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最後一炮》(簡稱FF)是一款以現代戰爭為背景的中國現代裝甲戰爭競技網遊,遊戲堪稱中國坦克百科全書,包含從59式到99A式的全部中國坦克。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T55/T54均是此坦克


作為第一代坦克中的優秀產品,T-55坦克1958年進入蘇聯部隊服役,一度大受歡迎,生產量達到50000輛以上。


T-55坦克結構簡單、容易操作、造價低廉,具有裝甲良好、使用維修簡便等優勢,經歷中東戰爭、越南戰場、印巴衝突檢驗,威力不容小覷。


由於T-55坦克仍能滿足特殊條件下的作戰需要,因此,仍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配備該型坦克和它的改進版。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國產型號叫69


T-62主戰坦克,是蘇聯繼T-54/55坦克後,於20世紀50年代末發展的一代新型主戰坦克,1964年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1965年5月首次出現在紅場閱兵行列中。T-62的生產一直持續到70年代末T-72投產時為止,共計生產約2萬輛。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俄羅斯T-64坦克由哈爾科夫坦克製造廠從1965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初的T-64坦克沿用俄羅斯T-62坦克的115mm滑膛炮、火控裝置和穩定系統,火炮配有自動裝彈機,炮塔為鑄造結構,炮塔前弧部和車體前上裝甲板為含有非金屬材料的複合裝甲。

由於太過高級,沒有出口過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蘇聯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術,經T-70試驗車,發展成T-72主戰坦克。


1973年下塔吉爾的T-62生產線改生產T-72,1974年批量裝備部隊。T-72系列坦克產量在20000輛以上,哈薩克、捷克、波蘭、印度、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也有生產。目前至少有15個國家裝備了T-72系列。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T-80是前蘇聯研製的主戰坦克,由T-64發展而來,自1976年服役至今,外號「飛行坦克」(俄語:"Летающий Танк")。這是歷史上第一款量產的全燃氣渦輪動力主戰坦克。由於T-80的研發生產單位分布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因此蘇聯解體後兩國獨立繼續發展T-80系列,並衍生出T-80U(俄羅斯)、T-84(烏克蘭)等新型號。除了俄羅斯、烏克蘭等前蘇聯國家,塞普勒斯、巴基斯坦、韓國等國也有T-80及各種衍生型號服役。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T一90坦克得益於車臣戰爭,有幾個原因。T一90坦克使用的是經濟性更好的柴油機,這就比T一80y坦克及其昂貴的燃氣輪機要優越。因為T一90坦克未在車臣使用,所以,它不會有車臣表現不佳而名聲受損之事。T一72坦克在車臣損失的數量也很大,而T一90坦克從名字看來與T一72坦克拉開了距離。


前蘇聯的第一種第三代主戰坦克是T-64。這是一種先進的高級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裝備自動裝彈機的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僅需3人操作的主戰坦克。最明顯的標誌是右側碩大的紅外探照燈,之後的所有俄式坦克全部繼承了這一結構。它主要為對付當時北約的威脅而研製,幾乎全部都部署在與北約靠近的戰區,一直作為蘇聯本土的防禦性武器使用,近幾年才出口到印度。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T14坦克


「阿瑪塔」主戰坦克配備無人操控的炮塔系統和125毫米口徑的滑膛炮,可以發射制導導彈和炮彈。「阿瑪塔」的底盤可作為搭載其他武器系統的平台,可以「變成一輛完全自動化的作戰車輛」。


相對俄現有坦克而言,「阿瑪塔」的雙人乘員能得到更好保護,他們將位於遠離主炮的加固艙內。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運兵車時間了


蘇聯БТР-60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型號          БТР-60ПА【БТР-60ПБ】


