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的典型癥狀有哪些?飲食如何調理?
體內濕氣過重,在中醫上稱為「濕邪」,它會導致氣血不暢,會使人覺得自己沒精神、身體沉重、睏倦乏力,有的還會有頭面部也會比較油膩等現象。濕氣位置不同所帶來的不適癥狀則不同。
1.濕在四肢:就會每日都感覺四肢沉重,渾身不舒服,感覺身上附著重物。
2.濕在腸胃:腸胃容易悶脹、食欲不振,大便也會比較稀並且黏膩不成形,回頭看看馬桶,會發現沖不掉,有些人甚至還會腹瀉。
3.濕在關節:若是寒濕侵襲到關節,則會感覺腫脹、酸痛,甚至屈伸也不利索,處在潮濕環境時會更加不舒服,因此有些人的關節像氣象台一樣,下雨天會特別疼痛不適。
4.濕在皮膚:當濕氣困滯於皮膚,皮膚容易浮腫或誘發皮膚疾病,如許多人夏天容易出現濕疹、汗皰疹等皮膚問題。
5.濕在女性:女性若體內濕氣重,容易產生像是白帶多等婦科問題。
6.痰濕:當體內的濕轉成更濃稠的痰濕,這些人會常覺得口中有痰,一直想清喉嚨。痰濕過重時形成痰濕體質,也容易造成肥胖。
推薦食譜:
除濕利器——薏米赤小豆粥。(薏米紅豆粥)在不僅美味養人,還能祛濕去病,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一直煮,你會發現它們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了,但是不能放入大米,因為大米屬於水稻,水長,含有濕氣,濕性黏稠,若是加了大米粥是變稠了,但是其功效也就廢了。
自己還可根據自己的體質,掌握基本食物的屬性,合理搭配食物,這樣食物才能成為養生佳品~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心悸——薏米紅豆+桂圓
煩躁失眠、臉上長痘——薏米紅豆加+百合、蓮子
胃寒、怕冷——薏米紅豆+生薑
腎虛——薏米紅豆+黑豆
腳氣——薏米紅豆+黃豆
咳嗽——意米紅豆+雪梨
食欲不振、身體弱——薏米紅豆+山藥
腹痛、糖尿病——薏米紅豆+南瓜
孕婦——紅豆+少量黃芪、党參
產婦——紅豆+大棗、小米、紅糖
除了飲食方面,自己可以遵醫囑用些藥物,還要適量運動,清淡飲食,少吃甜食、油炸食物及冰冷食物,除濕之路任重而道遠那,貴在堅持~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本文由健康小百科整理






TAG:健康小百科 |
※肝陰虛怎麼調理,飲食調理有哪些
※肝硬化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致命的粗血管:如何讓血管變細?飲食調理很重要
※哪些食物對肝臟有好處?飲食調理保護肝臟!
※腦出血飲食控制是很重要的,具體有哪些飲食的忌諱呢
※如何滋養頭髮 飲食調理很重要
※血液粘稠的人如何調整飲食?
※寒熱體質如何飲食調理?
※判斷痔瘡的癥狀有哪些,痔瘡的飲食調理方法有哪些
※白癜風患者應該如何調理自己的飲食?
※飲食健康如何管理?女神一般都是這麼做的
※脾氣暴躁怎麼辦 飲食調理很重要
※如何調理疼痛難排便的痔瘡?飲食、作息最關鍵!
※肝損傷的飲食調理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飲食應注意哪些?飲食禁忌有什麼?
※這些食物吃了加重胃潰瘍 胃潰瘍飲食有哪些忌宜?
※胃炎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不良的飲食習慣是主要的致病因素,那麼胃炎怎麼調理呢?
※該怎麼調理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飲食?
※胃炎該如何飲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