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神奇效用知幾何?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神奇效用知幾何?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神奇效用知幾何?



導讀源自《傷寒雜病論》的小柴胡湯,中醫十大名方之一,具有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的功效。流傳至今,小柴胡湯依舊備受寵愛。但小柴胡湯的蘊含的真諦,很多人卻未真正全部領悟,當小編看完本文,猶如醍醐灌頂,原來小柴胡湯是那麼奇妙,此前太多不知道,一起來見證下吧!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40克,黃芩15克,人蔘15克,半夏21克,生薑15克,炙甘草15克,大棗4枚。


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蔘,加瓜蔞實15克;若渴,去半夏,加人蔘,合前成25克,花粉20克;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15克;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20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20克;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蔘,加桂枝15克,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蔘、大棗、生薑,加五味子6克,乾薑10克。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摶,結於脅下。


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此條所言者,蓋為水運不暢致耳聾目赤,甚或雙目流淚不止、胸滿而煩也。仲景恐醫者不明其理,多因其胸滿而吐之,吐後見病不得解,又以其目赤發熱而下之也,故誡之曰不可吐下也。吐下則傷其津液,故其人必悸而驚。若為醫者誤治,則當先用牡蠣四逆湯調於前,柴胡桂枝湯補其後。許叔微《普濟本事方》於此有記述也。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病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微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表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有頭汗出,故知非少陰證,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本條所言者,乃病在三焦,津液不通,故外則病似少陰證,即手足厥冷、脈微細,內則病似陽明證,即大便硬、心下滿。以其有頭汗出,故知其病非少陰證,以其脈微細,故知其非陽明證,是以當投以小柴胡湯,通其津液而愈。以其為腸部津液不暢所致,故雖見便秘,但其便並不甚乾燥,多細而澀,此即俗謂之氣鬱便秘。臨床見便秘兼有口苦咽干、脅脹、心志不暢者,則小柴胡湯證,投之即愈。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可與小柴胡湯。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


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當刺期門,隨其而瀉之,濈然汗出者愈。


熱入血室之發作期,期門穴之處或可見靜脈怒張,用針刺其靜脈排出瘀血,其症即愈。


《醫學達變》云:熱入血室之證多有譫語如狂,狀如陽明胃熱者,然有辨焉。血結者身體必重,非若邪在陽明之輕旋便捷,蓋陽主輕清,陰主重濁也。今此證血絡氣脈阻痹,故身體必重,刺期門與小柴胡湯加減酌用。若延誤,則上逆包絡,胸脘痞痛,即陶氏所謂血結胸也,王海藏出一桂枝紅花湯,加海蛤、桃仁,原為表裡上下盡解之意。但熱入血室證治約略有三,亦當通變。如經水適來,因熱邪陷入而搏結不行者,宜破其血結。若經適斷,邪乘血室空虛而襲之者,宜養營以清熱。若邪熱入營,逼血妄行,致經未及期而至者,宜清熱安營。人第知婦女有熱入血室之證,至男陽明經病有下血譫語,亦是熱入血室,人多不識,治法或以犀角地黃及桃仁承氣等劑加減酌用,蓋男女俱有此沖脈故也。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諸黃,腹痛而嘔者,宜柴胡湯。


傷寒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中風,有柴胡湯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葯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以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傷寒一得》云:小柴胡湯對慢性病的治療只要應用如法,確實能起久病之沉痾。對於急性病,施用得當,同樣能起危殆於頃刻。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紹師懸壺於潞安,時值瘟疫大作,染者甚多。初時治邪熱久稽,陰津欲竭,正氣將敗者,悉遵吳氏《溫病條辨》下焦溫病復脈法,多有僨事者。退而思之,邪熱未退,正氣先傷,陰液將絕,能不慮陽無所附,而恣用甘寒欲救陰津,助正氣而知不足,資邪熱則有餘,焉能不敗。思得仲景小柴胡法固本而祛邪,助氣而清熱,且熱集於表,必寒於里,彼盈則此虧,乃物化之常。生薑之性雖熱,但散而不守,用其小量使微溫於里而不助邪熱,且能防亡陽於未然(若慮其恐有亡陽之變者,又當易為附子),而更重要的是協調陰陽,喚起其自然療能,猶如重整軍威,尚冀背水一戰,誠安內攘外之良方。試諸臨證,大多如仲景所說,出現「必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的情況。後遇此證,輒用此方,全活甚眾。


傷寒發熱,口中氣勃勃然,頭痛目黃,若下之則目閉(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目赤脈多,睛不慧。醫複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此壞證,須小柴胡湯)。