乘員+載員        2+(12~16)人【2+(8~14)人】


驅動型式        8×8


戰鬥全重        9980kg【10300kg】


單位功率        13.26kW/t【12.85kW/t】


車長          7.560m


車寬          2.825m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70年代末期在蘇聯陸軍部隊中服役,1980年11月參加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以取代БТР-60系列裝甲人員輸送車。該車還在民主德國裝備,羅馬尼亞也特許生產此車,並定名為TAB-77。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TR-80:BTR-80型8×8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是BTR-70型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的改進型,1984年開始裝備。炮塔頂部可360°旋轉,炮塔上裝有1挺KPVT式14.5毫米大口徑機槍,輔助武器為1挺PKT 7.62毫米並列機槍。車內可攜帶2枚9K34或9K38「針」式單兵防空導彈和1具RPG-7式反坦克火箭筒。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TR-90輪式步兵戰車


車體用高硬度裝甲鋼製造,全焊接裝甲結構,內有凱夫萊防剝落襯層,並可披掛被動附加裝甲。它具有全方位抵禦14.5毫米機槍彈的防護力,披掛附加輕質陶瓷複合裝甲後,能防RPG-7反裝甲火箭彈攻擊。整車造型更加簡潔流暢。針對車臣戰場上經常遇到地雷襲擊事件,車體底部和載員座椅採取了有效防反坦克地雷傷害的措施。


BTR-90的前裝甲可防小口徑自動武器射擊,側裝甲可防大口徑機槍和炮彈破片,還可加裝附加裝甲。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P-1戰車是60年代中期蘇聯設計師們在世界上首次研製的完全新型車輛。該車的主要改進是車首加長20cm,將導流柵的葉片由6片減為4片,並將柵的側板做成向睛彎曲狀,取消了後擋泥板的下垂部分;開大了車輛兩側的射孔。車長門底座加高;重新設計了排氣口護罩,將凸起的載員艙蓋改低,該車定型大量生產,主要裝備稷軍坦克師和摩步師的摩步團,用以取代50年代的БТР-50ПК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和部分60年代生產的БТР-60ПБ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P-2步兵戰車主要武器為1門30mm高平兩用機關炮,該炮身管較長,有炮口制退器和雙向穩定裝置。最小瞄準速度為0.07—0.1°/s,最大瞄準速度為6°/s,並能以30°—35°/s的速度轉移射向。直射距離為1000米,針對不同的地面目標瞄準距離為2000—4000米,並且能在2000米距離上對付亞音速的空中目標。配用的彈種有曳光榴彈和曳光破甲彈,初速均為1000米/s。採用雙向單路供彈,可自動裝填,也可人工裝填;可單發,也可連發。連發時最小射速為200—300發/min,最大射速550發/min,彈藥基數500發。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1/2/3是俄軍的三兄弟


俄羅斯BMP-3步兵戰車


是俄羅斯第三代履帶式步兵戰車,80年代初開始研製,1986年投產,投產前,該車在各種實戰條件下進行了大規模的野外試驗,其性能較之俄羅斯BMP-2步兵戰車第二代步兵戰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曾在俄軍及前蘇聯駐東德的部隊中裝備,該車還參加過車臣戰爭。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D-1傘兵戰車


1970年開始裝備蘇聯空降部隊,1973年11月首次在莫斯科閱兵式上展出,1979年蘇軍在阿富汗戰爭中曾大量使用。蘇聯每個空降師裝備有БМД傘兵戰車330輛,每個空降團有109輛,其中90輛為基本型,10輛為指揮車,有9輛無炮塔。該車可以機降也可傘投。


這個是從BMP1上改進出來的,所以也算一個系列,但是這個的改進和衍生型號多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D-2


車體前部為駕駛室,駕駛員位於車體中央。中部為戰鬥室,炮塔位於車體中部靠前,為單人炮塔。後部為載員室,再後是動力艙。不設後門,載員只能從載員室的上方出入。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D-3


BMD-3是第三代BMD傘兵戰鬥車輛,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研製,90年代初裝備空降部隊和海軍陸戰隊,實現了傘兵坐在車內人車一起傘降。 BMD-3不是一種改進型而是一種全新的車輛,它將BMP-2步兵戰車的整個炮塔安裝在一種新的底盤上。安裝在炮塔兩側的是3具煙幕彈發射器。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D-4


