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傳統食文化淪喪,我們還要在飲食上苟且多久?

傳統食文化淪喪,我們還要在飲食上苟且多久?

傳統食文化淪喪,我們還要在飲食上苟且多久?



《韓熙載夜宴圖》。

從食材到成菜,用什麼態度去對待它,我認為是衡量一個廚師是用「手」做菜還是用「愛」做菜的唯一標準。


文/二毛


吃家袁枚透過炊煙發現 / 一個廚師正離滋味很遠處放鹽 / 在口感之外恣意草率 / 廚者已不能明辨火候金色的光芒 / 在賞和罰之間徘徊 / 而吃者在咸和淡的交匯處 / 尋找著那一遍適中 / 用激情的醬油和曖昧的玻璃芡 / 修築一條光滑的味道 / 那上面 / 廚者和吃者在互動中教學相長


袁枚在《隨園食單·戒單》中如是說:「凡是不宜苟且,而於飲食尤甚。廚者,皆小人下材,一日不加賞罰,則一日必生怠玩。火齊味道而姑且下咽,則明日之菜必更加生。真味已失而含忍不言,則下次之羹必加草率。且又不止空賞空罰而已也。其佳,必指示其所以能佳之由;其劣者,必尋求其所以致劣之故。鹹淡必適其中,不可絲毫加減;久暫必得其當,不可任意登盤。廚者偷安,吃者隨便,皆飲食之大弊。審問慎思明辨,為學之方也;隨時指點,教學相長,做師之道也。於是味何獨不然也?」

傳統食文化淪喪,我們還要在飲食上苟且多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詩人,散文家,美食家,著有《隨園食單》。


當今中國廚師,用「手」做菜的多,用「心」做菜的少,用「愛」做菜的少之又少。他們中的大多數,小學或初中畢業之後,迫於生計不得不去從事門檻較低的廚師行業,直接拜師(有許多是代代相傳或者親戚朋友之間的傳幫代)或者先進入廚師學校。


然後,從水台(殺雞殺魚等)、打荷、墩子(配菜)等開始,在廚師長或行政總廚的關照下,向著二荷、頭荷、二墩、頭墩、尾爐……三爐、二爐、頭爐進軍!廚師們每升一步,都意味著身價的增長。

傳統食文化淪喪,我們還要在飲食上苟且多久?



中國廚師行業的門檻低,每年各種廚師學校都在批量培訓很多新廚師。圖/騰訊


傳統食文化的淪喪


養家糊口以及儘快在農村老家修建一幢房子,成了多數廚師前進的動力;在廚房裡拉幫結派或密謀跳槽或黑吃供貨商,成了部分廚師或廚師長的常規動作。袁老先生在清朝就發現了廚師馬虎行事的毛病,於是提出知味者或主人要調教廚師並建立獎懲制度,天天都要有賞罰。

二十多年來,經過我考核、任用、調教的廚師長二十餘人,廚師也成百上千。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給他們講唐代的吃宋代的喝,《紅樓夢》的玉饌《金瓶梅》的佳肴,等等,但真正聽進去並付諸實踐的大概也只有一二,這是我從事餐飲行業以及探索飲食文化近三十年來的最大悲哀:我認為沒有以傳統食文化為基礎的餐飲文化是不會長久的,近十年來用異地食材當地烹調手法創製的所謂「新派菜」基本都是浮躁的表現。

傳統食文化淪喪,我們還要在飲食上苟且多久?



