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柴子文: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柴子文: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柴子文: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文 |柴子文

美國大選特朗普出人意料當選,身邊的美國籍朋友驚恐萬分,情形不亞於英國脫歐公投後英國人的震驚,可能發生的竟都發生了。


2016年這樣盤點起來,真是意外連連,哀聲遍布整個地球。也許,時代真是太壞了,落到底了,人反而有了重頭來過的決絕,聽得進去或者說真正需要多一些反省和檢討的聲音了。所謂「物極必反」、所謂「柳暗花明」,並不是無緣無故發生。


邁克爾·摩爾的新紀錄片,是其中一份有趣的反省報告,卻充滿各種各樣看起來不可思議、有許多為人忘卻但卻是真實存在的正能量。

柴子文: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美豬出城》( Where to Invade Next)宣傳海報


先來說題目,英文原名叫作Where To Invade Next,直譯就是《下一站,侵略……》。一貫的諷刺幽默取態,卻另闢蹊徑深入時局背後的問題癥結。摩爾這一次的題旨是說,美國何必要出兵伊拉克,何必要花費巨額經費、派遣士兵出戰隨時犧牲性命,到頭來在伊拉克連一個油田都沒撈到,到頭來還要被人詬病當「世界警察」,國內國際兩邊不討好。美國「侵略」哪有什麼好處?何不讓導演派出自己一個人的軍隊,去「侵略」他國,奪取他們最好的資源,又省軍費,又無罵名?


什麼是一個國家最好的資源?市場?石油?還是——先進的觀念和與之配套的制度?在摩爾看來,答案是後者。


一個人一支軍隊,去他國取經,先行者中最出名的當數法國人托克維爾。他的名著《美國的民主》,就是講他漫遊美利堅,發現了美式代議制民主的根基——基層自治,由此而產生的普遍的公共精神和公民社會。在美國,托克維爾驚訝地發現了這一塊制度「新大陸」,這在他所身處的19世紀老歐洲,簡直是難以想像的。這著作本來是考察遊歷美國的總結,出版後卻大受歡迎,他本人也因此而獲得勳章,成為法蘭西學院的院士。

大約兩百年後,美國人邁克爾·摩爾卻深深感到,美國變老了,不再有活力了,還充滿了各種危機。除了輸出貪婪成性的投資銀行系統和金融危機外,美國似乎沒有什麼好東西再貢獻給全世界了。但他的歐洲之旅,卻令他大為感嘆:那些由觀念變成生活現實一部分的先進位度,它們的星星之火,有許多是來自美國,如今在異鄉開花結果,反而在原產地銷聲匿跡,變成了稀奇的事情。

柴子文: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導演:邁克爾·摩爾

柴子文: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比如,芬蘭的教育原本十分落後,但政府狠下決心進行教改,取消應試教育,學生每星期只需上堂20小時,每天3至4小時,回家後無須做功課,即使要做,每天也只是花10分8分鐘而已。因材施教,教材甚至源自日常生活,信手拈來,最重要是要令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發展自我、發揮潛能,這樣才可以啟發創意。現在,芬蘭學生的水準已躍升世界最前列。導演問一位數學老師,什麼是他教學的原則。想了幾秒,那位老師回答說:快樂。


挪威擁有全球最豪華、最自由的監獄,犯人不僅擁有自己的、寬敞過香港板間房的居所;在監獄裡無須載上枷鎖,一切行動自由,可以玩遊戲機、唱K、組樂隊,甚至連殺人犯都不被禁止接觸利器,依然可使用廚刀……他們只是被強制與外間隔離,暫時失去自由的一群人。獄吏對他們信任、友善,不僅沒有黑獄警,犯人和獄吏相處得還跟朋友一樣。

柴子文: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這一切怎麼可能?這套開放式的監獄制度,怎樣能懲教罪犯,更何況重刑犯?在挪威人看來,讓犯人失去自由,已經是最大的懲罰。而另一條重要原則,是對生命的絕對尊重:即使是殺人犯,任何權力都不能剝奪一個人的生命。


幾年前,芬蘭發生震驚世界的屠殺學生事件,殺人狂最終被判刑,關進了同樣的開放式監獄。導演訪問其中一名受害學生的父親,憶述起當年的慘劇,不禁悲從中來。但當被問道,你難道不希望法庭判決處死那個殺人惡魔嗎?那位傷心的父親,一臉正色答道:不!


