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正確姿勢(上篇):調身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正確姿勢(上篇):調身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正確姿勢(上篇):調身

在長期的練功實踐當中,歷代養生家們總結出了練習導引術所必須遵循的幾大要素,也就是調身、調息和調心。在此我們要說的便是調身,所謂的調身,是指將身體放鬆,對身體姿勢進行調整,從而進行一定的身體動作。

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姿勢,才能夠令導引養生鍛煉起到良好的作用。調身可以集中住意,安定心神。調身的基本要求是形正體松,氣運自然。形正則生勢,靜則有頂天立地、包容宇宙之氣概,動則敏捷迅速,有排山倒海之勢。體松是緊中求松,剛柔相濟、 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

鍛煉中經常用到的調身姿勢是坐、卧、站、行,這四種姿勢各自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和效用,在實際應用的時候,應該根據自身的病情、體質、練功情況以及習慣等去進行選擇。比如患有潰瘍病、胃下垂等消化系統疾病,或體力不支、年老力衰者可採用卧式或坐式;患有高血壓、頭痛,或者體質壯實者,則可採用站式。因為卧式可以減緩腹部緊張,減輕疼痛;而站式可以通過下肢的緊張,引導頭部氣血運行,有助於緊張狀態的緩解。同時,選用適當姿勢,有助於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某一部位。一般認為, 行則凝神於湧泉,立則凝神于海底(會陰),坐則凝神於絳宮(膻中),卧則凝神於坤腹(下腹部) 。

此外,在對姿勢進行選擇的時候,還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具體的安排,有時候,還可以將幾種姿勢交替調配使用。早晨可以選擇動功,晚上入睡前可以採用卧式,冬季嚴寒戶外站式不適,可以採取室內坐式;夏季卧式滿身大汗,則可改為平坐或站式等。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正確姿勢(上篇):調身

1、 坐式

坐式包括平坐式、靠坐式和盤膝式三種。平坐式指端坐在方凳上,高度以軀幹與大腿、大腿與小腿各呈90°角為宜,兩足著地,兩膝左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放在膝或大腿上,下頜微收,松肩含胸,口眼微閉,舌抵上齶。靠坐式是指坐於椅上,背靠椅背,其餘同平坐式。盤膝式又分自然盤膝式、單盤膝式和雙盤膝式三種。自然盤膝式是兩腿自然交叉成 「八字形」,兩足壓在兩側大腿下,兩手放在膝上,或結手印置小腹前。單盤膝式是將一側小腿置於另一側小腿上,雙盤膝式是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右足再放在左腿上,足心向上,雙盤膝式坐式穩固,易於入靜,一般人不易做到。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正確姿勢(上篇):調身

2、卧式

卧式包括仰卧和側卧兩種。仰卧式即平卧於床上,或用枕頭將背部墊高墊實,斜坡狀,四肢自然放鬆伸直,兩手十指松展置於身側,或相疊置於小腹上。側卧式左右側卧均可,一般以右側卧有利於心臟活動、肝臟藏血和胃腸排空。枕高應同側肩寬,頭稍向前、上側手掌自然放於髖部,下側手臂自然屈肘,手心向上置於枕上,距頭二寸許;

將下側的大腿略微向前屈,小腿保持自然伸直,上側大腿疊放,屈膝大約呈120°,足部著床。這個姿勢適合體弱者或者是睡前練功時使用。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正確姿勢(上篇):調身

3、 站式

站式還被叫作站樁,具有很多樣的形式。最基本的站式是自然站式: 兩腳平行,與肩同寬,雙膝微屆,收胯斂臀,直腰松腹,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腕虛腋,兩臂自然下垂,兩手自然置於褲縫處。頭正平視,口唇輕抿,舌抵上額。

根據膝關節的彎曲程度,可以將站式分為高、中、低三種。根據手臂的姿勢可分為自然式、下按式(屈肘,兩手掌心向下,有意下按)、按球式 (兩臂屈肘呈懷抱狀,兩手置於脘腹前,手心向下如按水上氣球)、抱球式(掌心向內,指尖相對,如懷抱大球狀)、三圓式(臂如抱球式,手指如握球狀,形似虎爪,足尖稍向內扣,形成足圓、手圓、臂圓)、佛掌式 (兩手合十置於胸前) 等。

4、 行式

在保持靜立2~3 分鐘之後,先邁出左腳,走路的時候先用足跟部位著地,足趾用力抓地而蹬,上體和上肢隨之自然擺動,全身放鬆,意守下丹田或者是命門部位。可配合呼吸,呼氣時提肛收腹,吸氣時松腹,氣貫丹田。

如想獲取更多的古法養生保健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易醫道堂(或srrygw)。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正確姿勢(上篇):調身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醫道堂 的精彩文章:

醫日一方---有了 「葡萄仙人膏」,您整個夏天都不會生病
醫日一動:古代最簡單的修陽真方——經絡導引養生功
最傷胃的十種錯,你卻每天都在犯!
醫日一方---「千年人蔘」葛根是給您帶來好運的「幸運草」

TAG:易醫道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醫日一動---經絡導引的呼吸調整(中篇):調息
醫日一動--- 經絡導引的意念鍛煉(下篇):調心
醫日一動---通便經絡操:召回寶寶體內的正氣
醫日一動---活血瘀經絡操:有效緩解痛經
醫日一方---按摩經絡,保護好孩子的囟門
醫日一動---孩子得了夜啼症,推拿經絡就會好
按照經絡循行來瘦身------辰時瘦全身、巳時瘦大腿、未時肩背臀、申時瘦小腿、亥時減小腹
神奇的搓手功--養氣血、通經絡!
怡昭:調養經絡的陰瑜伽-肺經
謝森曦五臟六腑的運動-疏通臟腑經絡
艾灸溫通之要,氣血調(四):治療寒/熱/虛/實,溫通經絡、調暢氣血
田文-刮經絡治病的臨床探索
為什麼疏通經絡要堅持3-6個月?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10個養生瑜伽體式,調動全身,疏通經絡!
中國中醫經絡學-經絡養生-不老穴
中醫 經絡 營養 刮痧957經絡與健康-7-心經詳解!
中醫 經絡 營養 刮痧960經絡與健康-10-腎經詳解!
中醫 | 經絡越通,負面情緒越消失(12經絡對應的情緒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