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間佛教的道路與方法

人間佛教的道路與方法

人間佛教的內涵及其未來


——2015中國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協辦單位: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


承辦單位: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


會議地點:什剎海書院(北京廣化寺東院)


召開時間:2015年8月29日

會議召集:能仁

人間佛教的道路與方法


人間佛教的道路與方法


研討會主題


人間佛教的內涵及其未來


研討會議題


1、人間佛教思想的內涵與淵源


2、人間佛教的歷史經驗與教訓

3、人間佛教在兩岸四地的實踐經驗總結


4、人間佛教的未來展望


人間佛教的道路與方法


文 |宗性法師

人間佛教的道路與方法



中國佛學院副院長 宗性法師


【提要】


01 會議緣起


02 百年佛教的道路選擇


03 「人間佛教」的階段與路徑


04 人間佛教的踐行大綱


01


會議緣起


1983年,趙朴初老居士明確地提出中國佛教未來發展方向是人間佛教思想道路的構想。這30多年來,整個中國佛教界在人間佛教思想的指導下,在各方面做出了非常多的探索,應該說也非常富有成果。但是,人間佛教的思想道路如何持續地、健康地、更好地引領中國佛教的未來,這也需要在宗旨上、理論上,包括操作層面上進行深入的探討。2015年4月,中國佛教協會換屆以來,會裡也都在思考這些事關中國佛教未來的話題,所以我們今天在這裡舉行「人間佛教內涵及其未來」為主題的思想建設研討會,是非常有意義、有必要的。


受學誠會長的委託,我跟胡雪峰副會長,還有劉威秘書長一起,代表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學誠會長,向長期以來支持我們工作,在人間佛教思想研究領域卓有建樹的各位專家學者、法師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02


百年佛教的道路選擇


關於「人間佛教」思想的探討,首要的是如何總結和反思上個世紀以來百年「人間佛教」走過的道路,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思考如何用人間佛教思想理念來指導和引領中國佛教未來的發展。百年佛教實踐的歷史經驗證明,只有走「人間佛教」道路,才是中國佛教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當代中國佛教,雖然和佛教公元前後初傳中國時期所面臨的社會背景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然而經過20世紀的巨大衝擊,今天他所面臨的現狀,仍然與佛教初傳中國時所遇到的問題如此一致:怎樣重新和社會融合,怎樣重新植根於現代中國社會。


佛教從兩漢之際傳入中國,與中國固有的文化互相影響、磨合,已經成功融入到中華文化的思想血液中。但近現代以來,中國社會面臨著巨大的轉型,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佛教如何再重新融入到近現代大變革、大轉型的中國社會,這需要新的措施、新理念和方法,才能讓佛教不脫離整個中國的現實社會和時代。「人間佛教」思想方向,是20世紀以來中國佛教界高僧大德們經過努力思考、艱難探索,共同尋找到的一個引領中國佛教未來的道路。從清末「廟產新學」,到後來「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運動」,這些大社會背景的刺激,極大地觸動了當時的高僧大德們去尋求如何為佛教爭取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百年佛教的道路選擇是對佛教界對大時代的危機和困境的回應。當時西方各種思潮傳入中國,對整個中國文化和中國佛教產生巨大的衝擊,普通社會大眾當時對佛教也存在巨大的隔閡和誤解。太虛大師致力於「人生佛教」乃至於「人間佛教」的建設,就是要革除佛教自身積弊,對治時人對佛教的誤解。他提出,佛教要擺脫過去那種「關注死人的佛教」,或者「關注鬼神的佛教」,這些都是當時普通民眾對佛教的印象和誤解,他都必須要去回應。當時中國社會處於大變革當中,他也必須思考佛教對社會大變革如何回應。當時中國社會的危機和困境,觸動了佛教界高僧大德們,為佛教承擔起能夠長久住世的使命,就一定要去尋找佛教的新道路、新方法,來引領佛教的發展。


