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患糖尿病,要定期查哪些項目

患糖尿病,要定期查哪些項目

由於併發症的發展緩慢,癥狀隱匿,早期可以沒有任何不適感,待有相應的癥狀時往往已到疾病中晚期。因此,糖尿病患者就診時不僅需要關注血糖,更需要對相關併發症進行定期隨訪,千萬不能以自我感覺作為衡量有無併發症的標準。

查近期血糖控制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可以體現一段時間內血糖控制的水平,前者代表的是三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血糖控制的金標準;後者代表的是近兩周的指標。

除此以外,平時的自我血糖監測也很重要,建議每周監測2~4次空腹和餐後的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以加強監測,在每餐前後均應監測。血糖的監測可以讓我們對於血糖控制的現狀做到心中有數,及時調整降糖方案,可以看作血糖控制的「指路明燈」。


查有無代謝異常


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的代謝性疾病,比如常見的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紊亂,還有高尿酸、脂肪肝、肥胖等都會加重糖尿病的併發症,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定期隨訪血脂、血壓,並且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血脂正常者每年監測一次,若有異常及時用藥並定期隨訪。每次就診都要測量血壓,血壓控制不佳者還可以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查有無血管、神經病變

針對各種併發症的檢查,分為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經病變檢查。


大血管病變


主要累及的是心腦血管、下肢血管、腎動脈,因此對於初發的糖尿病,我們常規需要做心電圖和頸動脈、下肢動脈、腎動脈血管彩超的檢查,無病變一年檢查一次,有病變可再行動態心電圖、心超、冠脈血管造影、頭顱磁共振等來進一步明確。


微血管病變


常常累及的是糖尿病眼底病變、腎臟病變。前者可造成眼底出血、失明,通過眼科常規的視力、眼底檢查即可基本了解病情,病變嚴重者可進一步行眼部B超、熒光造影等明確;後者是尿毒症的主要病因,通過尿液白蛋白定量檢查可以了解有無早期病變,必要時還可行腎小球濾過率檢查。

糖尿病眼底病變和腎臟病變均是與血糖水平密切相關的併發症,因此要求尚無病變者每年進行一次眼底和尿白蛋白檢查,已有病變者則每3~6個月複查一次,並根據病情完善其他檢查。


神經病變


臨床上常見的是周圍神經病變,可通過檢測神經傳導速度來明確。需要提醒的是,雖然目前的檢查手段越來越多,機器越來越先進,但是有時簡單的觀察及體檢也能發現早期病變,比如患者本人在洗腳時注意觀察足部皮膚的顏色、溫度以及對於水溫的反應,就診時醫生有無捫及足背動脈搏動等都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的周圍神經、下肢血管病變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要學會做個有心人,注意觀察自身的細小變化,及時就診,定期隨訪,而不能大而化之或只關注血糖,待有明顯癥狀則為時已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夏日炎炎,女性的「難言之隱」怎能一忍再忍?

TAG:搜狐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糖尿病人需要定期做哪些必要檢查?
狼瘡腎炎患者需要定期做哪些檢查
慢性肝病要定期複查什麼項目?
哪些人需要定期做腸胃鏡?
得了糖尿病,要定期查什麼?
痛風定期複查,查哪些項目?
定期眼科檢查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重要嗎?
定期體檢到底有必要嗎?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脂肪肝患者,你定期複查了嗎?
你具備肝癌「潛質」嗎?有這5個特徵,要定期查肝
乳腺疾病為什麼要定期檢查?知道的人真的很少!
預防結腸直腸癌,除了定期篩查,還有哪些健康的方法?
肝病患者記得定期複查 識破肝病慢動作!
乙肝病毒攜帶者要定期篩查
肺部結節讓定期檢查不定期檢查,幸虧醫生提醒,癌症
乙肝抗病毒治療後為什麼需要定期複查?
孕媽媽定期測血糖「篩查」妊娠期糖尿病,防止超標
記住了,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需要定期檢查這個
養肝護肝,定期檢查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