



溈山: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仰山:不然。


溈山:子又作么生?


仰山: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師徒兩個交換了見地,


溈山(老師)從覺知本體上說


所有的名相、語言都碰不到覺知本體


所以他從本體層面,點明一切言語、思索根本碰不到它。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這當然沒錯,那裡容不得一絲塵土。



但仰山如果僅僅同意,那就遜色於老師,也就是辜負了老師。


所以,他把覺知的本體和作用(體、用)兩方面圓融了起來:


「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這是用了一個做官府驗關的比喻來說。


官府驗關的時候,戒備森嚴,


哪怕是一根針也不會錯漏,也不得矇混過關。


這是從覺知本體說,從體上說。


但這麼戒備森嚴的驗關,有時候卻會私下融通,


讓比針大得多的馬車也得以通過。


這並非見秋毫,卻不見薪輿


這是從用上說,從方便上說。


兩方面看似矛盾,實則正是體用圓融的表達。


也就是說:雖然第一義諦,本體層面絕不容許一絲含糊


但在實際接引人的時候,卻會根據每個人的資質和因緣


說一些他能夠受用的方便法,慢慢引導他契入佛的知見。



佛在說究竟義的《金剛經》里


反覆強調菩提無所得,無一法可得。


一生中卻講述了打坐、觀息、持咒、念佛等等法門。


他在講佛的知見的《法華經》里強調


那些三乘的種種法門都是方便說,


是把落葉當成黃金,哄小孩不要啼哭。


這就是佛陀的圓融:


針對須菩提這樣的智者,他講的是究竟義諦


(講《法華經》也是等到五百比丘退場後)


在另一些時候,他也分享了很多調服識心的方便法。


他臨終前告訴文殊菩薩,


說他說了49年法,究竟沒有說一個字。


用仰山禪師的比喻說,


就是他在驗關的時候,沒有放過一根針


卻也讓不少馬車通過。



這個,我們可以叫做「圓通」。


所謂圓通,即非圓通,故名圓通。



覺知不是道理


但難免要講道理


講了那麼多道理


實際並未講一字






~~~~~~~~~~~~~~~~



平梵:澄清生命認知,遠離顛倒夢想



文章目錄: m


個人微信號:AYPyoga


公號:pingfansoul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覺知究竟是什麼(三) 覺知的本體與無為法
覺知究竟是什麼?(上)
覺知是什麼?怎麼練習覺知?
你說的覺知、看到,究竟是什麼意思?
覺知究竟是什麼(中):意識造成的哈哈鏡效果
如何喚醒純粹的覺知
瑜伽 什麼是覺知力
凈慧老和尚:覺知每一念
我們為什麼要覺知?為什麼要向內看?
瑜伽覺知力到底是什麼?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做有覺知的人,不要太過依賴醫生
覺知魔事 又該如何卻之?
世俗之人為何對真境沒有覺知
禪修其實是一種不帶評論的覺知過程
凈慧長老 覺知每一念
我開講了——如何覺知自己?
身體沒有感覺、覺知力差?你需要瑜伽調節一下神經系統!
如何在瑜伽練習中,找到覺知和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