太虛大師是20世紀中,整個中國佛教未來道路的開拓者和思想引領者。太虛大師的功績,就是在時代的困境和危機下,尋求中國佛教未來的發展方向。太虛大師是力挽狂瀾的中堅砥柱,儘管他晚年謙稱自己的人間佛教改革運動是失敗的,但他雖敗尤榮,因為他留給我們一條清晰的探索道路和足跡,為我們帶來的啟迪,我們今天依然還在沿著他所指引的方向前行。20世紀以來,沿著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或者「人間佛教」實踐方向,中國佛教產生了良好影響和示範效應,除了太虛大師本人的努力以外,他還帶動了當時佛教界一大批高僧,沿著這個思想道路,共同探索中國佛教的未來走向。從這個意義上講,包括港澳台在內的當代中國佛教現在所走的方向和道路,都是在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啟發下奠定的。20世紀漢傳佛教體系的中國佛教,不管大陸、台灣、澳門還是香港,一個共同的精神財富和遺產,就是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太虛大師提出「人間佛教」思想的建設理念後,台灣佛教界繼承了太虛大師的思想,繼續沿著人間佛教方向建設台灣當代佛教。印順法師在《人間佛教論集》明確地談到,他的很多思考、思想都受太虛大師的影響。佛光山星雲法師、法鼓山聖嚴法師等,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他們的思想源頭都可以追溯到太虛大師。大陸佛教在1949年以後,從50年代到70年代,這個探索一直沒有中斷,巨贊法師、陳銘樞等發起成立現代佛學社,做了很好的一些探索,也取得不少建設成果。80年代初期,以趙朴老為核心的中國佛教協會審時度勢,把「人間佛教」思想確定為我們整個中國佛教未來的發展方向。趙朴老人間佛教思想的源頭,同樣也是來自於太虛大師的影響。太虛大師晚年在玉佛寺時,特別把朴老召到玉佛寺,送給他一本彙集自己人間佛教思想文章的著作《人生佛教》,這也象徵著朴老與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理念的繼承性。大陸佛教以趙朴老、正果法師等為代表的中國佛教協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繼承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理念。20世紀百年佛教道路的選擇,就是太虛大師提出的「人間佛教」思想方向,它開創了今天漢傳佛教在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等地的當代佛教事業發展面貌。太虛大師是漢傳佛教20世紀以來思想道路探索上的第一人。


03


「人間佛教」的階段與路徑


「人間佛教」的發展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從太虛大師提出到現在,不管是星雲大師、印順法師還是聖嚴法師,包括趙朴老,他們在「人間佛教」的繼承上,都有所推動,從理念到實踐上都有進一步的延伸。


第一,太虛大師最早提出「人生佛教」的概念,後來印順法師更加集中地表述為「人間佛教」,再後來的聖嚴法師在這個基礎上更加提倡「人間凈土」。雖然這幾個提法文字上變化不大,但這裡面內涵是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和後來聖嚴法師的「人間凈土」提法,除了有理論上的思考外,更多還有具體措施層面的內容。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論集》則在理論層面、思想層面討論得多一些。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跟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有不同的面相。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提法有思想理論構建的思考,也還有具體的操作措施層面的內容。聖嚴法師「人間凈土」的建設,提倡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凈土。他把凈土分為四個層面:一個是人間的凈土,一個是天國的凈土,一個是佛國的凈土,一個是自性清凈的凈土。他把自性清凈凈土判成是最高層次,人間凈土是要努力的方向。法鼓山後來提出「新五四運動」,實際也是在圍繞怎麼建設人間凈土的具體操作層面來展開的。


第二,21世紀「人間佛教」的道路,它也應該是一個動態的發展,而不是簡單的模仿。我們應該在繼承和領會人間佛教精神的基礎上,探索當代佛教的發展表現形態和實踐,它應該體現當代的特色和具體針對性,而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探討、模仿上。人間佛教是動態的實踐歷程。


