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純學術」養生:《管子》養生

「純學術」養生:《管子》養生

本平台為「張其成國學基金」公眾平台

「純學術」養生:《管子》養生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華文化歷史上最豐富多彩的時代之一,思想界諸子爭鳴,誰也難以完全說服誰。


在這種大勢下,因為思想爭鳴本身的發展,也因為當時齊國對學術研究的支持,在齊國出現了一個類似於「科學院大學」的機構——稷下學宮,這個機構一開始辦學、做科研就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活動經費由田齊自掏腰包),進而受到知識界精英的追捧,當時最有思想、最有學問的那波人都願意來這裡「不治而議論」——僅喝茶辯論,不干涉政治、生產經營。

「純學術」養生:《管子》養生


從某種意義上講,稷下的學風有些類似於西方的「愛智」傳統——為了知識而研究知識,為了學術而探討學術。


稷下學派的各種研究結集而成的著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叫《管子》,託名齊國賴以鼎盛的名相——管仲,實際上主要是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主。其中的養生內容,大致是目的性最弱的一類養生知識,因為按照稷下學風,探討這些知識僅僅是為了搞清楚「養生」本來的面目而已,並沒有其他功利性目的。這樣的研討思路即使在今天也同樣值得敬佩、推薦和倡行。


《管子》認為「精」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主張存精以養生,在《內業》說:「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臟以為泉源」,精的存在是生命的基礎,表現在外就安然有光澤,顯出欣欣向榮之象,在里的內臟也以精為滋養的源泉。《內業》還提出存精的具體方法是「愛欲靜之,遇亂正之,勿引勿摧,福將自歸」,即使各種貪慾安靜下來,使各種紛擾回歸正常正確的道路,不要隨意引動、擾動精,這樣安康幸福就自然而然達到了。

「純學術」養生:《管子》養生


再具體一些,一方面就是做好情緒管理,比如《內業》中說:「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憂患。是故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又說:「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即認為人的生命是平和且不偏不倚的,之所以人在生活中有時候會失去平和,失去正道,就是因為有喜怒憂患的情緒,因此要用《詩經》的教育來平息容易生氣發怒的毛病,用《樂經》的教育來去除容易憂愁思慮的毛病,用《禮》的教育約束過於高漲的快樂情緒。


另一方面就是做好日常起居管理,比如《形勢解》中說:「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起居不時,飲食不節,寒暑不適,則形累而壽命損。」《內業》中講:「饑飽之失度,乃為之圖。飽則疾動,飢則廣思,老則長慮。」不但提出了「時」(起居有規律)、「節」(飲食有節制)、「適」(寒溫有調適)的原則,更有偶爾違背以上原則時的調整方法,比如吃得過飽時多做運動以促進消化,長期飢餓後限制食慾、不能暴食等。


(原文刊於《東方早報》2016-3-19)


【張其成國學基金】與您分享


中華國學、國醫、國藝、國粹更多精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其成 的精彩文章:

年過半百日中天——以退為進的養生之道(上)
男性養生五必食(上)
養生有道就是享福
養生前提:聽懂生命說話
修禪治病的九種方法

TAG:張其成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養生:巧用梳子能養生保健
養生食譜:女性抗衰老的食療養生秘方!
賞書法,學養生——蘇軾小楷《養生論》
用「飢餓養生術」的方法來生態養生
中醫養生:經絡養生操
中醫養生:臟腑養生按摩療法
養生學說:養生家「腦保健口訣」
養生 健康食譜,健康又養生
拔罐的養生保健哲學!中醫健康養生!
健康養生:7種泡腳養生法
健康養生 三伏天飲食養生原則
食療養生——蓮子粉粥
健康養生食譜
養生學說:陳紀「養生誡食患」訣
拔罐里的養生知識,中醫健康養生!
養生寶典:中醫教你夏季養生的小技巧
《抱朴子》養生:養心性,慎細小
生活養生:五種生活方式能養生
營養靚湯養生之道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