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半年報里的秘密之二:「燒錢」時代結束,醫藥電商進入盈利春天了么?

半年報里的秘密之二:「燒錢」時代結束,醫藥電商進入盈利春天了么?

半年報里的秘密之二:「燒錢」時代結束,醫藥電商進入盈利春天了么?



作者:卜艷

8月23日,九州通(600998.SH)發布2016年中報,其中的一大亮點是旗下北京好藥師大藥房B2C電子商務(以下簡稱「好藥師」)業務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實現銷售4.7億元,實現凈利潤479.04萬元。好藥師最早於2009年正式上線,今年是其成立以來首次實現盈利。


不僅是九州通的好藥師,從上半年的半年報看,去年被仁和葯業(000650.SZ)收入囊中的藥房網、太安堂(002433.SZ)旗下的康愛多、康恩貝(600572.SH)投資的眼科醫藥電商可得網均出現了可喜的盈利。

半年報里的秘密之二:「燒錢」時代結束,醫藥電商進入盈利春天了么?


從2005年藥房網拿到國內首個醫藥B2C牌照算起,醫藥B2C發展的十多年時間裡,絕大多數企業處於「燒錢」的狀態。這四家醫藥B2C企業的盈利,可以看做看做整個醫藥B2C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節點么?接下來會有更多醫藥B2C企業實現盈利嗎?醫藥B2C的春天來了嗎?


玩家越來越多


健康點整理了目前已上市的12家布局醫藥電商的醫藥類公司,其中有醫藥工業企業、醫藥流通企業、還有連鎖藥店。在2014年之前,參與醫藥B2C的玩家以傳統連鎖藥店為主,近兩年,醫藥工業企業、醫藥流通企業開始紛紛涉足這一領域。5年前,醫藥B2C整體的銷售額剛過10億元,而去年這一數字為152億元。


這與整個醫藥電商的政策有很大的關係。2014年5月28日,《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布,這個政策讓業界最為興奮和期待的是網售處方葯政策的出台。這也是為何BAT這些巨頭開始紛紛關注醫藥電商領域的主要原因。可惜,網售處方葯政策至今遲遲未能落地,但各大企業對這一領域參與的熱度有增無減。去年,電商「國八條」推出,其中提出支持面向城鄉居民的健康醫療電子商務平台發展,這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醫藥電商的發展。


上海醫藥、國葯控股這兩大醫藥流通巨頭均選擇自建相關平台。上海醫藥旗下的上藥雲健康於2015年3月由上海醫藥投資7000萬元及其電商管理團隊投資3000萬元設立。國葯集團則將旗下多個電商平台進行了整合,組建了集合B2C、O2O、B2B各種模式於一體的國葯在線。

半年報里的秘密之二:「燒錢」時代結束,醫藥電商進入盈利春天了么?



比起自建平台,併購或收購一家現成的醫藥B2C平台,成為很多上市葯企的選擇。CFDA官網顯示,目前獲得醫藥B2C牌照的企業總計達538家,其中僅2016年(截至8月25日)拿到牌照的企業就有123家。


直接併購或收購的方式進軍醫藥B2C,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時間成本。比如太安堂於2014年花3.5億元全資收購了康愛多,仁和葯業則於2015年出資6億元收購了藥房網56%的股份,康恩貝則於去年出資2.9億元獲得可得網(專註於眼鏡行業)20%的股份。


京東健康到家總經理邵清表示,接下來肯定會有更多醫藥B2C實現盈利。邵清表示,醫藥B2C在經過多年的成本投入後,沉沒成本越來越少,由此銷整體銷售的毛利水平也在逐步提升,進而實現盈利。而且,隨著醫藥B2C各家企業對自身競爭優劣勢的準確定位,各自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最優路徑,而不是之前同質化的價格戰模式。

百花齊放 玩法眾多


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醫藥電商的陣營,這一行業的玩法也越來越多樣化。

半年報里的秘密之二:「燒錢」時代結束,醫藥電商進入盈利春天了么?


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醫藥O2O模式開始盛行。除了傳統的PC端外,各大醫藥電商都在移動端上線了自己的APP、微信服務號。有數據顯示,移動端的銷售佔比正在逐步超越PC端。


總體來看,上市葯企布局醫藥電商有以下幾個特點:九州通、上海醫藥、國葯這類大型流通企業都在做電商平台的整合。原因在於,這三大醫藥流通巨頭旗下有多個子公司開展不同類型的電商業務,但資源無法協同,整合到統一的大平台將充分發揮集團的採購優勢、供應鏈優勢,以達到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的目的。這也是為何好藥師能夠實現盈利的一大原因。


好藥師COO張移兵告訴健康點,集團做電商的最大優勢在於節約成本。「好藥師可以利用九州通的庫存,因此有一些長尾產品也能有不錯的銷售收入;利用九州通的物流隊伍,能夠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當然,除了藉助集團自身的優勢外,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好藥師本身在醫藥電商領域已經有多年的積累。


