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戰略思想史:宋朝的建國與偏安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宋朝的建國與偏安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宋朝的建國與偏安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一課



作者|鈕先鍾,著名戰略思想家、學者

來源|《中國戰略思想史》


唐自安史亂後(755 A.D.)即一蹶不振,雖然統一之名一直維持到哀宗時(906 A.D.)為止,但內亂外患連續不斷,早已是一個分裂國家。朱溫篡唐,開啟所謂「五代十六國」的大混亂時代。直到來太祖建國(960 A.D.),才算是恢復統一,並結束我國歷史上長達二百年的第二個黑暗期。


宋自開國之日起即為偏安之局,北面的遼不僅較強,而且建國也較早(916 A.D.)。宋雖勉強統一中原,但並不能像秦漢隋唐一樣建立強盛國勢,而且在有宋一代,也始終擺不脫貧弱的命運。從戰略的觀點來看,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宋代幾乎從無內亂,甚至少許匪禍也不嚴重。[註:水滸傳是小說,其記載不足為憑。]以政治而言,可謂相當清明,一向困擾著中國政治的權臣、外戚、女主、宦官等因素幾乎都下存在,在中國政治史上可算是很少見的現象。用現代說法來形容,宋朝政治可說是相當自由開放,至少士大夫階級享有高度的言論自由。就一般社會而言,所過的是一種精緻生活,據外國人考證,開封城內到處都有水聲花香,生態環境有很好的保護。[註:鈕先鍾譯:《只有一個地球》(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二年),p.132。]不過,民風文弱也是此種生活方式的自然後果。官吏坐轎,婦女纏足都是起自這個時代的習俗。

宋之開國與漢唐不同,宋太祖(趙匡胤)是靠軍人擁立以取政權。所謂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是五代史中軍人擁立皇帝的第四次,而也是最後一次。太祖建國後的第一要務即為抑制軍權,使軍人政變不再發生,這也是宋室確保生存的唯一途徑:從國家利益觀點來看,此種政策並無錯誤,但任何政策必然是雜於利害,如何作適當控制而不因噎廢食,則為高度藝術。宋太祖採取一系列措施以來杜絕軍人干政,可算相當或功,宋代從無內亂即為證明。但不幸此種政策的後遺病也十分嚴重。宋朝因而積弱不振,對外侮幾無抵抗能力。就內政而言,宋朝的成就至少不比其他朝代較差,可惜的是安內不足以攘外。宋之亡是亡於外患,這是深值警惕的事實。


宋代為何積弱不振,其開國時所採取的政策實為根本原因,可以分為下述五點來說明:


(一)重文輕武。政府對於文人採取尊重和優待的態度,對於武人則採取輕視和抑制的態度,所謂「文人管兵」的原則在宋代的確已徹底做到。宋朝以科舉取士,有一考定終身的趨勢。甚至於有人說,「狀元及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逐出強寇,凱歌勞旋,獻捷太廟,其榮無以加。」[註:錢穆:國史大綱下冊尹洙語,p.354。]在這樣的風氣之下,職業軍人會自慚形穢,喪失自尊心,焉能望其雄姿奮發,勇敢善戰,而且人微言輕,對國事也無發言權。另一方面,文人都向考試的窄門裏鑽,讀書是為了應考,於是經世之學自乏人問津。所以,南宋劉克莊(後村)有詩曰:「先皇立國用文儒,奇士多為筆墨拘。」[註:劉後村集。]


(二)強幹弱枝。宋代採取高度的中央集權制,這固然是為防軍閥割據,但其弊則為使地方州縣不僅沒有自衛武力,甚至於也無建設財力。此乃貧且弱的另一根本原因。尤其在兵役方面採取一種非常特殊的制度。兵員以召募為來源,應募者非遊手好閒,即負罪亡命,因此素質當然不佳。然後又將其中比較優秀的人員都集中在都城,稱為禁軍,至於留下的渣滓則分駐各地,稱為廂軍。後者根本不能算是兵,但同樣吃糧。因此,養兵雖多,卻毫無一戰之力。(關於兵制,下文中還有較詳細的分析。)