和BMD-3相同,伊爾-76可運3輛。可所有成員於車內共同空投,而BMD-1/2隻能駕駛員和車長空投。利用PBS950式傘降系統實施空降。 空降技術和過程不詳。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研製ПТ-76的計劃被成為"740項目",1950年,由Ж·Я·科京領導的設計小組的方案被採納,並命名為ПТ-76。其中"ПТ"是俄文"水陸兩棲"和"坦克"的縮寫,"76"表示安裝的是76mm炮。ПТ-76在1951年正式投產,1952年開始裝備部隊,到60年代後期,ПТ-76共生產了7000多輛,是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大的水陸兩棲坦克。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2S25式12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也有叫章魚-SD的,這是BMD-3地盤改過來的,應該和黃貂魚差不多,但是這是個炮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21式火箭炮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該炮1964年開始裝備陸軍炮兵部隊。現摩托化步兵師和坦克師屬炮兵團均編有一個БМ-21式火箭炮營,裝備該炮24門。主要用來摧毀敵戰術核武器,與敵炮兵作鬥爭,加強團炮兵群火力。它通常配置在已方前沿後2-6公里的範圍內,壓制縱深為14-18公里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T O S-1「噴火」坦克,是在T-72主戰坦克基礎上開發研製的,實際上是一種大口徑、多管數、大威力自行火箭炮,將原125毫米炮塔更換為一個帶裝甲瞄準器的雙人炮塔,為電動式可任意旋轉升降,由4層共30個220毫米火箭發射管組成,威力之大可想而知。其火控系統由瞄準具、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和穩定器組成,可大大提高「噴火」坦克射擊精度。據悉,T O S-1「噴火」坦克全重46噸,公路行駛速度為60公里/小時,在無附加油箱的情況下作戰行程550公里,它可配用特殊彈藥「雲爆彈」,在爆炸瞬間,可通過彈體內特殊催化劑產生超過普通彈藥數十倍的大量高溫、高壓氣體,從而對目標區、開闊地、工事中的有生目標以及車輛、城鎮、建築物均有很強的殺傷破壞作用。據稱,僅用一輛T O S-1「噴火」坦克齊射30發火箭彈,在7.5秒鐘內,即可摧毀一個小型村落和較大範圍的集群目標且射程在400—3500米之間。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ASU-85坦克殲擊車由前蘇聯OKB-40設計局研製,項目工程代號"573工程"。1958年7月經過測試定型, 得到ASU-85這個正式編號,於1959年開始投入批量生產。該車採用前蘇聯PT-76水陸兩棲坦克的底盤改造而成,許多部件與後者通用,性能參數也比較接近。比起過去裝備的ASU-57,ASU-85有多項重大提高:首先,它採用了全封閉戰鬥室,這樣一來乘員能夠得到全面保護;其次,ASU-85的裝甲厚度更大,前裝甲板厚度45毫米,側裝甲厚度13毫米,車後、車頂和車底裝甲厚6毫米,基本達到了二戰時期中型坦克的裝甲防護水平,乘員安全性有了提高:而且車體前部和側面裝甲採用了大傾角設計,防護能力大幅度提高,具備與敵方裝甲部隊交戰的能力。該車戰鬥全重15.5噸,全長8.435米,車體長6.24米,車寬2.97米,車高1.935米,車底距地面高420毫米。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ZUS-57-2的戰鬥全重為28.1噸,乘員6人,主要武器是2門C68式57毫米全自行火炮,有效射程4千米,最大射高8800米,方向射界360度高低射界-5~+85度。彈種有曳光榴彈和曳光被帽穿甲彈,彈藥基數316發。單管的實際射速為每分鐘70發,理論射速240發/分。火控系統採用光學瞄準裝置。


該自行高炮採用T-54坦克改裝的底盤,可伴隨裝甲部隊作戰,但負重輪減為4對,車體長度縮短。另一個特徵是炮塔寬大,頂部是敞開式的。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382千瓦(520馬力)。炮車的最大速度為48千米/小時。


