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專訪僑辦主任裘援平:心繫中華文化海外弘揚

專訪僑辦主任裘援平:心繫中華文化海外弘揚

中新社香港2月11日電 題:「旋風式」訪港慰僑 心繫中華文化海外弘揚——專訪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


中新社記者邢一


「我們常講,要中華文化走出去。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怎麼走進去、滲進去、融進去。讓它不只在海外華僑華人的圈子展演,而是更多與當地民眾交流,實現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鑒。這是我們追求的更高境界。」

談及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弘揚,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在接受中新社記者的專訪中如是說。


2月9日至10日,被譽為「香港春晚」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香港各界新春晚會」在紅磡體育館唯美上演,也同時拉開了香港各界慶回歸二十周年系列活動的序幕。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代表,裘援平應邀參加了這場連續第七年舉辦的香江新春文化盛宴。


七年間,香港「四海同春」晚會的定位不斷外延,從2013年起,由以往的香港僑界新春聯會,升級為香港各界新春晚會,節目形式隨後也不斷推陳出新。


今年由東方歌舞團擔綱演出的音舞詩畫《國色》,將青花瓷器、茶道竹韻、京劇崑曲、中醫太極、旗袍、書畫、腰鼓、油紙傘等中華文化傳統技藝,一一提取色彩屬性,再以舞蹈為語言,傳遞給香港同胞。以色彩之名,弘揚中華文化,令香港同胞耳目一新。

與香港「四海同春」的變遷之路相似。放眼全球,裘援平介紹,「四海同春」的發展軌跡,就是從最初單純僑胞有需求,我們被動提供文化服務,到我們主動走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華社,向僑胞們進行文化的慰問演出。現如今,「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被賦予了更豐富的職責和內涵——去促進中外交流,推動海外僑社的文化建設。


對於「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接下來的發展,裘援平指出,國僑辦還在發掘和調動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中華文化節目和院團。例如,特別能給傳統中華文化的歌舞和綜藝表演增添國際范兒、更帶有多元文化色彩的東西。此外,演出也會更注重跟當地藝術家的同台合作。


裘援平說,「文化中國」總體是代表中國政府慰問僑胞的一個文化交流品牌,而「四海同春」作為整個工作體系中「王冠上的明珠」,更多體現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文化中國」實際的相關工作還不僅於此。


據介紹,在過去的幾年時間,國僑辦同全球一千五六百家華人文化社團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在海外華人藝術菁英集中的地區,建立了29個華星藝術團,積極支持海外華僑華人社會加強他們中華文化的建設,自主自發開展中華文化活動。裘援平介紹,29個華星藝術團今年在自己所在的國家和城市,開展了一個叫做華星閃耀的系列中華文化宣傳活動,並上演了上百場之多。


「可見,一旦把華僑華人積極性調動起來,會形成更宏大、更具規模的中華文化海外傳揚局面。這就叫走進去、滲進去、融進去,其中的橋樑就在於海外華僑華人」,裘援平說,自己始終認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揚,最深厚的基礎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社會;最廣大的力量在華僑華人朋友;最堅實的基礎在海外僑社的文化建設。只有把海外華僑華人和各國華社開展弘揚中華文化的熱情和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更持久、全面、深入的開展弘揚中華文化的活動。

此番一天兩夜的「旋風式」訪港行程中,裘援平不僅參加了「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的演出,也到訪了香港華僑華人總會等機構社團,會見了多位香港僑領和其他社會各界人士。據介紹,包括此次香港演出在內,國僑辦2017年共向海外派出了7個「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到17個國家和地區的38個城市,共準備訪演44個場次。裘援平認為,由東方歌舞團此次表演的節目名稱《國色》,可以想到成語國色天香。以這樣的名稱和演出,為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慶祝,也是為了期盼香港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完)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重慶「群龍」巡遊慶元宵
中英聯合科考發現安吉動物群 揭秘「海底世界」的「劫後餘生」
趙忠賢院士:坐得住「冷板凳」 才能「一戰成名」
馬祖舉行兩馬同春鬧元宵點燈儀式
美協發聲明稱周玉金冒充會員 其曾因犯猥褻罪被判刑

TAG:中國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在香港保育中華傳統文化之茂盛森林——專訪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
中華讀書報專訪北大中文系主任陳曉明
專訪《軒轅劍龍舞雲山》主策劃赫然:用中華文化創造新奇蹟
王曙光教授專訪:《中國金融文化的歷史與現狀(上)》
專訪中醫藥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沈雁英
立足律壇 服務法治——中國網專訪上海慧谷律師事務所主任居福恆律師
專訪迪拜國際金融中心遺囑註冊中心董事肖恩·赫德
專訪西安中國書法院院長石心劍(上)
北歐華人報專訪中醫藥文化科普研究基地梁永宣
專訪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聽他談談東盟、普京、特朗普和民粹主義…
專訪中國中東歐合作事務特別代表:華僑華人為中企入歐搭橋
海歸赤子 科技報國——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本忠
專訪:國際民航組織願與中國合作加強全球互聯互通——訪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
獨家專訪:清華大學長江學者張揚軍:通航創新創業的核心和資本
「建設海洋強國,需要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專訪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公司董事長吳辛
專訪獵鷹國際副董事長叢宏彬(下)
專訪《文化苦旅》出版人王國偉:如何拯救中國出版業
熱烈慶祝鴻仁堂國際中醫研究院-房院長受邀央視專訪
綠水青山與世界共享——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