第三,「人間佛教」思想的終極導向。建設人間佛教最後的歸宿、落腳點在哪裡?太虛大師把整個佛教的實踐理路判攝成為四個層面:第一人天改善,第二後世增勝,第三生死解脫,第四法界圓明。人生改善類似於人乘的佛教,是通過五戒十善來凈化心靈、改善人生。後世增勝類似於天乘的佛教,就是要修好福報,祈求來生。生死解脫就是聲聞乘羅漢的修持方法。法界圓明,就是大乘的菩薩行。太虛大師認為,後世增勝和生死解脫,這是過去傳統佛教最重視的部分,「人生佛教」是特別注重的要從人生改善直接到法界圓明。人生改善,一般的科學、哲學、儒家都可以達到。後世增勝,其他高等宗教也可以達到這個境界。生死解脫就是聲聞乘的特色。「人生佛教」是大乘的佛教,它把人生改善、後世增勝、生死解脫、法界圓明都涵蓋其中。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不是我們僅僅一般理解上的生活化佛教或者世間化的佛教。太虛大師把人天改善和法界圓明綜合起來,在現實人世間實踐菩薩道、實踐菩薩行,這是人間佛教思想的終極導向。今天講「人間佛教」,如果概念不釐清,那就容易把「人間佛教」庸俗化、淺薄化。太虛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是回歸佛教本懷,更好地在人間實踐菩薩行、菩薩道。因此,人間佛教是關注人生、關注社會、關注生命、關注現實當下問題的如實佛教。「人間佛教」它應該還是神聖的,具有出離精神,實踐菩薩情懷,堅持純潔信仰的佛教。 「人間佛教」它應該是具有修學品質的佛教。「人間佛教」不僅僅是一個思想、一個路徑,它也具備修學的品質。它要通過修學的路徑,達到我們最後終極追求的目標,那就是成佛,實現大乘菩薩道。因此,人間佛教的內涵,應該具有安頓身心、提升品質、終極歸趣三個層面。


第四,太虛大師推動「人間佛教」具體落實的路徑,這也是今天值得重溫和學習的。太虛大師在《我的佛教改革運動史》里,提出「菩薩學處」的構建,這個「菩薩學處」分成位上的菩薩和行上的菩薩。位上菩薩分在家菩薩和出家菩薩,他把在家佛教徒也納入實踐「人間佛教」思想體系里。行上主要是講四攝六度。太虛大師菩薩學處的具體構想就是通過教會實現幹部訓練和具體的大眾攝化。這個幹部訓練,比如出家菩薩養成所、出家菩薩的訓練班,在家菩薩的教務訓練班,信眾教務的訓練班,都有具體的時間規劃。出家菩薩養成所,比丘要十年,沙彌要兩年,有具體規劃措施和內容。所以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建設,不僅是理論框架,而且有具體的實踐路徑和落實構想。當然,我們不見得能夠完全適用,但是這些內容對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第五,太虛大師踐行人間佛教思想的路徑除了組織架構上的規劃,還有具體措施的規劃。他在《如何建設人間佛教》提到三個層面:一是在一般思想當中建設「人間佛教」,這更多的是側重在怎麼消除當時社會人士對佛法的誤解。第二、在國難中建設「人間佛教」,這是針對當時社會現狀的部分。第三、在時運轉變中建設人間佛教,他特別提到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國家建設措施,包括羅素的思想,這體現出他的國際視野。他在「菩薩學處」的建設里,提出政、軍、學、商、工、農,都可以參加「菩薩學處」,這個菩薩學處建設包含四個層面的內容:一文化事業,二教育事業,三慈善事業,四資生事業。文化事業里包括圖書館、報刊、書籍、宣講所、研究會,教育事業里主要是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院。慈善事業里包括養育院、養老院、救苦院、疾病院等。資生事業里包括辦農場,工人合作社等等,並且確實落實到了地方建設上。我在四川遂寧檔案館,發現廣德寺按這個思路曾經辦過一個六合農場,它不僅有章程,而且有具體的規劃,包括收支,種樹、辦農場,股東投資,開股東會等等。四川其他地方也有辦六合農場的資料記載,這些都是太虛大師他們人間佛教思想規劃路徑對地方佛教建設的具體影響。


