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1歲飛5萬公里的娃,倒時差的九大經驗

1歲飛5萬公里的娃,倒時差的九大經驗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文/周娘娘


自從發了《帶一歲的寶寶飛行5萬公里,我是怎麼做到的?》一文後,後台消息和留言非常熱鬧。娘娘驚訝的發現,大部分留言中的問題都集中在了「如何給娃倒時差」上。看來這個問題肯定困擾了很多想要帶娃旅行的爸媽。所以本期我單獨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經驗。


是的,只是「經驗」。因為每個人、每個寶寶對時差的感知,和生物鐘倒時差的能力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相差巨大的。而關於「時差」的形成、調整,本身在科學上也有不同的觀點。因此如何讓自家娃能順利倒時差,還有賴於各位爸媽通過一次次帶娃旅行的經驗,來慢慢摸索。這本身,也是探索娃身體和心理發展狀況的一個好機會。

1歲飛5萬公里的娃,倒時差的九大經驗


經驗一:越小的娃越容易倒時差


這是我的切身體驗。1歲以內的娃似乎都自帶「時差落地自動調好」功能,這個功能到1歲半左右就自動「壞掉」了……


我家娃第一次跨國旅行是5個多月,去關島,時差向東4小時;第二次是9個月整,去美西,時差13小時;第三次是18個月整,經美西去中美洲及南美洲,時差12-15小時不等。如果說第一次目的地的時區和北京相差不大,那麼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基本處於日夜顛倒的模式。很明顯的發現,9個月時落地自動倒完時差,大人還在半夜2點醒來倍兒清醒、下午2點困死的階段,娃已經白天小睡、夜晚大睡都非常規律了。


原因嘛,1歲之前的娃通常會夜醒一兩次,那麼在航班上如果正好是夜裡大睡眠的話,夜醒的時間醒來,就別繼續接覺了,起來HIGH。這樣,沒有明顯大小睡眠的區別,到了目的地又比較累,就可以好好睡了。

所以,這條經驗的實質是說,趁娃還不滿1歲,趕緊帶去要倒時差的地方玩。因為不僅時差,一個不會走的娃真要比一個會走會跑會跳的娃,帶起來容!易!太!多!

1歲飛5萬公里的娃,倒時差的九大經驗



經驗二:旅行一開始就按目的地時間作息


通常來說,目的地和出發地時差超過5小時的國際航班,機艙服務一般是按照目的地時間來安排的。所以,娃的睡眠也盡量按照目的地時間來安排,會比較容易適應落地以後的作息。

以著名的CA985航班為例,北京當地時間16:00起飛,舊金山當地時間11:20到達,飛行時間約11小時。我們用舊金山當地時間來看的話,這趟航班是當地時間半夜0點左右起飛,大中午到達,這11個小時里,小盆友應該先睡7、8個小時;醒來以後的三個小時中,有0-1次小睡;然後真正到達後,會迎來午餐、下午小睡、下午玩耍、晚餐、晚上玩耍這樣的行程。也就是說,到達了以後,小盆友最佳的狀態是——不睡!或少睡!這樣到達後的第一晚才可能盡量多睡,不會半夜起來跑鬧唱歌。


可問題是,小盆友上飛機的前半段,按照北京時間的作息,正好是下午小睡起床,要一直玩上4、5個小時才會迎來晚上的大睡眠。


怎麼辦呢?上飛機之前讓小盆友稍微少睡一點。至於是從北京時間當天上午少睡,還是從前一天晚上就開始少睡,這個要看不同娃的接受程度。睡眠剝奪是很痛苦的。


我的做法通常是,當天早晨正常起床,上午和下午的小睡都通過給娃刺激的方法,讓娃盡量不睡。比如給他好玩的,讓他在機場盡情玩鬧等等。上了飛機就開始睡,並且盡量用娃舒服的方式,不讓他醒來,或者讓他醒來後馬上接覺……