(三)分權制衡。宋朝的中央政府,用現代政治學術語來說明,是合乎制衡(check and balance)的原則。皇帝、宰相、諫官(相當於民意代表)三者之間構成微妙的平衡,而其結果適足以導致政治癱瘓,也就是所謂無力感。宋代宰相權威遠不如前朝,宰相不預聞兵事,軍令權屬於樞密院(參謀本部),甚至於財政也歸屬三司(戶部司、鹽鐵司、度支使司)不受宰相支配。另一方面,諫官有很大的權威,對於任何問題都可批評,也分別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以至於任何政治改革都有人反對。最後,太祖又有誓約,藏之太廟:「不殺大臣及言事官」,[註:錢穆:國史大綱下冊,p.383。]所以,他們都無所畏懼,而敢於發動激烈的政治論戰。因此,到緊急關頭,政府也就會喪失其決策能力,此所謂「宋人議論未定而兵已渡河」,實可為殷鑒。

(四)先南後北。宋太祖在開國時,聽趙普之謀而作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戰略決定,那就是採取先南後北的統一作戰計劃。這固然是老成持重的想法,因為南方諸國比較易於征服,而北面的遼(契丹)則勢力強大,不易擊敗。但此種戰略的弱點則為避重就輕。假使不乘開國時國威鼎盛之際,一舉而擊破強敵,則等到南方平定之後,兵力也必然疲憊,更將成為強弩之末。果然到太宗時,雖已統一江南,並再平北漢,但對遼兩次親征都慘遭敗北。於是幽薊之地始終無法收復,而北面的威脅也始終成宋朝的致命傷。當然,太宗戰敗原因很複雜,尤其他本人才弱而又無賢輔,不過,最初的戰略決定仍應負很大的責任。


(五)定都開封。從地略的觀點來看,宋朝定都開封是非常不適當的決定。黃河北岸的敵騎若長驅南下,三四天即可達到河北。而開封為位置在南岸上,地形平坦暴露,缺乏天然屏障,敵人只要一渡河,都城就立即會感到直接威脅。同時對於西北地區,也因距離遙遠,會感到難於控制。所以,在契丹之外,又有西夏的邊患存在。不過,定都開封又有其不得已的原因:(1)從朱溫建立後梁時起,開封即為五代的舊都,宋以前的後周也以此為都,有現成的設施。宋既接收周的政權,定都於此實乃自然安排。(2)張方平說:「今日之勢,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食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渠為主。」[註:宋史卷三一八張方平傳。]開封有漕運之便,對於把禁軍集中在首都的國防政策是理想的選擇。(3)由於唐末五代兵禍不絕,長安洛陽兩地都已殘破不堪,所以要想遷都也非易事。不過,定都開封雖事非得已,此種苟安之計又終於還是產生了嚴重後果。


富國為強兵之本,實乃千古不易之理。北宋一代不僅對外積弱不振,而在國內又終年鬧窮,並形成惡性循環,終至不可收拾。所以也就奄奄一息,無力從事任何建設。即令沒有外患,這樣的國家也還是非亡不可。在我國過去歷史上,只要國家統一,國力也就會隨而成長。以全國的勞力和土地供養一個中央政府,只要不窮奢極侈、好大喜功,則絕對不至於患貧,但宋代可算是例外。其主因有二:(一)是養兵,(二)是養官。


通常新王朝統一天下之後,必定會一方面實行軍事複員,一方面建立新國防體系。只有宋代情形特殊,軍隊不僅不曾複員,反而人數日益增加。據估計:[註:錢穆:國史大綱下冊,p.380。]


