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蒙圈啦!特醫食品是啥?比補品要好嗎?

蒙圈啦!特醫食品是啥?比補品要好嗎?

不少人認為,食品和藥品之間是涇渭分明的,可是特醫食品的存在讓他們感到疑惑。

蒙圈啦!特醫食品是啥?比補品要好嗎?

很多人一聽說特醫食品,第一感覺是「懵圈啦」。不光病人沒聽說過,就連很多臨床科室的醫生和護士也不太清楚。特醫食品到底是什麼,病人可以吃嗎?比補品要好嗎?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簡稱特醫食品),是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該類產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單獨食用或與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特醫食品不是新生事物

很多人或許對於特醫食品還很陌生,但是在國際範圍內,它早已不是新鮮玩意兒。歐盟在1999年正式頒布了FSMP標準。在2001年又頒布了「可用於特殊營養目的的食品可添加物質名單」,明確規定了可使用在特醫食品中的營養物質。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定義和標籤標識進行了詳細規定。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於2012年公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標準,並於2014年6月實施。日本健康增進法(2002年法律第103號)第26條確定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法律地位。2016年3月10日,我國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頒布,並於2016年7月1日正式實施。

四類人適合吃特醫食品

  • 1.沒辦法正常吃飯,或者食量明顯減少者。比如連續工作精神壓力大,持續一周都沒有辦法按時、按點正常用餐,常常處於飢餓狀態、體重減輕、精力變差的人。

  • 2.吃正常食物消化吸收不良者。比如存在腹瀉、上消化道不完全性梗阻等患者。

  • 3.營養攝入不足者。因為生病或者嚴重挑食,導致營養攝入不足且不夠均衡的人。

  • 4.疾病狀況下存在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風險者。腫瘤患者不管是手術還是放化療治療中、治療後,嚴重的慢性病患者比如肺病、消化道疾病患者,如炎症性腸病、重症肝病、胰腺炎、糖尿病、腎病等患者。

特醫食品怎麼吃

最簡單的回答是聽醫生和臨床營養師的。如果不方便諮詢,也可以簡單計算一下。每種粉劑的特醫食品都會在袋子上或者罐裝說明中詳細闡述標準液的配置方法,通常來說,標準濃度配比大都是以210ml或者250ml配置液為標準示例液體量,根據每種產品配的一個舀勺,配製出來的營養液通常會是200千卡~250千卡。

特醫食品的使用分為全部替代和部分替代兩種。如果患者可以吃飯,而僅僅是胃口變差,進食量是之前的一半左右,攝入的食物非常局限(很多患者只吃稀飯、牛奶、蒸蛋、米粉、蔬菜汁等),無法保證能量和營養素的齊備,那麼就可以使用特醫食品作為兩餐中間的加餐。如果患者完全無法正常進食,就需要全天使用特醫食品。

一般來說,可以安排3餐~5餐,具體餐次需要根據每餐患者能夠承受的進食量和消化道的情況來決定。

特醫食品的沖調,最標準的方法是兌溫水沖調(開水會破壞其中不耐高溫的營養成分),當然,兌牛奶、稀飯、米湯、豆漿都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酸性或鹼性液體作為溶劑,以免特醫食品中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在酸或鹼性環境中發生反應。

文/成都軍區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林寧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普天同慶鬧十五,這三類人卻要對元宵說「不」!
吃一包速食麵 有多少「毒」?
聚會,一場漸行漸遠的自我成長
近視能讓糖友眼底受益?來看這項研究

TAG:健康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膨化食品真的那麼好吃嗎?膨鬆劑是什麼?兒童要注意嗎?
儿童专用食品?那就是个坑啊!
特醫食品到底是給誰吃的?
自己種的菜養的豬是有機食品嗎?更好嗎?
滷菜是有害食品嗎?還能放心吃嗎?
你知道不是保健品的一種特殊食品嗎?
速食麵是「垃圾食品」嗎?結果是這樣!
這5種食品是「養癌食品」你還在吃嗎?
為什麼你喜歡吃垃圾食品?
補血吃紅棗?大錯特錯!這幾種健康食品才是補血的「黃金搭檔」!
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哪個更好,你知道嗎?
冬蟲夏草是食品?藥品?保健品?都不是!長期服用還有風險!
太空食品是什麼樣的?可以點烤魚么?
你喜歡吃垃圾食品嗎?炸雞薯條漢堡披薩你最愛什麼?
青梅的功效有哪些?為啥說它是最好的休閑食品?
兒童專用食品?那就是個「坑」啊!
為什麼我們愛吃垃圾食品?
為什麼我們愛吃垃圾食品?
食品標籤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