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上尉說:粽葉包裹的,不僅僅是糯米

上尉說:粽葉包裹的,不僅僅是糯米

作者 | 牧之

上尉說:粽葉包裹的,不僅僅是糯米


1


又到端午節,地方單位放假三天。嫂子挺著微微隆起的孕肚,拎著兩袋粽子來隊探親。當然,一袋給孩他爸,另一袋送給我們幾個關係要好的「單身漢」瓜分。


有粽子吃的人是幸福的,因為至少有人在惦念。大快朵頤後,看著滿桌狼藉,聞著淡淡的粽葉香,我們不住地拍嫂子的馬屁:「如果沒有嫂子,我們吃不到這麼好吃的東西了!」當時估計我腦子是秀逗了,又鬼使神差地補了一句:「要是沒有端午節,估計也吃不上。」


聽我說完這一句,大家一時都沒找到話茬接上,一時陷入了沉默。還是嫂子善解人意:「書記說得對,大家能吃上粽子,我覺得第一個要感謝的,就是屈原!不過啊,我覺得,現在端午過節,好像就只剩下吃吃喝喝,放假旅遊了……」

是啊,除了飽餐一頓,端午節還有什麼?


2

上尉說:粽葉包裹的,不僅僅是糯米



有民俗。小說《平凡的世界》里這樣描寫:「端陽節早晨,在吃粽子之前看重風俗的人家,往往先要出去拔一些艾葉回來,擱在門上,別在一家人的耳朵上。早年間,大人還要給孩子們縫一個雄黃香包掛在胸前——所有這一切據說是為了驅除蟲蚊和災病的。」雖然老家是座「魚米之鄉」,穀物多,河也多,但端午民俗和陝北黃土高原相比差別不大。吃粽子、佩香囊、懸艾葉、看龍舟賽,偶爾還能看到畫展、詩會和一群人插菖蒲跳驅鬼舞。

有暖憶。記得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家裡的大人每到端午節前,總要手把手地教我親手包粽子。煮熟了以後,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專搶肉粽和紅豆粽,那時候一家人把好吃的都剝好留給我,我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此,端午對我來說,還是對兒時美好經歷的回憶。


有沉思。據說,過端午、吃粽子,都跟屈原有關。前段時間看完了《東周列國志》,沒過多久就到了端午節。每當想起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興亡、屈原投江的故事,總忍不住掩卷長嘆。兩千多年前,屈原的自沉汨羅江,留給我們的是無盡震撼和千年追思。面對姦邪橫行、小人當道的艱難時世,面對讒毀叢生、遠放江湖的不幸遭遇,面對強寇入侵、國都被占的悲慘結局,屈原卻始終不改對國家的赤誠之心,不願苟且,毅然選擇投江自盡,這是怎樣的忠貞和愛國?這種「位卑未敢忘國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血脈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


節日,總是為紀念些什麼而存在。


3

上尉說:粽葉包裹的,不僅僅是糯米


反過來說,也只有珍貴的東西才值得用節日來紀念。當下,我們正在大力提倡的,也正是我們這一代人內心深處所缺乏的。說到底,不趁此追根溯源、尚友古人、反思生活反省內心,這樣的過節未免有些可惜前人的苦心。


往事越千年,斯人給我們留下的愛國、忠貞、赤誠、高潔的品質穿越古今,至今依然熠熠生輝。作為生產國家安全的「勞動者」,更需要在這個價值多元、形勢複雜、連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都逐漸淡化的時代,像屈原「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那樣找到自己內心的堅守,把修齊治平、家國天下作為自己的精神追求。


本打算在連隊組織一場民俗知識競賽,上網查閱端午節相關資料時,意外讀到這樣一段話:「路漫漫其修遠兮,你吃粽子我吃苦,你佩香囊我配槍,你懸艾葉我懸樑,你喝雄黃我喝彩,你驅五毒我驅敵。」雖然不能回家,但想著家人因為有我們衛戍,能平安幸福地吃粽子、賞龍舟,也蠻開心的。

不多說了,熱血滿胸腔,扛槍戍國防


作者 | 牧之

您可能感興趣

糯米用這個包裹,比粽葉包的高檔多了,還省去了不會包的麻煩
沒有粽葉一樣可以包粽子,用蛋餅把米包起來!
我們知道的粽子都是粽葉包的 帶你看不用粽葉包的粽子,你見過嗎
又是一年粽葉飄香時,你家的粽子是什麼餡兒的?
端午到粽香飄,來看看粽葉盤點,你們那裡用什麼做粽葉?
吃粽子有講究,包粽子的粽葉也有說法!
南方「粽子」這樣吃,豬肘包粽葉很獨特,不料北方人看了連筷子都不拿
端午不僅有龍舟、粽葉和艾草,還有詩意和遠方
別再笑歪果仁吃粽葉了,他們可會吃得很呢
一分鐘學會包粽子,香到連粽葉都想吃下去!
1分鐘學會包粽子,香到粽葉都想吃下去!
端午粽子葉只有蘆葦葉嗎?史上最全粽葉集錦,你們那用什麼粽葉?
端午節你包粽子了嗎?史上最全粽葉集錦,你們那用什麼粽葉?
一斤粽葉能包幾個粽子 粽子怎麼包
豬肘包粽葉,雷人!南方「粽子」這樣吃,嚇得北方人不敢動筷子
又到粽葉飄香時
端午節前,80歲老奶奶賣粽葉,一把5毛,一個集市賣十幾塊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這些粽子有你家鄉的嗎?千姿百態的粽葉,功效可不少!別忘了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