他說,雖然他痛恨這位奪走自己孩子的殺人犯,覺得他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可是他並不贊成死刑。這樣想,並不是因為這位父親特別高尚,而是基於這樣一個信念,他徐徐地說道:「這個殺人狂自以為是地認為他可以隨意奪取別人的生命,我不能跟他一樣自大。他是十惡不赦,但我們沒有權利奪取一個人的生命。」


面對導演的驚訝表情,芬蘭的老師、挪威的獄警,一臉茫然地反問: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再來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冰島。金融海嘯爆發,冰島最先破產,但唯一沒有倒閉的銀行,是由女性負責管理的。冰島的女總理1976年上台,是全球第一個女性執政。冰島人相信,女性參與執政和管理,可以令社會和經濟發展得更好。因此規定無論是政府或企業的決策層中,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他們甚至明確提出:一個是象徵,兩個是少數,三個才是平等。在金融海嘯後上台的女總理主政下,所有貪婪的銀行家都被拘控,全部入獄,現時冰島經濟已經全面復甦過來。但來幫忙協助、做顧問的,卻也是美國的前檢察官。


葡萄牙對付吸毒的問題,不靠嚴刑峻法,警察不會拘捕吸毒者,但全國皆設有免費保健中心,讓癮君子接受戒毒治療,所以葡萄牙的吸毒人數遠比美國為低。兩位葡萄牙警官,被導演當面測試:「說若我說我身上藏毒,你們會拘捕我嗎?」他們立刻神情嚴肅起來,連連說:「不可以,不可以!」再問下去,他們竟口出名言:沒有什麼比人的尊嚴更重要。

柴子文:這些理念不是來自你們美國人嗎?



邁克爾·摩爾暢遊/「侵略」義大利、法國、芬蘭、斯洛維尼亞、德國、葡萄牙、挪威、北非、突尼西亞、冰島後,採用實地訪問結合Infovideo(信息視頻),剪輯成一部院線上映級數的紀錄片,以他憑藉《華氏911》獲得戛納金棕櫚獎的國際知名度,片子的國際行銷當不成問題,也引起不少的討論。在香港院線上映後,口碑、票房俱佳,加場不斷。


但對拼圖式、以點帶面的講述方式,難免造成以偏概全的印象。省略背景和忽略代價的問題,也很容易挑到刺。甚至,你還會有「美國以外皆是天堂」的錯覺。


葡萄牙被訪問的官員也說,如果你只是在美國實行毒品合法化,一定會天下大亂,因為這一政策背後有複雜而周密的公共醫療、社會福利制度和公民教育配套,不是簡單學一招就能奏效的。


的確,制度和觀念的進步,不能頭痛醫頭。無論是快樂學習、人道監獄,或者毒品合法化,這些在大多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制度,如果脫離了社會演進的脈絡,會有縱容人性惡的誤解。觀念和制度的進化,之所以那麼艱難,是難在平衡人性中的善惡,保持開放的心態做出安排。


導演自己用調侃方式解釋:我本來就是來「侵略」的,不是來幫你們解決問題的。這套紀錄片並不是要介紹一個完美的制度,世上本沒有完美的制度,但大膽的想像、小心的嘗試,卻是實實在在有人在認認真真地做。


港譯名為《美豬出城》更道出另一番滋味。所謂「豬」在香港俚語中,代表不理世事、只顧自己的人,也可以說,是「那些裝睡的人」。港有港豬,美有美豬,全世界都有裝睡的人。「美豬出城」的譯名,飽含摩爾式幽默,也有港式自嘲,提點大家:是時候開動腦筋了。


畢竟,比起犬儒,樂觀,總是找到出路唯一正確的方向。


【注】本文原標題為《美豬出城》


【作者簡介】


柴子文|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許紀霖:體育老師啟蒙的國學大師
楊早:班上那麼多人,他們怎麼單欺負你呢?
荊歌:有些技術,在秦漢時代就已經達到了頂峰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柴子文:爺爺讓我懂得,無條件的愛在世上是存在的
柴子文:讀了量子論和相對論,我對世界不再悲觀
柴子文:日本電影怎麼又好看起來了
柴子文:那個全村爭看《霍元甲》的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柴子文:一群邊緣音樂人給這個世界開出的解藥
柴子文:童年記憶里的我的國
柴子文:日本好人
柴子文:在華人世界,科學被談論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