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禁書目錄》監督錦織博專訪(五):製作中的諸多遺憾
封面來源:《忘卻的旋律》
——您在《阿茲漫畫大王》之後監督《GAD GUARD》。這部是GONZO的作品,那個時期的GONZO應該還處於勢頭很猛的時期。
錦織確實如此,當然這勢頭方向對不對就不好說了(笑)。這部作品我除了監督外還擔任了原作和系列構成,和《天使不設防》當時的經過有些相似。但實情是GONZO內部本來就在醞釀一個企劃,我加入後把這個企劃給補充完整後才進入實際動畫製作。所以與其說是我原創了一個企劃,不如說是我以GONZO的一個原有的企劃為藍本補出一個新企劃。也就是說這部作品本身雖然是一部原創動畫,而且我是原作,但並非完全是我的原創,最先還是別人弄起來的。當然了,經過我的修改補充後,最開始的企劃內容和最終成品內容的差距是非常之大的。
——那我們來談談您在GAINAX監督的作品《忘卻的旋律》吧,採訪君至今難忘當時的大腿擦箭。說來那個時期是否這種異色難懂的作品比較流行?
錦織你錯了,完全不流行(笑)。這部作品是這樣的,本來有一個遊戲製作計劃,以《忘卻的旋律》為標題。然而遊戲製作發生問題,進度陷入停滯,於是就打算先拿這個標題做部動畫,委託就發到我這邊來了。我之前也提過我曾經想進GAINAX,GAINAX本就是我有機會就想合作的動畫公司。當時本來最開始是找我過去監督別的作品的,結果去了一聊,本來那部就算了,打算把這部作品交給我。而當時的企劃狀態幾乎一張白紙,除了一個標題《忘卻的旋律》外,什麼內容都沒有。於是GAINAX就讓我構思一下內容,我就找來在《少女革命》中合作過的腳本榎戶洋司和人設長谷川真司,三個人一湊來商量這部作品怎麼搞。儘管很多人會從風格上把這部作品和《少女革命》聯繫起來,但我們幾個並沒有把這部當做精神續作的打算。不過由於我們在《忘卻的旋律》中嘗試了很多先銳化的表現手法,這種意識導致了這部作品最終非常異色。
——採訪君感覺象徵主義味道特別濃重,裡面的重疊手法也很有意思。說到這個手法,那時的GAINAX應該已經轉成數字攝影了吧?
錦織已經轉了。其實從我的作品來說的話,《天使領域》《阿茲漫畫大王》的時代就已經一口氣全都切換成數字攝影了。
——製作過程中,模擬轉數字對於現場有沒有帶來什麼麻煩?
錦織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模擬剛轉數字的時候,大家是不是覺得動畫里的很多顏色看起來都不太對勁?和賽璐珞時代不一樣?結果由於這種變化不受歡迎,當時的攝影開始研究如何用數字攝影技術去模仿當年的賽璐珞的感覺。我們希望能夠在不丟失賽璐珞時代的風味的情況下完成數字攝影技術的進化,也就是說賽璐珞時代的東西不能丟,我們要繼承下來,我們要去把數字化後畫面的不協調感給去除掉。這個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說是矯枉過正,總之當時的攝影都會有意做出膠片感,做出賽璐珞片獨有的效果。而這些做法先不論好壞,但是這使得數字攝影的技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現在已經二十一世紀了,我覺得現在的攝影依然沒能完全擺脫模擬時代所帶來的影響。
——不過這兩年似乎有所起色?採訪君的個人感受就是最近數字攝影好像差不多已經完全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新東西了。
錦織是的,看這幾年就知道,數字攝影明明可以做出與模擬時代截然不同的東西,然而之前很長一段時期卻一直沉浸在模擬時代的束縛中不願掙脫。
——我們說回《忘卻的旋律》,當時感覺有些類似的畫面風格,比如新房昭之監督的《魂狩》。整體色調偏紅偏暗,畫面噪點多,大色塊,對比度高。加上作畫本身很「平坦」,似乎在有意抹消空間感。
錦織單說《忘卻的旋律》是這樣的情況,這部作品的美術是由小林七郎負責的。他在《忘卻的旋律》中所給出的美術風格是基於這樣一種思考:要如何在不增加畫面細節的情況下去增加信息量,去增加表現的內容。這是他那段時期所強烈追求的風格,總之首先是不要畫面里塞太多東西,不要畫太細,但是得表現出內涵。美術思想直接導致了這部作品的基調就變成這樣了,現在想來真的使用了很多有點觸目驚心的手法。比如用了很多畫面半邊紅半邊黑,一看嚇人一跳的背景,而且這背景還和layout構圖給的指示完全不同。不過不同歸不同,我作為導演是支持他幹得極端一點的,在這方面並沒有設置限制。當然了,在這種方針中肯定會出現畫面構成和演出意圖不夠統一的情況。從這方面講,當時這部作品在表現手法上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留待解決的課題。
