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歷代圖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由200多塊古墓磚組成,分為兩幅,嵇康、阮籍、山濤、王戎4 人佔一幅,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4人佔一幅。人物之間以銀杏、松槐、垂柳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現出一種最能體現個性的姿態, 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這塊畫像磚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現。
結合「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的個性特徵來看磚畫中的人物。
嵇康為「七賢」之首,是一個豁達而有文採的人物。據文獻記載,稽康「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磚畫中的稽康正在撫琴,微微揚頭舉眉,有「手揮五弦,目送歸鴻」的神情,給人一種旁若無人之感。
阮籍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喜好飲酒,且「嗜酒能嘯」,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把手指放在嘴裡吹口哨一樣。在「七賢」中,有「嵇琴阮嘯」之說。這塊磚畫中的阮籍側身用口作長嘯之狀,很顯然一幅得意忘形的樣子。
《山濤傳》中對山濤有「飲酒至八斗方醉」的記錄,可見山濤也是一個酒鬼。在這幅磚畫中,山濤手執一酒碗,典型一個嗜酒如命的文士。
王戎為人直率,不修威儀。此磚畫中的王戎手舞如意,並配以錢箱、赤腿,姿態懶散悠閑,自得其樂。
據文獻記載,向秀「雅好老莊之學,莊周著內外數十篇……秀乃為之隱解,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可見他是一個十足的道學家。磚畫中的向秀閉目倚樹,似乎在對玄理深思。
劉伶嗜酒如命,「止則操卮執觚,動則契盍提壺」,大杯小盅,來者不辭。磚畫中的他手持耳杯斟酒,一副醉意朦朧之態。
阮咸通音律,擅彈琵琶,當然,這裡的「琵琶」與現在的琵琶不同,它是一種被稱為「阮」的彈撥樂器,相傳這種樂器就是由阮咸發明的,有人把這種樂器叫做月琴。畫中阮咸挽袖撥阮,完全沉浸在音樂之中。
榮啟期是春秋時代人,其思想與以嵇康為首的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等「竹林七賢」有相同之處,所以也被一起加以推崇。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更有以榮啟期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畫中的榮啟期,端坐向前,鼓琴而歌,似乎在向學生們講學,神態威嚴,的確有點楷模形象。
歷代名家竹林七賢圖
唐 孫位 高逸圖 上海博物館藏《竹林七賢圖》殘卷
宋 佚名 孔子見榮啟期
明 仇英 竹林七賢圖
明 李士達 竹林七賢圖卷 上海博物館藏
明 陳洪綬 竹林七賢圖
清 禹之鼎 竹林七賢圖
清 冷枚
清 沈宗騫
清 彭暘
清 任伯年 竹林七賢
張大千 竹林七賢
傅抱石 竹林七賢
范曾
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
轉載請註明來源:雲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米芾行書《離騷經》:藏於民間、秘而不宣
※這些泛舟圖,寧靜以致遠
※傳承千年的鏤空美,如今嫵媚依舊
※冬也風流,極美!
TAG:雲上文化 |
※竹林七賢拙論
※竹林七賢簡介
※竹林七賢之——嵇康
※竹林七賢—李也青
※竹林七賢之酒神劉伶
※竹林七賢:塵封在魏晉時期的竹林沙龍文化
※話說竹林七賢之嵇康
※竹林七賢飄然物外
※讀竹林七賢有感——鄠邑區秦嶺山人
※舌尖上的魏晉(二):竹林七賢飲酒記
※古有竹林七賢,亦有「香山九老」
※竹林七賢——常聚山陽各有怪招
※竹林七賢是哪七位,盤點竹林七賢的社會地位
※竹林七賢指的是誰?
※「竹林七賢」之吝嗇王戎的甜蜜蜜生活
※魏晉時期著名的「竹林七賢」
※名畫中的竹林七賢,看賢者氣度
※竹林七賢、飲中八仙 史上最著名五大喝酒「團伙」
※「盆景七賢」之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