今年以來,九州通對好藥師網上藥店(B2C)、海外購、武漢麥迪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O2O)、九州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遠程醫療事業部等五個相對獨立的互聯網業務板塊進行了有效整合,線上業務與好藥師線下門店形成聯動,組建了健康 998 電商集團。


上海醫藥的雲健康平台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成立一年左右,先後獲得京東、IDG、軟銀中國等多個資本方的青睞,前後融資額達13億元。


上藥雲健康目前做了多種嘗試。面向患者,推出了「益葯.健康」,以 APP/微信等為手段,方便患者以最便捷的電商渠道購買處方葯;目前通過 APP/微信等電商渠道實現的訂單量已佔全部訂單的 40%以上。面向醫院,推出了「益葯寶」項目,以「互聯網+」手段,幫助醫院實現醫藥分家,與醫院進行電子處方對接,實現患者的送葯到家服務。


仁和葯業旗下的O2O平台叮噹快葯來勢兇猛,上線一年左右即獲得千萬用戶量,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26座城市。叮噹快葯主打「28分鐘快速送葯」,藉助仁和葯業擁有的上下游產業資源,降低了藥品採購成本,從而降低藥品零售價格。與此同時,仁和還在全國範圍內收購線下藥店,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購葯體驗。


康美葯業首創「智慧藥房」模式,通過與合作醫院直接對接,完全實現醫院處方流轉、醫保付費。去年底已與廣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 70多家醫院達成協議,逐步建立起城市中央藥房,其中 50 多家醫院系統對接完成運行。


一心堂作為傳統大連鎖藥店的代表,其在B2C模式上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一心堂是雲南省的連鎖藥店龍頭企業,其零售藥店已覆蓋了雲南省所有市縣,門店數量超過2,600家。今年以來,一心堂陸續推出了一心堂APP、一心堂團購業務、一心堂跨境業務、一心堂同城服務業務等跨界B2C業務,同時還推出一心到家的生鮮B2C業務。據說一心到家業務至今已經突破日3000單的訂單量。不過,一心堂的生鮮B2C業務有點「不務正業」。


一心堂總裁趙彪對此做過這樣的回應:第一,生鮮電商業務是一心堂發展電商業務最好的突破口。生鮮業務具有極強的區域性,這是一心堂的優勢,生鮮業務突破後,將會帶動藥品、保健品甚至母嬰、日化品類的增長。第二,生鮮業務面對的目標人群是年輕群體,這恰是一心堂未來的潛在顧客。這一模式是否可行尚需時間檢驗。


藥品銷售渠道正在發生變化


IMS Health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醫藥銷售各渠道的增速在2015年均有所放緩,其中醫院渠道的增速從2014年的12%降至2015年的5%,這一數字已低於零售藥店(8%)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受醫院醫保控費的加強、衛生部對臨床合理用藥的加強推進、葯佔比控制、集中招標採購等核心政策的影響,大醫院作為醫藥主要銷售渠道的增速還將持續下降。

半年報里的秘密之二:「燒錢」時代結束,醫藥電商進入盈利春天了么?



傳統的醫院渠道難以為繼,零售藥店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有望成為下一個新增長渠道。


儘管目前政策只允許網售非處方葯,但今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明確提出,禁止醫療機構限制處方外流。《方案》要求,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藥品通用名開具處方,並主動向患者提供處方,保障患者的購葯選擇權;推進各類所有制醫療機構設備共享,推動醫療機構間檢查結果互認。


在這一政策鼓勵下,各大企業爭相試水,通過不同路徑來實現處方外流。比如烏鎮互聯網醫院、康美的智慧藥房、九州通與武漢中心醫院的合作模式等。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長的最大動力則來自於國家對分級診療政策的大力推進。在國家對分級診療的16字原則「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中,基層醫療因為承擔著首診、轉診、慢性病診治、健康管理等多種重任,這些都需要通過互聯網的工具和手段來逐步實現。


醫藥B2C服務升級


在醫藥B2C領域,長期以來不盈利的一大核心原因是,其銷售額最大的品類仍舊是計生用品、隱形眼鏡、醫療器械等,OTC藥品只佔很少的份額。因為OTC多數是品牌葯,毛利率低,必須通過其他非藥品類的高毛利來攤薄成本。近兩年,OTC在整個醫藥B2C市場上處於上升的態勢。

半年報里的秘密之二:「燒錢」時代結束,醫藥電商進入盈利春天了么?