ZSU-57-2除裝備蘇軍外,還裝備華約等近20個國家。由於它沒有配備雷達,無夜戰能力,手動裝彈,只能在晴天作戰,自動化程度低,射速和火力密度不足,而且ZSU-57-2上沒有三防裝置。它除了裝備蘇軍外,還裝備華約等近20個國家,目前仍在一些國家的軍隊中服役。所以,在蘇軍中只服役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後被ZSU-23-4自行高炮取代。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ZSU-23-4和ZSU-57-2相比加裝了一個RPK-2對空雷達,該雷達被安裝在炮塔後方,必要時可平放收起,其工作波段為J波段,能完成搜索、識別、跟蹤和測距,該雷達的搜索距離是20公里而跟蹤是8公里,和此雷達匹配的是一個火控計算機去構成一個電子射控系統,但其缺點是不俱備多目標接戰能力,在受到電子干擾時可改用光學瞄準器,ZSU-23-4另一個改進是4門23毫米口徑機炮,此機炮改良自空用的AM-23機炮而且由油壓推動和穩定,一輛ZSU-23-4可載2,000發23毫米口徑炮彈,分別載於40個彈藥箱內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以T-14「阿瑪塔」俄軍最先進主戰坦克底盤為載具,與彈炮合一具備對空對面的壓制炮塔相結合的T-15重型履帶式步兵戰車,將成為警戒「歐洲的擦腳步」波蘭軍隊的俄軍重型裝甲部隊重點換裝車型。從目前公布的資料來看,T-15重型履帶式裝甲車,由T-14「阿瑪塔」載具的動力後置改為動力前置,後部增加5人-7人的載員艙,武器基站或與Kurganets-25系列全新履帶式重型步兵戰車基站相同(簡化後勤支援,減輕彈藥補給壓力)。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2S19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是原蘇聯解體之前剛剛完成研製的一型履帶式自行火炮,用來取代2C3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該型自行火炮採用了T-80坦克的底盤和2A65牽引榴彈炮改進而來的火炮。1989年開始裝備蘇軍部隊。每個炮兵連裝備6門。


2S19型自行榴彈炮火炮口徑152毫米(59.2倍徑),備彈50發。炮塔左上側有潛望鏡,右前有小型炮長指揮塔,裝有1挺機槍、1個白光/紅外探照燈和一個晝間紅外觀察裝置。該炮車體前部還配有輕型自動挖壕系統,可在15-20分內挖好防護壕。


和美國M109A6"Paladin"自行榴彈炮相比,射速高、機動性好、攜彈量大;但是缺乏自動火控系統和自動定位定向系統,獨立作戰能力差,彈藥沒有實現隔艙化,生存率較低。該火炮國際市場售價為160萬美元(1993年價格)。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聯盟-SV自行榴彈炮(俄文:2С35 ?Коалиция-СВ?,英文:2S35 "Koalitsiya-SV",中文:2S35 "聯盟-SV")是俄羅斯研製的自行榴彈炮。


聯盟-SV自行榴彈炮是為取代並集成老式的2S19自行榴彈炮而研製的。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早期的聯盟-SV自行榴彈炮使用的是兩個152毫米的榴彈炮管,也可以安裝兩個155毫米榴彈炮,還可以發射了兩枚精確制導炮彈。設計射速為每分鐘16發,彈藥使用上與北約標準彈藥相兼容。為了在如此大口徑的雙管系統下使得聯盟-SV擁有前所未有的射速,聯盟-SV採用了由一門大炮一次多射目標的炮擊模式。在此種模式下一門大炮以極高的射速接連射出的炮彈有著不同運行軌道,但都同時抵達目標並擊毀它。同時,聯盟-SV也擁有了可以更加可靠的射擊系統,如果一根炮管射擊失敗,另一個炮管可以繼續打擊,實現互相交替使用兩具炮管,可以有效降低持續發射所帶來的熱量,而且兩具炮管,使用壽命相對也會更長。可以在任何的傾斜角發動攻擊。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T-10坦克是蘇聯火力最強,裝甲防護最好,同時也是最昂貴的坦克。它主要裝備了蘇軍的重型坦克師、坦克師的重型坦克團和獨立重坦克團。T-10的主要作用是為T-54/55坦克提供遠距火力支援和充當陣地突破戰車。T-10系列重型坦克生產了約3000輛,從1954年開始在蘇軍服役,1993年T-10重型坦克從俄軍裝備序列中除名。在長達40年的服役期間中,T-10系列坦克從未向外國出口。


