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凈心抱真,堅忍化金,


半身是戲,虛也幻。


紅塵俗世去或返,舞榭幾幕闌珊。

聲聲唱出世情千萬,妝成見忠奸。


怒濤瀟雨,氣壯如山,跨漢越宋舉手間。


藝旅艱,度塹關,萬里征途倚劍憑欄。


熱血照映一寸丹,仰首縱情英雄嘆,


芬芳里,依稀有濃淡。

絲竹雅音,綠紅影倬,


漫天星輝錦繡風華。


相思此生,情心不冷,


望前面,海闊雲淡。


熱血照映一寸丹,仰首縱情英雄嘆,

春光里,疏影也燦爛。


《戲深情真》


作詞:余楚杏,


作曲/編曲/監製:黎小田

又到12月,演出旺季到來。2013年的這個月,我在上海,天氣濕冷人難免情緒不佳,惟劇場那種世俗的熱鬧令周身溫暖。某天我推開天蟾逸夫舞台大門,倏然春風拂面,門廳里觀眾大都講著粵語,仿似身在嶺南。當晚的戲《鴛鴦劍》,黎駿聲、吳非凡領銜。那是我第一次看粵劇,曲詞華麗流暢,男主複雜多變,雖是反面人物,但深情眷眷讓你恨不起來。3年後,我出差順道羊城,只盤桓一晚,很想再看粵劇,恰逢黎駿聲個人專場。我驚嘆他沒旁人墊場,全憑體力能力拚上去,連演6折戲;更喜歡他的畫外音串詞,句句口角噙香。不及謝幕,就想採訪他了。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排練中的黎駿聲


Q


我們常看演員個人專場,一般都有墊場戲,一個人全部演下來多累啊!


黎駿聲:非常累,唱到最後一句快沒力氣了。這個專場我準備了很長時間,但合成排練時接到好多任務,沒能好好修改;一個藝術專場中間也不要休息,就這樣演下來。


Q


我很喜歡您串場時的畫外音,一點不官樣,真誠走心,我記住了一句,「走的路多了才知道旅途的艱辛,爬的山多了才知道坦途的可貴」。


黎駿聲:我有個定調,選戲都和月亮有關,想營造一個風格主題,而不是單純把幾十年的作品放到一個鍋里炒。我們說藝術人生,藝術發展,都是有起伏的。記得最初恢復古裝戲,一出《十五貫》在一個小縣城連演二十場,停電點汽燈也能演,太火了!但到1980年代又遭遇低潮,很多人脫離了這行,我自己的藝術道路就挺曲折的,所以我聯想到月有陰晴圓缺。


原想用《西廂待月》開場,那是種美好憧憬,有點像我剛投身到這個事業的時候,後來覺得還是熱鬧點好,選了《睿王與庄妃》,我們廣州粵劇團1994年的原創劇目,當時電視劇都沒有做這個題材,那時廣東的文化思想還是比較領先的。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睿王與庄妃》


Q


這是個北方故事。


黎駿聲:戲曲主要從中國歷史取材,在廣東我們還經常排一些華僑的戲。這齣戲原是另一位藝術家排演的,獲得了不少獎項,後來我把它恢復了。2006年我在北大百年講堂把它和《花月影》一道演過,兩齣戲風格迥然,大學生很喜歡。《花月影》唯美,《睿王》豪邁,央視「空中劇院」還播放了,也是廣州粵劇院在「空中劇院」播放的唯一劇目。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花月影》


黎駿聲:第二出選了《范蠡獻西施》中的《夢會太湖》,這段在粵劇界流傳幾十年,劇團偏文戲的官生都會演。我演這個戲真是歷演不衰;每次包場觀眾必點。這齣戲是薛覺先先生創作的,剛去世的陳小漢先生修改過,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粵劇劇目。《夢會太湖》一折,用現實與夢幻手法,把一出悲劇演成美好願望得以實現。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范蠡獻西施》


黎駿聲:第三折是我原創的《碉樓》。碉樓是廣東特有的僑鄉建築,戲描寫到海外的華工和他們留在家鄉受到封建壓迫的親人愛人。2012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這戲和我個人都獲獎了。戲整體不錯,作為折子戲演出有些欠缺,畢竟是我藝術經歷上很重要的作品,拿出來的這一小段,是月夜裡女主角秋月等著男主角鎮海回家。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碉樓》


