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飲食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禮記》記載孔子的話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飲食烹調和男女關係是人類經驗的重要部分,如果說哲學是對人類生活經驗反省與思考活動的話,那麼,民以食為天,因而飲食這種文化,在實質上也體現著一個民族的哲學思維傾向,也是中國古典哲學研究的重要範疇。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五行之說與飲食歸屬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據《尚書·洪範》記載:五行學說把人類古代物質的、精神的、現實的及理想的,一切一切的存在納入一個齊整的結構模式之中,統統納為潤下、炎上、曲直、從革、稼穡等五種功能屬性。 《孫子兵法》中也有相關論述:「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 古代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黃帝內經素問》有以下記載:「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 以上皆講述一個道理。這一模式把宇宙看做是由形形色色的事物組成,同時又竭力要在眾多的事物中去找出和確定那些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的東西。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整個宇宙被看做是一定數量關係的基本要素所構成的合規律的整體,它有其內在必然的結構和規律,不是混亂不堪的東西。中國的飲食活動自然也被納入這一結構模式中。 例如,把食物分為五畜(羊雞牛犬彘)、五穀(麥菽稷麻黍)、五味(酸苦甘辛咸)、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等。《尚書?洪範》還言:「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五行說認為水、火、木、金、土在口味上的屬性分別是咸、苦、酸辛、甘,合稱五味。五味受五行統轄。

「土」的重要性,即飲食的重要性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另一方面,原始五行說把自然現象和人的活動歸結為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元素,並把飲食歸於土的範疇,因為飲食中的基本成分是穀類食物,系土地所生,故屬土。 例如,《國語.鄭語》中記載:史伯說:「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將「土」單獨提出,表達了對土的尊崇。

《樂記》佚文中,更明白提出「土比於五行最尊」,直接地將尚土說提到極致。這就把中國人特別重視飲食的生活觀念高度理性化、哲學化了。

飲食中的「陰陽」之道:飲為陽,食為陰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解釋了宇宙的結構,但沒有闡明宇宙的起源。陰陽學說解釋了宇宙起源。陽字本指日光,陰字本指沒有月光。到後來,陰、陽發展為指兩種宇宙勢力或原理,也就是陰陽之道。陽代表陽性、主動,熱、明、干、剛等等,陰代表陰性、被動、冷、暗、溫柔等等。陰陽二道互相作用,產生了宇宙一切現象。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飲食亦不例外,如把飲作為陽,把食作為陰。 《禮記?郊特牲》云:「饗禘有樂,而食嘗無樂,陰陽之義也。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

食物與器皿的陰陽相生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既然中國飲食被框定在陰陽五行的模式中,那麼飲食活動也必然要符合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運行發展規律。飲是陽,食是陰,食之內一些為陰,另一些為陽。 例如用火烹熟的肉多半是陽的,而穀類食物則大多是陰的。由此出發,食物與盛食器皿的關係也被框入模式之中。在殷商時期,青銅器皿主要用於盛放穀粒食物和用穀粒做出來的酒,用於盛肉餚的最要緊的兩種器皿,籩和豆都是用木頭、編織物和陶器做的。何故?當時,為富人所用的祭祀菜肴中菜肴中都是有肉的,而青銅器正是為了他們之用而製作的。金屬器大概是陽的,而陶瓠則大概陰大於陽。 按照陽與陰接、陰與陽合的基本規則,青銅器便不能盛屬陽的肉類菜肴了,否則便同性相剋。