T-10的早期型號發動機為一台V-12 12缸V型水冷機械增壓柴油機,轉速為2100發/分時,功率為700馬力(514千瓦)。V-12是由T-54坦克上的V-54柴油機改進來的。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俄羅斯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也稱M-1974式,60年代後期研製定型的122毫米裝甲自行火炮,70年代初裝備部隊,用以取代M-1938式122毫米榴彈炮.


本炮系由D-30式榴炮和MT-LB履帶式炮兵牽引車底盤(PT-76兩棲坦克底盤改制)構成。裝備坦克團、摩步團炮兵營(3連,炮18門)。兩棲行駛,配有輸彈機,射速快,全封閉結構,有三防、兩棲和360度環射能力,重量輕,可空運。華約各國和安哥拉亦有使用,生產也在捷克或波蘭進行。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2S3式加榴炮是前蘇聯於20世紀60年代末研製的一種152毫米自行加榴炮。該型加榴炮由PI-20式加榴炮和薩姆-4導彈發射車底盤結合而成,身管長29倍口徑,裝有炮口制退器和抽煙裝置,由機械裝填機裝填彈藥,車體封閉,三防能力強,可空運。2S3式加榴炮發射榴彈時初速670米/秒,最大射程18.5千米,最大射速4發/分,可發射榴彈、火箭增程彈、穿甲彈、化學彈等多種常規彈藥或核彈。


雖然它持續發射速率為每分鐘兩發,但其最大射速則為每分鐘四發。2S3可以在沒有準備的情形下涉渡深達4呎11吋(1.5公尺)的河水,而不像大多數的蘇聯裝甲戰鬥車是非兩棲的。它同時也有完整的核生化系統和夜視裝備。和其它蘇聯裝甲戰鬥車一樣,2S3有許多名稱:蘇聯陸軍稱它為OS-152式;蘇聯工業界稱為2S3;北約則稱為M1973,是以它第一次公開出現的年代為名。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前蘇製造的240毫米超級自行迫炮,7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用以替換M-53式240毫米。牽引式重型迫擊炮,使用履帶式重型布雷車底盤裝載。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2S5式自行加農炮採用全焊接鋼製結構,底盤由GMZ型裝甲布雷車底盤改進而成,外形扁平低矮,兩側有6對橡膠負重輪。車體前部裝有推土鏟,用於開設陣地時清除各種障礙物。駕駛員位於前部左側,炮長位於駕駛艙後部指揮塔內,前部有7.62mm機槍,一側有紅外探照燈和觀察設備,發動機位於駕駛艙右側。大功率4缸水冷式增壓柴油機 可保障火炮以63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最大行程達500km。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2S7牡丹花(Pion)是於蘇聯陸軍服役過的、口徑最大的自行火炮,於1975年開始服役,故北約給予M-1975自行火炮之代號。2S7總共生產1,000門左右,由聖彼得堡(St. Peterburg)的基洛夫工廠(Kirov Plant)所製造,在此炮大量進入服役後,蘇聯陸軍的長程火力獲得顯著提升,並具備發射戰術核子炮彈攻擊北約戰線後方重要目標的能力。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2S9秋牡丹(Anona,Anemone)120公釐自走迫擊炮是一種可用於空降的自走迫擊炮,2S9自走迫擊炮蘇聯空降部隊於空降作戰時所需的間接與直接支援火力,特別是可直接作為反戰車武器使用。該車首次出現於1985年,到目前為止雖然從未公布生產數量,但推測應在1,000輛以上。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2S19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是原蘇聯解體之前剛剛完成研製的一型履帶式自行火炮,用來取代2C3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該型自行火炮採用了T-80坦克的底盤和2A65牽引榴彈炮改進而來的火炮。1989年開始裝備蘇軍部隊。每個炮兵連裝備6門。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該炮於1990年正式列裝,是一種多用途兩棲自行迫榴炮系統,為前蘇聯/俄羅斯陸軍輕型裝甲部隊和海軍陸戰隊提供快速機動火力。採用BTR-80型8×8輪式裝甲輸送車底盤,乘員4人。火炮射擊採用人工裝填方式,炮塔方向迴轉範圍為左右各70度,火炮的高低俯仲範圍為-40度~+80度,炮身安裝有熱報警裝置。戰鬥全重14.5噸,最大速度8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00千米,水上最大航速l0千米/小時。可發射的彈藥有:破甲殺傷迫擊炮彈,最大射程8.85千米;火箭助推迫擊炮彈,最大射程12.85千米。


