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真如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真如無為」

無為法之「真如無為」


文|心愚 圖 |nG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真如無為」 點擊播放 GIF/127K


無為法我們學到最後一個了,叫做「真如無為」,我們先回顧一下前面的五個無為法,虛空無為是用虛空的特徵來比喻無為法;擇滅、非擇滅是從途徑和方法上來講,是不是用慧力的抉擇斷除二執,或者使有為法不再生起;不動滅和想受滅是從禪定角度來講的。實際上這五種都是用來比喻真如或者以真如為導向的,而真正的無為法是最後的這個真如無為。那麼這個「真如無為」到底如何理解呢,我們還是先看看窺基大師的解釋:


真如者,理非妄倒故名真如。真簡於妄,如簡於倒,遍計、依他,如次應知。又曰,真如者,顯實常義。真即是如,如即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真如無為」


窺基大師說,什麼是真如呢,真理不是虛妄的,不是顛倒的,所以叫做真如。妄是虛妄,倒是顛倒,真理既不虛妄也不顛倒,所以說「理非妄倒」。


真如的「真」是真實,跟虛妄是相對的,「如」是如實,跟顛倒是相反的,所以,「真簡於妄,如簡於倒」,就是用「真」和「如」來表示對於虛妄和顛倒的否定。那麼什麼是虛妄,什麼是真實呢,後面說,「遍計、依他,如次應知。」就是說,就像遍計所執就是妄倒的,依他起是真實的,學佛嘛,無非就是這樣破假歸真,要有這樣的一個次第。後面還說,「真如者,顯實常義」,實就是真實的,常就是恆常的,真如包含著真實的恆常的意思。最後呢,說「如」本來就有「真」的意思,「真」和「如」本來就是一個意思,「真」就是「如」,「如」就是無為法。


然後呢,我們再看看普光法師的解釋:


法性本來常自寂滅,不遷動義,名為真如。

普光法師說,法性是本來就這樣的,恆常的獨自保持寂滅的狀態,而且不會遷流變動,所以叫做「真如」。


然後我們再看一下《瑜伽師地論》裡面的說法:


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真如無為」


大論這裡強調真如是法無我所顯,當然從範疇上來講「法無我」是涵蓋「人無我」的,因為「人我」的「人」也是一個「法」。人空的範圍是個小範圍,法空的範圍是大範圍,法空是包括人空的。那麼二空是聖者的智才能認識的,經論裡面講真如是所緣、智是能緣,這裡能緣真如的智,必須是聖者的正智才可以,我們凡夫是沒有這樣的智慧的。「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就是說,真如是凡夫的語言思維都不能描述的。我們說過「不可思議」,是不可思和不可議,「不可思」是聖者見到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的思維可以想像的,「不可議」是說不能用我們凡夫的語言來討論的,而且也不能通過比喻和例子來表示。比如你沒見過蘋果,拿另外一種水果說蘋果和這個差不多,這樣一講可能你對蘋果的理解就比較形象了,這是直接舉例給你看;還有比喻,比如廣東人沒見過雪,對他說雪就像鹽一樣,他也能有所認識。但是真理的層面的東西是超出我們思考和議論的,也不能通過例子和比喻來說給你聽。有為法都是名言安立的,但真正的無為法不是虛妄分別出來的東西,從凡夫來講要認為無為法是真實的,有為法都當假的,有為法沒破掉之前,你要先把無為法當成是真實的,到了聖者境界的時候,他不會用能和所、有和無來分辨的時候,當然也不會用真和假來分辨諸法了。我們要知道,佛法里能夠言說的道理都是聖者對凡夫說的,在聖者的離言境界里,就完全不是這樣的一套語言系統了。


最後呢,我們參考一下於凌波在《唯識名詞白話解》里的關於「真如無為」的定義:


六無為中,前五種是或約其因來說,或約其用來說,只是方便譬喻,唯有真如無為才是諸法的法性、實相。《成唯識論》卷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真如是諸法的實性,諸法如波,此性如水,諸法如繩,此性如麻,諸法離此則無自體;此離諸法則無自相,故此實性與諸法不一不異。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真如無為」


我們為什麼要參考一下於凌波的解釋呢,他有幾個要點還是值得了解一下的,比如他說前面的五種無為法,有的是約其因來說的,有的是約其用來說的,有的只是方便譬喻,唯有最後一個真如無為,才是真正的諸法實相。那麼我們分析一下話,約其因來說的,應該是擇滅無為和非擇滅無為,從是否通過慧力抉擇來顯真如之理,慧力的抉擇與否,是從能顯無為法的因來說的;約其用來說的呢,像不動滅和想受滅,這個不為所動或者想受斷滅的情況,可以看做是無為的作用所顯現;那麼從方便譬喻的角度來說的,就是虛空無為了,用虛空的特徵來比喻無為法的狀況,讓人有所了解。


中間的內容呢,引用了一下《成唯識論》里的說法,大家自己看一下。後面則是用比喻說明法和法性的關係,說諸法好像是波浪,法性好比是水,諸法好比是繩子,法性好比是搓繩子的麻線,這個比喻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的吧,我們也就不多說了。


無為法的內容也不是很難,對這六個無為法還是很容易理解清楚的,要記住前五個無為都是為了突顯第六個真如無為的,而真如無為是個理,不是事物,不能把它當成具體的事物,也不能把它當成諸法的本體。而且,對於學佛而言,親證無為法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目標所在,像《四十二章經》裡面所說的,「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大家還記得不?一些這樣的耳熟能詳的句子,大家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可能讀的很多,但是教理上多學一些之後,回頭想起來,還是能有個更親切更深入的體會的。


大象圖書館,


千聊直播啦,


歡迎來關注,


聽經聞佛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海慧法師:印順法師消解末那識、阿賴耶識的反思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想受滅無為」
如何才是真正的「財布施」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不動滅無為」
為什麼你越精進就越痛苦?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擇滅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虛空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非擇滅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想受滅無為」
百法略說無為法之「不動滅無為」
百法略說「二無我」之「法無我」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無常」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無慚」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無想報」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無愧」
百法略說「二無我」之「補特伽羅無我」
百法略說總說「無我」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方」
百法略說色法之「味」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滅盡定」
百法略說色法之「觸」
百法略說色法之「香」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住」
百法略說色法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