近幾年各大菜系都興起了不少新派菜,圖為一道新派粵菜。圖/hong kong tatler

從食材到成菜,用什麼態度去對待它,我認為是衡量一個廚師是用「手」做菜還是用「愛」做菜的唯一標準。拿一個土豆來說,從採買進貨開始,做土豆泥就用沙地「面」的,做土豆絲就用粘土地「脆」的,但廚師往往把它混為一談;其二是不愛惜食材,削皮時為了快、好削,往往削去一大半;其三是切配粗細不均厚薄不勻;其四是不注意火候和烹制的時間,要不「脆」得過生,要麼「軟」得碎爛;其五是不思創新,土豆是蔬食類最可以花樣百出的食材,但我們走進餐廳碰到的,不是絲就是泥。


做菜的最高境界——用愛做菜


袁老先生曾為他的大廚立傳《廚者王小余傳》:有人向王請教烹飪技巧,他回答說:「很難用語言來表達。做廚師我像做醫生一樣,我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原料的特點以及他們適合做哪些菜,並且還要非常小心地注意菜肴與水火之間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做出適合眾人之口的美味佳肴。」

傳統食文化淪喪,我們還要在飲食上苟且多久?



火候依賴廚師的經驗和感覺,極難用語言來描述。


多麼恰當的比喻,做廚子要像做醫生一樣,廚徳如醫德,廚藝如醫藝,細緻而溫柔地把握火候,望、聞、問、切般地做菜。「我盡心儘力地為他人做菜,每獻上一道菜,就彷彿我的五臟六腑也隨同獻上去了……」這便是做菜的最高境界——用愛做菜。這也是為什麼母親做的菜最好吃。


當今廚師隊伍不僅需要獎罰制度,而且需要技術上的文化上的創意上的大量調教和培訓。一年春天,我在北京王府井書店看書,偶然碰見以前在我餐廳做過冷盤的師傅。我問他看什麼書,他說開春了,老闆叫他出些新冷盤,就來翻翻菜譜。這算好的,從書本上借鑒和學習。據我所知,現在各個大菜系的廚師在各自不同的城市,相互用電話或互聯網通報著當地最新流行的菜式,以便大家及時利用。當然這樣的結局是舉國上下「水煮魚」。其實真正的美食在當地,當地的美食在民間,我們的廚師首先應該向民間學習。

傳統食文化淪喪,我們還要在飲食上苟且多久?



譚延闓(1880-1930)日記中記錄的譚菜「杏仁豆腐」,既是日常佳肴,也是宴客美饌。


中國食文化的發展,也特別需要有文化的「知味者」來推動,去做袁老先生所說的「深問細究,慎思明辨」的工作。古代已有詩人蘇東坡、畫家倪瓚、戲曲家高濂、文學家朱彝尊、袁枚等作為榜樣。但遺憾的是,在當今的文學藝術家中,恐怕很難找到一個同時在飲食上也如此高手的人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所有問題歸根到底都是男女關係問題
當年高考:那天之後,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每個異鄉人都是紐約人
它們不是寵物,而是「非人類工作夥伴」
性狂歡之後,才更覺人世間的空虛清冷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說英國的飲食文化里既是傳統又是文化的象徵,無疑是奶油茶
我國飲食文化真是源遠流長,古人還吃過木乃伊,據說和臘肉差不多
看了苗族的牛糞火鍋,我真感嘆我吃貨國的飲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美國居然也有飲食文化,難道不全是薯條和漢堡嗎?
必知!中國各地的飲食文化隨著歷史的變遷,也在改變著!
飲食文化歷史悠久 食療養生走上正軌
實拍:美食與廚師對比,呈現不一樣飲食文化!
不同國家不同飲食文化,以免出現餐桌上的尷尬
深夜食堂:被吐槽不考慮中國情況 但你真了解中國飲食文化?
印度獨特的飲食文化,香蕉變成「重口味」,不忍直視
這種廣東飲食文化之一卻是致癌的源頭?
別再用有色眼光看非洲,非洲比你想像的還要好,風景美食文化很贊
傳統飲食文化吃狗肉,連出生半月的小乳狗也不放過
旅居西非貝南,看當地飲食文化,吃驚當地人一輩子只吃一種早餐
不忍直視的印度飲食文化,香蕉變成「重口味」
探秘日本畸形「女體盛」飲食文化,你吃得下嗎?
實拍:世界各國早餐,品味不同的飲食文化!
難以適應的印度飲食文化,芒果做成各種菜
飲食文化之英國篇 別樣風味讓你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