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心不


相應行法之「次第」


心不相應行法接下來的一個法呢,叫做「次第」,這個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吧,前面講過百法分為五位的安立次第,對不對?但是關於「次第」這個概念呢,還是有必要具體了解一下,我們先看看窺基大師的解釋:

次第者,編列有敘,令不紊亂。尊卑上下,左右前後,有規矩者,皆此攝也。


窺基大師說,什麼叫「次第」呢?次第就是指順序、次序方面的編列或者排列,叫做「編列有敘」,就像《大藏經》裡面用千字文來編冊數,還有的經論我們用天干地支來做科判,讓整個的龐雜的很多的東西,看起來有序可循,不會紊亂。還有社會上的一些尊卑上下的關係啊,前後左右的位次啊,等等,所有的這些規矩性的東西,就叫作次第,都屬於次第所含攝的範疇。


那麼這個次第或者說規矩,是不是客觀的不可改變的呢?不是的,這些都是我們人為的規定的,也就是假安立的東西。比如這個尊卑,古代做官的比老百姓要尊貴,代天巡牧,管理老百姓,那麼現在呢,好像是民主社會了,老百姓成了主人,當官的成了奴僕了,對不對?有人說不對,反正名義上是這麼回事嘛。那再比如我們古代人講究孝道,家裡面輩分最高年齡最大的是最尊貴的,從你曾祖父、祖父、父親到你、你兒子,要有這麼個尊卑觀念,這個是從家庭倫理上這麼規定,這是不是個次第?那麼到了現在呢,這個家庭倫理觀念不一樣了,這小孩子就成了最尊貴的了,成了小皇帝了,做爺爺的老頭成了孫子了,對不對?那這就是順序亂了,次第亂了。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我們再看看普光法師的注釋,是這麼說的:


一一不俱,稱為次第。


普光法師說的是啥意思呢,就是說,一個一個的法啊,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開來,不能同時重疊在一塊,就是「不俱」,那麼這個情況就叫作「次第」。

然後我們再看看《瑜伽師地論》裡面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云何次第?謂於各別行相續中,前後次第,一一隨轉,是謂次第。


《瑜伽師地論》裡面說的是啥意思呢,就是說,在一切法的諸行相續的過程中啊,這個諸行的生起是有先後順序的,這個就叫作「次第」。那麼在大論裡面,其他地方還舉出了三種次第:(一)剎那流轉次第,指諸行前後念相續流轉,比如生、住、異、滅,像一條線那樣有次第的排序,剎那剎那的生滅流轉,有先有後;(二)內身流轉次第,指有情一生中的十個時段,如嬰兒、小孩、壯年等;(三)成立所作流轉次第,指色法或者器界的前後安布,如種子、芽、苗、小樹、大樹。這三個方面呢,大致可以體會出「次第」是個什麼情況,但這是從表面現象上進行的描述,如果從本質來說呢,其實就是依諸行的流轉分位而假安立的一個概念而已,這個「次第」啊,它不是一個真實的法,不是一個有體的東西。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次第」



那麼在後來的祖師們的注釋之中,也有其他不同的解釋,比如《百法直解》說:「次第者,依於諸法前後引生庠序不亂假立。」 這裡呢,也是說「次第」主要是為了讓諸法前後引生的次序不亂而假立的一個東西。而《百法纂釋》中則說:「言次第者,為編列有敘,如甲乙丙丁令不紊亂,君則尊、臣則卑,父則上、子則下,而有左右前後之類。」那麼這裡是說,次第是為了編列有序,使因果不紊亂而假立的,比如甲乙丙丁,君尊、臣卑,父上、子下,左右前後等類的關係。


有為法範疇內的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有著一定的次序和規則的。「次第」可以說就是這樣的次序和規則。「次第」無所謂好壞善惡,它的作用是為了讓事物的現象不至於紊亂而已。而且呢,它不是一個有體的實法,只是我們為了認識諸法而安立的東西。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勢速」
九步三叩,僧人途經永川,虔誠的心靈之旅!
從常識分析「大乘非佛親說」的邏輯漏洞和情懷瑕疵
允通法師:何謂「獅子蟲」?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時」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住」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數」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相應」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方」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生」
百法略說 心不相應行法之「流轉」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勢速」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無常」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滅盡定」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無想報」
百法略說何為「心不相應行法」(下)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和合性」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不和合性」
萬行法師:一心不亂做事就是修行
抄经是重要的的修行法门 十大功德不可不知!
抄經是重要的的修行法門 十大功德不可不知!
淺談《太上感應篇》的修行法則
娛樂圈通行法則:撞衫不可怕,誰丑誰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