黎駿聲:接下來《洪承疇》,你們會印象深刻。一般擔綱主演的演員不願演這種反面角色,但我演也有一個重要原因,這是粵劇大師馬師曾為喚起抗戰熱血而編演的戲。1990年代,紅線女老師曾經排過。2010年,馬師曾先生誕辰110周年,紅老師問我願不願意演一個戲,怕我有顧慮。我說老師您千萬別這麼說,讓我演什麼?老師說演洪承疇。我知道我一定會演,但當時還是有瞬間遲疑。這個反面人物我怎麼演呢?紅老師提供劇本和老前輩演出的信息,我排得也用心;我覺得在一台紀念晚會上,不要簡單把他演成壞人,要挖掘內心。當時反響非常好,紅老師很高興,建議我以折子戲為基礎搞一個長劇。考慮到很多因素,這個題材擱置下來。我比較擅長把握人物的複雜性格;洪承疇也有心路歷程,自認沒錯,絕食過抵抗過,無負大明朝。我演出來大家覺得挺不錯,也算是我藝術人生中的一個亮點,凸顯我的表演特色。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洪承疇》


Q


京劇崑曲中都有《洪母罵疇》,但就演到妻子母親怒斥他之後自盡,可能也是對人性的複雜不願意去涉及。


黎駿聲:那是寫實的演法。我要表現洪承疇極度的內心煎熬,舞台上出現的人物都是虛的;京昆不把重點放在洪承疇的個人塑造上,而是放在反對他、罵他的人身上,我想這對於想從戲曲中看到複雜人性的新觀眾來說可能就不夠了。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洪承疇》


Q


演到洪承疇為什麼被列入貳臣,庄妃評價他「如果我把你列為忠臣,大清也會亡國」。


黎駿聲:他確實是小人。他說「我棄暗投明擇主而事,無非就是為了庄妃你——的大清江山」,其實也被庄妃美色所動。


Q


是,演義小說里寫皇太極因為庄妃去勸降了洪承疇,夫妻倆生出嫌隙。


黎駿聲:故事很有戲劇性,但一般大家都做忠奸善惡的簡單判斷,不再深層思考。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排練廳的黎駿聲


Q


那晚我看洪承疇眼前一亮,對應了您說的「塑造反面人物要千人千面」。演戲不是教科書,還需給觀者留下思考空間。在重大的歷史關頭,比如國破家亡之際,有些人心裡是非常動搖的。您說對創造這個人物有種「蠢蠢欲動」,如果能排成長劇,您怎樣看待他?


黎駿聲:我只會站在現實角度,人嘛,思想總會變化,時移世易,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的就經不起考驗。我就從現實的人性出發,到哪個程度,就把他的心理過程呈現出來。不要一演英雄人物就非常完美,反之也是。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鴛鴦劍》


Q


作為觀眾,真很期待看到這類戲。我覺得您現在是特別成熟的狀態,能夠駕馭非常複雜的人物。


黎駿聲:這和很多前輩的教誨分不開,演員要為角色服務,不要覺得「我是角兒,我就得端著」。站在舞台上演故事給大家看,就必須演好;演員要有可塑性,我想做一個優秀的演員。


Q


您就是啊!連演6折,還是神采奕奕,氣韻流暢。


黎駿聲:這個專場里也有自我揭底,我也動搖過,也曾經想離開過。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碉樓》


Q


什麼時候?


黎駿聲:八九十年代,粵劇非常困難,社會經濟大發展,隨便出去花一半的精力,可以獲得幾倍回報。


Q


怎麼克服這種想法的?


黎駿聲:還是一種信念吧。我七八歲被爸爸媽媽帶著學戲,付出那麼多;經濟利益固然重要,但不是人的全部。我當然想要更好的生活,但畢竟粵劇讓我在舞台上很滿足。一個土豪的人生價值可能是大把花錢;能夠創造作品,被觀眾認可,這是我的存在感。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花月影》


黎駿聲:專場接下來是《花月影》,2002年創排,舞台呈現引起了很大轟動;2010年獲得梅花獎,也是我的代表作。2010年後我在粵劇界的基礎更堅實了,很多東西都想明白了,我要做些什麼?我可以去實踐自己的想法。


《花月影》是廣州粵劇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整齣戲演出會有完全不同的觀感。折子戲的舞台呈現雖然有點配合不上,但也有寓意,經歷了「洪承疇」,來到「花月影」,滿懷熱情投入社會想做貢獻,卻遭權貴迫害;他失望,想隨流水而去,採薇的一句「難道一定要當官嗎」點醒他。對啊,只要我虔心投入想做的事情中,比如我的粵劇事業,只要我能做粵劇就好啊。這屬於一種徹悟,到最後就是《蜀道難》。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蜀道難》