以上只是約略的數據,但概括言之,從太祖到仁宗前後不過百年,而兵額增加達六倍以上,真是很夠驚人。為什麼會有這樣多?其原因可分述如下:(1)募兵制的部隊逃亡率極高,(2)戰爭中的消耗也非常大,(3)吃空缺成為公開事實,(4)凶歲募饑民為兵,把兵役當作救濟失業的工具。(此種政策雖可收效於一時,但從長程觀點來看,會使壯健者游惰,而留耕者皆為老弱,於是將使農村生產力日益減弱。)

募兵終身服役,自二十至六十,其間四十年,但實際可用的時間至多不過二十年,換言之,至少有二十年是白吃糧。至於所謂廂軍實際上是雜役,毫無戰鬥力,但是一樣由政府供養到死。假定養兵一百萬人,其中至少有四十萬為廂軍,而禁軍六十萬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為老弱,再加上其他的消耗,所以能用之兵最多不會超過三十萬人。此種部隊極易於流於驕惰,據云:「衛士入宿即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註:錢穆:國史大綱下冊,p.380。]像這樣的部隊又如何能打仗?


宋朝的制度是要把禁軍都集中在首都,但在如此廣大的國土中,不可能沒有駐軍,因為廂軍毫無用處,於是只好採取禁軍分番戍守州縣的措施。然三年一調防,即無異於作戰一次,故在平時軍費的支出有時與戰爭相等。此種輪調不僅減弱京城的防禦力量,而且也增大部隊的消耗。另一方面,這些禁軍部隊在某一地區好像作客一樣,根本不能熟悉當地情況,所以戰鬥效率也大打折扣。


宋代軍隊,沿著五代積習,除正式薪餉外,還有各種不同額外賞賜,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年一次的「郊齎」。據估計在英宗時,禁軍約七十萬人,每年需軍費三千五百萬緡(一千錢),廂軍約五十萬人,每年需軍費一千五百萬緡,共為五千萬緡,而此時政府收入一共只有六千餘萬緡,換言之,養兵之費幾佔全部歲入六分之五。這真是駭人聽聞。即令上述數字不免誇大,但軍費支出之大仍可想見。[註:錢穆:國史大綱下冊,p.381。]


其次,宋代政府由於考試制度與文官制度結合,只要考取就必須任官,遂使政府中冗員充斥。這些官員職業有保障,待遇極佳,退休後還有「祠祿」,即退休俸。而且還有蔭子蔭孫的恩典,也就是說後代子孫都吃定了政府的俸祿。下述數字可以顯示官員人數的膨脹和政府負擔之重:[註:錢穆:國史大綱下冊,p.387。]

這樣多的公務員所司何事?嚴格說來,有許多人都無事可做,而一般機關的行政效率也極泜。大多數知識份子只會應考試和唱高調,但他們又會全力維護其既得利益,因而反對改革,使政治陷於癱瘓。


總結言之,宋朝竭力想抑制軍人,然而不能不養兵;竭力想勵行文治,而文人為害國家並下亞於軍人。於是冗官耗於上,冗兵耗於下。政府努力增加歲入,還是趕不上迅速增加的歲出,而人民則已感到無力負荷,終至於國家元氣大傷。到仁宗時(距開國約一百年),想要粉飾太平都已不再可能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戰略官 的精彩文章:

朝鮮戰爭中,美國試圖利用印度駐華大使搞戰略欺騙對付中國
龍永圖:特朗普承受不了與中國打貿易戰的後果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戰略家與著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課
中國在「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口面臨五大安全挑戰
美軍小型無人機「蜂群」協同作戰概念將落地?

TAG:首席戰略官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明朝開國階段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蒙古的武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戰國時代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魏晉南北朝中國戰略思想的黑暗時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武帝與匈奴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戰略家與著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秦滅六國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儒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為什麼衰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道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左傳中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道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元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姜太公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初三傑蕭何、張良和韓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一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六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