——說到課題,您之前在美國網站上提到您很想製作《魔法老師涅吉》的動畫。
錦織我是在reddit上提的,你居然也看了么(笑)。《魔法老師》其實至今我還是很想製作,(嗶——),總之我是很想做但結果還是被撤了。我當時就覺得這部作品的歷史意義非常重大。和《阿茲漫畫大王》一樣,《魔法老師》這部作品其實是一個新時代,也就是「有大量女生角色登場動畫作品」的時代開端或者說契機之一。而這些作品綿延連續到現在的《lovelive》,已經廣為動畫觀眾接受,但是當時不一樣。當時的環境對於在作品中登場十几几十個女生這樣的橋段很難接受,接受度和現在完全不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魔法老師》是一部很有製作價值的作品,如果參與其中相當於參與動畫歷史,可惜緣分沒到,有點遺憾。
——那我們就跳過這個話題,然而採訪君發現下一個話題中的《天保異聞妖奇士》也是不幸的腰斬命運。
錦織原本《天保異聞妖奇士》是源自於別的企劃。那個企劃當時有種種原因發現進行不下去了,於是緊急進行方向變更,改出來的就是後來的《妖奇士》。當時這部作品的製片人,也是《鋼之鍊金術師》的製片人竹田青滋在一系列的作品中擁有非常明確的方向:他覺得動畫不應該只進行「動畫式」的有趣而和諧的表現,動畫可以進一步去描寫人們的生活,去深入表達那些難以以文字準確描述的所謂問題意識,挖掘出更多的內涵。而竹田P的這種精神同樣體現在對於《妖奇士》製作的要求之中。於是我們就根據他的這種思想,去嚴格考察時代設定,設計出比較有挑戰性的表現手法。當然大家也知道,這部作品一開始是按照一年準備的,然而途中發現難以為繼,決定縮短製作長度。這也是非常遺憾的,畢竟我還有很多想在《妖奇士》裡面嘗試的事情。
——您是覺得竹田P的這種深挖內涵的方向放在周日下午五點檔還是難以為觀眾所接受么?
錦織當時其實還是土六啦,然後據說這部作品的腰斬就是使得土六變日五的原因(大笑)。《鋼煉》當時的大賣使得這個檔期頗受期待,然而《妖奇士》這麼一來,結果上導致檔期被移至周日,(嗶——)。
——說來採訪君當時特別喜歡《妖奇士》第12集的《駁龍吼月》。而說到特別喜歡的一集,《精靈守護人》的第25集也是您畫的分鏡,那集當時我看得淚流滿面,差不多是我人生中最喜歡的10集TV動畫之一。
錦織能被觀眾這麼喜歡我也非常高興,不過我對於這部作品的記憶有點模糊,恐怕回答不了你啥了(笑)。
——沒有關係,於是我們要進入《魔法禁書目錄》的話題了。
(未完待續)
※《百武裝戰記》人物設計田中紀衣簡介——有十足的插畫天賦卻來做動畫
※周末補片:槍與火的碰撞——三十四期《軍火女王》
※《蒼藍鋼鐵的琶音》榛名聲優 山村響專訪(二):出演《Go!Princess》的經歷
※動畫導演王昕專訪(四)——動畫中使用方言有時是必要的
※Anitama新聲:熱風抵達之地
TAG:Anitama |
※《魔法禁書目錄》監督錦織博專訪(六):《禁書目錄》和《超電磁炮》的區別
※《魔法禁書目錄》監督錦織博專訪(三):從《少女革命》到初次監督
※《魔法禁書目錄》監督錦織博專訪(四):機甲動作戲和《阿茲漫畫大王》
※《魔法禁書目錄》監督錦織博專訪(一):曲折的入行之路
※《刀劍神域:序列之爭》監督伊藤智彥專訪(中):劇場版的拍攝理念
※《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作畫總監督表示:最終章製作中
※《EVA》新劇場版作畫總監督確認:最終章製作中!
※《刀劍神域》劇場版監督專訪:票房要贏過《銀魂》
※SE新作《死亡愛麗絲》公布 《尼爾》監督任創意總監
※《刀劍神域:序列之爭》監督伊藤智彥專訪(下):請大家務必移步影院
※《遊戲王zexal》監督桑原智專訪(三):劇情與角色的「主幹」
※《遊戲王zexal》監督桑原智專訪(二):演出的課題
※《灼熱的乒乓球娘》監督入江泰浩訪談系列(下):「鋼」的監督與JAniCA代表理事的職責
※《魔卡少女櫻:透明牌篇》OAD音響監督三間雅文的特殊訪談
※監督福田雄一談電影《銀魂》的創作意圖
※《刀劍神域:序列之爭》監督伊藤智彥專訪(上):入行動畫和細田守門下
※國人動畫原畫師黃成希專訪(五):《博人傳》監督山下宏幸其人
※監督古川博之、原作植野メグル談《第一次的辣妹》(上)
※監督古川博之、原作植野メグル談《第一次的辣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