做不到也沒關係,1歲左右開始,娃的生物鐘就很強了,日夜非常分明。所以,娃如果一定要起來玩也沒關係,當天北京時間的夜晚睡眠,盡量早地開始,並幫助娃盡量深度的睡眠、快點接覺。讓他在下航班時,是一種睡飽的狀態,以便撐過舊金山當地時間一整個下午和半個晚上。然後當天晚上大人和娃一起睡就好了——因為,這天夜裡,大部分的娃會在2、3點就醒來(這時的北京時間是傍晚,正是下午小睡醒來時)


如果娃醒來了,請不要開燈、假裝睡著。我的經驗是,娃鬧上一兩個小時,就又開始睡了。


以上這段,估計很多媽都看暈了,那麼我來說條最簡單粗暴的原則吧:只要航班降落後,當地時間是下午4、5點之前,那麼都請讓你的娃在航班上多!睡!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是上飛機前讓他相對少睡一點。

1歲飛5萬公里的娃,倒時差的九大經驗



經驗三:到達目的地後按「時」喚醒


很多娃到目的地後,依舊會按照起飛地作息。特別是大白天睡大覺,叫都叫不醒。怎麼辦呢?


娃如果一定想睡,你肯定是攔不住的。但是,在目的地該叫醒的時間,一定要盡量去叫醒。哪怕叫醒過後半小時,娃又睡著了,也要去叫醒。


讓他逐漸適應,在該醒來的時候醒來。醒來後又睡,可以當成小睡處理。


比如,剛到的第一兩天,娃半夜醒來HIGH,結果到凌晨4、5點又睡了。然後到了7、8點卻遲遲不醒來。那麼一定要想一切辦法去喚醒,哪怕哭。然後給他吃飯玩耍。到8、9點他如果又睡了,那就當成小睡處理,一兩個小時候繼續喚醒,然後給上午點心,或午餐。


經驗四:航班上光照條件要按目的地時間來設置


航班上的光照通常是根據客艙服務來設定的,一般是暗的,供應餐食時就會亮起。所以我們可以盡量幫娃設置一些燈照合適的「微環境」。比如,用哺乳背巾在搖籃上,或者在懷抱娃時,對燈光進行遮擋。


因為人的生物鐘,其運行的重要依據之一,就是光照。


所以,如果娃可以接受眼罩和耳塞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經驗五:到達目的地後的第一頓早餐,一定要吃好


有一些研究結果支持這麼一個結論:人的生物鐘,特別是晝夜節律,往往很大程度上受腸胃運行的調節。還有一種更明確的說法是這樣的:在長期的進化中,人類是缺乏食物的,人們發現在早晨的某個時間醒來,會比其他時間醒來更容易得到食物(類似於早鳥有蟲吃);而容易得到食物的那些人的基因,也就因此保留下來了。因此生物鐘便慢慢進化成,傾向於會在日出之後的某個時間自動醒來。


因此,這派理論主張,可以在到達目的地之前,盡量讓自己保持少量的飲食(對大人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餓著)。到達目的地後的第一頓早餐,恢復以往的飲食習慣和飲食量。這樣身體就能在「餓——飽」這樣的對比中,迅速學習到「哦,原來現在日夜的規律變成了這樣」,然後,時差就更容易倒過來了。


我自己的經驗是,通常在目的地用過第一頓早餐後,身體的日夜規律的確會調整過來很多。而如果第一頓早餐沒有按時吃,那麼後面的倒時差往往很痛苦。


對於娃來說,餓著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我的做法是這樣的:在航班上,甚至在起飛一早開始,就不要給他按照起飛地的時間來進食,而是採用少吃多餐的辦法來。醒來就給吃點,不吃太多,不餓即可。醒的時間長,就每過半小時,給一個小麵包或小水果,密集點狀給食。到達目的地後,只要沒有到早晨,就依然採用這樣的辦法。直到,目的地第一頓早餐,恢復起飛地的飲食結構、飲食食量;此後,正常飲食。