這就是《禮記郊特牲》所說的:「鼎俎奇而籩豆偶,陰陽之義也。籩豆之實,水土之品也。」「郊之祭也…器用陶瓠,以象天地之性也。」

飲食與養生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飲食一方面是為了充饑,一方面是為了養身,飲食活動只有在不違背陰陽五行的生克規律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素問·寶命全形論》有云:「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因而中醫學認為:人的生命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陰陽乖戾疾病生」,因此,飲食首先必須做到陰陽配伍。如對於每頓正餐來說,必須主食(飯)、副食(菜)搭配適當。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主食為陽,一般為米飯、饅頭、窩窩頭餅或麵條等庖制過的穀物構成,作為一餐飯的這一半;副食為陰,以各種菜蔬或肉構成,作為一餐飯的另一半。即使從外觀上看去,主、副食連成一器的一頓飯,如餃子、包子、餛飩、餡餅等。實質上其主、副兩部分也不是摻合在一起的,它們各自仍然保持著適當的比例,皮為飯,餡為菜,主食、副食涇渭分明。 中國人在飲食中遵從飯菜均衡原則確實是不分場合堅守如一的。如我們現在招待客人,即使滿桌佳肴,吃得吃不下飯,主人還要謙虛地打招呼:「菜不多,飯要吃飽」。光吃菜,在不少中國人的觀念中不算吃飯,這些人即使吃了很多菜,只要沒進穀類飲食,心裡總感不平衡,覺得不曾飽。 中國人碰面一般都問「飯吃過沒有」,而從不說「吃過菜沒有」。

「陰陽」與食物搭配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人的生命體合乎陰陽原則,眾多的食物也各具陰陽稟性,同時,只有兩者相配得當,才能維持生命體的平衡,保證人的康健。 食物一般有涼性和熱性之分。也有稱做去火的(解熱)和上火的(升熱)。火或熱被認為是首先要考慮避免的。但是冷與熱對比之中,任何一種本身都不一定對人更有利或更有害。

在中國人的傳統信仰中,辛辣、肥肉、油脂植物(如花生、芝麻)屬於熱性,而大部分含水植物、貝殼類動物(特別是螃蟹)和某些豆類(如綠豆)都是涼性。例如生瘡或不明原因的發燒可能是吃了過多的熱性食物,而傷風感冒的人如果再吃涼性食物,如螃蟹,就會加重體內涼的強度,使病情加重。

「藏象學說」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人體內臟組織與陰陽五行理論也形成有機的聯繫,這就是「四時五臟陰陽」的「藏象學說」。認為人體的精神氣血皆由五味(酸、苦、甘、辛、咸)所滋生,五味與五臟,各有其親和性,所以說五味入口不宜多偏,多則攻其臟腑,各有所損,即咸多傷心、甘多傷腎、辛多傷肝、酸多傷脾。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故《素問五藏生成篇》又說:「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這就告訴我們,飲食應注意其食物的性味,並要做到五味適宜,平時飲食不要偏嗜,病時更應注意飲食宜忌。

「葯補不如食補」:五行與食療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中國人不但把飲食視為一種養身保健預防疾病的行為,而且還利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通過人的飲食達到治病療病的目的,這就是中國傳統的以食代葯的食療法。 《內經》說「毒經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這既注意了飲食的滋味營養作用,又巧用食物陰陽五行的配伍特性,達到藥石所不能奏效的治療目的。 中國有句古語叫「葯補不如食補」,而食補的時令也要符合陰陽平衡的要求。具有滋補性的食物,如肉類、人蔘等皆屬熱性,因此就不宜多在熱氣騰騰的夏天食用,否則,熱上加熱反於身體不利。另外,民間還以為夏天多汗,滋補營養隨汗流瀉,不易貯存。這些在陰陽五行觀支配下的飲食習慣符合科學道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箴言|事從容有餘味,人從容有餘年
千山萬水,一掌乾坤收進心
杨绛:有关人的问题
陳來:市場經濟需要回歸儒家思想
楊絳:有關人的問題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韓國人看中國「貼秋膘」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之粵菜的特點
中國飲食文化之湘菜的特點『一
中國飲食文化:冰糖葫蘆傳奇
論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
淺談《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之魯菜的特點
韓國最佳美食街——漢江 體驗地道韓國美食文化
追溯中國的素食文化
透視滿族說部中的飲食文化
中國美食文化品鑒晚宴舉行
東坡肉與宋朝的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一次性把中國茶講清楚
深度分析:中國各省人的飲食文化與習慣
《尋味仁和》之「川滇地區俚濮彝族飲食文化起源」
食戟之靈—飲食文化,國球乒乓的傳承和發揚
最愛垃圾食品和零食,特朗普把美國飲食文化帶回後二戰時代
精彩發現:東坡肉與宋朝的飲食文化
檸檬蜂蜜水 趙薇黃曉明「中餐廳」傳播中華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