據張移兵介紹,好藥師的OTC產品銷售額佔比目前達到18%左右,提升了大約10個百分點。《2015年中國醫藥電商數據報告》顯示,天貓醫藥館的OTC藥品佔比為24.42%。可以預見,這一比例還將持續上升。


隨著OTC藥品在醫藥電商領域市場份額的逐步攀升,處方外流模式的各種探索,醫藥B2C的服務也需要升級。除了基本的售葯服務外,如何圍繞患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方式,是諸多醫藥B2C企業正在想辦法解決的難題。


以康美的「智慧藥房」APP為例,其目前除了購買藥品外,還能實現預約挂號、智能導診、在線繳費等功能。具體來說,康美通過「智慧藥房」搭建獨特的O2O 移動醫療模式,線上一方面通過直接連接醫院 HIS 系統實現患者處方的實時流轉和採集,另一方面通過「智慧藥房」移動 APP 為患者提供預約挂號、智能導診、在線繳費等全流程的快速便捷就醫體驗,而線下則通過「康美城市中央藥房」為患者提供中藥飲片和中西成藥調配、中藥煎煮、膏方製作、送葯上門等服務,從而切入患者就醫和用藥的全流程,由此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移動醫療+城市中央藥房」移動醫療商業模式。


健康點了解到,康美將繼續加大對「智慧藥房」的資金投入,實現「智慧藥房」在廣州、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五大重點城市及其他目標市場的落地,並計劃在 2016 年完成與 300 家優質醫療機構簽約合作。


上海醫藥則針對患者推出了「益葯·會員」項目下的金融產品,解決患者高價自費葯的資金壓力痛點。九州通通過與武漢市中心醫院開展部分門診藥品遠程配送業務的同時,還與康智健康科技、桃谷科技等公司合作探索互聯網+醫藥服務新模式;自行研發了方便患者與醫生之間視頻問診的遠程診療系統,依託合作的北京中環肛腸醫院實現了好藥師官網用戶的在線諮詢和處方藥用葯需求的對接與指導;健康管理方面,九州通自行培養了近百名健康管理師,在 42 家藥店上線了體檢設備,幫助藥店採集和建立會員健康檔案,以便為後續開展會員的慢病管理工作打好基礎。近日,九州通還上線了陪診業務,好藥師平台上也將接通這一服務。


可以預見,未來整個藥品銷售將不再單純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要給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這是整個藥品銷售市場的趨勢,醫藥B2C也不例外。


不過,醫藥B2C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不久前,互聯網藥品B2C第三方平台試點被CFDA叫停,這一政策的收緊對整個藥品B2C行業帶來的陰霾將長期籠罩。目前,天貓醫藥、1號店、八百方等平台無法直接購買相關藥品,而是選擇用戶提交相關需求的方式來提供服務。此外,網售藥品無法實現醫保報銷這一難題仍待破解。


從整體市場規模上看,2015年醫藥電商增速相較於發展初期已經有所下滑。在醫保控費日趨嚴格的大環境下,醫藥電商在整體零售市場增速放緩之下,也會受到影響;醫藥電商企業數量高速增長帶來的競爭加劇、非處方葯和醫療器械等市場規模到達飽和水平後的增速下降,都會是未來的挑戰。


京東商城醫藥健康事業部總經理魏凱近日就公開指出,3.0時代兩類醫藥電商將被淘汰,其中一類就是那些通過燒錢補貼換取客戶擴大規模,還自以為這些客戶是朋友,忠誠度有一天會換來盈利的公司。


-END-

半年報里的秘密之二:「燒錢」時代結束,醫藥電商進入盈利春天了么? 點擊播放 GIF/50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點 的精彩文章:

遏製藥價上漲 沃爾格林聯合PBM公司成立「正義聯盟"
必讀:什麼是移動醫療企業度過寒冬的正確姿勢
改成藥房託管爭奪:一場沒有硝煙戰爭的幕後故事
放開市場還是加強管制 美國的醫養結合是如何做的?
說到買買買的精明,復星醫藥表示我不是針對誰……

TAG:健康點 |

您可能感興趣

互聯網紅利漸失,母嬰電商的下一個十年將如何再戰?
天貓是最賺錢的電商平台?馬云:天貓背後的價值你還不了解!
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了,新零售時代即將到來
為什麼聰明的電商賣家都是從夏季開始準備萬聖節採購的?
春節快遞電商休假手冊,春節想網購的去這幾家就對了
實錄聚光燈下的電商女郎,日賺斗金光鮮背後的心酸!
618商家跺腳消費者剁手!京東天貓電商價格戰是天使還是魔鬼?
純電商時代結束?實體店要拿什麼崛起?
1919中報秘密:酒類電商戰鬥已結束,「獨角獸」時代開始
大閘蟹之爭背後的生鮮電商江湖,天貓如何戰勝了京東?
腦洞好大!買買買要上天?全球首顆電商衛星將於明年發射
以色列最全的電商市場數據,想進軍的賣家趕緊收藏!
二胎時代 母嬰垂直電商的最終出路在哪?
電商趣聞:京東「封殺」半個快遞界,曾下架的日本麥片竟重回中國
晚間重磅:國家級利好,「雙十一」周期開啟,電商板塊布局要趁早!
電商時代已經結束?這些手機廠商為何開始血拚線下
馬雲八年後的蔥,是電商入駐地產建立新規則的前奏,哪些大佬會中槍?
傳統電商已經走下坡路?內容電商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