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擇滅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擇滅無為」

無為法之「擇滅無為」


我們繼續看無為法的內容,下面是第二個,叫做「擇滅無為」,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還是先看看窺基大師的解釋:


擇滅者,擇謂揀擇,滅謂斷滅,由無漏智斷諸障染,所顯真理立斯名焉。

窺基大師說,什麼叫擇滅無為呢?擇,就是揀擇,抉擇;滅呢,就是斷滅。那麼所謂的「擇滅」,就是通過無漏的智慧來抉擇,搞清楚哪些是善法,哪些是煩惱,哪些是清凈法,哪些是障礙,然後呢,斷惡修善,斷諸煩惱障礙,由此所顯的真理,就安立一個名字叫做「抉擇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擇滅無為」



我們知道,所謂的抉擇,就是慧力啊,前面慧心所的內容大家還記得嗎?小乘的阿羅漢有俱解脫阿羅漢,也有慧解脫阿羅漢,那麼慧解脫的阿羅漢就是用慧力抉擇善惡,斷惡修善,最後煩惱斷盡;大乘講諸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也得靠慧力,這種判斷善惡、真假的能力,就是「擇」,就是通過抉擇,最後把惡的、假的都斷掉,斷掉了這些就是滅。所以呢,分辨判斷善、惡、真、假就是擇,是慧力;判斷之後把惡法、假法舍掉,就是滅,最後煩惱沒有了,全都斷盡了,就是「寂滅為樂」了。那麼這裡為什麼安立「擇滅無為」呢?主要是強調慧力的判斷選擇,對於斷除煩惱,證悟實相的作用。

我們再看看普光法師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慧有簡擇之能,故名為擇;由擇得滅,故名擇滅。


前面窺基大師說,用無漏智抉擇,這裡普光法師說,慧有簡擇之能,我們以前說過,智和慧有時候是相通的,雖然智更側重於無分別,側重於聖者的境界,而慧側重於凡夫的能力,但是廣義上的智也有世間智,是凡夫所有的,廣義上的慧也有無上慧,是聖者的能力,而這裡講到簡擇的能力呢,其實主要還是強調一種分別能力,所以說是「慧」,其實也更確切一些。普光法師這個話說的很簡練,擇就是用慧力來判斷、選擇,通過這個能力而使煩惱得以斷滅,那麼這就是「擇滅」。


然後我們再看看《顯揚聖教論》裡面的說法,是這麼說的:


擇滅者:謂由慧方便,有漏諸行,畢竟不起滅,而是離系性。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擇滅無為」



什麼是擇滅呢,這裡是說,要依靠「慧方便」,「方便」就是方法和途徑,這個大家還記得嗎?「方便」作為途徑或者方式、方法,往大一點說,一個途徑呢,可以是一個大的修學體系,一個宗派,往小一點說呢,可以說是某一個法門,一個具體的方法,比如念佛或者打坐。「方便」這個詞,我們現在經常都理解為啥意思呢,有人說,哎呀,就是為了幫助別人,稍微說點謊話做點壞事嘛,其實不是這樣的。那麼「由慧方便」,就是以慧力的抉擇作為方法和途徑,讓有漏的諸行都斷掉,都畢竟不生起了,都滅掉了,這就是抉擇。不起滅就是不起和不滅,不起就是不生啊,沒有生起了,也就沒有滅了,離系呢,就是離系果。


我們再看一下《成唯識論》裡面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由揀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故名擇滅。

這裡說,由揀擇力,滅諸雜染,跟前面說的都是一樣的,後面說,「究竟證會」,「證」就是親證、證悟,親證實相,證悟真理;「會」呢,就是相應、會和、得到;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依靠著抉擇力,把雜染的諸法都給斷掉,究竟證得真理實相,這就是擇滅。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擇滅無為」



那麼統而言之呢,擇滅無為這個概念,其實也比較簡單,擇就是智慧的抉擇之力,滅就是煩惱諸法的斷除,以慧力斷除煩惱障礙,由此所證悟的真理實相,就名之為「擇滅無為」,那麼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乘講的慧解脫阿羅漢,不需要多強的禪定能力,主要靠慧力,就斷除煩惱了。我們讀《阿含經》,大家經常看到有人去請教佛陀什麼問題,佛陀說,善來比丘,如何如何,幾句話的簡單一說,來的人就證得聖果了,這就是慧力的擇滅。所以我們學佛啊,還是要努力增長智慧,慧力的抉擇,對於學習佛法和修行來說,都是最為根本的,最為重要的能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虛空無為」
發願有多重要
太虛大師:歷史考證無法判別佛經的真偽
太虛大師:徒持凡夫之知見以考據佛學,永無成佛之希望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非擇滅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不動滅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想受滅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真如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虛空無為」
無為 無偽
以無為之心行有為之法
「無為」並非無所作為
產生三昧真火的兩大途徑:無為法與有為法
智慧法語:不要說什麼利益功德,出家求道是無為法
中英對照為無為則無不治
為無為,則無不治
書法的「無為」創作論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指遵循「道」的準則處事
老子思想誤解:「無為」非「無所作為」
中英對照丨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要說什麼利益功德!出家求道是無為法
萬曆怠政:是無為而治還是昏庸無能?
無為而無不為——老子識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