此二條所言者,蓋其證本為小柴胡湯證,而醫者不識,誤汗、誤下傷其津液而致咽傷目閉也,故仍宜用小柴胡湯調和三焦,使津液得通而愈也。此即上文所謂「柴胡湯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也。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小柴胡湯證之病理,概而言之,乃三焦本病,兼見他臟之病也,故除三焦之專葯——柴胡不能去外,他葯皆可加減也。論中所言之柴胡證者,即三焦本病之所見證也。


三焦者,即根源於肝,於人體內縱橫內外、周布上下之網狀油膜,為人體行水(即淋巴液)之道。組織液與血液藉此相互滲透,互相影響,此所以血不利則為水,水不利則為血也。


張錫純謂人腹內之膜,以三焦為最大,在下焦為包腎絡腸之膜,在中焦為包脾連胃之膜,在上焦為膈膜及聯絡心肺之膜,此腹中之膜也;身上之膜,即肥肉瘦肉間之膜,為半表半里之膜;與皮膚相連之膜,為在表腠理之膜。此膜皆以三焦為府,即以三焦之膜為源,並以此推之,謂三焦之膜統可名為之膜原也。


若三焦功能不振,水運不暢,人體自起救濟,則可見往來寒熱;水運不暢,神經不得津液滋潤,則可見抑鬱不舒、悶悶不樂或疑慮重重等情志之病,故曰默默,曰心煩;水運不暢,肌體缺津則為口渴、咽干;水運不暢,無法從腸中吸取飲食之精微營養,故其人不欲食;水運不暢,則可見小便不利;水運不暢,水郁於全身三焦各處,則可見全身水腫;胸脅腹三處為人體三焦最大之一部分,是以三焦病變最易於此處發現也,故少陽病以胸脅苦滿為辨證要點之一。有學者認為,胸脅兩旁當臂之處為「柴胡帶」;水飲積於胸脅部分,故可見胸脅苦滿。心胸部有水飲,水飲上沖於心,故可見心悸;水飲上沖於肺,故可見咳嗽,其咳者多為稀痰、黏涎。水不得入三焦,積於胃腸之中,水飲上逆,故可見時時有嘔之意,故曰喜嘔;水郁於頭部,因頭之血運較速,故常為血運所激,而見但頭汗出,若水不得出,則頭目為之眩暈;眼部因血運水運不暢而熱,則充血而紅腫熱痛;水溢出而積於耳部,則耳前後腫,又可見兩側頭痛,俗謂之少陽頭痛。水道不運,影響血運,血不能及時將氧氣送至身體各處,則人體缺氧,故表現為嗜卧;腸部血運不暢,致腸為之寒,腸功能低下,則燥屎積於其中而為腸滯;血運不暢,又可見手足逆冷。水運不暢,膽汁滯留三焦,隨津溢出舌面,則為口苦;其從腸中吸取之膽汁不得運化,滯於三焦之中,則身黃、面目悉黃;膽汁隨汗出而染衣衫,則為黃汗。人體之淋巴系統也屬水運,水運不暢,淋巴與病菌抗戰則積於一處而為淋巴腫大,故頸部、腋下、大腿內側之鼠蹊部出現硬塊、紅腫熱痛等,又可見胸部淋巴結腫大,致胸悶甚或灼熱。


舌診者,乃觀測三焦病變之法。三焦水道與舌相連,故人飲食則津液自出,人死之時,三焦失控則津液自口中汩汩自出,謂之口中白津出。人之三焦水運不暢,其病則反映於舌象。若僅為濕阻,則僅口苦而舌淡胖,若熱蒸膽液,隨津外溢於舌,則舌苔黃,故三焦病之舌苔多白或兼黃,此其常也。三焦病之典型特異性舌象為偏苔,即以舌部為界,一側為白苔,一側為淡黃苔,境界清晰。近代傷寒名家黎少庇云:「凡遇此苔當以半表半里論治,因白苔主表,黃苔主里,舌兩側屬肝膽部位,今一側白苔、一側黃苔,邪在少陽之樞,按少陽病治之。」


以上種種,皆為三焦之病象,或見一、見二、甚或全見,然其本皆為三焦之病。三焦之病則當用其專葯——柴胡,故曰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也。


小柴胡湯之藥理如下。


其用柴胡者,以柴胡乃三焦之專葯。張錫純謂其莖中虛松,有白瓤通氣,像人身三焦之膜網。以柴胡能宣暢三焦之氣機,即恢復三焦正常水運之功能,水運正常,血運每每因之正常,故柴胡不僅能愈三焦之種種病象,又有祛瘀之作用。然三焦範圍廣而水運較慢,欲使其復常,柴胡非重用不可。