2S23 或者稱呼為2C23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俄羅斯2S31式120MM自行迫榴炮,俄羅斯將其命名為"維娜"(意譯為"靜脈")。採用BMP-3步兵戰車底盤的2S31自行迫榴炮,可以充分滿足現代條件下諸兵種作戰和對敵火力打擊的需要,能對付暴露和掩蔽的敵有生力量、火力兵器、連營旅指揮觀察所、重要的高機動性點目標及近距離裝甲目標等。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蘇聯火箭炮之所以被稱為「喀秋莎」,有兩種傳說。一說:喀秋莎是一個美麗的蘇聯姑娘,在二戰中參加了對德國法西斯的戰鬥,後來英勇犧牲。人們為了紀念她,把蘇聯紅軍最厲害的武器火箭炮稱為「喀秋莎」。另一說:在火箭炮剛剛研製出來時,為了保密,起了一個與武器完全無關的代號--「喀秋莎」,因為這是很多蘇聯姑娘都喜歡取的名字。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21式火箭炮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該炮1964年開始裝備陸軍炮兵部隊。現摩托化步兵師和坦克師屬炮兵團均編有一個БМ-21式火箭炮營,裝備該炮24門。主要用來摧毀敵戰術核武器,與敵炮兵作鬥爭,加強團炮兵群火力。它通常配置在已方前沿後2-6公里的範圍內,壓制縱深為14-18公里。


從《最後一炮》看蘇俄系載具之進化路線。


BM27型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新式220毫米16管自行火箭炮,於1977年裝備陸軍炮兵部隊,在合成集團軍屬炮兵旅內新編一個BM27火箭炮營,設營司令部、1個支援連和3個火箭炮連,每連有8門火箭炮和16輛彈藥補給車。方面軍屬炮兵師編有一個BM27火箭炮旅,下轄4個火箭炮營,每營裝備24門,共裝備96門。隨後在摩托化步兵師、裝甲師屬炮兵團的火箭炮營中替換了BM21式火箭炮。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遊戲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如龍》系列回顧視頻 進化的軌跡
包裹君帶你看中國快遞進進進進進化史――「五年之變」系列策劃之四
4分鐘看完《馬里奧賽車》系列進化史
《英雄傳說:閃之軌跡3》試玩體驗 英雄故事的延續 更為進化的戰鬥系統
國漫進化史,看國漫如何一步步墮落的
帶你回顧《使命召喚》系列進化史
爐石扶持海盜戰?又一張英雄牌曝光,進化無止境!
反思進化論之十四:翅膀上的神跡
進化之道(十七):時間的皺紋
《X戰警》系列電影:不進化則亡!
三十年來,《超級馬里奧》的畫面是如何進化的?
手機店進化論之六:走進九機網,一個開在寫字樓的手機店
《再來一次》和進化論
爐石傳說終極進化薩上傳說 青玉回想進化體系
反思進化論之十:一些與進化論有關的著名化石
進化之謎:恐龍怎麼學會四條腿走路?
歷經兩年的開發長跑,《方舟:生存進化》走過了哪些彎路
從單一IP到系列化開發,網劇N代是如何進化的?
家庭進化系?第一彈:房樹人系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