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師父學走路:下腳輕輕如踩棉
經行,即利用走路來修行,又名行道,與打坐同為佛所教授的參禪之道,一動一靜,證悟本性,為佛門必修課。
志心辦道者,於行走時修習經行之法,無論持咒、念佛、參禪,均可處處用功,時時攝心,不令空過。
本平台發布「
跟師父學走路
」系列,學習妙祥法師開示詳解的經行之法,要點分為:眼睛、表情、呼吸、兩手、下腳、步伐、落地、
遇
境等等。本期要點:
下腳
。
行道,
就是返樸歸真為行,
證得如來本性為道。
經行所謂的行,
就是要利用一切的方法,
達到無所行。
——妙祥法師
【下腳如踏棉雲慈悲生】
「下腳」,為什麼說下腳,不說「踏腳」呢?因為動作過大會影響心。所以說「下腳」,就是腳輕輕地踢出,輕輕地,哎,又輕輕地落下,「如踏棉雲」。
因為我們的心,是一種妄想的心,它不斷地起心動念,他下腳也會很急的。如果我們控制下腳的速度和它的力量,同樣也可以減少我們的心動。應該是輕輕地落下,如踏棉花一樣。腳如果柔和了,柔軟了,心地也自然地柔軟了。
另外我們有一個緩緩地落腳的過程,有些眾生可以從腳下逃生。特別是我們走在山路上,有很多小眾生,是從腳下能夠逃生的。但是由於我們下腳急,它就很難逃出。
你比如說小螞蚱,你看著路面沒有螞蚱,當你腳快要落在地面的時候,那螞蚱有可能一下就鑽到你的腳底下。雖然是一種業力的牽引,也同樣說明了我們業力的深重。
我們應該緩緩地下腳,如果發現有一個眾生鑽進了腳底,我們可以及時地把腳收回,來放掉它。作為我們來講,應該具備腳下留情,應該有這種慈悲心。同時也有讓鬼神從腳下躲過的機會,所以說這是非常好的。
這個慈悲,對我們來講太重要了。因為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既要學佛,就要具備慈悲。只有學慈悲才能與佛相應。
比如,我們正在走路,走在一個橋上,這橋很危險,上面有一個眾生,你是踩是不踩?如果你踩上這個眾生,你就可能過去這個橋;如果不踩這個眾生,你就可能掉到這個橋下,也可能摔受傷,也可能死亡。
在這種過程中,眼看你腳就要落下了,突然發現腳底有一個眾生,如果不踩,就選擇的是死亡。在這個生和死的面前,在眾生活和死的面前,我們應該採取哪一種態度,來決定自己的一生?
過去啊,我就做過這樣的思維,我說:如果它是個獨木橋,上面有個眾生,如果不踩上,掉下去就死,那我就選擇死。
不管這個眾生是個蟲子,還是個螞蟻。我們絕不能有任何傷害之心,我們腳下才會留情。如果你選擇的是你自己生存,你就不會腳下留情,腳下就不會生出慈悲。
所以說腳也是我們培養慈悲心,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作為佛教徒,應該讓別人很好地活著,讓所有的眾生踏著自己而走,而不是我們踏著所有的眾生在走。
《普曜經》云:「如來過去心凈離著,不惱眾生,所行之處,腳足不污,蟲蟻不損。」就是說佛菩薩心裡清凈,不惱眾生。
我們都知道,佛的腳是不會埋汰的,不會臟。而且他經行的地方,蟲蟻都不會損的,因為證到初果阿羅漢,行走的時候,腳就會離開地面三寸,所以不會傷害眾生。我們雖然沒有證道,行走時也應該不傷眾生。
經中還記載:過去有一個外道,假意在佛教中出家,想尋找佛的過失,加以毀謗。每天隨在佛後經行,自己預先殺死飛蟲,然後放在佛足走過的地方,想對外揚言是佛踩死的。他這樣不懷好心。
但不可思議的是,他將殺死的飛蟲,只要放到佛行過的地方,死蟲又會變成活蟲,所以無法誹謗佛。
又「佛經行時,足離地四寸高,只有千輻輪相的相紋顯現於地,根本不會傷害到生命」。所以說經行是很殊勝的。佛所走過的地方,都成為眾生活命的地方了,外道想誹謗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應該學佛,經行時,走路時,都要下腳如踏棉雲,如踏在棉花上,又如踏在雲朵里。這樣,以免給眾生造成死亡的機會,同時又修了我們的慈悲心。又能減少我們的妄想,這是很殊勝的一個辦法。
(節選自《經行》)
了解「跟師父學走路:兩手下垂少搖擺
」,請點藍字標題。更多資訊請回復「目錄」,或查看歷史消息。
[ 溯本歸源,續佛慧命。遼寧海城大悲寺—溯源佛教網官方微信公眾平台:suyuanfojiao ]

※想教育好孩子,先教育好自己
※高僧有病是沒修行?
※跟師父學走路:兩手下垂少搖擺
※蛇要成佛 蛐蛐喊救命——人與動物的心靈對話
※多聞不修,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TAG:溯源佛教網 |
※跟師父學走路:兩手下垂少搖擺
※跟師父學走路:石坑屎水直接踩
※跟師父學走路:緩緩而行輕風來
※跟師父學走路:落地平穩腳不翹
※剛學高跟鞋?來雙坡跟涼鞋,讓你上班走路不累腳,穿起來無壓力
※非洲的孩子們,從學會走路開始就跟著父母去幹活。
※跟師父學走路:狂風暴雨也淡定
※跟師父學走路:慢慢呼吸攝住心
※跟師父學走路:低頭垂目觀卧牛
※6款坡跟涼鞋,讓你上班走路不累腳,剛學高跟鞋,穿起來都無壓力
※搞笑段子:我小時候學他走路,讓老師揍了
※女兒學步時踮著腳尖走,從那以後她的腳就沒辦法平穩走路!
※跟師父學走路:走出境界要無相
※跟師父學走路:行走的蒲團
※鏡頭下:用洗臉盆代步的男孩,四歲重學走路,母親內心五味雜陳!
※跟師父學走路:隨處可行無所求
※跟師父學走路:念佛持咒除妄想
※什麼時候開始讓寶寶學走路好?幼兒學走路的好處
※為什麼貓踮著腳走路,人卻用後跟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