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初秋養生應以「收」為原則

初秋養生應以「收」為原則


初秋養生應以「收」為原則



秋天已到,氣溫開始進入顯著變化的階段,此時天氣特點多為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比較大,空氣濕度漸低,悶熱不再,秋燥漸起。那麼,初秋季節我們怎麼養健康生呢?

早睡再早起


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宜早睡早起。早卧,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對預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大有裨益。適當早起也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情緒宜平和


依照自然律則,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鬱結。「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靜」,在時令轉變中,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才能保生機元氣。

飲食應清補


雖然入秋後天氣漸漸轉為早晚涼爽,但是「秋老虎」的威力很大,進補宜「清補」。就是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功效的食物。一方面可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另一方面能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進補奠定基礎。「清補」當忌辛辣、肥甘油膩、生痰助濕類食品。


運動應適度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秋天養「收」,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小兒和體質虛弱者。此時因為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適當運動鍛煉,即當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時,即可停止,此時能保證陰精的內斂,不使陽氣外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道教經典的源起及作用
【道教經集】陰騭文圖說
周易中蘊含唯變所適、革故鼎新的創新理念
周易中蘊含著自強不息的奮發進取精神
白露飲食應該及時調整

TAG:濟源市陽台宮 |

您可能感興趣

熊苗原創 秋季養生重在「收」
冬季寒冷,養生應講究「收藏」
秋季養生貴在「收」
立夏以後養生要遵循「四原則」
順應季節養生 秋季養生主養收
夏季養生,應有「五怕」
秋季養生重在「收」
秋季保健養生3原則
清明時節,養生應以調養肝臟為主
夏季養生要遵循三點養生原則
春季養生應遵循哪些原則?
春季幾大養生原則
立夏養生 遵循四點養生原則
換季必讀 春末夏初養生小常識
夏初養生兩注意
以氣養生"與"以德養生
初夏養生順應節氣應做到這幾點
初夏養生 順應節氣應做到這幾點
秋季養生 秋季運動養生慢跑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