04


人間佛教的踐行大綱


前面回顧總結了百年「人間佛教」思想建設經歷階段,方法和路徑。我們今天的「人間佛教」思想建設也應該有類似的規劃大綱、踐行大綱,就像國家建設的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一樣子。這個規劃應該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也不是標準化模式,而是起到一個方向性的引領性。這個規劃大綱里也可以有幾個層面去考慮:


第一、對「人間佛教」宗旨的背景分析,應該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性導引。


第二、對於人間佛教的方法調適和具體規劃,應該根據我們當代的特點做適應今天社會的措施和計劃。太虛大師提到的文化、教育、慈善、資生,我們今天不一定都能夠辦到,但像社會慈善這些部分,我們可以積极參与。像賑災、救濟等不能光停留在以前那種僅僅是響應、號召,應該更加專業化。這些都是我們將來在人間佛教建設當中,在規劃里應該把它考慮得再細一些,可以在太虛大師等前輩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操作性的拓展、調試。


第三、「人間佛教」應該有經典依據。應該整理出完整的經典系統,以此指導我們作為「人間佛教」的學修,而只是一些段落,或者佳言警句的集錄,那個神聖性不夠。有法師就提出,天天建設人間佛教,修持怎麼辦?在普通人那裡,生命的安頓是信仰的著力點。對於信眾來說,很多煩惱和問題他會覺得始終著力不上。所以人間佛教依據的經典,要有一個系列的規劃。太虛大師曾經總結「志在整頓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薩戒本」,他是有一個全面的規劃,從戒定慧三學層面的經典上他都有探討,所以這個需要我們更加完善。


最後,人間佛教的規劃大綱里,一定要有它的修學體系。不能說我們做慈善、做文化、做教育,這個就是人間佛教。當然這是實踐「人間佛教」的重要途徑,但是具體到我們身心上,我們修持工夫里,它應該怎麼去落實?那麼這個人間佛教學修體系里,它應該包括皈依、懺悔、誦經、禮佛、發願、迴向等等一系列完整的修學方法,大家才能由此感受到宗教的神聖性。並且通過這個神聖性的關懷,使學修者的身心能夠受用變化,才能夠更堅定地去走人間佛教思想的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寺廟能不能承包?聽聽出家人的心聲
高麗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鑒定
路上的小和尚——終結
太虛大師:為支那堪布翻案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身體「堵車」了怎麼辦,教你疏通「道路」的好方法
傳道還是傳教?互聯網宗教道路之爭——關於《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思考
論六爻中道路的看法
傳道還是傳教?互聯網宗教道路之爭
《海賊王》你知道路飛趕海的方法嗎?
中間道路:歐洲的人工智慧策略
道路與方法之爭:為擊敗普京,俄羅斯兩大反對派領袖內杠
道路坎坷方顯本色,袋鼠軍團血戰東道主
耶穌是道路
前往「真相」的道路:脫離神創世的視角,用哲學和科學的方法思考
數字政府的廣東模式與中國道路
生活就是通往前方的道路
條條道路通羅馬、方方面面促健康
美方官員稱希亞太所有國家都能自由選擇自己的道路 中方:希望美方說到做到
人生道路上的三重門——道德真源
新方法為刀具使用壽命的延長開闢了道路
猴研島景區道路和旅遊道路完工 路通了 景更美了
蕭平:龔賢的藝術道路
干支耳位療法公益課程:從自救走上的中醫道路
入法變法·出法創法-——馬達為的特殊藝術道路