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痛?可能是這個原因
隨著「半馬」、「全馬」、登山等運動的參與者增多,這些特殊運動給愛好者帶來的健康損害也逐漸顯現出來。走走族、跑跑族最常見的抱怨之一就是後跟痛,而跟腱炎是其罪魁禍首。
後跟痛可能是患上了跟腱炎
步行、跑步是一種理想的耐力訓練,對循環系統可產生有益的影響,並能提高能量基礎代謝。有節律的呼吸、規律的擺臂以及適度的步伐,使得機體新陳代謝得到改善。定期長跑的人身體素質、體態及心理能力都有所提高。但行走、跑步或跳躍時,跟腱承受的負荷是體重的數倍。跟腱是人體最強壯的肌腱,由小腿後方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共同延續融合而成。正常情況下,跟腱可在腱鞘內自由滑動。而反覆、過度的滑動會引起炎性反應,損傷的組織細胞釋放出大量化學物質,導致血管滲透性增加,血細胞滲漏到組織中,肌腱和腱鞘之間摩擦力增加,最終引起疼痛以及肢端腫脹。
跟腱炎的早期癥狀並不明顯,僅僅為足跟部輕度疼痛或不適感,常常被人忽略。早晨起床足跟接觸地面時,出現緊張或疼痛,適度活動後即有所減輕。當運動量逐漸增加時,患者會感到跟腱呈持續疼痛,且進行性加重。此時如果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組織的損壞和肌腱炎加重,最終可能導致跟腱撕裂。
跟腱炎要早防早治
跟腱炎早期得到有效治療和控制,就可以避免病變進展到嚴重階段。如果跟腱炎的癥狀只是酸脹和疼痛,並沒有影響步態或運動狀態,可以穿矯形鞋、抬高足跟,以減輕跟腱的張力。運動前要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和常規牽伸訓練,改善跑步姿勢或訓練方式。在治療上,採用不同的治療模式或器械可增加跟腱的血供,有助於減輕水腫和炎症。
運動強度要慢慢增加
人體非常奇妙,幾乎可以適應任何環境。從低強度、低頻率的訓練到中強度、中頻率的運動項目,需逐漸使其成為一個自然的過程。鍛煉時應根據參與運動的內容和特點,逐漸增加訓練負荷和強度,最終讓身體適應這些運動。另外,舒適合腳的鞋或護具,運動前合適的熱身運動,以及通過不同的牽伸訓練和深部組織的按摩,維持機體的彈性都很重要。
來源:健康報






※深蹲後腰疼 可能是這個原因!
※秋後狂掉頭髮?原因可能在這裡
※你腳痛的元兇可能就是它,中醫說可以這樣治!
※孩子咳嗽老不好,可能是這些原因
※孕期產後,做這些「傻事」可能會讓你後悔一輩子
※可能這就是我單身的原因
※天呢,如果跑步後小腿酸痛,也有可能是骨折
※產後外陰癢是怎麼回事 有可能是這兩種情況
※如果你的腳底疼痛難忍,別忽視,你可能是得了這種病!
※腳底疼痛難忍,別忽視,你可能是得了這種病!
※如果你的身體這個地方感到疼痛,那麼可能就是肺癌!
※腰粗肚子大,可能不是因為胖,而是因為這個
※孕後睡不著?可能是這些花兒惹的禍
※那個要你一再退讓妥協的人,不可能是對的草原!
※每天跑步都不瘦?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你腳臭,很可能就是患了腳癬
※產後胸部會變大?這可能是種錯覺
※突然一陣胸口痛,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
※總是口苦,尤其晚上更苦,可能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