黎駿聲:我們團曾排了一個科幻式李白戲,香港風水大師李居明寫了個劇本,時光倒流70年,李白來到武則天時代,產生了一段愛情,忽然又返回他自己的年代;我覺得挺好,這腦洞打得挺開。我喜歡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豪放,但又不想演得像才子佳人。我和導演商量,李白在家喝酒寫詩,突然想到這個世界的諸多不公平,要把這種憤懣唱出來;導演認為不如就用《蜀道難》。我說不要按原樣來,把詩句化掉,可以東一句西一句,用大寫意手法,按曲牌把詩安插進去,既能聽出原詩風格,又有粵曲的吟唱。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蜀道難》


Q


讓人耳目一新,我一向喜歡《蜀道難》,這齣戲化用得這麼好,我太喜歡了。


黎駿聲:還有李白的形象,他60多歲就去世了,按常理不會滿頭白髮,但舞台藝術可以誇張,他鬚髮皆白,白衣服配上黑絲綉邊;這個戲是專門為我的專場創作的。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花月影》


Q


能看到實在很幸運,更想看對詩句做了精彩發揮的劇本了。


黎駿聲:《花月影》之後我有種覺悟,人應該有一種釋懷的、意氣風發的心態,就從我演專場的時間點開始吧。「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我要笑看,不管事業多難,都樂觀對待。


演出尾聲,導演說不要總唱戲曲,我們請給很多歌星寫過歌的香港著名作曲家黎小田譜曲,我唱了這首《戲深情真》,專場就這麼貫穿下來。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花月影》


Q


真好,演出層次感也特別好。您說最後就是放達,開闊,正是基於您的個人修為、技藝達到了成熟的狀態,才能夠以放曠態度去面對困難的人生、艱辛的事業。粵劇和中國古代士大夫的境界非常近,原來我以為在中原、統治的中心會是如此,但其實在嶺南,在遠離王權的地方,很多有特色有風骨的文人把這些珍貴的東西沉積在粵劇中。


採訪那天是周末,第一次造訪位於越秀區解放北路桂花崗的廣州粵劇院,安靜的老街,一座大院就是我印象中劇團的樣子。時光好像從過往一直綿延到今天,沒有任何波瀾。


黎駿聲先生面對基本屬於陌生人的、對粵劇不僅外行而且根本沒大看過的我們,面對「中華戲曲」這個當時還不曾宣介過粵劇的微信平台,非常細緻地導賞劇目,有問必答。他清俊的面孔和有磁性的聲音自不必說,那謙謙君子的風度讓人舒服自在。


對於這樣的藝術家,我們除了要看戲,要感受,要珍惜,還有其他的對待方式嗎?

笑看蜀道難於上青天



- end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戲曲 的精彩文章:

比起諸葛亮,我就是更愛周瑜,最愛他的周瑜!
譚徒馬子私淑楊,一代傳奇已落幕
節氣將至,你我入戲漸深!
聽說今天北京要下雪……
我們不是頑固派,我們是守護人

TAG:中華戲曲 |

您可能感興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闖一闖廣元劍門關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美麗巴蜀的精華卻在女王故里廣元
今天我才發現李白的《蜀道難》中,藏了哪些我不知道的知識
千年金牛古蜀道上,竟深藏讓人驚嘆著迷的東方美神
蜀道難走,人生盡處是滄桑
賀知章讀完《蜀道難》說李白是太白星精,有人卻寫了首《蜀道易》
明知蜀道難,偏向蜀山行
懿收藏·柳堂 蜀道難
蜀道難,歷朝是如何攻入四川盆地的?
明代畫家謝時臣《蜀道難》欣賞:奇詭險峻,氣勢雄渾
搞笑圖:外國姑娘第一次走蜀道,差點嚇哭了
西成客專四川段:暢通蜀道指日可待
創作難如蜀道,模仿易如折花!——鑒賞趙慶泉文人樹盆景《清秋》有感
這條公路被譽為「天下第一彎」,有近70道拐,難過蜀道!
傳統村落:蜀道遺韻青林口
散文:翠雲古柏,蜀道上的壯美詩行
古蜀道,溝通川陝,跨越千年
你不可不知的蜀道:一條路,讀懂半部中國史
探尋千年蜀道之明月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