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養生有道就是享福

養生有道就是享福

本平台為「張其成國學基金」公眾平台


養生有道就是享福

養生有道就是享福

養生有道就是享福


養生有道就是享福

養生有道就是享福



「天人合一」的觀念讓中國人以為「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宇宙」,人與天是一種交融。


這種觀念在民俗上體現最明顯,比如《尚書·洪範》將福分為五種境界:「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日考終命。」故此,中國人特別崇尚「福」,以求「福」為歸宿,細分下來有「福」「祿」「壽」「財」「土」等多種類型。

在中國人傳統的價值觀里,幸福的第一影響因子,權重最大的因子無疑是健康安寧,而健康安寧的直接可量化結果就是長壽。因為,根據中國傳統農耕社會的實踐觀察,我們中國人發現:人的壽命長短與家庭的收入(富)和生活好壞(康寧)直接相關。


而將生存境遇的好壞與「德」聯繫起來至遲在漢代已經開始了,那個時候的讖緯之學,或多或少折射出一種普遍的世界觀:有德的有福報,失德的有惡報,這就是第四種福——攸有德。


至於「考終命」,就是盡享天年,長壽而亡,而不是今天社會總在吸引人們眼球的「過勞死」「猝死」「抑鬱自殺」等等。


為了確保能享「福」,中國人自然要有自己的方法體系。比如宋代陳直的《養老奉親書》就提出行、住、卧都需巧立制度,還收載了通用的老人藥方、食療方。


元代李鵬飛的《三元參贊延壽書》中把天、地、人作為三元,從三大方面歸納了讓人養生有道的方法,如保持精氣、合理飲食、合理起居等等。

明代高濂所輯《遵生八箋》按「清修妙論」、「四時調攝」、「起居安樂」、「延年卻病」、「飲饌服食」、「靈秘丹藥」等八個篇章展開,涉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養生方法。


具體的、日常方便施行的、今天仍有價值的方法有哪些呢?


這裡分類挑選一些介紹給讀者:


導引方面,可用孫真人「長生一十六字訣」: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

很簡便易行,一吸氣就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引導每一次吸氣深入下沉到丹田(肚臍下3寸處),一吸氣就吞咽口中津液,注意感覺津液下行到丹田(丹田這裡本來是腎水居住的地方,津液從舌頭而生,屬於心火,所以是水火相見)。


這個方法在空閑時都可以勤加練習,行、住、坐、卧都可以練。


起居方面,可以參照《壽世保元》所說的「薄滋味,省思慮,節嗜欲,戒喜怒,惜元氣,簡言語,輕得失,破憂沮,除妄想,遠好惡,收視聽」。即飲食要清淡,心思要簡單,情緒宜穩定,得失心少一點,不正當的語言少一點,收回聽覺和視覺,然後返觀內察。


對照今天的社會生活,其總則是簡單、穩定,不要痴迷於各種各樣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事物。


禁忌方面,可以參照《攝生十要》的論述: 一欲,二憂愁,三饑渴,四觸愛,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瞋恚,九利養虛稱,十自高慢人。


(原文刊於《東方早報》2016-12-3)


【張其成國學基金】與您分享


中華國學、國醫、國藝、國粹更多精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其成 的精彩文章:

養生前提:聽懂生命說話
修禪治病的九種方法
天癸盛衰記
張其成教授第二次《文明之旅》馬上開播啦!
無為而無不為——老子識人之道

TAG:張其成 |

您可能感興趣

養生有道:春季喝茶補水也是養生
粥道與養生
丹道養生的關鍵是唯道是從
最好的養生是不「養生」
生薑耐養生之王 它有N種功效是你不知道的
立冬養生,吃好才是王道
淺析中醫養生有哪些好處?怎麼養生好
你以為在養生,其實是在損害健康!小心這些不靠譜的養生法
養生養成了折壽,這些養生誤區必須知道
立秋養生粥有哪些
養生六大誤區,你是在養生還是在「養病」?
三伏天養生,吃這些,有益健康少生病
養生就是好習慣的養成
不只是除濕,薏米養生粥還有哪些養生功效?
夏季養生喝什麼粥 多喝養生粥有益健康
什麼是最好的養生
拜佛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脾胃養生有四怕
辟穀養生不是忍飢挨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