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必省:「德地重遊」中的文化力量

韓必省:「德地重遊」中的文化力量

這實際上是我的第二次德國之行,正是由於上一次的行色匆匆,才促成了我此次的「德地重遊」。在德國著名僑領葉增雅先生的邀請下,我於7月26日至8月6日造訪了法蘭克福、漢堡、慕尼黑等德國著名城市,開啟了一段令人難忘的德國之旅。

韓必省:「德地重遊」中的文化力量


韓必省與德國小女孩


走下飛機,已是法蘭克福的傍晚。驅車在城市的街道,熙攘卻不嘈雜,安逸而充滿溫情,落日把藍天塗抹成了橘色,美因河裡成群的白天鵝紅掌撥水,怡然自得。


抵德的第二天,便開始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動。先是拜訪了德國基民盟政治家OttoBernhardt。作為曾經的德國聯盟黨議會黨團財政要員及石荷州文化部長,他表達了對中國書畫家的歡迎,談到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欣賞。當我把一幅精緻的水墨小品贈送給他時,他顯得十分高興。爾後拜會了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副總領事邢偉平和中國駐漢堡總領館孫從彬總領事。我們彼此暢談源源不息的中華傳統文化,暢談日益強盛的祖國發展,在異國他鄉,深切地感受到家的溫暖。


從法蘭克福驅車30公里,便來到了一個德國朋友的葡萄種植園。正是收穫的季節,一望無際的葡萄架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好客的主人將我們一行請到了他家的小酒吧,品嘗他自釀的葡萄酒。為表示感謝,我拿出由我的「12生肖」工筆畫製成的精緻郵冊送給他們。主人的小女兒,一個10歲左右的小姑娘,她愛笑,有著一雙大眼睛,認真地看著我的作品,滔滔不絕地向她的父親說著什麼。她父親告訴我們說,她十分喜歡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更喜歡畫這些小動物的中國畫家。她說這是她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有7.7萬家書店,1.4萬多個圖書館,無論你走在德國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充分地感受到閱讀的力量。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是德國久負盛名的圖書館,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館藏。圖書館創建於1572年,其中最早的收藏可上溯到1550年。它擁有約上百萬各種媒體的出版物,其中包括1.2萬多種各類古代手抄本和近3000部古版書,以及1830年前出版的老書約35萬餘冊,是研究歐洲中世紀文化及近代史的重要所在。數百年來,鑒於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的威望,爭相捐贈者絡繹不絕。參觀結束後,館長說:「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足以自豪的藏書,但我們還想擁有一個用中文寫就的『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的匾額。」


這是我的榮幸,這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榮幸。


在圖書館的會客室里,一張條案,擺放著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我按捺住激動的心情,一揮而就。


當我和館長手擎著寫有「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的書法條幅時,四周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此時,一行漢字,聯結起了中德兩國的友誼,一副匾額見證了中西文化的契合。


11天的行程,仍顯得行色匆匆,但收穫滿滿,此行真的不虛。坐在歸程的航班上,我眼前浮現的是那位愛笑的,有著一雙大眼睛的,喜歡中國書畫藝術的德國小姑娘。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畫家)


END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政協網 的精彩文章:

潘建偉談科研初心:好奇驅動
美國女子減肥180斤:曾系不上安全帶

TAG:人民政協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華文化魅力
歷史資訊:韓國政治生態中的「家臣文化」
中原傳統民居記載歷史:具有正統大氣風範,地域文化特徵鮮明
焦德泉@美國:用中國文化凝聚匹茲堡華人的力量
百變豆腐中的地域文化
中華蘭文化的地域性差異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水文化
中醫文化的命運:尋根求源 中醫文化的魅力
劉力紅:中國文化的生命科學觀
華髮擔當:文化旅遊強市的國企力量
「關係」文化: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痼疾
黃銅文化:中國的文藝復興
中韓文化旅遊慢加熱:韓國文創來京講故事,中企支持韓生學漢語
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義:仁、恕、通、和
旅行目的地:安昌古鎮——最接地氣的中國師爺文化之鄉!
解讀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義:仁、恕、通、和
中國畫筆墨功力中的審美文化
中華三祖堂:中國黃帝城文化旅遊區的中心景點
廈門資本助力中國傳統文化 電影動漫等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