實踐的結果,由於沒有對照組,所以不能說得很絕對。但通常各種辦法多管齊下時,娃經過2天,時差就完全調過去了,比成人會快一些。


經驗六:要注意補吃、補睡


無論如何,倒時差是件很累的事情。無論對睡眠,還是對飲食。所以經過5萬公里飛行的國際旅行後,我發現娃每到一個新的地方,總會在旅行開始的第5、6天左右,有一個「補睡補吃」的階段。到了那兩天,他雖然在時差上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情況,但卻會猛吃猛睡一整天。我理解是,他總算熟悉了新的環境,心情開始放鬆,最初的興奮和好奇也慢慢過去,於是疲勞開始顯現。這時,一定要尊重娃的習慣,千萬別害怕他的時差「又回去了」。而是要給他營造環境,讓他多吃多睡。

1歲飛5萬公里的娃,倒時差的九大經驗



這樣的「補充」階段過後,你會發現一個神采奕奕、血槽爆棚、充電5分鐘續航8小時的娃的!


經驗七:回程倒時差,請「想怎樣就怎樣」


回到祖國的懷抱後,娃的時差就不要刻意倒了。


一則是他沒有各種行程安排的壓力,二是旅途勞累,他的確需要休息。所以,就讓娃想睡就睡,想吃就吃吧。


這個過程中,注意一下不要太日夜顛倒。辦法也是——在該喚醒的時候,嘗試喚醒。哪怕醒來之後,過不多久再繼續睡。


經驗八:褪黑素之類的還是別給娃嘗試了


對部分成人來說,在不頻繁使用的前提下,褪黑素是個好東西。用藥物的方法調節你體內的激素分泌,從而在生理層面造成一種日夜的節律。幫助你迅速調整時差。但有兩個問題:


首先,褪黑素一般只對那些光感敏銳的人有效。也就是說,如果你平時是那種天亮了、光照強了就會自動醒來的,那麼這葯對你也會有效。反之,一般效果不太好。


其次,使用這種藥物,多多少少會對你體內自身的調節功能有干擾。所以用多了,你自身的調節就亂套了。


基於以上兩點,特別是第二點,我不主張給娃服用類似的藥物。


帶娃旅行本身就是一種和成人出遊不同的體驗。觀察和體會下娃是怎麼倒時差的,不也蠻有意思的嗎?


經驗九:五小時以內的時差都可以忽略不計


其實,五小時以內的時差,特別是向東五小時以內的時差,成人和娃的感受都不會太明顯。因此如果你對娃倒時差沒啥把握的話,可以先嘗試著去這些地方。通常來說,這包括了日韓、港澳台、東南亞、中亞、東歐這些國家和地區,以及太平洋上諸多美麗的島嶼。


這些,也足夠好玩了。


以上九條都是經驗之談。每個娃的接受能力相差巨大,個體情況也十分迥異,所以未必都靈。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在留言里和我們分享。


本號所有文章未經同意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娘娘說 的精彩文章:

七個問題弄清宮外孕
解決孕期便秘的終極「大招」在這裡!

TAG:娘娘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夢幻西遊:玩家一年時間攢92億經驗,直播129秒升175!
一個1000美元/小時的創業諮詢師,將10年經驗,裝進了這12個錦囊!
183天4392個小時的練字經驗,全都體現在這練成的20個字!
他是一位有著30年經驗的「刀客」,1小時能賺近三萬元
從3天失去3000多的多肉到如今的從容面對,分享養肉4年多的經驗!
140斤的寶媽3個月減肥33斤,成功逆襲,乾貨經驗分享
2017年了,分享17條人生經驗
三個月就從120斤減到了104斤,經驗分享!
從130斤到90多斤只用了兩個月,給大家分享下我的個人經驗!
我在30歲前賺到1000萬的經驗與思考
撩妹30年,總結出來的10條經驗!
經驗分享:12大最坑的景點,千萬別去!
滿滿的乾貨經驗,2個月從130斤到96斤,減肥成功
胖了10年用2個多月瘦下25斤,減肥學我的經驗,已有6人成功!
5個月減50斤! 分享我的經驗~純乾貨
減肥技巧:從130斤到90多斤只用了兩個月,給大家分享下我的個人經驗!
做月嫂16年,護理過200多名新生兒的經驗,拿走不謝!
預產期超7天卸貨7.8斤男寶,分享順產過程和產後恢復經驗
24歲就成功勾搭上過5000個富人,傳授經驗一次收費近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