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缺血後足部遲髮型骨筋膜室綜合征一例
急性肢體缺血再通後容易伴發骨筋膜室綜合征,常見於大腿、前臂以及手等部位。足部的骨筋膜室綜合征往往由外傷引起,美國貝勒醫學院 Barshes 醫師報道了罕見的急性下肢缺血再通後足部骨筋膜室綜合症的案例,發表於近期 J Vasc Surg。
病例介紹
患者男,80 歲,有糖尿病、房顫、充血性心衰等病史。此次因左足部疼痛、無力及感覺減退入院。
經對症處理後稍有好轉,但 10 d 後左足逐漸蒼白且間歇性跛行加重,多普勒超聲提示無動脈血流信號。
立即行 Fogarty 導管取栓術,術中見股動脈至股淺動脈近端、股深動脈、在腘動脈取出遠端紅色血栓。為了確保再通效果,同時進行了股動脈腘動脈旁路術。
術後恢復尚可,但術後 3d 患者出現進行足背部疼痛,體格檢查發現少許水腫及壓痛(圖 1),足趾及腳踝活動受限,小腿無明顯水腫和壓痛。
初步診斷考慮骨筋膜室綜合征,於是再次急診行筋膜切開術,具體切口見圖 1。
圖 1 足部筋膜切開術切口圖
術後恢復可,17 d 後出院,術後 3 m 隨訪足部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圖 2)。
圖 2 患者術後 3 月隨訪足部情況
延伸閱讀
缺血再灌注損傷後引起骨筋膜室綜合症,尤其對於前臂、小腿等部位,血管外科醫師會格外注意防治。而足部骨筋膜室綜合征病例極少,患者以持續性疼痛、感覺障礙、肌肉萎縮、足趾畸形、患側足部功能明顯低於對側等為主要表現;足部筋膜切開可見足部骨筋膜室明顯水腫,詳細的足部骨筋膜室分區見圖 3,切開時需盡量避免損傷血管神經。
圖 3 足部骨筋膜室分區
如有以下情況強烈建議行足部筋膜切開術:
1. 患者急性下肢血栓累及肢體遠端動脈(如小腿);
2. 患者急性下肢缺血再通後恢復顯著延遲;
3. 患者小腿筋膜切開後仍然存在持續足部疼痛及功能異常。






※缺血性性腦血管疾病-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症
※導管直接溶栓治療急性下肢缺血併發症的分析
※缺血性心肌炎病因主要有以下三個!
※糖尿病是缺血性腦卒中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
※哪些基線特徵可預測急性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後腦水腫的發生?
※一過性頭暈、眼黑是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嗎
※急性卒中溶栓病例的篩選與決策,缺血性腦卒中的識別?特殊病例的溶栓治療?
※高血壓、心肌缺血,或由頸椎病引起
※頭疼和頭暈是缺血性腦梗塞的初期癥狀表現
※6種易與急性缺血性卒中混淆的疾病,你注意了嗎?
※腦缺血性急病的搶救措施有哪些
※凝血指標間接監測腹腔病變器官缺血壞死的作用及展望
※中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標準比較
※缺血缺氧性腦病患者需注意哪些飲食問題
※介入基礎知識系列之十七-急性腸系膜缺血相關
※心肌缺血的癥狀 出現這些癥狀時要警惕血管堵塞
※不良情緒可誘發缺血性心臟病
※缺血性視盤病變的治療與飲食
※心肌缺血的十個危險信號,這麼做能夠防止它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