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小常識


三聯保健知識配圖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意味著孟夏時節的開始。立夏時節,養生尤為重要。有些人會通過艾灸的方法來養生。那麼,立夏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呢?


一、早起花間走頤養心神


立夏以後,隨著溫度的增高,汗液排量的加大以及室外活動的減少,老年人和經常久坐的白領一族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癥狀,如何促使氣血流通,心脈無阻,進而預防心血管疾患的發生呢?

中醫上認為,立夏養生要早睡早起,注意養陽,方能較好的保護心血管健康。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因為汗液過多地流失,會導致人體內電解質紊亂,傷及體內陽氣。但是,不運動也不利於心臟健康,怎麼辦呢?夏天最涼爽的時間段要數清晨了,大家不妨清晨起來在住所附近的林蔭花間處散散步,能頤養心神,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華,推動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功能。


二、午睡轉眼睛效率倍增


立夏後天氣炎熱,晝長夜短,不少人會漸漸覺得晚間睡眠不足,如果經過一個上午繁忙的學習和工作,體力和精力的消耗可想而知。所以,立夏以後,午睡對防病養生起著關鍵作用。關於立夏的諺語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也稱「心藏神」。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涵概了人體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的姿態等;而狹義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大家都知道的「閉目養神」,其實也是在養心。


故而在午睡的時候,如果能在一開始練練轉眼球的練習,不但會增加午睡質量,還能有效緩解視疲勞,進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具體的方法是雙目從左向右轉9次,再從右向左轉9次,然後緊閉片刻,再迅速睜開眼睛。

三、晚歸梳「五經」預防中風


立夏時節,不少單位的白天工作時間都是相應延長一些,大家要及時調整自己工作計劃和生活節奏,適當地減緩速度,尤其是在回家之後也要記得保健。怎麼做呢,就是所謂的晚歸梳「五經」了。


大多數人有早上梳頭的習慣,但是晚上梳頭的人還是很少的。但這裡教大家梳頭可不是用梳子,是用我們的手指,而且不是普通的梳法,是「拿五經」。怎麼做呢?是用五指分別點按人頭部中間的督脈,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5條經脈,所以稱之為「拿五經」。晚歸梳「五經」,意即在回家略作休息以後,梳3~5次,每次不少於3~5分鐘,晚上睡前最好再3次。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梳頭「拿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經常梳頭,可使人的面容紅潤,精神煥發。此外,還能防治失眠、眩暈、心悸、中風等。


立夏節氣人們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具體到膳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

立夏養生的五種時令水果


1.楊梅


「小滿枇杷黃,立夏楊梅紅」,進入立夏,楊梅也上市了。楊梅是夏季水果中的上品,《本草綱目》中記載:楊梅能去痰消食、生津止渴,有和五臟、滌腸胃、除惡氣、正痢疾、止頭痛的功能。正所謂「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


由於楊梅沒有果皮且是人工採摘,上面有不少灰塵和細菌,吃後難免會引發肚子不適。因此,在吃楊梅的時候最好還是用鹽水浸泡5~10分鐘,過後將水濾干,這樣一方面可以洗掉一些髒東西,另外還可使楊梅的風味更佳。

立夏養生小常識



2.青梅


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而且酸度高,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果酸與維生素C。青梅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包括檸檬酸、蘋果酸等,有生津止渴、刺激食慾等功效。此外,青梅果實具有調節腸胃功能的獨特功效。


將快成熟的青梅採下,經煙火熏制色變黑,就製成了烏梅。烏梅有止渴生津、開胃消滯、清腸止吐、清血解酒等功效。最經典的烏梅食用方法大概要數酸梅湯了,取烏梅、山楂、甘草和冰糖煲成水,酸甜開胃,炎熱的夏天來上一碗真的非常愜意。其他飲料還有桂花烏梅汁,也很受歡迎。


3.杏子


鮮杏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這是另一種抗氧化劑,有助於身體吸收鐵。杏是維生素B17含量最為豐富的果品,而近幾年的研究發現,維生素B17是極有效的抗癌物質,並且只對癌細胞有殺滅作用,對正常健康、的細胞無任何毒害。因此,杏可以防癌抗癌。


杏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作用,但由於其兼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所以吃多了也可能造成腹痛、腹瀉,因此成人每天吃杏最好不超過10個。


4.枇杷


「蠶老枇杷熟。」一過立夏,春蠶老化以後,被稱為黃金果的枇杷就上市了。中醫認為,枇杷性涼,有潤肺、清肺之功。《本草綱目》曰枇杷「性味甘、酸、平、無毒」,有「止瀉下氣,利肺氣,止吐逆,主上焦熱,潤五臟」之功效,主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嘔逆等症。


尚未成熟的枇杷切勿食用;糖尿病人忌食,脾虛滑瀉的人應少吃或不吃。枇杷核中含有氰甙類物質,被唾液水解後會放齣劇毒物質氫氰酸,使呼吸及血管運動中樞功能受損,在食用時一定要去核。2012年立夏祝福問候簡訊


5.櫻桃


蘇州人有立夏「見三鮮」習俗,其中水果中最早上市的櫻桃便是「一鮮」。傳說康熙第五次南巡到達南京時,江寧織造曹寅進貢的正是當時玄武湖櫻洲產的櫻桃,康熙見之大喜,又說「先盡皇太后,朕再用」,隨即差官送櫻桃到北京。


櫻桃是立夏時節的當季水果。在水果家族中,一般鐵的含量較低,櫻桃卻卓然不群,一枝獨秀;維生素A含量比葡萄、蘋果、橘子多4~5倍。立夏吃櫻桃,討一個紅紅火火的好彩頭。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 的精彩文章:

立夏養心如何保肝_立夏要注意養心保肝
產後抑鬱的10大誤區必須注意
鼻息肉手術後注意什麼
牙齦炎如何預防_預防牙齦炎6個好習慣
立夏吃什麼能健脾養胃
您可能感興趣

立夏養生 常清常靜溫州白雲觀道醫養生講座
立夏養生 立夏時養生就先養「心」
立夏養生 重在養心
立夏養生喝什麼粥,8款適合立夏的養生粥
立夏養生,從養心開始
立夏養生要領
立夏養生 遵循四點養生原則
立夏養生正當時
立夏養生的三大習慣你知道嗎?
立夏養生 重在靜心養肝巧調理
專家:立夏養生宜養心戒怒
立夏養生知識與食療食譜推薦
立夏養生三大食物,養心才養身!
立夏養生必知,讓你輕鬆度夏!
立夏養生吃什麼_立夏飲食四多一少
立夏養生-天氣漸熱靜養勿燥
立夏養生當養心,心中有靜自然涼
立夏養生,6種紅色食物陪你輕鬆度夏
關注健康生活,立夏養陽重「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