其用黃芩者,以其能除肺熱口苦而通水道。水道通則腸得津潤,故能助腸去積滯。


其用人蔘者,以其能強心補氣,增強血運也。


其用生薑、半夏者,以其能助胃陽,使胃中水飲去而水運加速。


其用大棗者,以其能護胃津,不使水運加速而汗大出。


其用甘草者,以其能安腸補津也。


以柴胡微苦,主升清而散,參、草、棗甘溫居中,其性相反,故用時柴胡之量當大於參、草一倍以上,其效方顯。


其加減:


煩而不嘔,去半夏、人蔘而加蔞實者,以其人胃中寒飲不多,其嘔不劇,故助胃陽促血運之半夏、人蔘可以不用,而助以寬胸逐水飲之蔞實也。


渴,去半夏加人蔘、花粉者,以渴為津液不足之象。半夏辛燥,能逐胃飲而耗津液,故去之,而加生津之花粉。其加人蔘者,以其能促血運,血運速則肌體得津液之養而不渴也。


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者,以其人里熱不甚,且腹中痛多為腹部靜脈血運不暢,其人多見口不苦而腹皮攣急。加芍藥即合芍藥甘草湯之意,故去清熱之黃芩,而加促靜脈血運之芍藥。


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者,以大棗能助胃津而戀濕,則脅下之水瘀更難去,故不用之,而助以逐痰飲、行水運之牡蠣。


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者,以人蔘雖能強心增血運,然人蔘亦能固表,使毛孔關閉生熱。外有微熱為肌表血運不暢,內而三焦水道不利,即少陽與太陽同病。其症多見口苦咽干、噁心嘔吐、鼻流濁涕、咳嗽不止,此亦為感冒之常見症,故改用強心增血運之桂枝,使血運趨表,汗出而愈。其表證嚴重者,當更用附子也。


咳,去人蔘、生薑、大棗而加乾薑、五味子者,以咳為水飲上沖且肺閉。人蔘能固表閉肺,大棗能戀濕,故不宜用。生薑雖能溫胃,然其力不足,故改為乾薑,更加五味子以斂肺止咳。


明上述諸葯及其加減之理,則小柴胡湯及其加減諸方功用自明。


小柴胡湯及其加減諸方之主要證治,除條文所述之外,另治婦人熱入血室者,以其人多兼有陽明證,故當重加生石膏,又常用於治少陽頭痛。加花粉、浙貝、青皮、夏枯草等散結葯,可治淋巴結紅腫熱痛;加牡蠣、夏枯草、王不留行、辛夷、蒼耳子可治鼻息肉,如《傷寒一得》之疏鼻攻堅湯。其所謂之整體與局部結合治法,實以柴胡湯通暢三焦,併合局部之專葯也。


臨床見病情複雜且有三焦癥狀者,宜合小柴胡湯以用之。又常合苓桂術甘湯治氣胸,氣胸者,亦屬胸脅苦滿、心陽不振之證。又常合小陷胸湯治小柴胡湯證而見痰熱之心下痞痛。又常加牛膝、車前子、麝香之屬,治耳部流膿。又常加白及以治耳膜破洞,白及黏性極強,凡人體所有功能組織之破洞缺損、潰瘍,皆能修補之。又每加牡蠣、陳皮、茯苓之屬,以滲濕化滯散結而治兼見濕邪者等。


欄目:經方學堂/欄目主持:劉觀濤


新媒體編輯:王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帶狀皰疹別恐懼,中醫妙方解煩憂!
國醫大師方和謙:糖尿病、腹瀉、貧血,這個方劑通用!
可以窺探身體秘密的舌診,知道怎麼用嗎?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原來還能這麼用!
中醫十大名方:小柴胡湯的方義!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難以相信還有這麼多妙用!
道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難以相信還有這麼多妙用!
中醫方劑詳解|小柴胡湯
胡希恕講小柴胡湯合方(小編親測神效)
老中醫巧妙運用小柴胡湯治療牙痛
神奇的中醫案例:小伙不信中醫,但是被我的小柴胡湯加石膏征服了
從曰本小柴胡湯事件 看中醫西化之惡果
小小柴胡,大大用途
小柴胡湯用處廣泛
名老中醫分享:小柴胡湯臨證心悟!
和解少陽小柴胡湯,風寒感冒仲景方
肝硬化:小柴胡湯與桂枝茯苓丸合方
活用大小柴胡湯!「跟己安先生學中醫」
皮膚瘙癢、頭痛,小柴胡湯好用!
用好小柴胡,不用找大夫
小柴胡沖劑的20種用途,中醫中的「消炎藥」
足臨泣穴人體的「小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